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暢銷百年的德國漫畫《父與子》,講述了親子關係的最好狀態

2020-12-22 歷史知心人

小孩子看漫畫看的是圖畫故事,成年人看漫畫,看的是人生。有這樣一本漫畫集,不管你是稚嫩的孩子,還是已然為人父母的成人,你一定會被裡面的故事吸引,他經歷80餘年而不衰,他感動了很多人,也改變了很多人,這就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恩創作的一系列漫畫故事《父與子》。

《父與子》講述的是一位父親和三歲孩子的生活日常,他們的故事平常又快樂,溫馨又奇妙,漫畫中的兒子如現實中所有孩子一樣天真可愛,調皮活潑,對一切充滿好奇,故事裡的父親卻與我們熟悉的成熟,穩重,威嚴這樣的父親形象完全相反,

《父與子》中的父親就是一個大孩子,他智慧又幽默,天真又慈愛,還有點小虛榮,有點小迷糊,做些無傷大雅的惡作劇。

這樣一對父子的日常生活是人們一直嚮往的,快樂溫馨,充滿歡樂。父親和兒子都善良樂觀,不因遭遇困難而絕望,也不會因為獲得意外財富就忘本。《父與子》中父親和兒子的相處方式也無時不刻在告訴我們:最好的養育方式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父親和兒子的故事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所表現的內容又是人類最無私的親情,所以《父與子》才會歷經七十餘年而不衰,流傳範圍也越來越廣。

父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不能缺失的角色,父親的教育不僅帶給孩子更多的幫助,也給自己和家庭帶來了幸福和快樂。

然而,又有多少像卜勞恩筆下的父親一樣,滿懷一顆愛的種子,在與兒子建造愛的天堂享受其樂呢?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畫面裡跳躍著智慧的光芒,簡單的線條裡流淌的是純真的父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

雖然父與子的生活在漫畫中,卻活在大家心中——平凡簡單、無憂無慮、快樂,你在簡單的線條裡看到的將是一個理想的爸爸。在無奈與爆笑之中看到的將是一個可愛的小天使。

父與子,也可以溫柔如水;父與子,也可以相擁而眠;父與子,也可以輕鬆幽默。

1944年,創作《父與子》的漫畫家埃·奧·卜勞恩因受納粹迫害而自殺於獄中,他在遺書中寫道:「我為德國而畫,還望把兒子撫養成人。帶著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幾十年後的今天,斯人已逝,但《父與子》仍然溫暖著人們,歷久彌新。《父與子》是德國的,也是世界的。

不管你的父親是嚴厲的,還是沉默的,他都有禿頭大鬍子爸爸那慈祥和藹的一面;不管你的兒子是調皮的,還是叛逆的,他也都有留著刺蝟頭兒子那聰明可愛的一面。《父與子》可以讓你發現父子關係中不為人知的那一面,可以讓你體驗到男人們也可以如此溫馨柔軟,當然,你還會看見你自己,你的父親,你的兒子,也許,這本書也可以改變你身邊的人,改變你自己。

沒有太多文字的《父與子》,只是用日常的一幕幕記錄下了生活的瞬間,但卻是那樣動情感人。也許就像現實的父子關係,雖無言,卻深愛。

它有著德國式的幽默,這幽默是高級的,沒有矯揉造作,只有真實、睿智。偉大的作品,尤其是喜劇作品,其實都是這樣,它讓你笑著流淚。

看來天下的父親都是這樣的父親。他們在你脆弱時挺身而出,在你困難時傾囊而助,在你迷茫時指明方向,在你鬱悶時開心逗笑,在你小有成績時自豪驕傲,在你孤獨時陪伴左右……他可能是個笨笨的男人,但是在你這裡他會變得聰明體貼。

他可能是個平凡的家長,但是在你這裡他會變得絕頂聰明。當然,更多的時候,他在外面拼命廝殺,英勇無比,但是在你這裡卻是一副呆頭呆腦,任你欺負,只有在你可能遇到危險時,他才會穿起盔甲,為你而戰!他們不會說太多,他們只是默默地,為你開闢出一片綠洲,讓你快樂無憂。

