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SSD學習法——每天堅持10小時以上長時間高效學習不會累

2020-12-13 冰晨學習

很多小夥伴有這樣一個體驗:一看書就犯困,一學習就難受,並且在學習過程中總會時不時的想看手機。如何堅持長時間高效學習?其實保持長時間高效學習,最終不過是四個字——精力管理!

我結合自己的學習考試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很實用的學習方法——RDSSD。這五步學習,簡單容易操作,有些方法或許你也用過,只是沒形成系統。下面將這五步學習法作具體介紹:

一、R-rest-(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1、睡眠

一個人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如果晚上睡眠沒有保證,其他做一切事情都免談,更不可能做好。只有晚上得到充足的睡眠,白天才有充沛的精力做好任何事。

正常情況下,普通人每天需7—8個小時的睡眠即可消除一天的疲勞,過多過少都不合適,而且最好要晚上十一點左右入睡,以保證自身充足的睡眠。假如同樣是睡7小時,晚上11點睡,6點起床和晚上1點睡,早上8點起來,這兩者休息的質量是完全不一樣的。

睡眠要遵循自然規律,夜間不足白天來補同樣時間的睡眠,效果也是不能補起來的。所以晚上不要睡得太晚,否則第二天沒有精神。中醫講究睡子午覺,即夜間子時(11點—凌晨1點)和白天午時(11點—1點,這兩個時間段是睡眠的黃金時段。子午覺一定要睡好,中午沒時間,能眯一會,打個盹也非常解乏。

另外睡覺的時間也要掌控好,睡的時間過長容易讓人頭昏腦脹,太短會讓人渾身沒力氣。尤其是午睡,20-30分鐘即可,太長時間反而增加疲憊感。

2、休息

通常情況下,我們一般是坐著學習,而且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這種靜的狀態非常容易犯困走神,因此除了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還要會休息。

一個人的專注的時間只有20到25分鐘。不要逼自己一定要學一兩個小時再去休息,甚至有的人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都覺得浪費,逼自己一整天學習。

長時間學習不是讓你10多個小時連續學習啊,想想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不是機器、不是神、不是超人,是人就會累、就會疲憊。之前提到高效專注學習法—番茄法,也是學習25分鐘,休息5分鐘。休息沒有浪費時間,而是保證下一步有充足的精力高效學習。

二、D-diet-(飲食)

平時我們是用味覺來選擇食物,吃起來可口的飲食,可能身體並不喜歡,這裡有必要了解一些正確的飲食常識。

1、飲食不當導致腦力下降

很多人中午吃飽容易犯困,如果不小睡會,下午2-4點,很難完成專注的學習。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午餐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太多,比如米飯、麵條,這些食物很容易變成糖,讓體內血糖迅速升高,在體內經過一系列的反應,最後會讓人犯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在午飯吃飽後就感覺很困。

吃得太飽,大量的血液用來到消化食物,讓大腦供血下降而覺得疲憊。所以,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多吃一些蔬菜。尤其是中午,保持7—8分飽即可。

02、吃不飽會分心

不能吃太飽,但也不能吃太少,身體處於飢餓狀態,會造成低血糖,血糖是大腦主要的熱量來源,當人體缺乏血糖,就不容易專注,自然就分心了。既能讓腦力十足,又可以健康的方式是少食多餐,兩餐之間補充一些零食,比如堅果、水果、蔬菜沙拉。

03、拒絕產生焦慮的食物

油膩的食物容易讓人昏昏欲睡。

科普1:冰激凌、炸雞、薯條、比薩、漢堡、吉土蛋糕等,吃了1小時後會讓人昏昏欲睡。若和含咖啡因的可樂、奶茶一起吃,則2-3小時後會精疲力盡,還會影響晚上睡眠質量。

科普2:薯片、罐頭食物、方便麵、香腸、火腿、熱狗滷味、醃製品、西紅柿醬、醬油等高鹽份食物都容易讓身體的循環變差,造成代謝緩慢、精神疲憊。

科普3:加糖果汁、奶酥麵包、精緻蛋糕及含糖飲料等甜膩食品,雖可在數分鐘內發揮鎮靜作用,但是會很快被胃腸道吸收造成血糖急劇上升又下降,影響情緒平穩。

科普4:咖啡、可樂、茶等含咖啡因飲料,可使精神變得愉快,也能舒緩緊張感,可是一旦過量,腎上腺的分泌就會增加,反而會讓人容易煩躁不安,壓力感更大。

三、S-sport-(運動)

運動能提高大腦機能,從而提高專注力和精力。

科普1:運動對大腦中樞神經有積極的調節作用,運動受大腦指揮且運動可以使大腦的中樞細胞處於興奮的狀態,不斷的增強腦細胞的活力和大腦皮層的調節能力,使大腦思維變得更敏捷靈活。

科普2:運動調節大腦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防止大腦神經過度緊張而起到消除負面情緒和減輕壓力的作用,而且運動後睡眠質量也得到改善,讓我們更有精力去面對生活和工作。

