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國家文物局與上海市政府籤署了為期三年的共同推進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合作協議。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出席儀式,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上海市副市長陳通代表雙方籤約。
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方世忠出席政策發布會,向媒體介紹了徐匯區的配套政策和服務舉措。徐匯是中西文化交匯地,也是海派文化發源地,徐匯始終堅持從自身的文化資源優勢出發,發展文化新經濟,鍛造區域的文化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近幾年,徐匯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作為上海建設世界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建成了龍美術館、西岸美術館等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場館,集聚了蘇富比、富藝斯等一批國際頂尖拍賣機構,打造了西岸藝博會、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等一批交易服務平臺,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藝術品產業鏈和良好的產業生態。去年和今年,以「藝術西岸、聯動全城」和「藝術西岸、全球藝場」為主題,徐匯承辦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活動,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和上海國際文物交易中心先後落戶徐匯濱江的西岸藝島,把全球目光聚焦到上海、聚焦到上海西岸。
這次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政府籤訂合作協議,共同實施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將有力規範社會文物收藏,極大激發社會文物交易。徐匯將充分發揮政策紅利溢出效應,抓好三個區域的精準配套服務,率先試點探索、率先推動落地、率先取得成效。
一是全要素的產業政策配套。徐匯將把國際藝術品交易的區域專項政策全面覆蓋複製到國際社會文物交易,尤其針對試點中提到的「支持外資拍賣企業拍賣境外徵集的1949年以後去世的部分外國藝術家作品」,徐匯將給予「三免六補」(免通關保證金服務費、行政服務費、版權服務費,補貼外匯結算、倉儲物流、參展場租、鑑定評估、法律服務、財務服務等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同時,進一步推動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期間文物進口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的落地。
二是聚合型的空間載體配套。徐匯將在已建成的9萬平方米的西岸藝島打造藝術品交易全產業鏈的綜合體,集聚全球一線拍賣行等文物交易主體,鼓勵拍賣活動落地、交易行為落地、經紀機構落地,成為上海打造社會文物集散地的核心載體和地標。
三是一站式的交易服務配套。在上海國際文物交易中心落戶西岸藝島的基礎上,徐匯致力於線上線下相結合,對涉及文物及藝術品交易的九大類審批事項提供7×24小時的「一站式」服務。同時,針對本次試點中提到的外資拍賣企業,徐匯將特別提供「釘到釘」全周期的免費代理代辦服務。
徐匯將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先行先試,全力推動藝術品產業的集聚發展,為上海實施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貢獻徐匯智慧,為打造上海千億級的藝術品交易市場貢獻徐匯力量。
在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合作協議背景下,11月9日下午,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一行視察徐匯濱江及上海國際文物交易中心,先後參觀了徐匯濱江規劃展示館、西岸藝島(上海國際文物交易中心)、西岸美術館、龍美術館,聽取了關於徐匯濱江全面規劃,以及上海國際文物交易中心相關政策及服務配套的情況匯報。市文化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於秀芬,副局長褚曉波,區領導方世忠、呂曉慧、秦麗萍陪同調研。
點擊「閱讀全文」,了解更多「西岸藝博會」詳情哦!
文稿:區府辦、區文旅局
編輯:韋麗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