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同班同學,最後都怎麼樣了,解放後誰和主席聯繫過

2020-09-03 讀華章

主席從第一師範畢業的時候,一個班裡就剩下22人了,那麼主席的這些同學畢業之後,都走上了怎樣的人生路呢?

主席畢業的時候,21個同班同學是:陳拔萃,胡穆烈,曾樞,羅學瓚、孟憲慈、羅翊吾、羅芳桐、田土清、蕭鎮湘、李文明、李端綸、姜心培、夏明服、楊傑臣、張超、周世釗、賀汝威、曾正邦、童國安、鄒蘊真、蕭珍元。

其中畢業的除了主席外,其他7人是:周世釗、李端綸、張超、田士清、夏明服、羅學瓚、姜心培。

畢業以後,主席的這些同班同學有的跟隨主席參加了新民學會,有的跟隨主席參加了革命;有的回到故鄉一直從事教育;有的解放後和主席有過書信來往;有的後來一直沒有消息,現在從網上也找不到一點信息,很是遺憾。



參加革命的有:羅學瓚。百度上介紹:羅學瓚(1893-1930),湖南湘潭人,1893年生。191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後該校併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與毛澤東為同班同學。1918年4月新民學會成立後為第一批會員,並成為骨幹。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浙江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委書記。1930年犧牲於杭州,年僅37歲。

百度上羅學瓚烈士的出生日期好像不準確,第一師範通訊錄上羅學瓚烈士比主席小2歲,應該是1895年出生。在同學們中間,羅學瓚和主席的關係應該是最好的,畢業以後,就一直追隨著主席,也是新民學會早期的創建人之一,後來赴法國勤工儉學的時候,主席是希望他能留在國內的,共同研究國內問題,但是後來羅學瓚還是和蔡和森他們一起出國了,並在法國和蔡和森一起信仰了馬克思主義。

畢業後從事教育的:周世釗、曾正邦、鄒蘊真、蕭珍元、羅翊吾。


周世釗,字敦元,別號敦元、東園,1897年3月12日(農曆二月初十)生,湖南省寧鄉市東湖塘鎮人。九歲入學。1913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後併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1918年秋畢業。

周世釗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學習成績應該比較好,畢業檔案上八個畢業生中他是排名第一的,雖然不一定是按照學習成績排列,但是排在第一位一定是有道理的。在學校時候,主席的優勢是文章和組織能力、冒險精神、救國救民的宏願等,這個是沒有人能超過主席的。可能也正是周世釗學習比較好,所以一心想到大學深造,謝絕了主席邀請他加入革命團體的要求。雖然新民學會也把他列為創建人之一,但是他沒有到會,應該是也沒有參加以後的會議和活動,一心做他的教育工作。

解放後,和主席斷絕了20多年的關係又恢復了,對於他當年沒有參加革命,主席是給予理解的,解放後的1949年10月15日,毛澤東收到周世釗寄來的信函及詩詞,回信說:「 迭接電示,又得九月二十八日長書,勤勤懇懇,如見故人。兄過去雖未參加革命鬥爭,教書就是有益於人民的。城南學社諸友來電亦已收到,請兄轉告他們,感謝他們的好意。兄為一師校長,深情得人,可見駿骨未凋,尚有生氣,倘有可能,尊著舊詩尚祈抄寄若干,多多益善。」

主席對他的才氣和教書育人都是認可的,所以回信想看看他的詩詞著作,主席和他來往還是很密切的,他當時是湖南第一師範的校長,是民主人士,除了他之外,其他同學已經失散多年,身份不明,主席沒有辦法和他們多來往,最多是有幾封書信來往。而周世釗屬於民主人士,教育也是利國利民的,在同學中間,在解放後,周世釗是和主席來往最多、最密切的同學,主席有幾首詩詞都是唱和、答周世釗的。

曾正邦畢業後一直在農村教學,畢業的時候主席曾經把自己做的五幅畫作贈與了他,可惜他後來丟失了,解放後,1950年給主席寫了信,主席也給他回了信,他非常高興,將自己名下的山田無償交給當地的農會,可惜的是1951年他就去世了。

鄒蘊真,1893年(癸巳年)出生於常德市漢壽株木山鄉鄒家坪村一個農民家庭。1913年秋考入湖南省第一師範,1918年春 與毛澤東一起創辦新民學會。1918年畢業後,回漢壽任小學教員,1919年 捐款資助毛澤東創辦文化書社、《湘江評論》。1920年 任《湖南通俗報》編輯,幫助毛澤東創辦長沙自修大學。1922年入南京國立東南大學學習教育學,1924年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1925年8月主席曾經到其老家隱蔽過一段時間,主席離開後,鄒蘊真就一直從事教育事業,和主席也斷了聯繫。

