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紀念館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對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他在給哥大師範學院院長的信中寫道「我終生唯一的目標是通過教育而非經由軍事革命,創造一個民主國家。
他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裡,而我卻遲到了。」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陶行知書法
他不僅創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細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創新猶如一根金錢,貫串於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個部分。
這位大教育家在戀愛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說起戀愛也是一點都不含糊。
(本文轉載自北京大學出版社(ID:pku-press),已授權)
來自插畫師 覓圖小博
談戀愛這件事不大不小,方式正確甜蜜無比天天都是情人節,方式不當傷筋動骨吵架吵出腦震蕩。
看得太重不瀟灑,顯得格局太小;看得太輕不沉穩,顯得專一不夠;太想結婚了,說你幼稚,欠缺考慮;不想結婚,說你無賴,耍流氓不負責。
打電話太多粘人,打電話太少冷漠;掙錢少了不能承擔幸福的責任,掙錢多了愛情又不是拿錢買來的;
總之,戀愛這種事情除了愛和合適,你還真的需要明白一些方法和原則。讓我們看看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怎麼看戀愛這個讓人抓心撓肺的東西。
陶先生在重慶辦育才學校,一位有音樂才能的學生年齡不大便開始談戀愛,為此,陶行知寫信勸他道:「聽說你在學業未成之時已經喝著愛之酒,這種酒是比喝Thallium Acetate 所能起的反應還要十倍厲害,甚至於百倍厲害,不但是你預料所不及,而且連做夢也夢想不到。為著你的前途,為著音樂教育的前途,我希望你把這個問題,延遲到Mozart的發生問題的年齡吧。如果你甘心情願毀滅你的可能的光明前途,那一切愛護你的人,將會集中起來做一個集體的老Mozart。」
這位學生聽取了陶校長生動而又誠懇的勸告,後來在音樂上很有造詣。
來自插畫師 奔跑的麵包
陶行知1930年代創辦工學團時,一天有位小先生對他說:「陶先生!我有一件要緊的事告訴您,有些人戀愛當飯吃,必須整頓!」不料陶先生卻答道:「戀愛當飯吃,我不反對。」小先生以為陶先生在開玩笑,陶先生接著反問:「你一天吃幾餐飯?每餐花幾分鐘?……吃完了飯,求學做事是不是格外有力量?……假使每一個青年每天只花三十分鐘在戀愛上面,求學做事又格外的有力量,那不是成了一個很有希望的青年嗎?戀愛當飯吃有什麼可以反對的啊!」
至此那小先生方才領悟到陶先生的話意。原來,陶先生認為:「愛通過阻力給我們熱,愛通過信仰給我們力量;但願熱溶化人間的隔閡,光明吞掉社會黑暗,力量拿出來於自由平等的社會和幸福進步的世界之創造。」
陶先生明確反對戀愛至上主義,對那些「一天到晚的幹戀愛,什麼事也不高興做」的人,他寫了首題為《戀愛至上主義者小影》的詩:「吃飯睡覺不高興,讀書做事不起勁;千勸萬勸不肯聽,一封來信救了命!」
諷刺他們:「丈夫面前,哎喲母媽。姊妹面前,嘻嘻哈哈,情人面前『親愛的啊!』」陶先生說:「這種自命為戀愛至上主義者,其實他們是把戀愛當作大煙抽!在我們的隊伍裡,把戀愛當作大煙抽的人是沒有地位的。」
為了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戀愛觀,1936年陶行知專門寫了《寫給青年鬥士們》的詩:「莫說你愛我,莫說我愛你,碰到一塊來,大家歡歡喜喜的,為民族大眾的解放,出一點兒主意,努一點兒力;就是這樣吧,已夠甜蜜!」
