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媽媽的必修課:系統強化骨盆底肌,可不能只做「凱格爾」

2020-10-04 福了李了體能體態

產後的母親們,往往會受到失禁、腰痛等問題的困擾,這都與骨盆底肌的功能失常有關。

現在產後修復的概念越來越流行,很多媽媽都知道要做骨盆底肌修復;今天,我從體態以及體能訓練的角度,為大家詳解如何系統地強化骨盆底肌!

「醫生讓我多做凱格爾訓練」

生完孩子的母親,是經歷過「脫胎換骨」的大變化的。

孕育生命

都說「孕育是一場最美的旅行」,然而整個腹腔被撐大接近近十個月、以及最後的分娩(包括剖腹產),對她們的腹腔肌群、尤其是骨盆底肌有著「毀滅性」的影響!很多產後的媽媽的一聲咳嗽都會導致小便漏出,原本生活中的日常行為(走路、站立等)甚至會讓她們腰酸背痛

隨著科學進步,大家開始越來越重視女性產後的康復問題,「產後修復」開始逐漸在孕婦、產婦中普及,而骨盆底肌的修復則被視為重中之重!

產後康復訓練越來越普及

這些年來,不少產後媽媽想要減肥塑身尋找到我,在溝通調查中,一部分媽媽反映自己即使做完了醫院、康復機構的腹直肌、骨盆底肌修復療程,漏尿、腰痛的現象仍然存在;在詢問醫生之後,得到的答案比較相似:多做凱格爾訓練

什麼是凱格爾訓練?它的好處與局限是什麼?

凱格爾訓練,是針對骨盆底肌的強化訓練,通過反覆收縮骨盆底肌的部分肌群(常被稱為「凱格爾肌肉」),來達到強化骨盆底肌的效果,是許多醫師、物理治療師用來治療失禁、甚至提升性功能的訓練手段;孕婦、產婦以及產後女性都經常被告知要進行凱格爾訓練的人群。

骨盆底肌

基礎凱格爾訓練的動作教學,一般是在仰臥位進行的:

  • 訓練者屈膝仰臥,鼻子吸氣,氣流進入腹腔;
  • 吐氣時,想像自己在阻斷排尿排便,找到好像在臀部深層的肌肉的收縮感,保持3-5秒;
  • 吸氣時儘量放鬆,吐氣重複收縮保持,每天可練習數次,每次2-3組,每組8-15次皆可;
  • 如果找不到感覺,可以在真實排尿時嘗試阻斷1-2次,切記這只是為了找到肌肉發力感受,不可長期重複以免尿道感染!

凱格爾訓練的基礎姿勢

一旦掌握了凱格爾肌收縮的感受,我們幾乎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進行訓練,可能在與他人談笑之間,你已經不動聲色地完成了2-3組凱格爾訓練,真是妙哉!

談笑風生的表面之下,可能正在進行凱格爾訓練

然而,這麼優秀的訓練,也有它的局限性

雖然自主進行凱格爾訓練確實可以降低女性漏尿、失禁等問題(Cavkaytar et al,2015),但改善程度因人而異,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身體的整體性

當失禁、腰痛等問題出現時,骨盆底肌的羸弱只是其中一個導火索,更主要的原因,是整個腹腔肌群的張力失常!即使我們反覆收縮、強化骨盆底肌,如果缺乏一個良好的整體環境,它依然很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正確發揮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性即使常做凱格爾訓練,卻很難得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我會為大家詳細解釋緣由。

如何更系統地強化骨盆底肌

首先,凱格爾訓練肯定是需要的,並且應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更系統地強化骨盆底肌,是為了更好、更持久的效果!在講動作之前,我們需要大致了解一下骨盆底肌的作用。

骨盆底肌像一張有彈力的網,從底部兜住了我們的整個上半身;除了支撐器官(子宮、小腸、直腸等),骨盆底肌還對膀胱、性器官功能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在身體整體結構來看,它更是「核心肌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我們上肢的姿態、呼吸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大家可以將我們的腹腔想像成一個密封的罐子(下圖):

  • 膈肌在上端,像罐子的蓋子
  • 腹橫肌、多裂肌、腹內斜肌、腰方肌等肌群在中段,並從前後左右將腹腔包圍,像罐子的罐身
  • 骨盆底肌在底端,像罐子的罐底,是整個腹腔的「地基」。