1950年,主席在中南海會晤並款待了這位昔日同學。老友久別重逢,心中感慨頗多,鄒蘊真由衷地讚賞毛主席領導革命勝利的雄才偉略,毛澤東高興而又謙遜地說:「沒有什麼,還是第一師範學習的那一點點。當年我們想把國家搞好,苦於沒有辦法麼,東找西找,才找到馬克思主義。」

鄒蘊真後分配到出版總署人民出版社任編輯;兩年以後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直到1985年7月在京病逝,享年92歲。

蕭珍元上一篇介紹過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

羅翊吾(1892~1964),名世輔,號佐勳,出生於新化縣永靖鄉文田村(今屬水車鎮共和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解放後,羅翊吾在新化多所學校執教。1957年10月,赴朝參戰的兒子羅卓榮從朝鮮回家探親,羅翊吾把自己與毛澤東在一師是親密學友的情況告訴了兒子,並委託他寫信問候毛澤東。羅卓榮歸隊後,從朝鮮向毛主席寫了問候信,信中談到了羅翊吾對毛澤東的思念之情,以及羅翊吾的身體狀況和家庭情況。毛澤東接信後,得知羅翊吾患病,即批示「寄200元給他父親羅翊吾先生」。羅翊吾於1960年4月20日親手給毛澤東寫了問候信,毛澤東接信後又寄了200元生活補助費。1964年1月,羅翊吾病逝,毛澤東聞訊後,寄贈安葬費500元。1965年8月10日,毛澤東又寄500元作為羅翊吾遺孀劉氏的生活補助費。

解放後沒有任何消息的是:陳拔萃,曾樞,孟憲慈,羅芳桐,田土清,李文明,李端綸,姜心培,夏明服,楊傑臣、張超、童國安。

這些同學雖然解放後沒有任何信息,在《毛澤東年譜》上可以看到他們在學校時一起和主席活動的身影,如李端綸、張超和主席一起出去遊玩,在主席任學友會總務創建夜校時,很多同學也都參加了授課活動,可見他們和主席的關係在學校時是很密切的,解放後應該有人也和主席聯繫過,只是在網上查不到更多的信息了。

網上可以查到,但是具體情況不明:蕭鎮湘。蕭湘鎮應該也是有一定名氣的,只是網上無法查到。


能查到的就是這一些消息了,曦園是鄧中夏在北京創辦的進步青年的團體,鄧中夏也是楊懷中先生的學生,主席在北京的時候也多次去過曦園,蕭鎮湘也是主席的同學,可能也是畢業後到北京求學,就居住在曦園,可惜的是,查不到他更多的消息了。

賀汝威,是賀南綱的兒子,湘鄉縣人,毛澤東的房叔毛福軒是賀南綱的親侄女婿。毛澤東又與毛福軒極其投緣,平日交往很多。與毛澤東志趣相投的毛福軒深知毛澤東的志向和抱負,把毛澤東介紹給賀南綱,並讓毛澤東在賀南綱辦的私塾裡讀書。半年後,正是賀南綱把毛澤東介紹到東山小學堂讀書,邁出了走出大山的第一步。

當年大家一起考入第一師範,正是風華正茂,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身無分文,心憂天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起度過了美好的五年學生生活,雖然有人後來落伍了,我們也不應該責備苛求他們,畢竟毛主席那樣的偉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們不能要求他的同學們也和主席一樣終身獻身於人民的解放事業,畢竟主席也肯定過他們教書育人也是有益於人民的,他們和偉人曾經共同生活過,已經是足以驕傲一生了。


