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媽媽——孕中期讓我們尷尬的骨盆底肌

2020-12-18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小核桃の麻麻

最近和一些孕期寶媽交流發現大家都有個羞羞的問題出現——打噴嚏有噓噓漏出來一點,有的甚至直接失禁流到小腿都有或者坐一會蹲一會感覺肛門要掉出來了。覺得難以啟齒又丟人,這麼大一個人了怎麼還會尿褲子呢?其實都是孕期正常會有的不正常現象。

有人問了,為啥正常又不正常?

正常是因為在孕中後期,孕媽媽身體會分泌一種激素,叫恥骨松馳劑。它作用於骨盆恥骨聯合,讓骨質慢慢疏鬆,有助於分娩時骨縫的打開,讓寶寶順利降生。這裡說的骨縫就是骨盆底肌。

不正常是因為骨盆底肌我們是可以通過訓練讓其不那麼鬆弛的,我們有辦法讓它保持彈性或者復原。

既然鬆弛沒法避免,那我們就要積極補救,所以生完孩子以後,如果不做骨盆修復,骨盆很難恢復以前緊密的狀態,恥骨聯合長期分離,會造成【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盆底肌鬆弛:孕期盆底肌就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本來就很鬆馳,如果這時承託盆底肌的骨盆沒有閉合,勢必造成盆底肌更加松馳,它象網兜一樣託住我們盆腔裡的子宮、卵巢、附件、陰道、膀胱、直腸等臟器,盆底肌松馳,勢必會造成陰道松馳、下垂、子宮下垂、膀胱括約肌松馳,這也就是好多媽媽產後容易漏尿、夾不住尿的原因。即使過幾個月不漏了,到四十多歲的時候還是會在大笑、咳嗽時漏尿,厲害的還有尿失禁的,這都是產後沒有做骨盆修復的原因。

2、婦科:骨盆沒閉合,很容易再次受涼,侵入溼寒,引起婦科炎症反覆發作,如陰道炎、盆腔炎(盆腔容易變大,細菌更容易繁殖)盆腔積液等,這也就是為什么女人在生產後很容易得婦科炎症,反反覆覆,治癒不了的根本原因。

3、敏感度降低:骨盆收緊三公分,陰道緊緻一公分,所以做骨盆修復還有助於提高性生活的敏感度,有利於為家庭幸福,不光能身體健康了,還收穫了我們的家庭夫妻性生活和諧。

4、骨盆位於我們人體的正中間,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恥骨聯合不閉合,在張開的狀態下,很容易引起錯位(很多的不良姿勢,如翹二郎腿、扭腰等),稍稍錯位就會引起腰疼、腿疼,嚴重的長期錯位,還會引起脊柱側彎,還有的媽媽產後幾年內一直容易崴腳,都是因為沒有做骨盆修復。還有骨盆變寬造成屁股塌陷,小腹突出,子宮歸不了位,內臟也歸不了位,所以,一定要做骨盆修復!

How to?下面我們來分享幾個小動作。

首先我們先找到骨盆底肌。剛才說了在骨盆下方,包裹恥骨聯合,那到底是哪裡呢?最簡單的方法是噓噓的時候嘗試終止噓噓,控制速度和流量,那麼被你收緊的部分就是骨盆底肌!

①靜態練習。

優點:只要找對位置了,就迎刃而解了。無論站、臥、坐都可以練習,而且悄無聲息,不影響任何人(偷笑)。

方法:雖然不受體態限制,但初學者可能不太容易找準。可以先從平躺開始。舒服的平躺好,屈雙膝腳踩床面,雙腿自然分開和髖部同款。吸氣內收,呼氣放鬆。如果配合呼吸困難那就按照自己的節奏收放,練習熟練後再加呼吸。一次收縮30次。一天可以練習4次。

升級:如果你已經能輕鬆控制了,我們加大一點難度。以肛門作為起點,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圈收緊。這感覺可能不太好找,而且因為鬆弛程度不同可能無法劃完整個一圈,這都沒關係。可以90°到180°的分段練習。

