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離開之際,向日澳印領導人贈勳章,給中國釋放出什麼信號

2020-12-23 虎妞洋洋說

12月2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快要離開之際,又幹了一件大事,就是對跟著自己混的各位小弟大方了一把,來了個論功行賞大會。向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和印度總理莫迪贈送勳章。根據消息人士分析認為,川普此舉意在向全世界展示美日澳印四國的合作,從而向中國發出強勢警告,火藥味很濃。

12月21日,白宮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在推特上發布消息表示,川普向安倍晉三贈送了「功績勳章」。此外,為了稱讚莫裡森在應對世界課題和推動集體安全上發揮了領導力,稱讚莫迪在加強美國與印度的戰略夥伴關係上發揮了領導力。川普還在12月21日向莫裡森和莫迪贈送了同樣的勳章。

日本媒體消息表示,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一直通過「四方對話」模式,積極推動實現「印太戰略」,川普當局一直認為「四方對話」在應對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媒體指出,川普當局在這個時候舉行這樣的論功行賞大會不過就是為了強調與日本、澳大利亞以及印度的一系列合作,釋放出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四國團結協作共同對抗中國的信號。

美國的「功績勳章」歷史由來已久,這一款勳章總共分為四個等級:大指揮官級、指揮官級、軍官級和軍團成員級,主要授予美國軍人及外國軍士及領導人。這一次安倍、莫迪和莫裡森獲得的是「功績勳章」最高級別「大指揮官級」勳章。而這級別的勳章一般只會授予外國國家元首或國家首腦。

當各國都為獲得這樣的榮譽而高興時,有網友做出了十分諷刺的回覆:「無非是美國對外製裁的警犬,表彰不過是選出了世界最忠誠的警犬前三名」。美國這場論功行賞大會,三個國家得到這種勳章,不就是警犬主人給自己的鷹犬餵骨頭的感覺嗎?

還有一個月川普就要離開白宮了,拜登入駐白宮後會出現什麼的變化,暫時還沒有人知道。川普在最後這段時間瘋狂玩手段,不知道川普對盟友及小夥伴「論功行賞」,拜登會不會站出來算總帳。(文/無痕)