陶先生一貫倡導「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婚戀上,他也極力主張要真情實意。
他曾寫了首題為《假人》的詩,其中四、五兩節為:「假夫妻:假夫妻,貌合心已離。老婆偷漢子,丈夫打野雞。假情人:假情人,丟手成路人,遇著新路人,又成意中人。」
陶先生認為:「友婚之要旨在唯朋友可以成夫妻,夫妻必須是朋友,不能做朋友的人必不可做夫妻,決不是隨隨便便的亂交,古人勸交益友,是必擇益友結夫妻,才是幸福。」並將此意寫成詩:「(一)朋友成夫妻,夫妻亦朋友。自然還自在,與愛一樣久。(二)自己的命運,操在自己手。恩情深似海,人非人所有。(三)寄語好朋友,依偎不可久。久則有倦意,吹毛而見醜。(四)滾滾揚子江,載人東與西。多少親骨肉,相知因別離?(五)看彼淺淡水,自是長長流。有愛來不盡,莫戀去無休。」
早在金陵大學上學時,陶行知就提出反對一夫多妻的封建習俗,並在他所辦的《金陵光》校刊發表題為《一夫多妻之惡結果》的文章,指出一夫多妻傷平等、損親愛、侵自由、曠夫怨女、反動罪惡;滋生罪惡、殘身弱種、塞智蔽聰、廢時失業、傷財破產,於社會國家有害無益。後來他又寫了首《一夫一妻》的詩教育青年朋友,詩曰:「一夫一妻,家庭合理,沒有妒嫉,歡歡喜喜。嫁給人家做妾,好比活埋地獄裡。如果甘心情願,便算自己無恥。倘是父母強迫,就該反抗到底。」
來自插畫師 Ain銀針對當時社會上「有許多青年對於愛人大有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之勢,終日在醋缸、糞坑、毒氣房裡流連,把國也忘了,學問也忘了,事業也忘了,生命也忘了,弄得身敗名裂,悔之無及」,陶先生寫了篇《愛之三字經》,勸告全國的青年朋友,「幸福只在專愛裡!」這篇三字經道:「愛之酒,甜而苦。兩人喝,是甘露。三人喝,酸如醋。隨便喝,毒中毒。我寫這三字經兒,人人都要讀得熟。」
1923年陶行知曾作了一首題為《愛》的詩道:「(一)他如果不來,誰也不能叫他來;他如果來了,誰也不能叫他去。(二)本來是有的,不用討而給;本來是有的,不用送而愛。(三)他來,我不知道他從哪兒來;他去,我不知道他往哪兒去。」這首詩表明他認為愛是一種自然迸發出的情感。
1931年陸靜山先生結婚時陶先生給的賀詞即是:「我愛的是鄉下姑娘,怕的是摩登小姐。我敬的是赤腳先生,厭的是花花少爺。我們在人生的大海裡遇著了,恩情好似魚與水。喜雀一聲報喜信,三杯美酒快到嘴。」這首詩洋溢著自然風情。
後來所寫的詩《愛的播音》更從各方面集中地體現了這一思想,詩曰:「(一)我年四十二,人猜二十四,本想做聖賢,心動好幾次。(二)動心還了得!提刀趕心賊。趕去又回來,死戰到天黑。(三)狂風暴雨下,禱告問上帝。上帝不管事,無奈到雞啼。(四)披衣出門去,要把愛人捉。愛人有愛人,我來成三角。(五)跳出一三角,又來一三角,不願奪人愛,此心何所託?(六)去來東海邊,想想死不得,歌德提醒我,替死造維特。(七)雖像阿悲拉,放心哀露意。我不做和尚,不逼你為尼。(八)不用人推薦,不用寄像片。最好自己來,或我去拜見。(九)莫擦巴黎粉,唇膏更不要。不是我古板,染著給人笑。(十)若穿高跟鞋,脫下要趕快,遇著革命孩,動手莫見怪。(十一)我是自由人,願得自由友,你不是我的,我非你所有。(十二)大眾在左廂,小孩坐中央,你若不篡位,萬事好商量。(十三)話多討人厭,談心等見面。現在問一問,可有別條件?(十四)有,有,有,一要野蠻,文明種子弱。二要健康,不用吃補藥。三要貧窮,繁華不羨慕。四要聰明,不限定上過學。五要有志,大官太太不想做。」一種自由、自然的擇愛觀躍然紙上。
儲朝暉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即將上市
經授權發布
本書從多個角度還原陶行知的為學、育人生涯,填補國內相關研究空白,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有關民國教育以及陶先生事跡和思想的內容,這本書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