所以,每天再忙也要抽出半小時去運動,只要堅持一周,你的狀態都會有不一樣的改變。

四、S-spirit-(情緒)

做什麼事情,情緒對效果的影響都很大。憤怒、焦慮、緊張的情緒會影響我們對信息的注意、記憶和運算。學習之前一定要先排解好自己的情緒如果不良情緒無法排解,也不要強逼自己學習,這樣不僅學不進去,還會加大厭學情緒,對後期學習非常不利。準備學習時,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深呼吸,冥想,大腦放空,5分鐘後讓自己進入學習狀態。

五、D-do-(立即行動的能力)

一個人的專注時間就20到25分鐘,但是我們在想學習和決定學習的這個過程中,浪費了不止多少個25分鐘。當我們想做一件事的時候,通常會一直猶豫要不要去做。這個過程其實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所以,準備學習時,就馬行動!說做就做。

對照以上五步,再檢驗自己的學習效率,是哪一步沒做好?

相關焦點

  • 考研備考中後期,每天要學習多長時間,10小時以上才是常態?
    「每日學習時長」一直是大家關心的內容,一方面是怕自己不夠努力被落下;一方面也是想要激勵自己多學一點兒。在知乎上隨便一搜,就能看到考研人的提問,10小時以上、12小時以上、15小時以上,就說考研人能有多拼。
  • 高中生學習時間總是不夠用?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關於他的學習方法,時間管理牛人Warfalcon評價: 02 堅持下去每天學習10小時,10天左右就要考試一次並通過,這個學習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說重複了33次。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難,但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鬆,二、三個月左右就會達到一個瓶頸,理解能力和心理狀態無法繼續,這個瓶頸會重複出現,就像考研時很多人前幾個月都能堅持下去,但到6、8月之後就無法堅持。重複三次左右會面臨一個臨界點,度過這後就很容易繼續了。
  • 高三黨收藏: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關於他的學習方法,時間管理牛人Warfalcon評價:堅持下去每天學習10小時,10天左右就要考試一次並通過,這個學習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說重複了33次。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難,但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鬆,二、三個月左右就會達到一個瓶頸,理解能力和心理狀態無法繼續,這個瓶頸會重複出現,就像考研時很多人前幾個月都能堅持下去,但到6、8月之後就無法堅持。重複三次左右會面臨一個臨界點,度過這後就很容易繼續了。
  • 大學生如何在假期提升自己,長時間的高效學習很重要!
    隨著假期的到來,大學生們也都回家了,都知道大學在假期基本上是不留作業的,所以不少大學生回家之後僅僅是窩在床上看手機,這可令不少家長頭痛不已,其實寒假這麼長的時間最適合提升個人能力,不如趁著假期這麼長的時間學習,在假期提升自己,長時間的高效學習非常重要!
  • 我的考研時間規劃表分享 —— 如何每天12小時高效學習
    對我來說,時間緊,任務重,我必須高效複習。現在回想下,我當年考研時間利用的很好,有一些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下。萬事萬物是相同的,成功的方法也是相通的。我在每一個小時複習間,都會靈活安排出來10分鐘,這十分鐘用來應對各種意外情況,也可以用來自己放鬆。如果你學習勁頭特別足,可以持續學下去,把這間歇的10分鐘自己自然就用上了。 這個小點對我很重要。
  • 那些每天學習10小時以上的考研黨,後來都怎麼樣 ?
    考研黨在備考期間會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複習,最近能量姐做了一份問卷調查,主要調查考研黨每日複習時長—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每天複習時長8-12小時的考研黨竟然佔了52%,由此可知現在大家有多拼了!這些每天複習時長8-12小時的考研黨,他們都是怎麼安排時間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 知乎10W+高贊回答:備考FRM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關於他的學習方法,時間管理牛人Warfalcon評價:1. 每天學習10小時,10天左右就要考試一次並通過,這個學習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說重複了33次。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難,但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鬆,只要持續二、三個月左右就會達到一個瓶頸,理解能力和心理狀態無法繼續,這個瓶頸會重複出現,就像考研時很多人前幾個月都能堅持下去,但到6、8月之後就無法堅持。重複三次左右會面臨一個臨界點,度過這後就很容易繼續了。2. 刻意練習沒有「寓教於樂」這個概念。
  • 乾貨 | 知乎9.6萬高贊回答: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關於他的學習方法warfalcon 評價如是▼1、每天學習10小時,10天左右就要考試一次,並通過,這個學習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說重複了33次。曾經有個著名小提琴家說過,如果你是練習手指,你可以練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練習腦子,你每天能練兩個小時就不錯了。高手的練習每次最多1到1.5小時,每天最多4到5小時。沒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認為貝克漢姆那樣的球星很可愛,她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員能完成貝克漢姆的訓練強度,因為太苦了。
