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九個月大的時候,慧慧在給孩子吃過輔食後,自己也就在旁邊開始吃麵條,自己當時可能就是想和孩子互動下,挑了根麵條,放在孩子嘴邊,讓孩子舔了下。但是沒想到孩子嘗到了滋味,非要吵著吃。
慧慧實在不忍心孩子哭鬧,於是就給孩子吃了一點麵條,看著孩子吃的"呲溜呲溜"的,心裡就想著孩子是不是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飯了。
於是接下來幾天自己吃飯的時候,只要孩子要吃,就會讓孩子嘗幾口,但是沒想到有天孩子晚上哭鬧不止,於是慧慧夫妻倆急忙帶著孩子去醫院,醫院檢查後,醫生拿著檢查報告,了解原因後,生氣地對他們說,純屬胡鬧,孩子才九個月大就讓孩子吃"大人飯",導致孩子現在消化不良,甚至腎臟還有點損傷。
這時候,慧慧心裡後悔不已,自己不應該餵孩子吃"大人飯"。
有些東西可能寶寶在吃的時候,寶寶也沒表現出什麼異常,反而很是喜歡,但是如果孩子太小,吃了些不符合這個年齡段該吃的東西,往往就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
寶寶是比較脆弱的,所以吃到寶寶肚子裡的東西,寶媽們就要多加計較。所以要了解孩子什麼時候該吃什麼,該怎麼吃。
1. 1~6個月
這個時期的寶寶,只能喝奶,無論是母乳還是奶粉都可以。
為什麼只能喝奶呢?因為這個時候寶寶的身體部分器官還沒完全發育好,尤其是腸胃和腎臟,只能消化奶這樣的流動食物。而且母乳這種食物,不僅可以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營養,還可以讓寶寶的身體很好地吸收,腸胃很好地消化。
要注意的是,如果奶粉餵養的話,要嚴格按只是衝泡,如果奶粉過稠的話,還會增加腸胃和腎臟的負擔,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
所以家長們,在寶寶1~6個月的階段,完全沒必要給孩子吃是什麼,吃了反倒會壞事。
2. 6~12個月
在6~12個月的時候,是寶寶主要的輔食階段,這個時期是培養寶寶吃飯的重要階段,但是在添加輔食的階段中,也是要循序漸進的。
(1) 第6個月
這時候是為寶寶添加輔食的初期,為孩子增加母乳或者奶粉之外的營養,並且是個重要的過渡階段,寶寶之前腸胃主要消化的就是奶,所以個孩子添加的輔食,就要好消化,還要越軟越好,讓寶寶的腸胃沒有太大的負擔。
寶媽們可以為孩子準備小米湯、嬰幼兒米粉,尤其是米粉,要是稀糊狀,每天一次輔食餵養,可以給孩子買矽膠的小勺餵食,避免傷到寶寶口腔。除過這兩種,寶媽還可以自行研發,但是要注意口味主要以清淡、多汁為主。
(2) 6~7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過了過渡期,就可以不用吃太稀的輔食,可以將嬰幼兒米粉調至稠糊狀,除此之外,可以為孩子準備菜泥、魚泥、水果泥,每天也可以兩次餵食。
(3) 7~9個月
這個階段,孩子吃輔食的能力越來越強,可以吃的輔食的品種就更多了,可以喝比較稠的粥,煮爛的麵條,蛋羹,注意不要讓吃蛋白,除此外,還可以讓孩子吃菜末、肉末、豆腐、麵包片等。
要注意軟硬度,不能太硬,還是需要每天兩次餵食,但是這個時候寶寶可能比較"皮"了,可能會自己抓著吃,不要阻止,注意清潔就好。
(4) 9~12個月
這個階段就可以讓孩子吃一些碎菜、全蛋、小塊肉類、豆製品、饅頭、餃子、水果等等,每天也要增加到三次餵食,注意還是不能吃過硬的食物。
3. 1~2歲
在這個階段,孩子可能吃的和家長差不多,但其實是有差的,家長們要注意,這個階段給孩子吃東西,不能按大人的標準,注意少油少鹽,方便孩子吃飯用勺,要將食物弄碎點,煮軟點。
在孩子2歲以後,雖然已經具備很好地咀嚼能力,但是家長還是要根據孩子平時消化能力的表現,來決定孩子是否能和大人一樣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