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人數據揭示:「全穀物」食物防大腸癌!到底什麼才算全穀物?

2020-12-24 生活小時訊

結直腸癌是我國第三高發的惡性腫瘤。高脂高熱的飲食方式,讓這種「富貴病」的發病率以每年4%遞增。

令人欣慰的是,世界癌症研究基金和美國癌症研究所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特別是全穀類食品,可降低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

到底什麼算全穀物?如何科學攝入全穀物食物?專家,教你補夠「每日穀物量」。

全穀物食物可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一般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

除了上述世界癌症研究基金和美國癌症研究所的報告,2020年7月3日,《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也發表一項研究,提示全穀物的攝入或可預防結直腸癌。

這項研究對近50萬名美國中老年受試者(目前為止最大型的前瞻性隊列)進行16年的隨訪發現:

校正年齡、性別、種族、BMI(體重指數)、酒精攝入、吸菸、紅肉/加工肉類攝入、葉酸攝入等潛在幹擾因素後,全穀物(而非膳食纖維)的攝入與結直腸癌(尤其是直腸癌)的發病風險呈顯著負相關。

攝入足夠的全穀物纖維能顯著降低結直腸癌(尤其是遠端結腸癌及直腸癌)風險,風險降低8%至20%。

體重正常、從不吸菸、很少飲酒者,補充鈣、葉酸、少吃或不吃紅肉、加工肉類者,發生結直腸癌的機率更低。

除了多吃全穀物食品,少吃高脂肪飲食、高動物蛋白飲食、減少久坐、控制體重、多運動、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都對降低結直腸癌風險有積極作用。

如果有一級親屬患結直腸癌,你最好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什麼才算全穀物飲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全穀物是未經精細加工,或雖然經過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仍保留了完整穀粒所具備的麩皮、胚芽和胚乳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穀物。

全穀物vs精製穀物

它比我們一般吃的富強粉等去掉了麩皮的精製麵粉顏色黑一些,口感也較粗糙,但由於保留了麩皮中的大量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因此營養價值更高一些。

常見的全穀物食物包括:全麥餅乾、全麥麵包、燕麥片 、玉米花、糙米和粗磨的穀類食物等。

以全穀物為原料烹調出的食物就屬於全穀物食品了,比如:糙米飯、燕麥粥、全麥麵包。

在選購全麥食品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閱讀食品包裝上的配料表,來加深了解其全麥的「真偽性」:

如果表中的第1種成分是「全穀物」「全小麥」、「全麥」,那麼這就是一種全麥食品;

如果成分表中出現「多種穀物」、「石磨」、「100%小麥」、「碾碎小麥」、「裸麥粗麵包」、「有機」或「麩皮」字樣的食品實際上可能僅含少量、或不含全穀物。

全穀物飲食有什麼好處?

全穀物與精白米、面相比,營養好在哪兒呢?醫學研究發現,全穀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E,鐵、錳、鋅、鈣、硒等礦物質。

據《中國成年居民粗雜糧攝入狀況》,目前我國超八成成年居民全穀物攝入不足,這可能導致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缺失,精米白面攝入過多還不利於慢病控制。

01.降低血糖

全穀食物可延緩餐後血糖升高速度。

在控制全天總能量的前提下,每天給予85克全穀食品幹預,3~6個月後對於糖耐量受損、超重肥胖者均會出現空腹血糖或餐後血糖降低。

02.預防冠心病、腦卒中

燕麥、大麥等全穀食品,對於血脂調節有明顯作用,還可以降低血壓,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03.富含纖維,緩解便秘

2片黑麵包能獲取5.8克纖維,同樣重量的白麵包只能獲取1.9克纖維。

全穀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蠕動,減少患腸癌的風險。特別適合壓力大、運動不足的上班族。

04.控制體重

全穀物和纖維能減少消化過程中留存的熱量,還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和促進熱量消耗,有益於控制體重。

05.保持精力充沛

全穀物含有抗性澱粉,不容易被消化,從而燃燒更多的脂肪和激素,讓人感覺精力更充沛。燕麥粥和糙米都是抗性澱粉的主要來源。

怎樣吃夠「每日穀物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在輕身體活動水平下,各年齡段人群穀類每天或每周建議攝入量如下:

註:g/d為克/天

怎樣吃夠「每日穀物量」?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

1每天至少一餐用全穀物做主食

一日三餐中至少一餐用全穀物做主食,例如將早餐的白面饅頭換成燕麥片,或在午飯、晚飯時吃全麥掛麵、二米飯、雜豆飯等;儘量保證平均每天吃3種以上穀類、薯類或雜豆類食物,每周吃5種以上。

2.在外就餐別忘吃主食

主食和菜餚同時上桌,不要在用餐結束時才把主食端上桌,這樣反而導致主食吃得很少或不吃主食的情況發生。

3.購買穀物製品時看成分表

購買時消費者應看清成分表首位是否有「全麥」、「全穀物」字樣。

4.讓穀物變得更柔軟

全穀物入口感覺粗糙,習慣精製米麵細軟口感的人,食用全穀物初期會不適應。

可以用豆漿機製作五穀豆漿或全穀物米糊,用電飯煲、高壓鍋烹煮八寶粥,蒸玉米棒、雜糧饅頭,使全穀物的口感變得柔軟。

特別提醒:

