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服務國際藝術品交易月 助力優化徐匯營商環境

2020-12-25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開幕已半月有餘,得益於這千億元的藝術品市場,大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開始紮根於西岸片區,「引巢築鳳」的效果逐漸顯現。據官方統計數字顯示,今年的交易月上海全市範圍將集聚超100場藝術品交易相關活動,如何服務好這些新入駐的企業,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成了徐匯區新的思考。

圖說:工作人員正在現場解釋政策。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供圖

為了全方位保障交易月的順利開展,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從第一屆交易月伊始就在現場設立政務服務諮詢點,前來諮詢業務的參展商絡繹不絕。「去年我們發現除了與藝術品交易相關的政務服務外,很多參展商對於居住證辦理、經營範圍變更等業務也非常感興趣,但去年我們只做諮詢。」區行政服務中心法人事項大廳廳長黃煒說,「今年在西岸集團的牽頭下,我們與區文旅局、海關兩大部門一起,在提供諮詢的基礎上派遣一組專業能力強、業務素質好的多部門聯合窗口隊伍駐紮現場。」在選擇駐場人員時除了要求掌握全面的業務外,還特別篩選了熟悉人社業務辦理的工作人員。「外國人籤證-M(貿易)籤證、外國人居留證件、外國人停留證件等在去年諮詢頻率較高的業務,我們額外安排了專業對口人員協助業務辦理。」

在交易月開幕的半個多月來,諮詢業務辦理量已高達幾十件,對一些有明確留華需求的外籍人士和公司,中心將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協助他們辦理業務。除了在現場設立辦事窗口外,同時還配備了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提供29個部門730餘項政務服務事項的24小時自助辦理。

圖說:通過自助機協助辦理。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供圖

本次交易月的選址也頗具深意,位於徐匯文化新地標「西岸藝島Art Tower」臨近徐匯西岸人工智慧大廈,加上此前徐匯的文化濱江產業,將文化、 藝術與科技的相互融合與相互發展。徐匯區正沿江布局「智慧谷、傳媒港、金融城、楓林灣、創意倉」五大產業區,推動藝術與科技、金融等產業疊加,生產和生活、生態融合,打造人們「可詩意地棲居、充滿靈感地創造」的全新濱江生態。而中央美術學院負責人在西岸藝島啟用儀式上也表示,中央美院正以造型藝術、設計藝術、建築藝術、藝術人文等學科群為支撐,積極探索科學與藝術融合的教學模式,成立藝術與科技中心、設立藝術與科技專業。

無論是徐匯區藝術品位的提升、科技創新的新高還是金融領域的發力,都需要徐匯區和入駐企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優秀營商環境和完整政府配套政策。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宋開成透露:「交易月結束後,區行政服務中心將協助西岸建立一個營商中心,為入駐西岸片區的企業提供『家門口』的政務服務。可以把這個營商中心理解為我們的第19個綜窗。」未來,西岸集團也將培養屬於自己的政務服務隊伍,西岸集團負責人表示,「培養專業政務服務隊伍就是讓入駐西岸的企業可以放心搞研究,剩下的政策和業務問題我們來解決,提供一個最佳的營商環境。」