  • 高三黨收藏: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轉給孩子)
    關於他的學習方法,時間管理牛人Warfalcon評價:堅持下去每天學習10小時,10天左右就要考試一次並通過,這個學習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說重複了33次。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難,但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鬆,二、三個月左右就會達到一個瓶頸,理解能力和心理狀態無法繼續,這個瓶頸會重複出現,就像考研時很多人前幾個月都能堅持下去,但到6、8月之後就無法堅持。重複三次左右會面臨一個臨界點,度過這後就很容易繼續了。
  • 長時間高效學習?No problem!
    為了幫助大家更加高效地學習,本期內容中小編特地搜尋了一些基於心理學研究結果的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住: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些方法平時也可以用起來哦~       本文整理自「知乎網」上「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問題下的一篇熱門回答(內容排布順序有調整),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 每天有效管理時間,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關於他的學習方法,時間管理牛人Warfalcon評價:堅持下去每天學習10小時,10天左右就要考試一次並通過,這個學習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說重複了33次。  結合我們20小時要學一門新技能的目標,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難。高手的練習(俗稱刻意練習)每次最多1到1.5小時,每天最多4到5小時。沒人受得了更多。」就我個人而言,一天高效學習時間安排在八個小時左右,是可以執行的,但要保證利用好八個小時的高效時間。  開始之前,你需要建立儀式感。
  • 每天10小時+的高效複習你也可以
    雖說時間只是學好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但是這麼多的知識需要大家在段時間內掌握,如果能在儘量把延長時間,高效學習的話,大家知識掌握得就會越好,考研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   那麼,回到正題,怎麼才能保持每天10小時+的高效複習呢?   ★培養興趣   效率高不高,願不願意花時間,這些都得靠自己的自我覺醒意識。
  • 每天堅持還是學不好 高效英語學習法你掌握了嗎
    長期堅持學英語仍然學不會,用比較科學的方式來解釋,就是」每天積累一點點「這種方式見效非常慢,反饋時間太長,而人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成就感和滿足感就特別容易放棄。  每天堅持學英語(精品課)為什麼還是學不會呢——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有這個疑問,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其中的原因衛視是學習的方法用錯了呢?
  • 如何才能掌握高效學習法?
    高效學習法是同學們一直追求的學習方法,如果能夠提高學習效率,那麼,相同時間下,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隨著課業壓力的增加,很多學生都習慣了熬夜,而熬夜恰恰說明了學習效率不高,只能犧牲休息時間來彌補,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掌握高效學習法,幫助大家儘快提升成績。
  • 3分鐘|讓你秒懂英語學習時間高效利用法
    (參見我的文章《為什麼學了10年英語,你仍然不會講?》)基本的常識是:要熟練掌握一門技術,需要一段時間的「刻意練習」。這裡的「一段時間」,可不是指「從你一開始學習時就計算,經過半年、一年或者數年之後「你就可以掌握這門技術。
  • 世界五大高效學習法一:費曼學習法
    大家好,我是世界記憶大師劉敏,今天跟大家分享高效學習之費曼學習法。這種學習方法適合誰呢?如果您有以下5種情況,那麼恭喜你,未來學習之路由此改變!1、對學習毫無頭緒,不知道學什麼?4、做過的題會,沒做過的不會?5、感覺自己記住了,但記憶的時間不長?如果您有以上的情況,請認真閱讀以下內容。費曼學習法的起源:
  • 如何長時間高效的學習
    面對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和年終考核,想必大家也有恨不得24小時複習工作的衝動吧。然而,在長時間的學習中,該如何保持學習效率呢?
  • 致遠塾學習篇:高效學習方法分享,讓你不再是學渣!
    畢竟,學習這件事兒本身需要堅持,有時甚至枯燥而乏味,誰不想擁有一個,能讓我們實現長時間高效學習的「法寶」,讓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順風順水,如有神助呢?/01/「如何長時間進行高效學習」,這個問題中主要涉及兩個關鍵點:第一,長時間。第二,高效。
  • 中學生高效學習法 第二天
    很多同學不重視這個問題,其實習慣成自然那麼你不知不覺就會固定作息時間,慢慢地就堅持下來了。每天至少要有7~8小時的睡眠,我們畢竟是人不是機器,最好的休息就是睡覺,睡前不能吃東西,更不能吃令自己興奮的食物,也不能想令自己興奮的事,要儘量放鬆身心,告訴自己我非常累了,很困,很疲倦,我想睡覺,這就是心理自我暗示法。此外,中午也最好休息一會兒。飯後不宜馬上動腦,可適當休息10~15分鐘養養神。
  • 睡覺也能學習?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高效學習法!
    到目前這個階段,可能會有部分同學覺得自己沒有好好利用以前的複習時間,或者是覺得真正的複習才剛剛開始。總覺得自己複習時間不夠用,或者是感覺已經來不及了。其實從暑期真正開始投入複習也不晚,重要的是要利用好暑期時間去認真複習。但是利用時間不是讓你早上5點起,晚上12點睡,中午不午休,而是要合理利用時間,以高效學習為目標,完成每天的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