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省民政廳為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5家慈善組織頒發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據悉,這是慈善法實施以來,浙江省根據《慈善組織認定辦法》認定的首批全省性慈善組織。同時,其中3家基金會獲頒公開募捐資格證書。「慈善組織」和「公開募捐資格」為何需要申請認定?現在的社會組織如果沒有通過民政部門的審批,還能向社會公開募捐嗎?對此,記者請教了專業人士,由他們進行詳細的解讀。
關於慈善組織的認定
此次認定的5家慈善組織分別是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浙江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寧波鄞州銀行公益基金會、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
記者注意到,新頒發的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在顯要位置明確標註了「慈善組織」字樣。
2016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以下簡稱「《慈善法》」)正式施行,根據《慈善法》、《慈善組織認定辦法》(民政部令第58號)的規定,不僅是原有的公(私)募基金會可以申請,還包括省足協、省馬拉松及路跑協會這一類的社團,以及在民政廳註冊登記的體育俱樂部等社會服務機構(原稱為「民辦非企業」,因該名稱已經落後於這類組織發展的實際需要,且原名稱外延與內涵不夠清晰,故更名),都可以申請認定。
目前,省體育基金會一屆五次理事會已經審議通過了《關於本會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和公開募捐資格的決議》等。
關於公募資格的認定
省體育基金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浙江認定的首批5家全省性慈善組織中,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同時獲頒公開募捐資格證書。
因為認定成為慈善組織,對於基金會來說只是個開始,如果想要取得公開募捐資格,還需要再次申請。
根據《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民政部令第59號)規定的要求,只有符合條件的慈善組織獲得批准後才能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如果是《慈善法》公布前登記設立的公募基金會,就可以憑其標明慈善組織屬性的登記證書向登記的民政部門申領公開募捐資格證書,這類基金會申領公開募捐資格就容易一些了。
Q&A
Q:公開募捐資格有何作用?
A:作用有很多,慈善組織擁有公開募捐資格後,可以運用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絡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等平臺開展合法的公開募捐活動。倘若沒有取得公開募捐資格,通過上述方式公開募捐就是違法的。
除此之外,還可以取得稅前扣除資格,給捐贈的個人、企業開具捐贈票據,捐贈人可以在繳納所得稅前享受扣除優惠等。特別是企業捐贈後,慈善捐贈支出超過法律規定的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當年扣除的部分(利潤總額的12%),允許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還有諸如慈善信託優惠、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獲得接受實物、有價證券、股權和智慧財產權捐贈免徵權利轉讓的相關行政事業性費用的優惠等等。
Q:取得公募資格後有何要求?
A:社會組織成為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後,該組織年度慈善活動支出不得低於上年總收入的70%,基金會的年度管理費用不得高於當年總支出的10%;社團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年度管理費用不得高於當年總支出的13%。此外,其募捐活動都要合法合規,做到「事前論證、事中監督、事後評估」等。
(感謝本欄特約法律顧問北京德翔律師事務所王勝利律師、省體育基金會常年法律顧問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周怡兵律師提供法律支持、省體育局政策法規處指導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