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的這些天:「我不敢再看武漢人的朋友圈」

2020-12-24 at蘭花花

「談生活太奢侈了。有時候,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

這場肺炎讓我們真正意識到了,什麼叫「眾生皆不易」。

這是一位來自武漢的90歲老婆婆,為了在定點醫院給自己已確診的65歲兒子要到一張床位,在醫院獨自守了整整五天五夜,兒子送進病房的那天,老婆婆要來紙筆給兒子留言: 「要活下來!」

「我已經90歲了,早已經看透生死;但如果要帶走你,我不允許。」

.......

微博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求助信息,他們之中,有感染者,有感染者家屬。

有無法想見的愛人,有失去工作的成年人,每個普通人,都被影響著。

我能真真實實感受到的是,普通人在這場疫情之下的切膚之痛。

他忍著痛在微博上發出求救信息,是為了給13歲的外送女,尋求一線生機。他叫「老蘇」。

從「你好」到「呼喊」。

絕望中仍然保持著體面。

老人打字的心情,我沒法細想。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烏穹之下,沒有倖存;

人可以隱瞞,但病毒不會。

倘若17年前的「非典」沒讓我們明白這個事實。

那麼17年後的「肺炎」該讓我們明白這個事實。

奈何現實總是脫離於期望之外。

我知道的是 — —

四川雅安,一確診患者治療中多次隱瞞自己途經武漢漢口返回雅安事實,致治療中30多名醫護者密切接觸。

山東濰坊,一患者隱瞞情況致68名醫務人員被隔離。

福建晉江,一男子武漢返鄉謊稱菲律賓歸來,赴宴致4000餘人留院觀察。

病情潛伏期間,他參加了閩南習俗的進主宴請,而那場盛大的祭拜活動,有3000多人參加。

他不僅在英林鎮活動,還跑到附近的東石鎮參加婚宴,那場婚姻有近1000人參加。

和他有過密切接觸的7人,已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而參加這兩場活動的4000人,都被居家隔離,接受14天醫學觀察。

直到自己也被確診新冠肺炎,他才改口稱: 自己是從武漢返鄉。

從雅安,到濰坊,到晉江。

30 ,68,4000……

這不是數字,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一個人隱瞞,一群人遭殃。

比吃野味更讓人寒心的是,是那些明知自己感染或可能感染,還故意跑出來的人!

加繆在書中談到:與災難鬥爭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誠實

而撒謊就是埋雷。

埋雷時,無人能夠倖免,包括當初埋雷是那些人。

當然,有疫情的地方,一定也有暖心。

83歲拾荒大爺匿名捐款一萬元抗疫。

網友知道後很感動很心疼,便眾籌一萬元還給了大爺。

沒想到大爺收到錢後,又輾轉到銀行把錢捐出去了。

「如果非要寫名字,就寫『知恩者』吧。」

河南南陽一村民得知醫院消毒酒精匱乏,便用自家的酒提取酒精。

耗費了2噸黃酒1噸白酒,提煉出600公斤酒精;無償捐獻給抗疫一線。

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即為中國人,便為中國人

還有許多向他們一樣一心支援,不求回報人們。

為了這次疫情,一直堅持奮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辛苦了!從來不知道你們是誰,但是我們知道你們是天使啊。

我們口中所謂無聊的家,是他做夢都想回去的地方啊!