相關焦點

  • 毛澤東給同學王汝霖的回信面世
    毛澤東1950年5月7日,寫給湖南一師江永籍同學王汝霖一封回信複印件,該信原件已被中央檔案館收藏。複印件是王汝霖兒子王漠仁近日提供給學校校史室的。敬頌大安毛澤東一九五0年五月七日 據江永二中校長周永平介紹,王汝霖於1892年出生於江永縣桃川鎮上墟村,1913年考入湖南第一師範學校,與毛澤東是同班同學,且同住一間寢室。王汝霖曾用名汝之,毛澤東為潤之,兩人名字都有一個「之」字,汝之比潤之大一歲,毛澤東稱王汝霖為兄。1938年至1942年,王汝霖曾在桃溪高等小學(現江永二中)任校長。
  • 讀年譜:他是主席的同學摯友,卻在半路上分道揚鑣,最終後悔莫及
    和主席同班同學的有兩位,黃國璋和湯璪真,分別是地理學家和數學家。他們雖然只同學了半年,後來分別到其他學校求學,聯繫不多。但是在建國後,時隔30多年,主席依然記得他的小學同學,曾經一起座談敘舊。黃國璋1896年8月出生,湯璪真1898年2月出生。主席分別比他們大3歲和5歲,可見主席入學之晚,也可見主席上學態度的堅決,稍微有一點躊躇,就有可能留在家鄉娶妻生子了。
  • 他只比毛澤東大三歲,名為師生實為摯友,冒險保留和毛澤東的通信
    電影《恰同學少年》有一個情節,湖南第一師範招生考試是寫一篇文章,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參加了考試,學校在評論誰是第一名的時候,袁仲謙老師和黎錦熙老師爭論不止,黎錦熙主張毛澤東是第一名,他認為主席的文章寫的很深刻,從小處著眼直接引申到中國和世界,袁老師卻不喜歡毛澤東文章的風格,看出來學的是
  • 1932毛澤東祖墳被挖,解放後追查兇手,最終兇手被槍斃
    偷挖人家祖墳,破壞人家祖墳都是世人最痛恨的了,也是最可恥的行為了。是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偷挖毛主席的祖墳?又是誰,費盡周折將挖墳者緝拿歸案的?最新披露的一件件鮮為人知的內幕,讓謎底洞開。通過初步摸索,唯一的希望,只有寄托在那些棄暗設明的國民黨警察、憲兵、特務等人員中,好在他們多數人立功補過心切,願將他們知道的一些情況,都如實地提供出來。原軍統湘站特務劉恢和中統湘站特務組長劉德二人,反映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情況。據他們所知,挖掘毛澤東祖墳的主犯是龔澍。
  • 和高中同班同學結婚的那個女生,後來怎麼樣了?
    只要是經歷過高中的人肯定都記得班主任的那句話:你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高考,等考上大學之後就輕鬆了,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可是在高中的青少年,正是青春期,荷爾蒙萌芽的時期,對於愛情是懵懂的。所以啊,高中時候的愛情才是最純潔的愛情,沒有煩惱,沒有生活的壓力。兩個人只要喜歡了就在一起,不喜歡就分開。見到對方的時候會笑的像個孩子,見不到對方的時候心裡就會空落落的。
  • 蒯大富:毛澤東是中華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
    鳳凰歷史:你沒有談過?蒯大富:我沒談過。沒有機會和女同學接觸。而且當時我對清華女生不感興趣,清華女生長得都很醜。鳳凰歷史:文化革命初期,你和工作組鬥的時候,想過見毛澤東嗎?蒯大富:想過,毛澤東成為我的精神支柱。當時工作組那麼鬥我,我特別不理解。我說,我對毛主席這麼忠心,還這麼整我,我這麼忠於主席你還不知道?我寫的大字報看不出來?
  • 毛澤東為第一師範題校名趣事
    1912年和1914年相繼改為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解放後更名為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毛澤東應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校長、老同學周世釗之請,題寫了「第一師範」校名。此後,周世釗又寫信給他,轉達了一師同學請再為母校題詞的願望。1950年12月29日,他在百忙中欣然命筆:「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的校訓。
  • 毛澤東與齊白石:主席寫信問好,老畫家留遺言,作品都送給主席
    年齡相差30歲的毛澤東與齊白石,是怎樣認識的?有過哪些交集? 毛澤東與齊白石都是湖南湘潭縣人,年齡上相差了半個花甲。毛澤東主席出生於1893年12月26日,齊白石老人則出生於1864年1月1日,齊白石先生比毛澤東主席大了整整30歲。
  • 毛澤東遺物的故事
    毛新宇(毛澤東的孫子):我太爺爺不讓他讀書,太爺爺嫌他浪費油,晚上讀書耗油,所以就是不讓他(讀書),家裡的油耗不起,那我爺爺就得想辦法啊。  《西行漫記》解說:我常常在深夜裡把我屋子裡的窗戶遮起,好使父親看不見燈光。  不僅如此,戰爭歲月裡,毛澤東還喜歡保管和收藏他所讀過的每一本書。
  • 毛澤東若干最後一次:最後一次與賀子珍相會
