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屬於做慈善?捐錢必須經過慈善組織嗎?

2020-12-2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哪些行為屬於做慈善?捐款應該交給誰?個人能否發起網絡募捐?……近年來我國慈善事業蓬勃發展,公眾參與踴躍,但也有不少疑惑需要釐清。

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部分代表委員以及相關專家學者對法律草案中的要義亮點進行了解讀。

【一問】只有捐款捐物才算做慈善嗎?

【法律草案】慈善活動,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財產或者提供服務等方式,自願開展的扶貧、濟困;救助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等公益活動。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範」孫東林:慈善事業倡導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除了捐款、捐物,扶貧濟困、扶助老幼病殘,參加公益活動、提供志願服務也是參與慈善事業的一種形式。只要有善心,大家都可以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二問】購買彩票、單位組織的獻愛心活動是做慈善嗎?

【法律草案】城鄉社區組織、單位可以在本社區、單位內部開展群眾性互助互濟活動。

【解讀】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秘書處法案組副組長闞珂指出,目前,我國慈善事業已從扶貧、濟困、救災等逐步向促進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發展,保護環境等有利於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等領域發展。通過彩票籌集來的錢用來發展福利事業,本身是做好事,但由於買彩票的人本身有中獎獲利預期,因此不屬於慈善範圍。而單位內部開展的獻愛心活動屬於互助互濟、抱團取暖,也不屬於慈善範疇。

【三問】我想捐錢,必須經過慈善組織嗎?

【法律草案】捐贈人可以通過慈善組織捐贈,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贈。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張鐵漢:因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財產用於慈善活動的,依法享受國家稅收優惠;同時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贈或者慈善服務,也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一般情況下,大額捐贈要通過慈善組織進行,以便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如果不經由慈善組織進行捐贈,無法享受稅收優惠。小額捐贈如果捐贈人沒有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要求,可以不通過慈善組織,直接向受益人捐贈。

【四問】誰可以發起慈善募捐?

【法律草案】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組織基於慈善宗旨募集財產的活動。包括面向社會公眾的公開募捐和面向特定對象的定向募捐。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張鐵漢:個人沒有資格組織募捐。進行慈善募捐的必須是在民政部門登記的,如慈善總會、紅十字會、各類基金會、公益組織等相關團體,這些慈善組織經由相應級別的政府民政部門批准取得慈善募捐資格,同時也接受相應管理和監督。

【五問】網絡上經常見到各類求助募款信息,這類信息誰都可以發嗎?受助人需要公開捐款使用情況嗎?

【法律草案】慈善組織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也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布募捐信息。

【解讀】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慈善法律中心執行主任黎穎露:如果是為了救助本人或者近親屬在網絡上發布求助信息,應該認定為個人求助行為,法律草案不禁止。而如果是為了救助本人及近親屬以外的他人在網絡上發起的個人募捐,屬於非法募捐,則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律出臺後,無論是不是公眾人物,只要以個人名義發起募捐,都屬於違法行為。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四川西昌學院法學教授王明雯:個人網絡募捐是一種贈予關係,即捐贈者將自己的錢直接贈予募捐者。而募捐者拿到錢後如何使用是不受法律約束的,捐贈者也沒有權利要求其進行公開。這也是個人募捐屢受質疑的根本原因。

【六問】公開承諾捐贈後,還能反悔嗎?

【法律草案】捐贈人通過廣播、電視等方式公開承諾捐贈,違反捐贈協議逾期未交付捐贈財產;慈善組織和其他接受捐贈的人要求交付拒不交付的,慈善組織或者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者提起訴訟。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國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施傑:承諾捐贈後就不能反悔,否則慈善組織有權通過法律訴訟要求承諾人履行捐款承諾。企業和個人要量力而行、謹慎表態,如果是為了提高知名度、增加曝光率匆忙表態,事後又無法兌現承諾,或者捐贈後又反悔了,是要受到法律約束和懲罰的。

【七問】募集來的錢沒用完,剩餘善款誰說了算?

【法律草案】慈善項目終止後捐贈財產有剩餘的,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贈協議處理;募捐方案未規定或者捐贈協議未約定的,慈善組織應當將剩餘財產用於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項目,並向社會公開。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國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施傑:目前一般分為兩種情況考慮,一是通過慈善機構捐贈給個人,如果個人沒有用完捐款,那麼剩餘錢款可以由該個人支配用於後續治療、康復等用途;二是通過慈善機構捐贈沒有指定給個人的,剩餘的錢由該慈善機構協調分配,轉給其他需要幫助救助的人使用。由於類似情況較多,亟待細化處理程序。

【八問】企業做慈善捐了錢,能抵稅嗎?

