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網上算過命嗎?
年關將至,回顧過去的2020年,不少人的人生都有了不小的改變,對於未來的命運,不少人也都萌生了想要測算一下的想法,也正因此,星盤分析、塔羅牌佔卜、八字算命……各種各樣的算命方式在網絡上流傳了起來,微信、QQ、抖音等不少的社交平臺都有一些社交帳號推出了五花八門的網絡佔卜,還有不少打著人工智慧、人臉識別的口號推廣佔卜程序的,但是,這些佔卜真的靠譜嗎?
「八字、生肖、掌紋、面相都能看;事業、姻緣、財運、健康全能測。遇到問題別害怕,大師幫你轉運……」
像這樣的算命廣告,在過去我們常常能夠在路邊牆上、電線桿上貼著的小紙條上看到,而現在,隨著科技發展,網際網路普及,算命這項業務也轉移到了「線上」。在網際網路購物平臺上輸入關鍵詞「算命」,就可以找到無數的相關店家,介紹頁面裡大多是「傳人、大師精通奇門遁甲預測,擅長感情婚姻調理」等廣告標語,而一些熱門店鋪的累計銷量甚至動輒上萬,業務開展的方式則是花百來塊錢加「大師」微信,通過溝通解讀命運,或是再高明一些的打著AI解讀面相的廣告,要求消費者上傳照片進行人臉「看相」,只要軟體一掃便會自動生成「運勢報告」。而這些算命的內容涵蓋十分廣,從姻緣、事業、健康到包括考試結果等細節問題都能夠測算,甚至還有算胎兒性別、剖腹產時間的。算命這項服務的單價10元到396元價格不等,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會在30-288元的價格區間內選擇,有測算帳號人曾透露年底時可以達到月入百萬。
披上了高科技的外衣,玄學在新的時代有了新的發展空間。但是,打著算命、佔卜的幌子實施詐騙的其實也不在少數。此前央視記者就起底過網絡佔卜詐騙鏈條,一些測算帳號的運營者稱,花上99元或者199元就可以成為代理,靠「拉人頭」的方式來分錢,拉到平臺上測算的人越多,分到的錢也就越多,最高可分90%。
在這些虛無縹緲的算命、佔卜的背後,存在著牟取巨額利潤的詐騙團夥,以化解負面命格等名義要求消費者購買符咒、擺件等高價產品的騙局比比皆是。2019年,重慶兩江新區警方打掉一個網絡算命詐騙團夥,詐騙金額超過2400萬元;上個月,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人民法院還公布一起重大案件:在觀看劉某某的卜卦直播後,受騙者王某某購買所謂的「驅邪符」、「安置仙家」等物件,被騙250多萬元。
天花亂墜的話術包裝下,其實暗藏著詐騙分子精心設計的詐騙陷阱。付費後被拉黑、動輒上千元的轉運畫實則淘寶9.9元包郵,鏈條式收費掏空消費者的錢包……
案件頻發,線上算命、佔卜佔據資本熱潮,到底為什麼虛無縹緲的玄學能夠在倡導科學的21世紀如此受人歡迎呢?
「你時而外向活潑,時而沉靜內斂」
「你表面隨和、內心固執,有時也很懂變通」
……
諸如此類籠統而又概括性的人格描述,大多數人都十分容易相信,並且會覺得有些道理,尋找符合自己的部分與之匹配,認為描述的就是自己,這便是心理學現象——巴納姆效應,佔卜師便是利用了來佔卜者的這一心理特點獲取其信任。並且,除了一些以娛樂有趣為目的的算命者之外,願意付費來佔卜的人往往都「有心事」,佔卜者便可以利用這份焦慮,以「轉運」「消災」等為名義販賣安全感,瘋狂斂財。
網絡佔卜,其實不過是固定的話術模板而已,看似「算的很準」的評價背後,說不定也只不過是賣家僱傭水軍刻意營造出的假象。
打著新技術的名號野蠻生長,躲在網際網路的背後肆無忌憚。對於網絡佔卜,平臺應該加強監管,相關部門也是時候該出重拳整治,提高不法分子的違法成本,及時對危害人們利益的行為予以查處。
別再交網絡佔卜的智商稅,人生沒有劇本,沒有人的命運生來就被安排好,生活中的不確定性永遠存在,並不會因為佔卜而消失。未來需要人們自己去創造,而不是按照既定的劇本走到最後,正是人生中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才讓我們的情緒有了波動,人生有了厚度,精彩而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