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屬於學習方法解讀類文章,總共十篇,這是第九篇。從清華北大學霸網上公布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進行剖析解讀,不僅僅是簡單的方法論,更是結合本人多年素質教育的經驗從心理學、認知科學、腦神經科學進行解讀。希望對於想提高學習效率、取得好成績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河北理科狀元李曼茜
很多人感嘆,為什麼這些高考狀元們學習快、記得牢,有沒有獨門秘籍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拆解一下河北理科狀元李曼茜5+10預習複習方法,讓你也能學會這套學習秘籍。
針對具體學科,拿出15分鐘課,前5分鐘預習,課後10分鐘複習。
1、預習最好安排在每天的作業和複習後。
知識從來不單獨產生、它們總是是環環相扣的。以前的舊知識掌握紮實了,學起來的新知識才更容易,可以根據學習任務的輕重和學習時間的調整。
我們學習知識並不是吃包子一樣,一口吃一個,吃下去你就掌握了。而是類似於小狗撒尿一樣,一點點擴散的。真正的學習發生在已知知識的邊界,就是最近發展區。所以不會存在知識的跳躍性學習,加減法沒有學好乘除法反而水平很高。
最近發展的理論是由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的兒童教育發展觀。
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
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
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如下圖)。
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學習發生在最近發展區
2、課前預習的最佳時長要控制在5分鐘內。
因為預習不等於自學成才,我們只是要通過預習提前了解學習任務和目的,熟悉老師要講的內容框架,找出下節課的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力的地方,而不是完全取代老師。
(1)用俯瞰的方式了解知識的結構.
首先通讀這節課的內容,包括例題思考題,然後嘗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這節課想講什麼?它有哪些幾個部分?有什麼新概念的知識點要掌握?這就是帶著問題去讀書。
俯瞰方式有點類似於從空中給知識拍照片,雖然我們對這片地圖還不熟悉,但是俯瞰會讓我們有一個整體印象。例如中國地圖,我們看完地圖在學習,老師講到中國地形西高東低、形狀像一個大公雞時候,就和我們腦海中已知的圖像對應起來,更容易學習。
(2)預習時只要標記兩樣東西。
一是知識結構,也就是今天要學的內容有哪幾部分組成,它們之間的聯繫是什麼。
二是重點難點,比如說這節課要講到的公式,定理,語法,這些核心知識點等,除此之外,如果我們預習時發現有些地方沒有理解,也要及時的在旁邊打問號,方便上課提問。
中國地形圖 圖形記憶大於文字記憶
(1)及時複習。
就是當下學完就馬上複習,這個時候主要是查漏補缺,強化知識的連接,即實時複習,就像在腦子裡放電影,你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
(2)周期性複習。
比如說每周的複習,每月的複習,每學期的複習,這些都屬於周期性的複習,它的目標在於鞏固記憶,然後讓我們熟能生巧。
五、怎樣進行及時複習?
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康奈爾筆記回憶法,一種是小組互考法。
(1)康奈爾筆記回憶法.
利用筆記本進行複習,筆記本分成三個部分,左邊一塊,右邊一塊,底部一塊。
1、左邊上課使用記,上課時聽到的關鍵詞概念,知識要點特別簡單,比如生物課就可以記生物的共同特徵,生物圈的生存條件,生態系統的概念;
2、右邊課後複習,用對照左半邊的知識點回憶上課的內容,在右半邊默寫出概念和論據;
3、底部列提綱提綱上列知識點,重點難點個性詞典,生僻字成語,專有名詞等。
4、筆記回憶方法流程
在課堂,在左邊寫筆記,課後右邊默寫,最後在底部總結,筆記列完之後直接用手擋住已經默寫好的右邊筆記,然後根據關鍵詞重述一遍內容和提綱,當確定複述出八九不離十,這時才完成了及時複習。
(2)小組互考法
和同學結一個複習小組。主要是給我們兩個方向的提示,一是查漏補缺,二是激勵作用,課間時候互給出對方出題,如果這個問題自己注意到了,但是把對方難倒了就特別有成就感,而且這會讓我們產生一種動力,為了不被難倒,我們會專心聽課,認真複習,同時為了難倒別人,我們會學得更深,讀得更仔細。
總結,今天我們跟隨河北省理科狀元李曼茜同學學習了5+10預習複習方法,針對具體學科,拿出15分鐘課,前5分鐘預習,課後10分鐘複習。預習時候要注意視角要高同時注意標記重點、難點,帶著問題去學習。複習時刻用到了康奈爾筆記法和小組互考法,這樣的方法你掌握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