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不管是好奇「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男朋友」,還是想知道「能否順利升職加薪」,只需要在網際網路上簡單操作就能「預知未來」,不少年輕人正通過線上佔卜獲取「人生指引」。
但記者調查發現,線上佔卜不僅讓沉迷其中的年輕人日益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氣,其本身更是魚龍混雜、亂象頻出。
1
搭上網際網路快車的佔卜術
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線上佔卜廣告會映入眼帘。塔羅牌佔卜、星盤卜卦、紫微鬥數……種類繁多的佔卜術搭上了網際網路快車,由線下轉戰線上,不僅存在於網店、手機軟體以及社交媒體,在多個視頻、直播平臺也有體量龐大的相關視頻獲得了超百萬次的播放量。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形式不同,但網絡佔卜與傳統算命並無本質不同,只不過藉助包裝和營銷,網絡上的佔卜術會顯得更加神秘和「高大上」,藉助網際網路算命也更加方便快捷。
幾張塔羅牌真的能預測未來嗎?「佔卜都帶有較強的模糊性,並不是精準的測算,實際上只是用相對模糊的語言換取受眾的認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田豐表示,有的好像呈現出「準」的效果,也大多是當佔卜師給出一個強烈的心理暗示,為前來佔卜的人貼上一個標籤,有些人就會進行自我調節以符合這個標籤。
田豐表示,由於年輕人缺乏生活閱歷和處理問題的經驗,當遇到生活中的新情況時往往會慌亂和迷茫,因此希望藉助於神秘的玄學力量得到指引。
2
從娛樂走向牟利,亂象層出不窮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網絡空間難以監管,再加上年輕人迷茫、焦慮的心理,線上佔卜已逐漸從娛樂走向牟利,高收費、花式營銷等亂象層出不窮。
——從幾元到幾萬元,價格是個謎。記者注意到,塔羅牌佔卜在網絡中從幾元到幾萬元,價格參差不齊。塔羅牌佔卜師小羅表示:「這一行的收費全看佔卜師個人,想收多少錢,就收多少錢。名氣大、會營銷、經驗豐富的佔卜師,自然收費也高。沒有什麼標準。」
——「水軍」刷屏,不滿意就拉黑。記者發現,由於沒有相關資格證書,佔卜師只能依靠顧客反饋來增加可信度,而這些顧客反饋往往難分真假。
記者在微博搜索「塔羅牌佔卜」等關鍵詞時,發現有大量網絡「水軍」在微博上刷屏發布與某一特定佔卜師的聊天記錄,刻意為佔卜師營造好口碑。
不少消費者也因此上當受騙。曾在一家淘寶店佔卜過的小晨表示:「我當時就是衝著好評去的。佔卜完幾個月後,我給客服說他們不準,沒想到客服立即把我拉黑了。」
——滋生網絡詐騙,觸犯法律紅線。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沉迷於線上佔卜的年輕人逐漸對「算命」產生依賴心理,在迷茫焦慮中淪為被詐騙的對象,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
2019年,重慶警方打掉一個「網絡算命」詐騙團夥,該團夥詐騙金額高達2400餘萬元;無獨有偶,今年6月,江蘇警方破獲一起以「網上算命」為幌子斂財的詐騙案件,涉案金額5500餘萬元,被騙群眾超萬人。
3
引導與監管需雙管齊下
面對部分年輕人對網絡佔卜的過分投入,多位專家表示應該雙管齊下,既需要引導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疏導年輕人的迷茫心理;也應該加強對線上佔卜的監管,且重點關注經營者是否涉及網絡欺詐、網絡傳銷等違法行為。
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王會清建議,在相關法律中應進一步明確和規範線上佔卜行為,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封建迷信活動。同時,鑑於線上佔卜等行為牟利情況嚴重,應加大處罰力度,情節嚴重的應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網信部門也應加大關於線上佔卜等封建迷信行為的執法工作,重點關注其是否針對未成年群體開放,若經營者涉及網絡傳銷、網絡欺詐、組建網絡非法組織等違法行為,應堅決予以查處,依法追究經營者責任。」王會清說。
重慶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孫元明表示,年輕人通過求助塔羅牌等佔卜方式,就是為了獲得一份「象徵性的滿足」。「但其實這種滿足感的獲得,有多種途徑,比如專業的心理諮詢、父母朋友的陪伴等。」孫元明建議,社會應該注重對年輕人的心理疏導,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讓年輕人能夠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來源:新華視點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圍觀】線上「佔卜」「算命」,靠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