相關焦點

  • 我不敢看考研人的朋友圈——一個「老」考研人的自白
    「那時就單純地覺得他自私,為什麼就不能不發這個朋友圈,不能體諒下我落榜的心情,稍稍顧及我的感受一下呢?當然,現在我懂了,即便是親密的人,悲喜也是無法完全共通的,那時的我比較單純幼稚,我們分手了。」我取關了所有考研微博,考研公眾號,不敢看所有考研人的朋友圈。」 4.
  • 韓紅曝光捐贈武漢明星名單:有些人,再也不敢公開做好事了
    但也有一個孩子,他始終放心不下。孩子的母親早早去世,父親有了新家庭,他生性頑劣,沒人願意管他。當地朋友勸黃海波,別管他了。他說:「我覺得這個孩子好像就是被放棄的那一個。」時間再回到這次疫情,他之所以選擇向鄂州定點捐贈,而不是武漢、黃岡等地,同樣是因為那裡的關注度不如其他地方,物資也捉襟見肘。
  • 疫情的突然爆發,讓我想起這4件事……
    >明明只有短短十幾天 但疾病帶來的恐懼與慌張 卻讓這個春節顯得格外漫長 這些天的中國人沒有四處走動 幾乎每天都在網上刷著「前線」新聞 我們了解病毒,為武漢加油 同時也對生命和世界有了新的理解
  • 疫情爆發20天: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中國人民的心。武漢已封城兩周,全國確診數字還在持續上漲。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裡,出現了很多讓人感動的、讓人惋惜、讓人生氣的事情……有很多閃閃發亮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 印刻在24條朋友圈裡的88天武漢抗疫故事
    疫情爆發,他主動請纓奔赴武漢,88天堅守疫情前線,近300多條在《新聞聯播》等欄目播出的新聞,11場在《新聞1+1》等欄目開展的視頻直播,5場新媒體直播,80餘條新媒體短視頻,累計近10億次網絡點擊。這些數據記錄著眾多前線的危險與堅守,也見證了一位年輕記者熱血戰「疫」的青春歲月。
  • 重返武漢|在武漢的臺灣人:疫情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座城市
    武漢封城76天,一千多萬人被困在這座城市裡。不管是土生土長的武漢本地人,還是外來者,都因為這場疫情與這座城市有了某種深層的聯結。2017年來到武漢、而且整個疫情期間都在武漢的臺灣導演薛穎穜,用《76天台灣導演在武漢》這部短片,講述了自己與武漢的故事。12月7日下午,本刊記者在武漢萬利廣場見到了薛穎穜。
  • 非洲豬瘟爆發700天帶給我們的啟示,非瘟不傳人但是卻引來了疫情
    為什麼說非瘟不傳人卻引來了疫情?非洲豬瘟讓野生動物非法販賣猖獗最終釀成大禍我們從非洲豬瘟爆發到現在已經有2年多的時間了,歷時700多天我們還沒有徹底的從非洲豬瘟的打擊之中恢復過來。在非洲豬瘟期間,我們不只是忽略了野生動物販賣的問題,我們看到類似武漢華南市場這樣髒亂差的肉類批發市場並不是個例,這類地區是非洲豬瘟和其他疾病聚集區,很多的問題肉類都是從這些地方流出的。但是在武漢華南市場爆發「新型肺炎」的前幾天,我們依然沒看到這些市場衛生和防疫措施有所改善,可見我們對於非洲豬瘟有多麼的不以為然。
  • 疫情爆發後,臨沂人的13個故事,看哭了……
    疫情爆發以來,每天都會為上漲的確診病例數憂心,也會被冷不丁冒出的謠言氣到肝疼。而在紛繁龐雜的信息中,一些平時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卻在黑暗的疫情之下閃閃發光。讓我們堅信,一切都會好起來。032000多人的村子,又有武漢來的人員,他沒有在疫情防控上出現過任何一點紕漏。春節合家團聚的日子裡,他沒有一天陪在妻兒老小面前,而是在抗擊疫情一線連續奮戰6個晝夜。
  • 武漢漂亮姐姐,封城56天畫下珠寶一樣絢爛的家鄉
    封城後的武漢 來源 紅線新聞沒想到這一待,就是56天。這56天裡,每天都有人談論著死亡。誰家的朋友的感染了,誰家的親戚因為新冠去世。一刷微博,又有人罵武漢人「管不住嘴」、「吃野味,拉全國人民遭罪」。不能出門的痛苦,確診人數的攀升,再加上部分網友對武漢的指責。
  • 「我媽偷偷把KN90口罩賣了」|武漢封城,我真的不敢哭
    截至採訪結束,武漢已經封城第 6 天。疫情依然在蔓延,確診的人數逐日增加。好在,大家開始意識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不再單純被情緒所控制,而是攜手在疾病中相互扶持,共同對抗病毒。徵集發出後,我們聯繫到了十幾位處在不同地區的湖北人。
  • 張楠:我是火神山「光頭強」;陳顯成:我在武漢的15天
