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為「慈善組織」或公開募捐,都需要有「身份證」

2020-12-15 浙江體育在線

  去年12月,省民政廳為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5家慈善組織頒發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據悉,這是慈善法實施以來,浙江省根據《慈善組織認定辦法》認定的首批全省性慈善組織。同時,其中3家基金會獲頒公開募捐資格證書。「慈善組織」和「公開募捐資格」為何需要申請認定?現在的社會組織如果沒有通過民政部門的審批,還能向社會公開募捐嗎?對此,記者請教了專業人士,由他們進行詳細的解讀。

  關於慈善組織的認定

  此次認定的5家慈善組織分別是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浙江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寧波鄞州銀行公益基金會、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

  記者注意到,新頒發的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在顯要位置明確標註了「慈善組織」字樣。

  2016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以下簡稱「《慈善法》」)正式施行,根據《慈善法》、《慈善組織認定辦法》(民政部令第58號)的規定,不僅是原有的公(私)募基金會可以申請,還包括省足協、省馬拉松及路跑協會這一類的社團,以及在民政廳註冊登記的體育俱樂部等社會服務機構(原稱為「民辦非企業」,因該名稱已經落後於這類組織發展的實際需要,且原名稱外延與內涵不夠清晰,故更名),都可以申請認定。

  目前,省體育基金會一屆五次理事會已經審議通過了《關於本會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和公開募捐資格的決議》等。

  關於公募資格的認定

  省體育基金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浙江認定的首批5家全省性慈善組織中,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同時獲頒公開募捐資格證書。

  因為認定成為慈善組織,對於基金會來說只是個開始,如果想要取得公開募捐資格,還需要再次申請。

  根據《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民政部令第59號)規定的要求,只有符合條件的慈善組織獲得批准後才能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如果是《慈善法》公布前登記設立的公募基金會,就可以憑其標明慈善組織屬性的登記證書向登記的民政部門申領公開募捐資格證書,這類基金會申領公開募捐資格就容易一些了。

  Q&A

  Q:公開募捐資格有何作用?

  A:作用有很多,慈善組織擁有公開募捐資格後,可以運用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絡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等平臺開展合法的公開募捐活動。倘若沒有取得公開募捐資格,通過上述方式公開募捐就是違法的。

  除此之外,還可以取得稅前扣除資格,給捐贈的個人、企業開具捐贈票據,捐贈人可以在繳納所得稅前享受扣除優惠等。特別是企業捐贈後,慈善捐贈支出超過法律規定的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當年扣除的部分(利潤總額的12%),允許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還有諸如慈善信託優惠、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獲得接受實物、有價證券、股權和智慧財產權捐贈免徵權利轉讓的相關行政事業性費用的優惠等等。

  Q:取得公募資格後有何要求?

  A:社會組織成為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後,該組織年度慈善活動支出不得低於上年總收入的70%,基金會的年度管理費用不得高於當年總支出的10%;社團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年度管理費用不得高於當年總支出的13%。此外,其募捐活動都要合法合規,做到「事前論證、事中監督、事後評估」等。