【法律草案】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財產用於慈善活動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企業慈善捐贈支出超過法律規定的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當年扣除的部分,允許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解讀】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秘書處法案組副組長闞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慈善捐贈減免稅制度。稅收優惠是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法律草案對慈善組織、捐贈人、受益人依法享有稅收優惠問題都做了規定。

全國政協委員、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目前國內的情形是捐贈者捐贈的物資都可以計價,沒有統一標準。應儘快通過立法明確捐贈物資如何抵稅。(執筆記者:王思北、劉奕湛;參與記者:吳晶、施雨岑、胡浩、董小紅、梁建強、張非非、康淼、潘德鑫)

相關焦點

  • 曹德旺37年捐160億:做慈善不是捐錢 要力所能及地幫人家一把
    37年捐160多億 「我從1983年開始做慈善,到今天為止,總共捐了160多億元。」曹德旺在會上表示,之所以捐這麼多錢,第一是出於對政府的感激和感恩。「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福耀發展平臺,也就沒有我的今天。」 第二點,是受到中國文化裡義利兼濟的影響。
  • 公益捐贈免稅助力企業慈善
    公益界人士則認為,慈善不僅是一種「愛心」,是一種「自律」,更是一種理性選擇。憑一時的熱情和感悟去做善事是不夠的,要對捐贈行為採取某種「激勵」,稅收優惠被作為重要的激勵方式予以設計和實踐,能夠起到推動公益事業發展的積極作用。目前,如何讓免稅促使慈善事業遍地開花,成為企業和個人捐錢捐物的一大動力呢?這還需要從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更大限度地創造條件,鼓勵慈善行為。
  • 公益與慈善;非營利組織與非盈利組織的不同~
    慈善的維度,通常是基於憐憫、同情或不忍之心,致力於幫助因社會問題陷於困境的個體獲得正常的生存與發展權利(自然的、受法律保護的,得到社會認可的、受尊重的、健康的、平等的、無障礙的……)。即慈善滿足的是個體利益。慈善的主體同樣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組織,受益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物等生命。比如針對個體的疾病救助、物質援助、精神撫慰、賦權增能等等。
  • 慈善機構可以拒收和退還捐贈嗎?
    2016年《慈善法》正式施行,其中第四十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贈違反法律規定宣傳菸草製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贈以任何方式宣傳法律禁止宣傳的產品和事項。」也就是說,慈善機構原則上可以接受菸草企業的捐贈,但菸草企業不得利用捐贈為自己做任何宣傳,否則是違法的。如果是不喜歡菸草企業的慈善機構,當然也可以直接拒絕他們的捐贈。
  • 不敢公開財務信息的慈善組織,不是好募捐者
    和公共財政必須公開的法理邏輯一樣,慈善組織的財務也必須公開透明。和公共財政必須公開的法理邏輯一樣,慈善組織的財務公開透明毋庸多言。但是,在2016年3月《慈善法》通過之前,公益組織是否應當公開財務信息,在中國公益圈內,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一些專家認為慈善組織沒有公開義務,理由是財務審計需要成本,公開更需要成本。
  • 慈善和公益的關係
    慈善和公益的關係公益,通俗地講是公共利益的簡稱,指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社和利益,是社會的公共利益、對公眾有益的事。在現代社會條件下,自然人或組織自願通過做好事、行善舉等公益活動,向社會公眾提供有利於提升公共安全、有利於增加社會福利的公共產品。
  • 盤點那些不僅長得好看,還熱衷做慈善的韓國藝人
    相信在很多人眼中,能夠一直堅持低調捐錢做慈善的明星都是好樣的,雖然在國內也曾鬧過很多「詐捐」的事件讓不少路人覺得對部分明星失去了信心,但就絕大部分的情況而言,能夠堅持做慈善的明星還是能夠得到嘉獎的。【1】IU李智恩說到做慈善,很多混飯圈的粉絲和路人第一個反應似乎都是IU李智恩,因為IU李智恩做的慈善太多,所以導致在很多人心中,IU李智恩就是一個典型的「人美心善」代表愛豆。
  • 從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事件分析慈善組織需注意的合規運營風險問題
    導讀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慈善基金會的合規運營問題被推到了公眾面前,而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因韓紅的個人言論以及基金會透明、高效的做法,得到了社會公眾的一致好評。然而在2月13日,新浪微博用戶「司馬3忌」向北京市民政局實名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的違法行為,再次引起公眾的熱議。
  • 慈善騙局屢屢闖關背後:公益組織行為管理待完善
    慈善騙局屢屢闖關的背後  一個子虛烏有的「中華學生愛眼工程」,這個工程假借慈善名義斂財,他們號稱的慈善營銷不但褻瀆了高尚的慈善行為,也讓眾多青少年上當受騙。這個慈善騙局是怎樣層層滲透、走進學校、大發橫財的呢?
  • 楊東平:民間慈善組織"出生難" 應全方位提升
    到了一定時期之後就變成內在的了,就不是沒錢了,變成沒人、沒能力了,有錢沒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很多人來找你,但是你不敢答應,這就是說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現在就到了這個階段,就是要強化自己的能力。    這就是說,大量新生的、小型的慈善組織、NGO有一個專業化、能力建設的問題。
  • 什麼樣的慈善組織可以公開募捐?個人捐贈如何抵扣稅?市慈善會會長...