腹腔的大致構造

當我們吸氣時,膈肌下沉,腹腔內氣壓會迫使「罐身」向前後左右各方向擴張,同時我們的骨盆底肌也會向下延展,承接氣壓

吐氣時,膈肌上提,罐身歸位的同時,骨盆底肌也需要上提、收縮,從而維持腹壓的穩定;

所以,膈肌骨盆底肌就如同一對力偶相互對抗,雙方都受到對方工作狀態的影響!同時,腹橫肌、腹內斜肌等「罐身」肌群的狀態,也與骨盆底肌的正常功能產生很大的聯繫。

膈肌與骨盆底肌的相互拮抗

骨盆底肌就是處於這樣一個複雜的系統之中,不同肌群的狀態相互影響,單靠收縮骨盆底肌是很難解決整體腹腔的張力異常;僅依靠凱格爾訓練來調整骨盆底肌的相關問題,無異於舉重運動員只專注於握力訓練,太過於局限於某個細節,忽視了整體的重要性。

所以,系統地強化骨盆底肌,需要我們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1.調整頭顱、胸腔、骨盆的對位進行呼吸訓練

理想的狀態下,骨盆底肌與膈肌在良好的對位下進行有效地拮抗,維持腹內壓強;如果膈肌與骨盆底肌對位有偏差,則會很大影響這一拮抗關係,同時限制骨盆底肌、膈肌的收縮。

所以,想要正確地激活、強化骨盆底肌,我們首先要確保頭顱、胸腔與骨盆的排列,為膈肌、骨盆底肌的對位製造基礎。

頭顱、胸腔、骨盆的對位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久坐少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很多人在站立時存在骨盆前傾或骨盆後傾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排列被打亂,膈肌與骨盆底肌的收縮都會受到影響。

正位骨盆-骨盆前傾-骨盆後傾

所以,最基礎的骨盆底肌訓練,我們建議從仰臥位開始。

當我們仰臥時,屈膝將腳靠近臀部(或屈膝抬起,將腳放在凳子上),腰部與地面之間保持一個輕微的弧度(可以將毛巾捲起墊在腰椎下方,也可以嘗試將一個手掌平放在腰下),這時你的脊柱曲度接近自然,骨盆與胸腔接近平行,骨盆底肌與膈肌的對位比較理想。

這時候進行凱格爾訓練,你將事半功倍!

仰臥狀態下的更容易對位

此外,骨盆底肌的強化與正確、有力的呼吸模式有很大關係,所以推薦大家進行一個呼吸訓練:仰臥吹氣球。

  • 首先仰臥,腳放在牆上/椅子上,膝蓋與大腿成90度,大腿與身體成90度;
  • 拿一個氣球放在嘴上,鼻子吸氣,嘴巴吐氣;
  • 吸氣時腹腔、胸腔自然擴張,吐氣時將氣球儘量吹大,感受腹腔的收縮張力;
  • 此時,氣球的存在給吐氣肌群提供了對抗,讓呼吸肌群更努力工作,才能將氣體排出,氣球就相當於呼吸肌群的「槓鈴」!
  • 大家可以每天執行2-3組,每組8-10次呼吸(氣球太大可以先放掉氣再吹),對膈肌、骨盆底肌都有很好的訓練效果。

仰臥吹氣球

2.加強「核心訓練」---軀幹穩定

研究發現(Ghaderi et al,2016),針對軀幹穩定訓練(核心訓練)對女性的腰痛、失禁問題有著明顯的作用!但是,這樣的訓練必須有良好的身體排列與呼吸模式做為基礎,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大家一定要先做好呼吸訓練!

針對骨盆底肌的核心穩定訓練,我為大家推薦:四足支撐健身球後坐

  • 首先背對牆面,雙手雙膝支撐地面,臀部後方與牆面之間放一個健身球;
  • 維持頭顱、胸腔、骨盆的對位,全程保持脊柱穩定;
  • 吸氣不動,吐氣時,維持身體對位與軀幹穩定,身體整體向牆面靠近,臀部擠壓健身球至極限;
  • 動作極限位置(可以嘗試抬起一隻手)維持1-3秒,感受腹腔肌群的張力;
  • 吸氣緩慢、有控制地恢復原位;
  • 每日執行2-3組,每組6-8次,可有效地強化軀幹的整體穩定能力,包括骨盆底肌!

