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必需品,走路時玩手機、坐地鐵時玩手機、睡覺前玩手機……手機佔用了很多人大部分的休閒時間。
家住鐵西區第一城小區的9歲女孩丹丹(化名)喜歡在蹲馬桶時玩手機,有時躲在廁所裡一待就是半小時,父母催促她快點出來,她卻說:「你們別催我!」
遼寧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五病區副主任趙宏偉表示:「有研究證實,排便時看手機,比不看手機延長8分鐘以上。對於兒童來說,有增加患痔瘡的可能,而且對不同年齡的人的健康危害都很大。」
蹲馬桶時玩手機最大危害
增加患痔瘡的風險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兒童借排便時玩手機比較普遍,這個行為讓父母們很頭疼,有時也不好嚴格管理。趙宏偉說,蹲馬桶時玩手機最大的危害是增加痔瘡的發生率。久坐加上用力排便,腹腔的壓力增加,會導致直腸靜脈回流受阻,進一步導致靜脈血管淤血下移,這些最終的結果就是引起痔瘡的發生。根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約有6成成年人患有痔瘡疾病。
趙宏偉介紹,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不經意間,20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就過去了。這樣不僅增加了得痔瘡的風險,衛生間裡光線弱也會增加孩子患近視的風險。解決兒童蹲馬桶時玩手機的最好辦法,就是不允許孩子拿手機進入衛生間,父母要幫助孩子養成習慣。
這樣一個不經意的習慣
對於不同年齡的人危害都很大
趙宏偉說,蹲馬桶時玩手機,對於不同年齡的人健康危害都很大。衛生間是家庭裡最髒的地方之一,儘管看著很乾淨,但細菌存在的可能性遠大於其他地方。蹲馬桶時間長,人們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接觸或吸入糞便裡含有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引起細菌感染的風險。
人排便時看手機,身體是前傾前屈狀態,頸椎及腰椎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如果每次排便的時間過長,則這種壓力可以導致頸椎或者胸椎、腰椎的間盤突出,造成頸肩痛、腰腿痛等情況發生。尤其是對於本身已經有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的人,這種習慣會加重病情發展。
排便是一種正常生理活動
需要專心致志完成
趙宏偉告訴記者,老年人長期蹲廁所突然起來之後容易產生由於「一過性的頭暈」或「體位性低血壓」引起的摔傷、「肺動脈栓塞」,出現「心腦血管」「便秘」等問題。
趙宏偉說,一些有便秘的老年患者用力排便增加心臟的負擔,可能在排便的時候發生心腦血管意外。超過10分鐘的排便還可以增加下肢靜脈血栓的機會。原因是蹲馬桶時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通,下肢也很少運動,不能有效產生肌肉的「肌泵」作用,這樣下肢的血液就發生瘀滯,大大增加了靜脈血栓的形成。而突然站起後會引起血栓脫落,導致肺動脈栓塞,成為猝死風險極大的嚴重疾病。每次排便時玩手機,可以導致精力都集中在手機的視頻或遊戲上,使神經系統忽略了排便的反射,長此以往,還會引起排便功能的失調,患者極易出現便秘等情況。
趙宏偉建議,上廁所排便也是一種正常生理活動,需要專心致志完成,建議大家如廁時儘量不要帶手機,這樣既衛生又健康。
指尖瀋陽、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吳強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董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