相關焦點

  • 上海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落戶徐匯西岸藝島
    近幾年,徐匯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作為上海建設世界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建成了龍美術館、西岸美術館等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場館,集聚了蘇富比、富藝斯等一批國際頂尖拍賣機構,打造了西岸藝博會、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等一批交易服務平臺,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藝術品產業鏈和良好的產業生態。
  • 廣州優化營商環境怎麼做?
    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並將於近期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州連續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輪改革,積極構建優化營商環境的常態長效機制,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
  • 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新階段要從應對國際經貿規則新變化,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推動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高度,通過完善體制機制要素和條件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敲響理念創新「鼓點」,營造多重領先優勢的治理結構。政府應與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凝聚共識、建立互信,提升營商環境建設的協同治理能力。
  • 優化營商環境,上海金山打造精準服務的「金山品牌」
    前不久,上海市金山區正式印發了《金山區關於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從營造「更加透明的政務公開環境」「更加高效的企業服務環境」「更具活力的創新發展環境」「更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和「更加公平的法制環境」五大方面入手,聚焦營商環境薄弱環節,以提升企業對行政服務滿意度和辦理業務便利度為著力點,制定了21項具體意見指導,強化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
  •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爭當「金牌店小二」-「全程網辦」從申報到取證...
    而在以前,這樣的大型項目審批、驗收要花兩三個月的時間……服務效能大幅提升的背後,是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以智慧城市、智慧消防建設為支點,融入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爭當服務企業和市民「金牌店小二」的持續探索和不懈推進。
  • 優化營商環境在行動丨湘潭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聚焦巡察整改 甘當...
    利用5G技術遠程異地評標、3分鐘在線完成投標保證金繳納、免去建設工程項目服務費......自市委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反饋以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聚焦問題整改,在推進全流程電子化、降低交易成本、減輕企業負擔等方面不斷探索,努力營造公開、透明、法治、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環境。
  • 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董希國:以一流營商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
    勇擔當善落實 以一流營商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訪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董希國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從高標準、
  • 湘潭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巧用「加減法」 服務「零距離」——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湘潭在線12月21日訊這些成果大幅降低了市場主體的交易成本,為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添上了精彩的一筆。成績的背後,是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用心、用情、用功」的付出和努力。一年來,該中心以「提效能、降成本、優服務、促規範」為目標,通過自身工作做「加法」,市場主體負擔做「減法」,著力推進交易受理「零跑腿」、交易環節「零障礙」、交易服務「零距離」,用實績書寫了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篇章。
  • 開封市營商環境服務中心到市司法局調研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通訊員 石獻軍 房彥吟)6月17日上午,開封市營商環境服務中心主任路營一行四人,到開封市司法局調研座談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王星飛詳細介紹了開封市司法局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開展情況。他指出,近年來,開封市司法局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堅持「法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和「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持續加大法治建設,加強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實,推進法律服務措施落地,強化司法行政職能宣傳,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濱江法治論壇成功舉辦 聚焦藝術品「定製」法律服務
    11月12日下午,第五屆濱江法治論壇在上海市徐匯區西岸智塔5樓水岸匯拉開帷幕。時值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在徐匯火熱進行、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成功開幕;又喜迎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和上海國際文物交易中心落戶西岸藝島。
  • 徐匯區徐家匯街道:「四融合」推進「商圈黨建+營商服務」共發展
    商圈、樓宇作為城市經濟的主要載體,新興業態集聚領域,既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發力點,也是基層黨建的重要陣地。徐家匯街道黨工委認真按照市委要求,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與組織優勢,推動商圈黨建與營商服務「四個融合」,實現高水平黨建與高質量發展雙向賦能,共同發展。
  • 優化營商環境 福建法院予司法服務保障
    鄭江洛 攝  中新網福州2月28日電 (鄭江洛)為進一步部署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保障和司法保護,28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發布10件司法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和民營企業發展典型案例。
  • 鄭蒲港新區行政服務中心:持續優化項目審批 助力項目落地見效
    鄭蒲港新區行政服務中心對工業建設項目審批服務進行優化創新,強化業務協同,切實增強市場活力,打造審批服務事項環節最少、時限最短、服務最優的營商環境,助力項目落地見效。 一是聚焦「快」字,服務項目全生命周期。
  • 遼寧舉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15日遼寧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有關情況  2020年12月15日10時,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請省市場監管局、省營商局發布介紹全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南京溧水創新辦事流程,優化營商環境 審批提速 服務更優
    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去年在江蘇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排名縣(市)區第三位……在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一系列成績的取得源於營商環境的優化。溧水區委書記薛鳳冠說,「近年來,我們以加快行政審批為抓手,不斷改進業務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審批快了,服務好了』已逐漸成為溧水群眾和在溧企業的共識。」
  • 市公積金中心「三轉一提」強服務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圍繞市場主體,以需求為導向,紮實舉措,狠抓落實,全面提升住房公積金窗口政務服務質量和水平,成效明顯。一、轉觀念精準施策解難題建立優化服務營商環境座談交流會機制,轉管理為服務,主動了解掌握市場主體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並及時納入中心議事日程研究解決落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一是降低準入門檻。推行企業在5%-12%之間自由靈活選擇繳存比例繳交。
  • 北京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來源:經濟日報近年來,北京市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以增加企業和群眾更多獲得感為目標,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連續推出一批創新性強、影響力大的改革舉措,取得顯著成效。世行報告顯示,兩年來北京共有88項改革被採納,開辦企業、獲得電力、執行合同等3個指標進入全球前20名,助力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之一。
  • 昆翎中國總部落戶上海徐匯:高質量CRO服務助力本土創新
    日電(記者 李姝徵)昆翎醫藥(下簡稱「昆翎」)開業典禮24日在上海徐匯區楓林國際中心舉行。  在開業典禮上,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楓林路街道辦事處主任表示:「徐匯區作為上海市成熟的建成行政區,匯集了豐富的醫療資源,科研資源,楓林街道、楓林集團打造的匯楓林平臺,通過建設資源共享的生態系統,實現園區內企業協同發展,營造高效優質的營商環境,助力CRO產業的快速發展。」
  • 東莞舉辦優化營商環境法律服務論壇
    12月21日上午,我市舉辦優化營商環境法律服務論壇(中國·東莞)。論壇邀請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現場授課,助力東莞企業法律風險防範化解能力,更好地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言獻策。《合規管理體系指南》國家標準起草人、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胡國輝,就「外商投資企業涉外經濟活動的合規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指導東莞企業進一步增強法律風險防範化解能力,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大連市中山區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助力經濟發展
    在大連市中山區營商環境三年攻堅行動中全面提升的關鍵之年,中山區堅定不移把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推進,出臺《中山區營商環境建設「2020版」實施方案》,深化拓展「十辦一化」,倡導「三個最多」服務,全力為企業和群眾辦好10件營商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