胃病、胃腸道潰瘍或者消化不好的人,吃太粗糙的全穀物可能會有不適,可以適量減少。糖尿病人儘量吃糙米飯,而不是煮粥。

相關焦點

  • 50萬人大數據研究:全穀物食物或可預防大腸癌!什麼是全穀物?
    大腸癌(即結直腸癌,CRC)在全球來說都是高發腫瘤,尤其是在經濟發達地區,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持續上升,我國每年有20萬人因此死亡。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和美國癌症研究所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特別是全穀類食品,可降低發生CRC的風險。 簡單說就是全穀物所含的膳食纖維,能有效預防結直腸癌!
  • 全麥麵包=全穀物食物?您可能需要重新了解「全穀物」的含義
    您肯定經常在義大利麵、麵包或其他烘焙食品等標籤上看到「全穀物」的標籤,但是你知道「全穀物」標籤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它如何影響營養成分呢?「全穀物」的真正含義是什麼?考慮到全穀物含量會令人困惑這個原因,我們不真正知道什麼是全穀物就說得通了。當然,要搞清楚全穀物的真正含義,首先要弄清楚「全麥」和「全穀物」之間的區別。
  • 全穀物吃得太少,和心血管病、癌症高發有關?什麼是全穀物?
    經常會有老一輩的人說吃這個身體好,吃那個大補等等,其實有些是有科學依據的,例如最近熱論的全穀物食物與心血管、癌症等疾病存在聯繫。在以前,很多人都覺得精米細面比較精貴,比較好,但是這些年總是很多人在說全穀物的食物作為主食更好,這個是真的嗎?
  • 了解下全麥和全穀物有什麼區別
    在日常飲食中全麥、全穀物食物也受到大家的熱捧。那麼你知道什麼是全麥,什麼是全穀物食品麼?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了解下吧。 到底什麼是全穀物和全麥全穀物和全麥的主要區別在於所使用的穀物類型。全穀物是指,未經精細化加工或雖然經過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仍保留了完整穀粒所具備的麩皮、胚芽和胚乳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穀物。 通俗一點說,全穀物強調穀物加工前後,組分和營養與完整穎果基本保持一致。
  • 要想預防大腸癌,必學腸道活力操!
    因此做篩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有利於預防大腸癌的。健康君今日教你3種預防妙招,還有健康套餐保障全家健康!01攝入足夠全穀物(糙米)全穀物(糙米)是目前醫學公認的有效預防大腸癌的食物。研究發現,每周食用1次全穀物(糙米)可降低40%大腸癌風險。攝入過多精製(白米麵)、高熱量食品,不僅有悖於《黃帝內經》五穀理論,還會使腸道的蠕動能力下降。建議平時煲飯加點糙米,補充纖維質。
  • 五穀為養——應該是全穀物,不是精米、精麵粉
    現代醫學強調,我們應該吃全穀物。所謂全穀物,是指未經精加工或加工後仍保留了胚芽、胚乳、麩皮的穀物。從中醫來分析,全穀物帶有胚芽,胚芽屬木性,最有生發之性;有麩皮,皮應於肺,能入肺養肺。換句話說,穀物稟天地之氣而生長化收藏,全穀物有著完整的五行之氣,人吃了自然能得五行之全氣,有益於健康。
  • 全穀物營養好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吃法
    全穀物食品就是以全穀物為主要原料製作的食品,比如即食麥片、糙米飯、全麥麵包、全麥饅頭、穀物片等等。但是全穀物食品原料中全穀物的比例達到多少才可聲稱全穀物食品,各國定義有所差異,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要求這個比例必須達到51%以上。簡單地說,配料表上排名第一位為全穀物的食品才可能是全穀物食品。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被誤解千年,正確的解讀是……
    一、後人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理解後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多是「食物精製細做才養人」,所以很多人只吃精米白面,並力求各種精緻做法。而美食界更是把這句話踐行到了極致,一道菜從選材、搭配、刀工、火候、調味、擺盤都追求極致,做道菜費個半天一天的功夫都很正常。
  • 營養周:全粒米、多谷、純麥……哪些屬於全穀物?
    每年5月的第三周為「全民營養周」,今年的主題是「全穀物,營養+,開啟營養健康穀物新時代」。在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第一條核心推薦就提到了穀物: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穀物包括哪些?全穀物「全」在哪?我們每天又該吃多少穀物呢?今天小編就給你扒一扒穀物的「前世今生」。什麼是全穀物?
  • 它是「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之一,每周吃4次,能預防大腸癌!
    今天吃了什麼主食?米飯?饅頭?還是麵條呢?一項針對50萬人的研究發現全穀物飲食可以預防大腸癌!而燕麥,就是全穀物家族中的「明星」產品,也是美國《時代》雜誌評選出的「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之一。
  • 全穀物是粗糧嗎?吃全穀物,能不能幫助減肥?
    普通群眾,經常會看到健康建議,為了減肥或者預防代謝性疾病,應該在膳食結構中,增加全穀物的攝入。那麼,問題來啦,全穀物和咱們平時所吃的粗糧,是一回事嗎?對健康有什麼益處?能幫助減肥嗎?咱們現在來解析。不同的穀物,所含的營養成分有所不同,但是,穀粒的基本結構卻是相似的,都包括穀皮、胚乳、谷胚,在最外層,還有堅硬的穀殼。所謂全穀物,指的是在加工過程中只脫去了穀殼,但是,穀粒是完整的,碾碎後,其中成分會完全保留。咱們從全穀物的概念看,這裡的要點是,全穀物要從加工過程,而不是品種來區分。
  • 吃全穀物原來有這麼多學問!這樣吃對身體最好!
    按此標準,配料表上排名第一位為全穀物的產品才有可能是全穀物食品,大家在選擇時要多注意看配料表,仔細看配料比例,才能選到自己滿意的全穀物食品。 2.全穀物的好處