那兒子呢?他的調皮無非是希望你可以看到他。他的任性無非是想要證明他長大了,可以做決定了。他的叛逆無非是想要成為另一個你。

雖然他涉世未深,但是卻經常會說出很有哲理的驚人之語。雖然他又矮又小,但是卻能做出勇敢無畏的驚人之舉。雖然他沉默少言,但是你的一切他都記在心裡。他比你認為的更聰明、更溫柔、更勇敢。

裡面的內容都是溫馨的父子互動小故事,非常的溫馨,是現在我們非常缺乏的感情,一般都是一頁一個小故事。給大家分享幾個小故事

故事一:要吃飯了,媽媽和爸爸都坐在飯桌前等兒子來吃飯,可是叫了好幾聲,兒子都沒有來吃,爸爸起身去房間叫兒子吃飯。

爸爸到的時候,看到兒子正趴地下看書,聽到爸爸叫吃飯,兒子乖乖去吃飯,可是爸爸卻半天沒有出現。

於是兒子去叫爸爸來吃飯,走回房子一看,爸爸正取代兒子的位置,正津津有味地看著兒子的書了。

故事二:爸爸跟兒子在浴室打水戰,爸爸老是贏兒子,兒子被爸爸弄得滿身都是水,心氣不順的兒子趁爸爸在浴缸拿東西的時候,打開了水龍頭,淋了爸爸一身。

這本《父與子》給了讀者更多的想像,留白頗多,給你空間寫下自己心中的父與子。它不會限制你,它只會鼓勵你。

它保持了原版的原汁原味,沒有任何改編,保留經典原貌,我們相信,偉大的作品永遠不會過時。但是這本書頗具新意的地方是,對原作進行了重新填色,有了色彩的經典會更加生動,易于欣賞。希望在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您可以看到我們的誠意。

假如你有開不了口的愛,你有無法體會的父子深情,你想要知道該建立怎樣的父子關係,你想回憶、想要懷念你與父親、你與兒子的點點滴滴,你想要你的父親、兒子開懷一笑,或者你渴望溫暖與感動。