四足支撐健身球後坐

3.讓臀部肌群學會延展

除了呼吸肌群,臀部肌群的狀態也與骨盆底肌息息相關。

因為久坐少動等不良生活姿態,很多人的臀部肌群變得十分僵硬、失活無法有效地延展、收縮,進而「鎖死」了骨盆,影響周邊的其他肌群,包括骨盆底肌的狀態。

骨盆底肌與身體其他肌肉一樣,收縮、延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如果一味收縮、不會延展,肌肉就會緊張且無力,其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從而讓失禁、腰痛等問題出現。

記得之前經常提到的站姿屈髖訓練麼?

站姿屈髖訓練

今天講的動作很類似,建立在站姿屈髖的基礎上,但這次我們更需要注重臀部肌群的延展:站姿屈髖-臀部延展訓練;

站姿屈髖-臀部延展訓練

  • 雙腳與肩同寬、朝前站立,雙手放在臀部上,拇指卡在臀部上緣,食指卡在臀部下緣;
  • 吸氣時,維持脊柱的穩定,屈髖、臀部後移,感受拇指、食指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此時應感受到臀部的延展、拉扯;
  • 當拇指、食指的距離達到最大,維持1-2秒,隨後主動收縮臀部、推動身體站直;
  • 每日執行2-3組,每組12-15次,讓臀部學會正確的延展、收縮。

在規律執行凱格爾訓練的同時,結合以上三方面的訓練,我的客戶收穫了令人驚喜的效果!失禁、腰痛都逐漸得到了消除,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她們獲得了更好的體態,運動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寫在最後

凱格爾訓練非常好,但如果想依靠一個好動作,來糾正身體上的問題,確實會效果有限。

身體是一個整體,自然也需要更系統、更全面的訓練與照顧!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覺得對你有幫助,請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們,健康路大家一起走!

關注福了李了體能體態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給你傳遞專業的身體知識


參考文獻:

Cavkaytar, S., Kokanali, M.K., Topcu, H.O., Aksakal, O.S. and Doğanay, M. (2014). Effect of home-based Kegel exercises on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with stress and 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35:407–410.

Ghaderi, F., Mohammadi, K., Sasan, R.A., Kheslat, S.N. and Oskouei, A.E. (2016). Effects of Stabilization Exercises Focusing on Pelvic Floor Muscles on Low Back Pain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Urology 93:50–54.