  (感謝本欄特約法律顧問北京德翔律師事務所王勝利律師、省體育基金會常年法律顧問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周怡兵律師提供法律支持、省體育局政策法規處指導幫助)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慈善組織可以公開募捐?個人捐贈如何抵扣稅?市慈善會會長...
    A: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其條件是必須依法登記滿二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要制定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時間、地域、負責人姓名、地點、捐款方式、銀行帳戶等。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做出決定。
  • 不敢公開財務信息的慈善組織,不是好募捐者
    和公共財政必須公開的法理邏輯一樣,慈善組織的財務公開透明毋庸多言。但是,在2016年3月《慈善法》通過之前,公益組織是否應當公開財務信息,在中國公益圈內,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一些專家認為慈善組織沒有公開義務,理由是財務審計需要成本,公開更需要成本。
  • 廣州發文規範重大節日慈善公開募捐活動
    須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實施慈善募捐《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正式實施,根據法律規定,在公共場所設置募捐箱或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義演、義賽、義賣、義展、義拍、慈善晚會以及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際網路等媒體發布募捐信息均屬於慈善公開募捐方式。重大節日期間開展的上述慈善公開募捐活動,必須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實施。
  • 民政部: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
    對此,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發布提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規定,只有登記或者認定為慈善組織且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  此外,對於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基於慈善目的,提示表示,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並管理募得款物。
  • 長江日報 - 個人有特殊困難需要可向慈善組織求助
    長江日報訊(記者宋磊 通訊員王丹)11月24日,長江日報記者從當日召開的湖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獲悉,為推進我省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我省擬就相關領域立法,當日,《湖北省慈善條例(草案)》提交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
  • 個人不能在網絡公開募捐
    那麼個人發起網絡募捐合法嗎?2017年8月1日,民政部正式實施了《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範》(以下簡稱《基本技術規範》和《基本管理規範》)兩項推薦性行業標準,其中明確規定了個人不能在網絡上公開募捐。  2016年9月1日,民政部根據法律授權,公開遴選並指定了首批13家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以下簡稱平臺)。
  • 為吳花燕募捐百萬僅支出兩萬 慈善組織個體救助緣何引爭議
    為吳花燕募捐百萬僅支出兩萬慈善組織個體救助緣何引爭議募得100多萬元善款,僅僅撥給受助人兩萬元——貴州「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的病逝連日來引發公眾對慈善組織募捐以及善款使用的質疑該基金會的宗旨為「救助有特殊困難的少年兒童,幫助他們獲得生存與成長的平等機會和基本條件,資助民間公益慈善組織為少年兒童服務。」
  • 浙江省民政廳出臺指引規範慈善募捐事業
    為更好地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推進慈善事業專業化、規範化發展,省民政廳日前印發《浙江省慈善募捐管理指引(試行)》(下稱《指引》),引導慈善組織規範有序開展募捐活動。「在慈善法貫徹落實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公眾對慈善公開募捐的法定條件、程序和要求不是很熟悉,導致違規公開募捐現象時有發生。一些慈善組織對開展公開募捐備案、信息公開等程序不了解,因此存在信息公開不及時、不完整、有紕漏等問題。」
  • 民政部:慈善組織、紅十字會要公開透明
    新華社發(章斌 攝)民政部今天(21日)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全面履行好指導監督疫情防控慈善捐贈的法定職責,進一步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提升慈善活動監管水平,著力抓好已經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落細落地,暢通愛心到達的「最後一公裡」。
  • 市慈善總會發布慈善募捐倡議書
