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算命:故弄玄虛的消費欺詐
門診問題:
如何看待網絡算命行為?怎樣加強對網絡算命的監管?
門診專家: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長 劉俊海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 劉鵬飛
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 陳耀東
專家觀點:
◇「算命大師」通過大數據整合,給顧客算命獲利,對消費者構成消費欺詐。消費者有權要求算命店鋪退錢,如果詐騙金額達到一定數額還可能構成詐騙罪。
◇算命店鋪通過算命盈利,實際上是宣傳封建迷信的行為。對傳播宣揚封建迷信的單位,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還可處以停止聯網、停機整頓的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網際網路平臺要自覺抵制封建迷信,對進駐網店加強資格審查和日常監管。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應聯合出手,抵制封建迷信,違法必究。
算命還能網購?最近,封建迷信搭上網絡快車,一些算命店鋪號稱「先算基本情況,後算未來態勢」,做起了在線卜卦、AI看相的生意,「如果基本情況算得不對,可以退款。算事業、子女、財運、婚姻、健康等」。網友趨之若鶩,有些店鋪月銷量竟然超過8000單。
對此,受訪專家指出,算命店鋪用算命盈利的行為,實際上是宣傳封建迷信。「算命大師」通過整合大數據,給顧客算命獲利,對消費者構成消費欺詐。
構成消費欺詐
「我最近工作壓力大,晚上總是做夢。」重慶市南岸區的羅女士說,她在淘寶網上花了260元算了一次命,但所謂的大師不但沒有給自己指點迷津,反而讓自己產生了種種質疑。「當我追問時,沒想到大師把我拉黑了。」羅女士說。
在一些電商平臺,記者輸入「算命」這一關鍵詞,搜索結果顯示,出現了許多與算命相關的店鋪,表面上看,這些店鋪大都是賣一些與「算命」「周易」等相關的書籍,進去後發現卻是在做算命的生意。
「真大師平臺,每位大師都有多年的經驗,可以先算前事」「客人覺得不準,即可退款」。記者發現大多數店鋪也都有類似的承諾。而算命的收費也根據顧客不同的需求有所不同,價格大都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也有一些「個人全項分析測算」價格高達1200元。
這些「算命大師」真的通曉前世今生,可以預測未來嗎?
瀋陽的劉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最近在淘寶找了一家銷量比較高的算命店鋪,「因為最近運氣不太好,所以想看看以後的財運如何。」在提出測算內容後,「算命大師」和劉女士互加了微信。「整個算命過程都是通過微信完成的,大師要了我的生辰八字,然後給我推測未來運勢。」
然而,「算命大師」並沒有給劉女士明確的答覆。「大師跟我說我是1990年出生的,屬於金命,給我介紹了金命人的命格。感覺說得太泛泛了。」劉女士說,大師說的內容適用於所有金命人,並沒有針對她個人的情況詳細測算,最終也沒有說明劉女士的財運到底如何。
因為感覺算得不準,劉女士之後拉黑了「算命大師」的微信。但算得不準為何不申請退款呢?「畢竟給了自己的生辰八字,有些害怕,也就幾十塊錢,損失就損失了吧。」劉女士說。
另據媒體報導,所謂的「先算前事」也是巧用障眼法的勾當。在加上顧客微信後,「算命大師」會根據其朋友圈的內容和用戶註冊時的暱稱、帳號等個人信息來推測顧客的年齡、職業等,再以算命的方式回復顧客,以此獲取顧客的信任。
「『算命大師』通過大數據整合,給顧客算命獲利,對消費者構成消費欺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算命大師」利用顧客對不確定命運的擔憂,虛構假象來掙錢,並以此為核心商業模式長期從事此類營生,就是詐騙。「遇到此類詐騙,消費者有權要求算命店鋪退錢,如果『算命大師』詐騙金額達到一定程度還可能構成詐騙罪,要負刑事責任。」
而顧客不經意間洩露給「算命大師」的個人信息,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耀東認為,可能會涉及民事侵權。「收集使用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內容要合法,程序要正當,應當徵得被收集人的同意。」陳耀東說。
涉嫌宣揚封建迷信 消費者可舉報
針對網絡算命,記者採訪了淘寶工作人員,對方回應,算命店鋪大都在經營過程中引導消費者前往微信、QQ等社交平臺上進行算命活動,及時發現此類店鋪有一定難度。「但如果消費者發現此類店鋪,可以舉報,同時也要注意留存證據,比如與店鋪客服的聊天記錄等。」淘寶工作人員稱。
淘寶工作人員還表示,根據淘寶規則,目前對於算命類軟體等違反公序良俗、宣揚封建迷信類的商品及服務,平臺會進行管控,一旦發現將根據情節嚴重情況進行扣分等處理。當扣分達到一定程度,也會有對應的處罰,包括商品連結下架、店鋪關閉等處理。
記者查閱相關法律法規時發現,《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製作、複製、查閱和傳播宣揚封建迷信。
「算命店鋪用算命盈利的行為,實際上是宣傳封建迷信的行為。」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鵬飛表示,根據規定,對傳播宣揚封建迷信的單位,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還可處以停止聯網、停機整頓的處罰,「如果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除此之外,劉鵬飛進一步表示,電商平臺也有責任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證網絡安全、穩定運行,防範網絡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應對網絡安全事件,保障電子商務交易安全。
平臺要加強審查 相關部門要強化執法
受訪專家表示,網絡算命熱銷折射出的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現代人的精神迷失。他們在遇到挫折時,想通過「命運」來尋求一種精神慰藉,這給了故弄玄虛的「算命大師」招搖撞騙的空間。同時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網絡算命大都無本萬利,具有入行門檻低、投入成本低、營業收入高的特點,也讓不少人動起了歪心思。
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劉俊海認為,消費者一定要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科學理性消費,遠離封建迷信;網際網路平臺要自覺抵制封建迷信,對進駐網店加強資格審查和日常監管。他同時建議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聯合出手,抵制封建迷信,違法必究。
網絡算命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在法律邊緣試探,而且對此類行為的監管,目前還存在薄弱環節。劉鵬飛建議,加強相關法律的明確規定,從相關行為的性質認定、判斷標準、處罰方法、執法部門等方面作出更加明確具體的可操作性規定。
「媒體也要加強對封建迷信騙局典型案例的宣傳,讓群眾對利用封建迷信詐騙的行為有更直觀的認識,了解相關防範常識。」劉鵬飛說。
宋書敏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