相關焦點

  • 新晉媽媽的必修課:系統強化骨盆底肌,可不能只做「凱格爾」
    產後的母親們,往往會受到失禁、腰痛等問題的困擾,這都與骨盆底肌的功能失常有關。現在產後修復的概念越來越流行,很多媽媽都知道要做骨盆底肌修復;今天,我從體態以及體能訓練的角度,為大家詳解如何系統地強化骨盆底肌!
  • 凱格爾訓練有利於骨盆底肌恢復嗎?
    國內外的許多研究表明,至少有60%的婦女分娩後患有骨盆底肌功能障礙,如果不能及時恢復,隨著年齡,懷孕和分娩會出現一系列嚴重症狀,分娩後42天應進行骨盆底肌檢查,發生骨盆底肌功能障礙時,例如骨盆底肌肉鬆弛,陰道壁腫脹,壓力性尿失禁等,最佳恢復時間是分娩後3個月,否則隨著年齡的增長,治療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 4項訓練+凱格爾練習法 有效增強骨盆底肌
    網易體育8月12日報導:骨盆底肌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很多女性跑者都存在骨盆底肌較弱的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跑步訓練。
  • 骨盆底肌受損的表現有哪些?
    產後媽媽經常聽到「骨盆底肌肉」這個詞,那麼您是否曾經注意過骨盆底肌肉?骨盆底肌肉是支撐骨盆底部器官的肌肉,骨盆底肌的前部是尿道,中部是陰道,底部是肛門,骨盆底肌肉支撐著所有的生理器官,簡而言之,骨盆底肌肉就像吊床,支撐著子宮,膀胱和直腸等骨盆器官,使它們保持其正常位置,骨盆底肌結構的完整性直接影響這些骨盆器官的正常功能。
  • 產後有沒有必要花錢做盆底肌、腹直肌、骨盆的修復?
    孕婦在產後醫生都會要求在42天後到醫院進行檢查,其中盆底肌、腹直肌、骨盆是最主要的幾項檢查項目,我們先來看看盆底肌損傷以及腹直肌分離會造成什麼傷害。腹直肌的傷害:腹直肌帶來最直觀的傷害就是收不回去的肚子,而且還顯得特別松垮,甚至還會伴隨腰背疼痛等問題。看完以上的內容,可能部分媽媽也深有體會,所以我們建議,產後一定要進行盆底肌以及腹直肌的修復。
  • 凱格爾盆底肌鍛鍊該怎麼做?要記住這3種姿勢,2個步驟即可
    相信大家都知道做凱格爾鍛鍊對強化盆底肌有重要作用,那麼凱格爾鍛鍊到底應該怎麼做呢?一天到底做幾次合適,一次做多少個呢?在做凱格爾盆底肌鍛鍊前,先通過練習膈肌呼吸(也被稱為腹式呼吸,深呼吸)做些熱身:身體平躺在墊面上(或躺在墊面上,雙膝彎曲,做骨盆傾斜姿勢),全身放鬆,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氣,胸廓儘量擴展;之後用嘴慢慢地呼氣,可感覺到肚臍與衣服分開,不再貼在衣服上;如果放一杯水在肚皮上,深深地吸口氣,之後慢慢吐氣,水杯應該不晃動,沒有水濺出來。
  • 什麼是骨盆底肌功能障礙疾病?
    婦女的骨盆底肌支撐膀胱,子宮,直腸和其他盆腔器官,它具有控制排尿和排便,維持陰道收縮和維持體形的功能,一旦盆底肌的彈性受損,會發生骨盆底功能障礙疾病,例如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或直腸腫脹等盆底肌症狀,在我國,已婚和育齡婦女中有45%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骨盆底功能障礙,所以,婦女應注意這個問題
  • 懷孕、分娩導致骨盆底肌受損?經常漏尿?3個動作幫你輕鬆解決
    以上的種種主要是由於懷孕生產導致骨盆底肌鬆弛,從而引發的壓力性失禁,屬於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一種。如果想改善這種情況,做好骨盆底肌的強化就可以。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骨盆底肌相關的知識,幫大家解決一下失禁的問題。
  • 孕中產後漏尿,盆肌底怎麼鍛鍊?
    這些都是因為盆肌底的鬆弛導致,所以對於生產後的媽媽來說,盆肌底的修復運動更加重要,比減肥還重要哦!至於原理先不多說,我們來看如何進行孕期產後盆肌底修復?最佳鍛鍊盆底肌肌肉的方法——凱格爾運動西爾斯、海蒂等著名醫生推薦這項運動。1、通過憋尿找到盆肌底在做運動之前,找到盆肌底是哪裡。
  • 居家辦公室可以做的凱格爾運動
    你知道嗎,其實有個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還可以一併促進順產,那就是做凱格爾運動。只要掌握訣竅,凱格爾運動無論上班、出遊還是在家休息都可以做!試試中斷小便凱格爾運動的難易度因人而異,關鍵就在是否可以掌握骨盆底肌的位置。有的人可以馬上找到,有的人則是遲遲無法找到確切部位。有沒有快速找到正確位置的訣竅呢?其實小便到一半突然停止就是在收縮骨盆底肌,這種由外往內、由下往上的感覺正是骨盆底肌在收縮的表現。孕媽們不妨藉由中斷排尿找出收縮骨盆底肌的感覺。咦,這麼說來,小便時不就可以順便練習凱格爾運動?
  • 骨盆底肌