    壽光市慈善總會關於開展「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慈善募捐的倡議書社會各界:為支持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慈善組織的作用,壽光市慈善總會發出募捐倡議:基於疫情防控需要,建議捐款人通過網上銀行轉帳進行捐贈,不鼓勵捐贈人前往捐贈地址捐款。戶名:壽光市慈善總會,帳號:9070 1070 4784 2050 000436;開戶行:壽光農村商業銀行城區支行。捐贈資金請備註「疫情防控」字樣。二、說明(一)本次募捐活動所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
  • 警惕非法公開募捐舊衣物行為!
    吉林市慈善總會辦公室關於警惕非法公開募捐舊衣物行為的提示近期,有關部門和群眾反映,一些單位或組織在各小區以公益、慈善名義設置舊衣物回收箱,其中部分舊衣物回收箱箱體標識模糊,捐贈衣物去向不明。經吉林市民政局相關部門調查,不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以公益、慈善名義募集舊衣物的行為屬於非法慈善行為,該行為嚴重損害捐贈人的合法權益,對慈善事業的形象和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 浙江慈善募捐25問,為你答疑解惑
    1、慈善項目終止後捐贈財產有剩餘的,如募捐方案或者捐贈協議有規定的,按規定辦理; 2、慈善項目終止後捐贈財產有剩餘的,如募捐方案或者捐贈協議未規定的,慈善組織應當將剩餘財產用於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項目,並向社會公開。
  • 哪些行為屬於做慈善?捐錢必須經過慈善組織嗎?
    除了捐款、捐物,扶貧濟困、扶助老幼病殘,參加公益活動、提供志願服務也是參與慈善事業的一種形式。只要有善心,大家都可以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二問】購買彩票、單位組織的獻愛心活動是做慈善嗎?【法律草案】城鄉社區組織、單位可以在本社區、單位內部開展群眾性互助互濟活動。
  • 從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事件分析慈善組織需注意的合規運營風險問題
    從北京市民政局的通報結果中,韓紅慈善基金會確實在運營過程中存在操作不規範,主要有兩方面:基金會在2019年8月8日取得公開募捐資格之前,確實存在開展公開募捐活動,但相關項目已經停止;基金會確實存在有部分對外投資沒有及時進行公布。
  • 部分募捐平臺透明度不足 網絡慈善灰色地帶不容忽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國內新聞】;如何解除網絡慈善「成長的煩惱」 募捐平臺信息公開與透明度不足法律關係不明監管缺乏有效協同 ● 在網絡慈善高速發展的背後,慈善組織與募捐信息平臺、捐贈人、受益人之間法律關係不清晰,部分網絡慈善募捐平臺信息公開與透明度不足等問題隨之而來
  • 慈善組織捐款相關的法律問題怎麼說?聽律師解答!
    2、重大突發事件中,捐贈款物必須依靠特定慈善組織收取和發放是否有法律依據?慈善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依法登記滿二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慈善法第三十條規定,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需要迅速開展救助時,有關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協調機制,提供需求信息,及時有序引導開展募捐和救助活動。
  • 獲官方認證,齊志成越秀區首家慈善組織
    近日,越秀區有了第一家區慈善組織。記者了解到,廣州市越秀區齊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於11月獲得廣州市越秀區民政局認證,成為首家認定為慈善組織的越秀區社會組織。作為區別於其他社會組織形式的全新類別,並且涉及到後期稅收優惠、捐贈票據領取、公開募捐資格申請等一系列問題,慈善組織需要統一認定。但這並不意味著未認定為慈善組織的社會組織並非從事慈善事業。
  • 合肥:個人不允許發起公開募捐 單位強制攤派捐款將被警告
    今後,個人可以發起公開募捐麼?被單位強制攤派捐款怎麼辦?遭遇騙捐之後,如何討回公道?針對這些市民關心的問題,在8月3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也請合肥市慈善協會相關負責人一一給予了解答。  個人可以發起公開募捐嗎?  現實中,經常會有個人就某個事件發起公開募捐。對此,合肥市慈善協會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慈善法實施之後,這樣的行為是不允許的。
  • 舊衣物募捐箱亂象幾何?
    隨著五花八門的舊衣物募捐箱的出現,市民來電話反映的問題也逐漸增多,大連市慈善總會還接到了許多市民的抱怨電話,說募捐箱的鑰匙管理混亂,有的箱子環衛工人都可以打開取衣物,特別是市民誤投到回收箱裡的現金、鑰匙、銀行卡、身份證、手機等貴重物品拿不回來,打電話也沒有人接,或者誤投物品後才發現,箱體上根本就沒有聯繫電話,與大連市慈善總會取得聯繫後才知道這些箱子根本就不是大連市慈善總會設置的。
  • 滄州市區僅一家舊衣回收符合慈善募捐規定,規範舊衣回收任重道遠
    圖文無關本報記者 康學翠一個小區四個衣物回收箱10月30日11時10分,記者來到運河區御河新城西區12號樓北側,這裡擺放著3個舊衣物回收箱,從投放口望進去,每個裡面都有舊衣物市區僅一家公益舊衣物回收箱「按照相關規定,只有取得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才可以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活動開展前,應當制訂公開募捐的方案並報慈善組織登記的民政部門備案。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之外的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假借慈善公益之名、冒充慈善組織,欺騙、誘導小區居民實施捐贈。」市民政局慈善社工科負責人羅相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