    A: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其條件是必須依法登記滿二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要制定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時間、地域、負責人姓名、地點、捐款方式、銀行帳戶等。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做出決定。
  • 慈善法實施後 單位還能組織獻愛心活動嗎?
    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3號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那麼,《慈善法》出臺,將對個人求助行為等起到怎樣的規範作用呢?個人能否發動網絡募捐?浙江一劍律師事務所黃旭亮律師表示,《慈善法》沒有規定個人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組織募捐。該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
  • 思想者|周中之:慈善公益如何應對功利考量
    前3條是「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優撫;救助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主要屬於狹義的慈善的範圍;後3條是「促進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的發展;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符合本法規定的其他公益活動」,主要屬於狹義的公益的範圍。可以說,《慈善法》中所說的「慈善」是廣義的,包含著狹義的慈善和公益兩部分。
  • 龍光集團(03380)慈善基金會榮膺「2020年度慈善公益組織」
    (原標題:龍光集團(03380)慈善基金會榮膺「2020年度慈善公益組織」)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16日,2020「南粵慈善 公益同行」活動在廣州隆重舉行。
  • 未來五年民政部門在慈善、社會組織、社工等領域會做什麼?來提建議...
    作為慈善事業、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等領域的主管部門,「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的制定,無疑對這些領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期間慈善事業、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等領域的發展目標和具體工作會有哪些呢?對比《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期待大家提出相應的建議。
  • 做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做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2013-04-2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會賢人們經常認為慈善就是富人捐錢贈物給窮人,而陳逢幹卻說:「做慈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錢多錢少也不是衡量標準,貴在精神,重在參與。」這簡單而又樸素的話語,既是他對慈善的詮釋,也是他幾十年如一日一心向善的寫照。
  • 《慈善法》明起施行 非營利性組織可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
    下月起,慈善法公布前已經設立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非營利性組織,可向其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新成立的組織,可由發起人以慈善組織名義向縣級以上民政部門申請設立。提供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救災、助醫、助學服務的公益慈善類組織,可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按照慈善法規定,依法登記滿兩年的慈善組織,可以申請公開募捐資格。
  • 歷史鉤沉:基督教對文明的影響——愛與慈善
    「慈善」一直是基督教思想的核心。《中國大百科全書》裡解釋「慈善事業」說:「從同情、憐憫或宗教信仰出發對貧弱者以金錢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實際援助的社會事業……」,又說:「(慈善事業)是最悠久的社會傳統之一,它藉由金錢的捐助和其他服務,來提升人類的福祉,出於對人類的熱愛,為了增進人類的福利所做的努力。」
  • 泰劇明星熱衷慈善:Mai為慈善剪掉長發,Toon發起長跑活動
    或許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高薪」不忘本,泰星們紛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力挺慈善事業,看著讓人十分暖心。下面,小編就來給的大家扒一扒泰星是如何為慈善助力的。泰國當紅女星Mai泰粉一定不會陌生,最近,Mai在網上曬出了一組自己的短髮照片,不知情的粉絲可能會覺得比較可惜吧,感覺留著長發的Mai看起來更有氣質,更淑女一點,其實,Mai是在為慈善事業助力。Mai把自己留了多年的長髮減掉,目的是為了把頭髮捐給那些和癌症作鬥爭的癌症患者。
  • 慈善組織捐款相關的法律問題怎麼說?聽律師解答!
    1、慈善組織「管理費」問題近期網上輿論頗有爭議,很多人對於慈善組織從捐款中扣除部分作為管理費用的行為表示不解。那麼,慈善組織「管理費」該怎麼收?慈善組織收取管理費用的標準是什麼?2、重大突發事件中,捐贈款物必須依靠特定慈善組織收取和發放是否有法律依據?慈善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依法登記滿二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慈善法第三十條規定,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需要迅速開展救助時,有關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協調機制,提供需求信息,及時有序引導開展募捐和救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