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科研機構,你會想到什麼?應該是一群不苟言笑的人躲在屋子裡邊,搗鼓著一些讓人「不明覺厲」的東西,然後指不定哪天突然蹦出個大新聞。但很多人不知道,在中科院物理所裡,有一群又皮又萌的「奇異博士」。你可以問他們「往颱風眼裡扔個原子彈,颱風會不會停?」「雲朵為什麼不會掉在地上?」「為什麼活人會被尿憋死?」等等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而神奇的他們,還能把各種嚴肅的科學問題變成「爆款」。
如今,很多人搞直播,只是為了當「網紅」,而在中科院物理所裡,也有一群熱衷直播的人,不過,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科普。
「你們一定想知道液氮哪裡不一樣呢,它的溫度特別低,你們看看這是我今天剛摘過來的葉子,我把它放進去,被安排了 一下就好了,撈出來,看見沒。」
「簡單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用通俗的語言,講述科學道理。」而且,他們還會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回答網友們一些老師不教、爸媽不會、不問憋得慌的問題。比如:太陽為什麼沒有蒸發掉?如果穿越到秦朝,我們能不能發電為什麼流動的水不易結冰?可不可以算出傘的最佳撐法?為什麼冷水衝不開咖啡?
據了解,中科院物理所從2014年11月份開始建立了微信公眾號。2018年,他們開始做短視頻,短短三個月內,他們在B站上的視頻播放量近500萬,直播人氣最高的一次,有148萬人同時在線觀看。如今,他們累計直播時間超過50個小時,回答了網友1300多個「腦洞」問題。
那麼,科學家兼職當「網紅」,這算不算不務正業呢?當然不是!
以前,國內眾多科學家只是一心做學問,讓媒體成為傳聲筒。但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就容易「失真」。比如科學家說「藍光會影響睡眠」,到公眾耳朵裡就變成了「藍光會傷害眼睛」。
而隨著直播、短視頻的流行。很多科學家從幕後走到了臺前。他們用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觀眾傳播科學知識,並圈粉無數。如今,國家也一再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的重要性。所以,科學家兼職當「網紅」,又有何不可呢?
我們知道1+1等於2,那你知道1+1為什麼等於2嗎?「科普」就能教大家來回答這個深層次的問題。所以,科普的目的不僅僅是在解決問題,更是在教會人們解決問題的辦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科學家兼職做「網紅」搞科普,其實也是在「如何科普」這個課題上,有了新的研究成果。說了這麼多,記得關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