②蚌式開合練習

顧名思義就是雙腿像河蚌開合一樣。

激活:單腿站立。之前有講過,身體立直目視前方,髖部擺正不要歪斜,一側10~30秒,然後換邊。

如上圖

開始練習:側臥,保證腰背平直,不要含胸駝背,一手伸直枕在耳朵下方,一手胸前支撐,雙腿彎曲,雙膝中夾一個直徑約25釐米左右的玩具皮球,彈性大一些的(實在沒有可以夾一個大一點的毛絨玩具)。雙腿向中間用力夾球,開始只用50%的力,保持15~20秒,放鬆幾秒在繼續。一邊15次,左右兩邊各一次為一組,練習四組;慢慢將力用到70%,持續15秒,放鬆再繼續,一組左右各10次,練習四組;最高用到80%的力,持續10秒,一組8~10次,同樣四組即可。

升級對抗練習:可以讓老公或親人做助手,依然保持剛才的側臥保持剛才的姿勢,雙腿分開60°,讓助手壓住上邊的腿往下按,你來做對抗,即不被他按下去,注意不要太大力,不然不穩定的髖關節易受傷,持續20秒,練習5~8次即可換另一側。

如上圖,呃……小貓就是假設的小助手,大家想像一下吧。

降低難度:如果前兩個都難做到可以自己不藉助任何外力或工具,自然開合,一側20~30個,換另一側,一天練習4~6組即可。注意,合的時候不要放鬆的「啪」合上,而是有控制合攏。可以數拍子,四拍打開四拍合攏。寶媽們在餵寶寶吃奶的時候或者臥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候就可以輕鬆完成。

記住,這一切都不可急於求成,特別是產後媽咪,只要堅持練習總會可以的。有的寶媽說,我是剖腹產,寶寶沒有通過陰道娩出,是不是就不用練習了?

no!因為剛剛說了,在孕後期分泌的激素已經讓骨盆底肌鬆弛呢了,胎寶寶足月後也已經降到骨盆中了,雖然最後剖腹取出,但骨盆底肌確實是已經鬆弛了!和順產寶媽幾乎無區別。必須練習。

不光是產後可以練習,孕中也可以練習。雖然會不可避免的鬆弛,但我們可以讓他彈性更高一些,這樣自然分娩的時候有更好的推動力,恢復也會快一些。

備孕媽咪更要練習哦!道理剛才說了,誰練誰知道!(捂臉)

其實你看,想鍛鍊並不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只要你肯去了解肯去練習,everybody can do it!如果你有更專業的人來做指導那就更棒了。如果自己在家帶寶條件不允許的寶媽就可以試試啦!

今天分享到這裡,寶媽們,你get√到了嗎?!