    骨盆底部可分為4個部分:1骨盆隔膜4泌尿生殖膈3泌尿生殖器開口處的(括約肌)4支持生殖機能的(勃起肌)骨盆底的肌肉有兩層:>1深層(骨盆隔膜)2表層(泌尿生殖膈)骨盆隔膜---拉抬骨盆底的強韌組織。軟組織中:骨盆隔膜、括約肌、勃起肌等肌肉讓骨盆底的下方開口呈現閉鎖狀態。骨盆隔膜是位於骨盆底的隔膜之一,由提肛肌、尾骨肌組成,已漏鬥狀的方式包覆著骨盆底(前方包覆著至恥骨,後方包到達尾骨,左右延伸至骨盆壁)在肛門管、尿道處又開口,女性會多一個陰道口。
  • 改善產後盆底肌鬆弛 可嘗試不花錢的凱格爾運動
    她建議產後改善盆底肌群功能的孕媽媽,不能完全依靠儀器被動鍛鍊,也要堅持凱格爾運動,成本為零且安全有效。坐著進行凱格爾運動時,患者要雙腳著地,稍微分離到與肩同寬;身體要坐直,微微向前傾;然後收縮肛門和陰道一帶的肌肉做提肛運動。站立時嘗試凱格爾運動也要雙腳微分,與肩同寬。躺著時則要身體自然放鬆。通常情況下收縮10秒、放鬆10秒為一次,10~15分鐘為一組,一天三組;或一天做150~200次提肛運動。隨著鍛鍊時間增加,最大可收縮20~25秒、放鬆20~25秒。
  • 最全面的凱格爾運動教程(盆底肌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凱格爾運動」的練習可以幫助你防止骨盆底的問題,包括大小便失禁,同時它還可以改善你的性生活。最重要的是你要先學會找出這些凱格爾肌肉,然後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練習。男人也可以通過做PC肌肉練習來加強骨盆底的肌肉。1、通過阻止流動中的尿液(在小便時突然憋住)來找到你的骨盆底肌肉。
  • 改善產後盆底肌鬆弛,可嘗試不花錢的凱格爾運動
    對不少孕媽媽來說,產後子宮等臟器脫垂、便秘、打噴嚏或大笑時漏尿等尷尬十分困擾。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主治醫師段紅麗表示,這些症狀和盆底肌力量不足有關,孕媽媽應在產後42天進行盆底檢測,儘早發現問題。她建議產後改善盆底肌群功能的孕媽媽,不能完全依靠儀器被動鍛鍊,也要堅持凱格爾運動,成本為零且安全有效。
  • 盆底肌康復=骨盆修復?別再被忽悠了!小心做錯傷身體!
    相關從業者,首先要走行醫資格,然後在醫學老師的指導下,經過系統學習和長期嚴格訓練,並通過專業考核。這樣才能最大化保障求醫者的生命健康,沒有相關背景及資質的人去「修復骨盆」,萬一把骨盆推移位了,後果很可怕。 此外,很多媽媽在產後都會覺得自己的胯變寬了、屁股變大了,就覺得是骨盆出了問題,該做所謂的「骨盆修復」了。
  • 女性骨盆底肌不得不說的事
    可能跟我國比較含蓄的文化有關,西方發達國家在女性盆底康復意識和理念方面絕對領先中國20年,為了讓更多的產後媽媽避免痛苦,筆者覺得非常有必要特別給偉大的女性獻上一份誠心的禮物——關於「女性骨盆底,不得不說的事兒」系列科普文章。骨盆底解剖告訴你的事兒 1. 為什麼容易受傷的是女人?
  • 好孕媽媽——孕中期讓我們尷尬的骨盆底肌
    正常是因為在孕中後期,孕媽媽身體會分泌一種激素,叫恥骨松馳劑。它作用於骨盆恥骨聯合,讓骨質慢慢疏鬆,有助於分娩時骨縫的打開,讓寶寶順利降生。這裡說的骨縫就是骨盆底肌。不正常是因為骨盆底肌我們是可以通過訓練讓其不那麼鬆弛的,我們有辦法讓它保持彈性或者復原。
  • 是先修復盆底肌,骨盆還是腹直肌?
    產後康復對寶媽很重要,不僅能重塑身材,還能預防很多問題的發生,但是產康不是單一的做腹直肌或者盆底肌的康復哦,要整體考慮,根據寶媽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康復計劃,但是核心肌群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哦,您講的腹直肌和盆底肌也是屬於核心肌肉哦。產後恢復的順序為:一、骨盆恢復,二、盆底肌恢復,三、腹直肌恢復。
  • 陪你強|要加強核心力量,不可忽視骨盆底肌的訓練
    「骨盆底肌訓練不僅僅只是女性才需要重視,男性也需要關注。但從骨盆底肌的結構上來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問題。」我們都知道「核心」這個詞,狹義地講,核心肌群是指環繞腹腔深層的肌肉,包含腹橫肌、橫膈膜、骨盆底肌與多裂肌。
  • 孕期產後修復|準媽必做凱格爾運動詳解
    產後康復之凱格爾運動 分享一個孕期和產後都可以做的運動——凱格爾運動 1、什麼是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又稱為骨盆運動,於1948年被美國的阿諾·凱格爾醫師所公布,藉由重複縮放部分的骨盆肌肉(亦是現在俗稱的「凱格爾肌肉」)以進行。 凱格爾運動常被用來降低尿失禁、婦女的產後尿失禁問題。凱格爾運動的目的在於借著伸展骨盆底的恥骨尾骨肌來增強肌肉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