相關焦點

  • 川普向日印澳領導人「頒獎」,對華傳遞什麼信號
    川普向日印澳領導人"頒獎"近年來,美國一直想要將手伸到亞太地區,不想再讓自己的影響範圍局限在日本、韓國等國,而實力強大的中國自然而然就成為美國認為"入侵"亞太地區最大的阻礙。如若亞太地區團結一致,美國根本沒有任何可乘之機,但事實恰恰相反。
  • 川普向日印澳三國領導頒獎,傳遞什麼信號?
    美國總統川普將「功績勳章」授予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的現任和前任領導人,表彰美國領導的「四方」聯盟的領導人。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在推特上寫道:「接受美國總統頒發的『功績勳章』 ,以表彰他在加強印美關係方面發揮的鼓舞人心的領導作用。這一獎項是國際社會對他的領導能力和政治家風度的認可。」「祝賀莫迪總理。」 但有網民回應稱,「從一個失敗者手中獲得這個獎項,結果失敗得一塌糊塗」。
  • 川普對印日澳「論功行賞」,網友稱勳章有毒,中方早有言在先
    即將離任的美總統川普又打起了小算盤,這次同樣令人「大開眼界」。當地時間21日,據「今日俄羅斯」(RT)報導,川普政府向「亞洲小北約」中的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這三國的現任及前任領導人頒發「功勳軍團」勳章。川普突然對盟友「論功行賞」, 意欲何為?
  • 川普釋放信號,蔡英文「著急了」
    拜登團隊春風滿面,川普團隊就顯得有些焦躁了。蓬佩奧甚至在公開場合挑撥臺海問題,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川普釋放信號,妄圖激怒中國大陸此時川普頗有些焦躁,本以為會贏得美國總統大選,殊不知今年的選舉呈現神奇逆轉。即使川普不想接受敗選的現實,也不得不在1月份的時候下臺。
  • 全球股市突然飆升,發生了什麼?川普釋放6大信號!
    究竟發生了什麼?從消息面上來看,近兩天白宮召開的兩場新聞發布會,釋放出了巨大的信號。美國總統川普,對美國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局勢進行了判斷,對國際油價、中國輸美產品、美國經濟前景等進行了較為重要的定調和判斷,並釋放6大信號。與此同時,93歲的英國女王也罕見發表電視講話。她表示,我們將再次與家人在一起,我們將再次見面。
  • 罕見邀請印澳參加峰會,或要建圍堵中國包圍圈
    據界面新聞報導,英國在2021年是G7峰會的主席國,該國罕見地邀請印澳兩國參加峰會,表現出了清晰的友好信號。外界並不吃驚英國會邀請澳洲,畢竟兩國的關係本來就緊密,還同是五眼聯盟的成員。而英國對印度釋放出的合作意向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甚至不少人都認為,英國這是要搞小團體嗎?
  • 驅逐15名中國留學生後,美又一惡行曝光,川普政府釋放危險信號
    一名赴美中國留學生最近在接受採訪時痛陳川普政府在機場對中國學生進行毫無依據的「技術盜竊」盤查。美國政府放風計劃對中國留學生下手之際,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回國時在機場不得不面臨盤問。從這些信息來看,川普政府明顯釋放了更加危險的信號。
  • 中國釋放被俘印軍士兵?外交部回應
    法新社記者:第一,美國總統川普昨天稱,美方保留與中國完全「脫鉤」的政策選項。中方對此有何看法?這是否會影響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執行?第二,報導稱中國釋放了在邊界衝突中俘獲的印度士兵,中方能否證實?趙立堅:關於第一個問題,當前是全球化時代,各國利益深度交融。
  • 川普的「十月驚奇」會從哪兒發力?美軍剛釋放出異常危險信號
    《空軍》雜誌刊登的照片顯示,相關人員制服上的臂章印著中國地圖形狀的紅色剪影,這個剪影上疊加著MQ-9無人機。要知道,上一次把一個國家印到臂章上,還是越南戰爭時候的事情。顯然,此舉有著極不同尋常的意義。而在此前一天,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抹黑中國對南沙島礁的建設,指責中國對那些島礁採取了「不計後果、挑釁性的軍事化行動」,揚言要追究中國的責任。
  • 美日澳印「四國聯盟」針對中國
    雷諾茲說,「馬拉巴爾」高級別軍演將成為提升澳海軍防務能力的一次裡程碑式的機會,通過各國的協同作戰,將展示其「維護印太地區開放繁榮的決心」。「瞄準中國,澳大利亞加入美日印軍演」,法新社稱,澳防長此番聲明是「針對中國專制力量的一種很好的暗示」。  「馬拉巴爾」系列海軍演習始於1992年,最初是印度和美國之間的雙邊操練,日本在2017年加入,並成為永久成員。
  • 基辛格評「川普與蔡英文通話」:對中國領導人的平靜印象深刻
    關於日前發生的川普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話(「川菜通話」)這一意外事件,基辛格表示,他對中國領導人所表現出的平靜回應印象深刻(impressed)。 據路透社、鳳凰衛視等6日報導,基辛格與柯林頓政府時期的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昨天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舉辦的「領導者講話」的論壇上,都表示了中美關係友好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表達了對目前雙方政策方向前景的產生了審慎觀望態度。
  • 中國積極加入CPTPP釋放兩大信號,但或面臨《美墨加協議》阻礙
    11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指出,中方歡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完成籤署,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無獨有偶,同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APEC會上也表態稱,日本將通過穩步實施和擴大CPTPP,促進「亞太自貿區(FTAAP)」的實現。
  • 選票、經濟、克什米爾:莫迪、川普和印裔美國人各有所需
    在莫迪為期一周的訪美行程中,美印兩國領導人氣氛融洽,這從莫迪此次美國之行的首站就可見一斑。當地時間9月22日,印度總理莫迪在美國休斯頓參加了一場迄今為止「為訪美外國領導人舉辦的最大規模的一次集會」。美國總統川普陪同莫迪,手牽著手走上了集會講臺,拉開了由印度裔美國人組織的大型歡迎集會「你好莫迪」(Howdy Modi)的序幕。
  • 解放軍臺海密集亮劍之際,川普要閃電「訪臺」?蔡英文急忙否認
    無論是美政客「竄訪」臺灣,還是美方加碼對臺軍售,這都是給島內分裂勢力釋放錯誤信號。近日有消息流傳,美總統或突然「訪臺」,蔡當局慌了!然而,解放軍密集亮劍臺海之際,再次傳來與美政府對中方不太友好的消息。根據中國臺灣網所報導,日媒刊文宣稱美總統川普或突然「訪問」臺灣,並承認臺灣所謂的「獨立」,消息一出引發各界關注。
  • 拜登的「印太協調員」,怎麼看中國?印媒很關注
    坎貝爾2016年的《轉向》一書概述了對亞洲的方針——主張面對崛起的中國,加強同盟關係。此後,他贊同川普政府採取的一些對華強硬做法,但也批評川普未能與整個地區充分接觸,還破壞了與日韓等盟友的關係。他本周在《外交》雜誌撰文稱,美國需在亞洲「認真地重新參與」。坎貝爾最大的挑戰可能是如何調整川普與北京產生裂痕的關係,同時推行旨在改變中國行為的一些政策。
  • 朝鮮外相換人,釋放什麼信號?
    此次招待會是李善權獲任後首次公開活動,據韓聯社分析稱,李善權當天很可能向各國外交使節介紹了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去年年末在朝鮮勞動黨全會上敲定的對外、對美外交政策和原則立場。此前,據多家外媒消息,朝鮮已通知該國駐外大使館,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祖平統)委員長李善權將替代李勇浩擔任外務相一職。
  • 中國釋放出「入群」信號!拜登該如何接招?順周期能否王者歸來?
    編輯丨拾初中國主動邁向CPTPP,巧妙擺下「先手棋」。拜登的王座還沒坐穩,中國已經迅速祭出兩個大招。要知道,CPTPP的前身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由美日主導,曾被視為排擠中國而設立。但後來,川普的退群,導致這一協定的規模大幅縮小。如今,美國歸期未定,中國卻表態了。拜登該如何接招?
  • 大陸釋放信號,蔡英文的好日子到頭了
    對華策略將會調整,民進黨當局心提到嗓子眼 拜登和川普在執政理念上背道而馳,雖然拜登對中國也有提防姿態,但是相較於川普全面敵視的態度,拜登對中國的態度卻顯得緩和很多
  • 葉海林:「印太」概念下的中美關係
    這一代表美國在國家安全和國際戰略方面官方立場的基礎性文件不但歷史性地公開表露出美國以中國為戰略對手、試圖遏制中國決心的決心,而且還首次將印度洋-太平洋作為一個地緣戰略整體提出並進行闡述,揭示出了美國試圖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個方向實現戰略聯動,強化和擴大自己的聯盟體系,圍堵中國的戰略意圖。
  • 川普首訪難掩美印分歧
    缺乏實質意義 對於川普此次訪印,外界普遍認為其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一是各取所需意味濃。《今日印度》等媒體指出,川普是第一個專程訪問印度(不順路訪問其他國家)的美國總統,凸顯了他對美印關係的重視。《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認為,川普此次訪印並受到高規格接待是雙方各取所需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