相關焦點

  • 送給準媽媽的禮物:孕中期
    大家好,歡迎收看第五十二期心智播報 本期的內容是: 送給準媽媽的禮物:孕中期 上一篇給大家講解了孕早期胎寶寶和準媽媽的身體變化以及準媽媽的營養飲食、心理健康、生活指導和產前檢查等知識,熬過了艱難的前3個月後,步入孕中期的準媽媽又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 產後骨盆底恢復的最佳時間,媽媽們別錯過
    導語:產後骨盆底恢復的最佳時間,媽媽們別錯過產後出現併發症是很多寶媽頭痛的問題,尤其是不能跳繩及負重,否則就會出現漏尿的現象。這樣尷尬的一幕是不是你也出現過?小編雖然跳繩沒有出現漏尿,但如果有便意找不到廁所,也會出現比較尷尬的事情。
  • 孕早期困孕晚期累,孕中期最舒服?五種尷尬症狀讓孕婦難受
    所以很多懷孕的媽媽就說整個孕期就是孕中期,還比較舒服一些。有一些孕媽甚至在孕中期進行小型的旅行,工作狂的媽媽在孕中期還有出去出差。菁媽有一個朋友是做培訓的,孕中期時,還在天上飛了上萬公裡,孕中期結束,孕晚期的時候他都還在天上飛,有一次差點被航空公司拒絕上機。很多媽媽也表示,孕中期確實是相對比較舒服。
  • 孕中期腰疼的厲害,該怎麼辦?
    其實懷孕後相當一部分準媽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腰痛困擾,往往在孕中期發生腰痛的準媽媽比較多,尤其是在勞累後,比如走路,彎腰,久坐久站,提重物等。有些孕媽懷孕前就有腰椎疾病,嚴重者可能會疼痛難忍,連一個囫圇覺都睡不好。
  • 孕媽媽懷孕後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子宮變化
    這個時候開始,孕媽媽體內激素分泌失衡,比較敏感的孕媽媽也相繼出現噁心、嘔吐等早孕症狀,有部分孕媽媽還會身體疲乏無力、發熱、畏寒等。懷孕8周:隨著孕媽媽孕的增加,孕媽媽的子宮壁逐漸變軟,宮頸變厚,以保護子宮。一般懷孕8周-12周時要進行第一次產檢,項目通常包括問診、測量體重和血壓,聽胎心,驗尿,驗血,檢查子宮大小等。
  • 孕中期容易出現幾種尷尬的症狀,一個比一個尷尬,希望你沒中
    所以很多懷孕的媽媽就說整個孕期就是孕中期,還比較舒服一些。有一些孕媽甚至在孕中期進行小型的旅行,工作狂的媽媽在孕中期還有出去出差。菁媽有一個朋友是做培訓的,孕中期時,還在天上飛了上萬公裡,孕中期結束,孕晚期的時候他都還在天上飛,有一次差點被航空公司拒絕上機。很多媽媽也表示,孕中期確實是相對比較舒服。而有一些不太幸運的媽媽就覺得孕中期其實也不好過,因為會有這些尷尬的症狀。
  • 孕期尷尬:孕期打噴嚏漏尿怎麼辦?盆底肌了解下
    什麼是盆底肌?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那麼孕期的我們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呢?
  • 孕媽公交車上漏尿,恐是盆底肌作祟,4大解決辦法要了解
    公交車上站著一個大肚子的孕媽,懷孕30周了,司機開的路途中比較顛簸,孕媽可能承受不住車上的搖晃,這時就給漏尿了。旁邊的男子看到後,嘲笑說:"厲害了,這麼大個人居然尿褲子"隨後便準備拿起手機拍照。孕媽也是尷尬的說不出話,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想要開口說什麼,卻又把想說的話咽了下去,只是默默的側過了身子。
  • 孕16周,準媽媽別忘了盆底肌訓練,對分娩有利
    孕16周,準媽媽別忘了盆底肌訓練,對分娩有利骨盆肌肉對子宮起到很好的支撐效果。妊娠期間的骨盆肌肉,既柔軟又富有彈性,胎兒的不斷發育,準媽媽有一種沉重感而不適。隨著孕齡的增加,到了孕晚期的最後三個月,準媽媽可能發生漏尿的情況。
  • 骨盆底肌對女性的影響有哪些?
    但是,她們不知道分娩過程快,這可能是由於骨盆底肌肉的支撐不足引起的,下面編輯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骨盆底肌的相關知識。一.身體變形我們的上半身依靠骨盆底肌提供支撐作用,因此,一旦骨盆底肌放鬆,就會使用臀部的肌肉,例如手臂肌肉和中臂肌肉以及腰部肌肉,以支撐身體結構,而肌肉群長期超負荷可能會導致身體形狀變形,並且由於用力不均勻,也容易使人經常感覺疲勞等問題。
  • 普拉提「孕」動
    生命的產生是一個奇妙美麗的過程……從一個受精卵形成,在媽媽子宮裡十月孕育,伴隨第一聲啼哭,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胎兒40周的發育,孕媽媽身體慢慢發生著變化。肩頸疼痛腹:肚皮被撐大,腹直肌分離,腹橫肌變薄。產後肚子要麼鼓得還像在孕期,要麼軟綿綿的無法發力。腰痛臀:孕期骨盆的壓力增加。骨盆松馳變寬,臀部松馳下垂。骨盆疼痛骨盆底肌:這一塊肌肉像寶寶的尿不溼包裹著你骨盆的底部。懷孕40周,它所承受的壓力處在持續不斷增加的狀態。漏尿腿和足部:骨盆位置有改變,腿的支撐形態就會改變,足弓塌陷,腳變大。