你都可以買來看一看這本《父與子》。它是巍峨山上飄著的一朵雲,是浩瀚海水中的一座綠島,是無邊荒漠裡的一片湖泊它是生活的一點一滴,也是溫柔的父子情,更是茫茫世間溫暖的人性。全書三冊只要69元,一頓飯錢就可以在這寒冷冬天買到一絲溫暖。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漫畫故事《父與子》:最好的養育方式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小孩子看漫畫看的是圖畫故事,成年人看漫畫,看的是人生。有這樣一本漫畫集,不管你是稚嫩的孩子,還是已然為人父母的成人,你一定會被裡面的故事吸引,他經歷80餘年而不衰,他感動了很多人,也改變了很多人,這就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恩創作的一系列漫畫故事《父與子》。
  • 《父與子》:親子關係是一種什麼關係?父母與子女該如何相處?
    1944年4月5日,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因糟到納粹迫害在獄中自殺身亡,享年41歲。遺書中寫道:「……我為德國而畫……還望把他(克裡斯蒂安) 撫養成人。帶著幸福的微笑,我去了。」埃·奧·卜勞恩在1934年創作《父與子》漫畫,自出版以後就風靡全球,經久不衰,一直受到全世界大人和小孩的喜愛。作者原名埃裡希·奧塞爾,埃·奧·卜勞恩是筆名。那年埃·奧·卜勞恩31歲,他用《父與子》充分表達了對3歲兒子克裡斯蒂安滿滿的愛,也是生活中與兒子的部分生活寫實。
  • 風靡全球80餘年,中英雙語全彩《父與子》
    哪怕是每天花1個小時,和孩子一起讀讀繪本、做做遊戲,就能和孩子互動交流,拉近親子關係。對於孩子來說,那都是很珍貴的。這次特意給爸爸們準備了一套非常適合父子共讀的漫畫集:《父與子》中英雙語全集10冊(未刪減版),讓爸爸和孩子一起在這個傳承了幾十年的溫暖故事裡,找到彼此的共鳴,加深彼此的了解。
  • 《父與子》:以搞笑無釐頭的畫風,通過漫畫教給家長教育理念
    至少對我而言,這本漫畫書小時候的我翻了又翻,即便知道下一格漫畫會出現什麼畫面,仍不舍放下。作者埃 · 奧 · 卜勞恩,用簡單的幾筆,就描述出了一對充滿德國式幽默的父子相處日常。今天也正是這位漫畫家的誕辰,就讓我們一起,重新翻開這本漫畫。
  • 漫畫連載|給所有的大人和小孩《父與子》全集精裝全彩修復版-內有...
    1934年12月13日,《柏林畫報》上刊載了《父與子》的第一個漫畫故事——《糟糕的家庭作業》,影響了幾個時代的漫畫誕生了!「儘管卜勞恩與兒子克裡斯蒂安在一起的無憂無慮的日子很短暫,但連環漫畫《父與子》的素材多來源於此。」
  • 宮崎駿、幾米、豐子愷,都是這本「父子漫畫」的粉絲
    1934年,當埃·奧·卜勞恩開始為兒子創作《父與子》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這部漫畫居然造就了全世界最著名的父子CP。哪怕在中國,也幾乎沒人會對他的漫畫感到陌生。宮崎駿、鳥山明、幾米、朱德庸、豐子愷,都是這本漫畫的粉絲。
  • 《父與子》:德國幽默的象徵,禿頭大鬍子父親與刺蝟頭淘氣兒子
    「克裡斯蒂安」這個聽來陌生的名字正是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的兒子,小克裡斯蒂安出生於戰火連綿,硝煙四起,被白色恐怖籠罩著的德國第三帝國時期。戰火令人心生恐懼,但作為父親的埃·奧·卜勞恩用自己的幽默為兒子在戰火中打造了一個溫暖有趣的童年;戰火使當時德國的普羅大眾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作為漫畫家的埃·奧·卜勞恩創作的漫畫《父與子》則給了整個國家精神上的慰藉。
  • 《父與子》豆瓣評分9.2,這本漫畫86年後仍被人稱讚「沒有過時」
    》以漫畫的形式,講述了父子二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之事,包括撥牙、理髮、洗臉、做蛋糕、刮鬍子、堆雪人、過生日、救人、玩遊戲等等,全是生活中我們與孩子正在經歷著的生活瑣事。但這種親子相處模式,使得偶爾父子兩個人單獨相處時,彼此間都有點不知所措。 所以,兒子剛出生時,也習慣性的想要當一個嚴父。
  • 《父與子》作者,41歲被納粹迫害而亡,遺書曝光,內容令世人動容
    在智慧型手機還不流行、電腦還不普及的70-90年代,應該沒有幾個小孩沒有看過《父與子》。在這套漫畫中,洋溢著暖暖的人情味,漫畫充滿了人性的溫情和幽默,把普通民眾的生活通過父子間的表露刻畫出來。小時候喜歡看《父與子》,非常喜歡這樣短小精悍的漫畫,喜歡裡面禿頭的大鬍子爸爸,他童心未泯,慈祥、和藹、幽默。他既是孩子的父親,又是孩子的好友。
  • 健康親子關係&等邊三角形