    最後一次出國訪問毛澤東一生只出過兩次國,都是去蘇聯。一次乘火車,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3月4日,去了89天。另一次是1957年,乘飛機去蘇聯。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應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的邀請,毛澤東率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參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慶祝活動。
  • 我們心中的毛澤東
    兩位老人都是第一次到韶山,夙願成真,格外激動。 今年64歲的朱俊娥身板硬朗,聲音洪亮,快言快語:「毛主席偉大呀!我們的幸福晚年是他老人家給的。」站在一旁的劉增琴老人補充道:「沒有毛主席就沒有俺這一家人。解放前我隨父母流浪到山西等地,解放後我們才回到邢臺,有了自己的家。」劉增琴此前還去過西柏坡,這次來韶山,她特地把在西柏坡買的毛澤東紀念像章端端正正地戴在胸前。
  • 這頂紅軍帽,毛澤東和斯諾都戴過(圖)
    正在這為難之際,斯諾靈機一動,順手把自己頭上的新軍帽摘下遞給毛澤東,毛澤東戴上後正合適。斯諾立即舉起了照相機,「咔嚓」一聲,把毛澤東的光輝形象拍了下來。照完了相,毛澤東緩步走到斯諾跟前,把軍帽端端正正地戴在斯諾頭上,緊緊握住斯諾的手說:「斯諾同志,謝謝你。」斯諾像一個將要出徵的紅軍戰士般向毛澤東主席立正敬禮,周圍的人都鼓起掌來。在隨後的陝北採訪活動中,斯諾一直戴著這頂紅軍帽。
  • 組圖:毛澤東主席的重孫東東滿月紀念卡
    組圖:毛澤東主席的重孫東東滿月紀念卡     毛澤東主席的重孫子東東一月二十六日在北京滿月,圖為東東近照中新社圖  毛澤東主席的重孫子東東一月二十六日在北京滿月,爺爺毛岸青、奶奶邵華、爸爸毛新宇、媽媽劉濱為東東精心設計製作了紀念卡片,在新春佳節裡送給親朋好友,與他們一起分享快樂。
  • 毛澤東周恩來:生命最後時刻相互關心揪人心肺
    他躺在床上忍受著近乎失明的痛苦,費力地一字一句地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去打個電話問問總理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   3月20日,周恩來用顫抖的手親筆致信毛澤東:   「主席:最近4年來,我的大便中偶有潛血出現,但因消化系統好,未進行腸胃檢查。這兩年又因膀胱癌出現,尿中有血,易於計量和檢查,故醫療力量集中於治療膀胱癌。
  • 毛澤東為哪道美食下過「最高指示」?(組圖)
    我和汪曾祺同桌吃過飯,在座的賓客都把他視若一部毛邊紙印刷的木刻菜譜,聽其用不緊不慢的江浙腔調講解每一道名菜的做法與典故,這比聽他講小說的做法還要有意思。蒲黃榆的汪宅我去過兩回,每回汪曾祺都是挎著菜籃送我下電梯,他順道去自由市場。
  • 英語每日一句:你和同班同學關係如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每日一句:你和同班同學關係如何 2013-02-18 15:4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毛澤東曾拒絕湖南大學改名「毛澤東大學」要求
    作為傳業授道解惑的高等學府——找誰題,怎麼題,關於面子,關乎地位,更是「勢力劃分」,甚至有學府寧願從故人手書中拼湊校名。那些題字背後的故事,你知多少?北京大學1949年12月12日,經北大校委會主席湯用彤、秘書長鄭天挺同意,校委會秘書汪子嵩起草了給毛澤東主席的信,請文書劉椿年楷書謄寫後,送中南海毛主席辦公處。
  • 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
    原標題:恰同學少年: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 五四運動前夜的近代中國,正處於令人難熬和困惑的沉悶歲月。這一切使人迷惘,但又迫使新一代的先進分子不得不重新考慮天下國家之大計和個人的立身處世之道等問題。這一群體中就包括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
  • 你遇見過的大學學生會主席最後都怎麼樣了?網友:果然個個是人精
    他大一的時候在校學生會的某個部門當過幹事,經驗歷練方面還是可以的,在大二的時候是在學院的某個學生會部門當部長,管理了大概8、9個人,幹的還可以。一般學院學生會主席是大三的時候才可以做,而且是從那些院級學生會的各個部長們中去選擇學生會主席,當時我們就認為學生會主席人選估計就是他了。
  • 毛澤東英語水平怎麼樣?
    對於其英語水平,外界卻知之甚少……美國《僑報》從摘自《求是》、《黨史博覽》等摘文稱,毛澤東英語詞彙功底不錯。  晚年才開始學英語?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毛澤東是晚年才開始學英語,因為多種回憶錄、史料裡都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