  • 孕中期睡不好?這些小知識孕媽多留心,或許能幫你提高睡眠質量
    ,母子連心在這個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好不容易度過了忐忑不安的暈倒期,到了孕中期之後,有些孕媽媽卻說自己睡不好了,孕中期睡不好?首先帶大家來分析一下,孕中期睡不好的原因,雖然說到了孕中期一些不適的反應會漸漸消退,但是在睡眠上也容易出現一些小的問題,比如說睡覺的時候出現腿抽筋,甚至有著充血和打鼾的情況,其次孕媽媽荷爾蒙水平的平穩,子宮從骨盆上的向上移動也減輕了膀胱的壓力,所以說晚上尿頻的情況會有一些減少,但是肚子裡的小傢伙卻是在晚上變得活躍了起來,這諸多的原因也會使得孕媽媽在晚上的時候睡不好覺,
  • 骨盆底肌
    兩側坐骨結節前緣的連線將骨盆底分為前後兩個三角區:前三角區為尿生殖三角,有尿道和陰道通過;後三角區為肛門三角,有肛管通過。骨盆底部可分為4個部分:1骨盆隔膜4泌尿生殖膈3泌尿生殖器開口處的(括約肌)4支持生殖機能的(勃起肌)骨盆底的肌肉有兩層:
  • 孕中期準媽媽如何睡更舒適
    應採取側臥位,以左側臥位為主,這樣能保證子宮胎盤內的血流比較好。孕婦三種睡姿:1.仰臥:懷孕初期,一般仰臥的姿勢比較舒服,還可以在膝蓋下墊一個小枕頭或沙發靠墊,這樣更容易入睡。孕中期準媽媽如何睡更舒適不少準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深知睡眠對於自己和胎兒健康的重要性,但是懷孕6個月以後,肚子越來越大,想翻身都不那麼容易,習慣於仰睡現在卻只敢左臥。腰酸、背痛,有時候腿還抽筋,寶寶的運動也會影響睡眠……怎樣才能睡個好覺呢?1、保持正確的睡姿建議準媽媽不妨在孕早期就養成向左側睡的習慣。
  • 孕期尷尬:打噴嚏就漏尿,教你2招應對
    作者:寶寶知道 孕產小能手關於孕期尷尬事總有那麼一兩件,但是如果遇到在大笑或打噴嚏就不自覺的漏尿,是不是覺得超級尷尬?懷個孕而已至於搞的跟尿失禁一樣嗎?下面我們來看看孕媽咪們的吐槽。遲遲駕到:「懷孕6個月,打噴嚏漏尿了,好尷尬呀,還有一次喝水嗆了也漏尿了,有沒有人也是這樣啊?」婉君:「孕晚期打噴嚏竟然尿出來了,嚇死我了,我是不是生什麼病啦?」曉曉:不知道其他的孕媽媽會不會跟我一樣,就是孕中期後,每當大笑或者打噴嚏、咳嗽的時候,都會漏尿。真的覺得好尷尬呀。這種情況正常嗎?
  • 孕中期胎停的症狀和原因,孕媽必讀!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停胎對於孕媽媽來時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孕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範此病,一定要了解此病,這樣才能對自己有好處。孕媽媽一定要對出現停胎的症狀有所了解,只有了解症狀以後,這樣才能及時的發現疾病的存在。那麼孕中期停胎症狀表現是什麼呢?
  • 孕晚期總是流水,是羊水破了嗎?
    孕晚期流出「羊水」,也可能是漏尿、陰道分泌物,這些性質和調理方法完全不同,我們具體說一下。 在孕媽媽患有疾病或者從事過劇烈運動時,最容易發生羊水流出的現象。 疾病如:子宮頸口鬆弛、胎膜發育不良、胎位不正、胎兒過大、骨盆狹窄、頭盆不對稱、羊水過多、多胞胎等因素會導致羊水破裂。 劇烈運動如:孕晚期同房、跑步、乾重活等劇烈刺激也會引起羊水流出。
  • 孕晚期每天在家做這3種運動,提升順產的概率
    但如果平時能躺絕不會坐的準媽媽,為了順產而驟然加大運動量,盲目貪多是不可取的!運動不當的話,反而可能會引起宮縮、早產,帶來更大的麻煩。 對於懷孕前有運動習慣的準媽媽,懷孕後可以繼續進行鍛鍊,但在妊娠中期和晚期運動量應適當減少。
  • 什麼是骨盆底肌功能障礙疾病?
    婦女的骨盆底肌支撐膀胱,子宮,直腸和其他盆腔器官,它具有控制排尿和排便,維持陰道收縮和維持體形的功能,一旦盆底肌的彈性受損,會發生骨盆底功能障礙疾病,例如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或直腸腫脹等盆底肌症狀,在我國,已婚和育齡婦女中有45%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骨盆底功能障礙,所以,婦女應注意這個問題
  • 女性骨盆底肌不得不說的事
    可能跟我國比較含蓄的文化有關,西方發達國家在女性盆底康復意識和理念方面絕對領先中國20年,為了讓更多的產後媽媽避免痛苦,筆者覺得非常有必要特別給偉大的女性獻上一份誠心的禮物——關於「女性骨盆底,不得不說的事兒」系列科普文章。骨盆底解剖告訴你的事兒 1. 為什麼容易受傷的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