    工作中,我每24小時需要到病房一次,處理危重患者的治療策略和方案、各種操作包括深靜脈穿刺、呼吸機使用以及溝通安慰等等。每個班我都繃緊了弦,想趁著在隔離區的時間,儘量多做事,儘早緩解病人的痛苦,時時刻刻不敢有半點鬆懈。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我們醫療隊已經能夠高效地運轉,我們治療的71位危重症患者已有數十人準備出院,良好的治療效果,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
  • 封城17天,我回武漢做了6150杯咖啡
    這是武漢Wakanda輕飲咖啡團隊,這十幾天的日常。 他們還準備不計成本,堅持到疫情結束的最後一天。 這是一群咖啡人的堅持,也是一群普通人的俠義。
  • 朋友圈的微信,讓我相信,武漢向好
    今天,2020年2月6日,立春後第二天,武漢終於一切向好。作為武漢人,我覺得,這場戰疫,已經到了拐點。不要被這幾天的數字嚇到,思路明確了,事做到位了,好的結果自然會顯現。昨晚開始陸續住進方艙的輕症患者,就是在為武漢人而戰。對住進方艙的人,此時此刻,再怎麼好也不為過。但畢竟是匆忙改造,空氣相對流通與保暖的矛盾、個人隱私與公共安全的矛盾、加強營養與人手不足的矛盾、心理恐慌與滿眼病患的矛盾等等,有沒有準備好幾套預案?武漢人都在關注。一大早,還是有些讓人揪心的信息。
  • 當代年輕人的危機:不敢戀愛,不敢同居,不敢發朋友圈
    這屆年輕人越來越慫,他們不敢談戀愛,不敢同居,不敢發朋友圈,不敢體檢...... 不敢談戀愛 調查顯示,中國現在單身人數高達2億,這也就意味著平均每7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單身。
  • 我是職場媽媽,我不敢看別人的朋友圈
    但我想帶你換個角度看這件事。就說我自己吧,上半年疫情期間,年糕也是個大班生。那陣子我需要在家工作,年糕每天在幹嘛呢?當媽媽不是比賽,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如果什麼都不做,只靠給自己灌雞湯,是支撐不了「我是個好媽媽」的信念感的。
  • 疫情爆發時,深圳版「鑽石公主號」更多細節
    搭載船員和乘客共計3711人,在海上漂泊了一個月,截止到3月5日,最終確診696人封閉的船體環境裡,不流通的艙內空氣,無法進行嚴格的人員隔離,種種原因導致了這艘遊輪的確診人數在當時超過了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一度排至全球第二位
  • 中國武漢2019-nCoV爆發的國內外疫情預測
    爆發的國內外疫情進行了預測。 自2019年12月31日以來,中國武漢市報告了由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非典型肺炎疫情。病例已擴散至中國其他城市以及其他國家,有可能引發全球疫情。研究組根據武漢向中國大陸以外城市擴散的病例數量,對武漢的疫情規模進行了估計,並預測了國內和全球流行病的公共衛生風險程度,同時考慮了社會和非藥物預防幹預措施。
  • 一個志願者小隊的故事:援助武漢,全靠萬能的朋友圈
    「我在武漢生活了20多年了,算半個武漢人。疫情爆發後,我希望能除自行隔離外,再為武漢出把力,別的我也幫不上什麼忙,就想著聯繫聯繫朋友,希望他們可以捐助資金或醫用物資。」1月26日,一個朋友找上路志強,說他現在人在外地幫不上什麼忙,但聽說了援建火神醫院的消息,希望捐贈1萬隻口罩,讓幾萬的農民工安安全全的完成任務。
  • 兒童癌症媽媽的朋友圈,我不敢看.
    她媽媽的朋友圈,我不敢看,看了就忍不住眼淚: 兒童癌症是繼成人肺癌、肝癌、胃癌、結腸癌和乳腺癌之後,全球第六大癌症負擔。記得2016年3月,我第一次在朋友圈看見親戚發「輕鬆籌」,事件是她兒子的同班同學得了白血病,點開看完全文,我毫不猶豫地捐了200塊錢。我記得這一次輕鬆籌,兩個小時就籌集了10萬元+,前期20萬費用在當天下午就已經籌齊。後來,朋友圈輕鬆籌的案例越來越多,籌款的速度也慢慢降了下來。
  • ...疫情」我在武漢戰「疫」?甘肅首位馳援武漢醫療專家張浩軍的故事
    1月29日,到達武漢的第六天,一掃多日的陰霾,天終於放晴了,張浩軍的心情也明媚了許多。1月24日,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委派,我省感染防控專家、省人民醫院公共衛生與感染管理處處長張浩軍緊急奔赴武漢,支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也是我省首位派往武漢的援助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