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家長感到很鬱悶的是,孩子每個月都考試,但是作為家長卻沒有權利知道孩子的成績。如果不知道孩子的成績,我們怎麼能知道孩子在學校裡學的什麼樣呢?在高考一考定終身的體制之下,誰能理解家長的焦急的心理呢?
嚴禁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這樣的做法究竟有什麼意義?考試難道不是為了看成績和排名嗎?要知道考試是教育教學當中的重要環節,它是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重要方法,尤其是筆試是考核測定學生成績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考試和排名作為教學評價的手段之一具有重大作用
1.診斷學生基礎
診斷學生基礎往往是位於新學期之始,常見的形式是摸底考試,這也是老師們做出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沒有診斷如何能夠對症下藥呢?
2.形成性評價
這一點是在老師的教學過程當中為了改進和完善教育教學活動,而進行了對學生學習過程及其結果的評價。如果沒有反饋,老師怎麼能知道自己的教學成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還一條路的走到黑,那可要耽誤太多孩子了。
3.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也稱總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一個學期或一門課程結束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就相當於期末考試,也算是對教師教學成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一個反饋。
公布成績和排名意義重大
1.有利於學生自我診斷
眾所周知,我們的考試還是人才篩選分流的一個重要手段。而能否進入一所好高中或者好大學,往往是看的自己的相對位置排名,而不是分數!真是難以想像,如果當初初中不排名,我怎麼能知道自己能夠考入重點高中的概率是多大?怎麼能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真是無語!
2.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
老師的教教育教學,包括備課、上課、課後作業和輔導檢查。而考試成績和排名往往是這一切開展的主要依據。如果孩子考試和排名下降了,老師就應該反思是否是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是否出了問題,沒有依據,只憑感覺明顯是不科學的。
3.學校考核的重要依據
如果學校要考核老師的教育教學成果肯定不能靠老師自己用嘴去說,或者是憑老師的人緣好壞,教育教學質量是重要的衡量指標,而學生的成績和排名則是最直接的體現,我們要拿數字說話,而肯定不是那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指標。
4.家庭教育的重要依據
教育在未來的社會競爭當中太重要了,任何一個家長都不敢掉以輕心。如果一個家長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考試怎樣,排名多少,又怎麼知道自己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幫助孩子呢?沒有成績和排名,家長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學習效果怎麼樣,老師教的怎麼樣,還有自己應不應該給孩子報補習班?不公布分數和排名,有沒有考慮到家長心理的焦慮呢?
結語:
真想不明白,不公布成績和排名的意義何在?怎麼看怎麼感覺有點像自欺欺人!問題不在於是否公布成績和排名,而在於背後的引導,看到孩子成績和排名下降應該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育孩子勝不驕,敗不餒,而不是諱疾忌醫,讓家長看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小學教育的矛盾向初中推,將初中教育的矛盾推向高中,最後所有的矛盾推到社會上。
教育需要責任和擔當,而不是推諉和扯皮。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公布成績,而在於如何對待成績!
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道理,請幫忙點讚和轉發,如果覺得我說的沒有道理,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客觀公正是我的態度,文章內容,只代表個人觀點,請以自己的思考為準。關注我,了解更多教育資訊,獲得更多教育知識,討論更多教育話題。(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