    理想的親子三角關係是父親、母親、孩子三點,兩兩距離相同,構成等邊三角形。 親子三角關係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起源於母子共生期,經過母子關係的分離逐漸發展起來的。 母子共生期是分為兩個時期。一是母子一體期,即孩子在母腹內,孩子全然依靠母親的供給存活;二是母子心理共生期,即孩子脫離母腹,臍帶剪斷,意味著生理上的分離,但孩子三歲之前,與母親在在心理上並未分離,仍屬共生階段。
  • 富爸爸帥爸爸不如陪娃的好爸爸:《父與子》帶給孩子的濃濃父子情
    我想起了那部風靡全球80餘年的經典漫畫《父與子》,是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以自己和兒子為原型創作的。在他的筆下,這位爸爸既不富有,也不帥氣,但是和兒子日常相處的一幕幕卻讓讀者感到十分溫馨。《父與子》《父與子》這部漫畫是以一幅幅小而精湛的漫畫組成的
  • 一個新手父親讀《父與子》:86年後仍然引導著世間父子的正確相處
    《父與子》以漫畫的形式,講述了父子二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之事,包括撥牙、理髮但這種親子相處模式,使得偶爾父子兩個人單獨相處時,彼此間都有點不知所措。 所以,兒子剛出生時,也習慣性的想要當一個嚴父。 因為《父與子》不僅是本「好看的故事書」,一本小孩子看的「漫畫故事書」,也是一本大人看的「教育書」。 全篇(《父與子》)沒有任何對話,內容簡單,通俗易懂,人物關係簡單,場景也相對穩定,但溫暖和幽默,善良和積極樂觀是一直的主題。
  • 經典親子閱讀《父與子》,父子倆搞笑連連,是我們丟失溫馨父子情
    我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在看《父與子》,這本書之前是買給哥哥看,哥哥把書亂放丟在客廳裡了。《父與子》是漫畫類的親子書,文字比較少,主要是圖畫比較多,不識字的小朋友也是可以看懂。現在《父與子》在促銷中,29.8元的310個故事,趕緊買一本回去跟孩子一起讀讀吧!
  •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建立早期親子關係最理想的狀態
    那麼為什麼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親子關係淡漠又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不要著急,接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所以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僅能夠給予孩子陪伴感,還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親子關係淡漠又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接下來,我們再來詳細研究一下。二、親子關係淡漠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 亞馬遜中國發布2018年中暢銷書榜單 新書榜單
    此外,5月30日首次推出的《百年孤獨》Kindle電子書版僅上線一個月即位居年中Kindle付費電子書新書榜第12位,經典書籍的電子化進一步拓展了新的閱讀人群。 其中,2018年年初出版的瑞·達利歐的《原則》是上半年最受讀者喜歡的書籍之一,同時奪得亞馬遜中國2018年中紙質書暢銷榜、紙質書新書榜和Kindle付費電子書新書榜三料冠軍,這也是近五年來經濟管理類圖書首次奪得亞馬遜中國年中紙質書暢銷榜冠軍。緊隨《原則》之後,《高難度溝通:麻省理工高人氣溝通課》位居亞馬遜中國2018年中紙質書暢銷榜、紙質書新書榜的亞軍位置以及Kindle付費電子書新書榜的第五位。
  • 第一套百年經典聽讀書開團《大象巴巴》《瑪德琳》《兔子坡》《彼得兔》等,九大世界經典帶CD和二維碼音頻,更有獨家贈品!
    團購預告團購品種:百年經典聽讀書【全九冊】(第一輯:《父與子》,《大象巴巴》,《瑪德琳》,《兔子坡》,《兔子彼得》)(第二輯:《100萬隻貓》《森林中的小公主》,《安格斯奇遇記》,《藍莓地的彼得》)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傾情朗讀,配CD,掃二維碼即可試聽,隨時隨地滿足所需。
  • 這部紀錄片告訴你,親子關係是如何走向敵對的
    作者:小確幸來一打(富書籤約作者)01暴躁憤怒的孩子,迷茫痛苦的家長,面對鏡頭的控訴,一聲聲像動物般的嚎叫……這部紀錄片的開頭,就是這樣的觸目驚心。這部紀錄片的導演盧釗凱說:《鏡子》雖然講述了關於家庭情感教育的話題,但在其背後,卻融入了我們創作者對於人性的理解、對於愛和欲望的思考。我們從哪裡來?我們今天在什麼地方?將來要去哪裡?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全部貫穿於電影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