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家裡那麼多玩具還要買。每次買回家又不好好玩,就只想著買,還扔得到處都是,自己又不收拾,真是煩死了……」一說到孩子買玩具這件事,無數父母頭都大了。所以,很多朋友都特別羨慕我有一個不亂買玩具的兒子。
Kevin確實不亂買玩具。就拿前幾天發生的事來說吧,爸爸那天去山西出差了,我帶著兒子去逛夜市。
自從疫情開始以來,夜市都銷聲匿跡了,但疫情結束,地毯經濟火了以後,家門口也擺起了夜市。
於是,我帶著兒子Kevin買各種好吃的,烤串啊、小吃等等。吃完後,我們來到了玩具攤,那裡琳琅滿目,各種各樣的玩具都有。
Kevin對車類玩具就像著了魔一般的瘋狂迷戀。在逛玩具攤時,他在一個車類玩具攤面前停了下來,摸摸這個,看看那個,看完後就放回原處,這樣持續了快一個小時,但從不嚷著要買。
攤位阿姨看到Kevin的行為,十分不解地問道:「不到4歲的孩子能做到只看不買,真不錯!這孩子這麼乖,你是怎麼教育的?」
聽到阿姨這麼說,我的心裡美滋滋的,我唯一的秘訣就是溫和而堅定。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欲望專家」,對於沒有太多金錢觀念的他們來說,看到啥都想買。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Kevin只要一去超市就哭鬧著要買糖、買玩具,爺爺奶奶招架不住他的哭鬧,一般都會選擇妥協。
所以,有那麼一段時間,只要路過超市,Kevin就會嚷著買東西,連著買了好幾天,以致於我都有點害怕路過那家超市了。
我知道不能這樣一味地遷就,因為照這種情況下去,如果不加以管教,孩子就會無節制地買買買,而且還總會挑戰父母的底線。所以,我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那天,我一如既往地帶著Kevin來超市取快遞。這一次,我做好了心理準備,等著他嚷嚷著要買玩具。
果不其然,不一會兒,他就開始嚷嚷了:「媽媽,我要買這個糖和小奧特曼玩具……」
「兒子,家裡已經有好幾個奧特曼,昨天也買過糖了……」我不動聲色地回答道。他沒想到我會拒絕,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看著哭成了淚人兒的Kevin,我沒有被他的哭鬧牽著走,表示接納他的情緒。於是,我蹲下來問:「你想買是嗎?」
「嗯嗯!」他一邊大哭,一邊點頭。
周圍人都看著我們母子倆,要是在以前,我肯定覺得丟死人了,然後趕緊付款,拉著孩子,拿著玩具走人。
但這一次做足了準備的我並沒有覺得丟人,也沒有絲毫生氣,而是繼續說:「媽媽知道你想買,你也知道媽媽不同意你買,你傷心了,來,媽媽抱抱……」
我抱起他,讓他在我懷裡哭了一會兒又問:「哭完了嗎?媽媽現在能和你溝通了嗎?」
他哭著說:「我想要!」
我態度平和並堅定地說道:「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我們以後三天買一次好嗎?」
說完,我就抱著他往回走,他剛開始還有一些抗拒。當我們完全走出超市門口時,他大概知道抗拒無效,只是默默抽泣了。
見取得了一定效果,我抱著他一邊走,一邊討論:「你三天後想買什麼?」
「流口水、奧特曼糖果。」
「好!」那天就那麼結束了。
轉眼第三天來了,很顯然他忘記了我們的約定。出乎他意料的是,我直接領著他去買。當時,他高興極了,嘗到甜頭的他也更樂意遵守彼此的約定了。
就這樣,我們遵守了一年約定。
寶爸有時候會成為我們的絆腳石,我私下和他溝通了一致性的重要性,孩子都是「陰謀家」,如果父母不一致,估計規則就瓦解了。寶爸覺得很有道理,也努力踐行和善而堅定的原則。
「你今天想買什麼嗎?還是什麼都不想買?」不知不覺,夜市逛了一圈後,我有意問道。
「媽媽,我想買只小烏龜可以嗎?」
「如果買了烏龜,它就是你自己的朋友,我照顧你,你要照顧它哦。」
「好的!」
於是,我們買了一隻烏龜回家。果然,一進門就給餵吃的,讓我說話聲音小點聲。
買玩具其實是屬於孩子消費的一種行為,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習慣確實需要父母多花心思,因為孩子的世界沒有貴賤之分,只憑個人喜好。
然而,孩子的心智又處於發展變化中,他們總是喜新厭舊,而且永不知足。即使家裡玩具多得裝不下了,他們依然哭鬧著買玩具。
孩子們這樣的行為確實讓父母煩惱不已,但這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的立場不堅定,招架不住孩子的哭鬧,或者覺得沒面子,家長就妥協。家長越是妥協,孩子就越「得寸進尺」,結果就成了「孩子永不知足,父母抱怨指責」的情況。
每個孩子在買玩具這方面都是「欲望專家」,我們父母從小就要讓他養成正確的消費行為。
在孩子第一次哭鬧著要買玩具時,父母就要採取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在該拒絕他的不合理要求時,就要勇敢拒絕,無論他怎麼哭鬧,父母都要溫和而堅定地對他說「不可以」。
然後,父母與孩子一起制定相關規則,要求孩子遵守彼此的約定。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孩子遵守約定,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當然,父母一定要統一戰線,只有兩方一致,才能促進規則的踐行。
可見,要培養不亂買玩具的孩子,父母就要溫柔而堅定地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又要溫柔而堅定地遵守彼此立下的規則。
作者簡介:凱麟媽媽,三歲男孩寶媽,0-3歲託幼機構創業者,早期教育指導師,家庭教育導師,在育兒的路上不斷學習不斷踐行,希望帶領身邊更多的媽媽做懂教育的家長,接納孩子從了解孩子開始。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6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