  • 有關全穀物的這5個問題,你真的清楚嗎?
    什麼是全穀物? 關於全穀物,國內目前還沒有法規上的界定。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全穀物是指「沒有經過精細化加工或者雖然經過了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但仍然保留了完整的穀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等天然營養成分的穀物」。 如果參考國外的標準,一般要求經過了處理,它的上述結構和比例仍然應該和原先穀物相同的,就能算是全谷。
  • BMJ雙文齊發:多吃全穀物蔬果,糖尿病就遠離我!
    無論是體感上,還是統計數據上,2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的確是不斷在增加的,相比確診後再去治療,預防其實才是重中之重。作為一種代謝類疾病,想要預防,就繞不開生活方式這個因素。 最近的《英國醫學雜誌》上刊登了兩篇研究[1,2],來自哈佛醫學院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別發現,全穀物食品以及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飲食與更低的2型糖尿病風險有關。和攝入最少的一組相比,攝入最多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9%和50%,按照不同食物類型、不同攝入頻率和攝入量來計算,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超八成居民缺全穀物營養早餐不能少穀類
    5月14日~20日是全民營養周,今年營養周的主題是食物多樣,穀物為主。張堅還指出,一日三餐中要重視早餐穀物的攝入,一份高質量的早餐應該包括穀類食物、動物性食物、奶類或奶製品,還要有蔬菜水果。建議健康成人應該每天攝入250g~400g的谷薯類食物,特別強調全穀物和雜豆50~150克。研究表明,在飲食中正確搭配全穀物食品,對健康至關重要。適當用全麥製品和糙米代替部分主食,會使營養攝入更加均衡。全麥製品和糙米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E、膳食纖維明顯高於精米精面。
  • 專家:全穀物食物足量攝入助於降低慢病風險
    有調查顯示,膳食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油脂和豬肉的消費量大幅增加,糧穀類食物的消費量明顯下降,超過80%的成年居民全穀物攝入不足。專家近日在於京舉行的營養膳食公眾教育項目活動上提醒民眾,每日攝入足量全穀物食物,能有效降低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發病風險,且全穀物食物對於預防便秘和結直腸癌具有顯著效果。
  • 研究表明,穀物、辣椒、湯等10種食物加速新陳代謝,降脂降血糖
    今天,我們分享了一系列食物,這些食物已被證明可幫助您增強新陳代謝。將這些食物添加到日常飲食中,然後觀察,體重下降。 10.辣椒 吃辛辣食物會使您出汗比平時更多,這是由於辣椒素引起的,這種化合物會刺激體內的疼痛感受器。它增加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速率,使您的身體更快地燃燒脂肪。 9.全穀物:燕麥片和糙米
  • 焙朗早餐餅攜手天府臨床營養論壇,共推高質量全穀物早餐
    零食行業的市場引領者億滋中國也參加了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活動,並針對「早餐食品營養與科學」的話題向參會者講解全穀物均衡早餐的重要性及富含慢消化澱粉的早餐穀類食物帶來適度血糖和胰島素反應的科學研究,介紹焙朗早餐餅給人們帶來的營養、美味和便捷。「天府臨床營養論壇」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專業學術論壇,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2013年—2016年)。
  • 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3成超重 提倡「全穀物」
    2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營養學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呼籲公眾攝入足量穀類食品,甚至吃全穀物,以此平衡營養與膳食結構,以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控慢性病的發生。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介紹,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是生活方式疾病,是可防可控的。不久前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印發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組織實施「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適量運動、控煙限酒和心理健康等專項行動,全民營養周就是落實行動方案的一個重要抓手。
  • 吃魚的素食者 不易得大腸癌
    但《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與全素食相比,半素食能夠顯著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新研究中,美國加州洛瑪連達大學預防醫學教授麥可·奧利奇博士及其同事對近77700名參試男女的飲食行為展開了跟蹤研究。7年之後發現,和一般吃肉的受試者相比,全素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少了20%,而除了蔬果也食用魚類的半素食者,更是減少了43%罹患大腸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