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聯合國《2019年數字經濟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約13萬億,佔全球GDP15.5%,全球數字服務出口額約2.9萬億美元;過去15年中,數字經濟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2.5倍。其中美國、中國、日本是全球主要的數字經濟體,佔全球數字經濟比重分別為35%、13%以及8%。
而在疫情影響下,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2020年提振經濟的重要議題,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大數據、VR、AI等新一代數位化/線上化技術得以迅速發展。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評估,中國眾多行業之中,房地產領域數位化程度不足10分,具有巨大的改善空間。所以,相比需求側對服務質量和多元化的迫切期待,供給端的數位化升級改造仍顯滯後。
那麼,在「住」的領域,數位化將觸發什麼樣的變動?如何推動數位化升級改造?
近日,貝殼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21世紀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居住服務業數位化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梳理了居住服務業20年的數位化路徑,指出供需關係、政策、技術正在驅動居住服務業進入數字新時代。
居住服務業數位化跑出加速度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VR/AI等技術的應用,我國居住服務行業正在經歷數位化的加速度發展。
貝殼研究院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及21世紀產業研究院通過首次梳理中國居住服務業近20年的數位化歷程發現,以數位化為尺丈量二十載,中國居住服務業走過了「信息化」、「網際網路化」、「移動化」階段,正在著力向智能化邁進。
1998年中國福利分房時代結束,中國居住服務業方才開啟市場化進程。反觀英美市場,多數國家早已在70-80年代便開始了企業信息化建設,而在中國這一進程則要等到2001年。以我愛我家ERP系統(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簡稱)應用為裡程碑,我國居住服務業一改純線下時代經紀人之間就近、線下、隨機信息分享與合作的模式,滯後啟動了數位化之路。
2003年「非典」爆發,特殊時代背景促使購房者開始大規模「觸網」。以搜房幫上線為標誌,中國居住服務業進入網際網路化階段。而從國外情況來看,早在1994年,美國便已出現線上房源列表和房源廣告,MLS(多重上市服務,Multiple Listing Service)系統開始聯網,1999年即誕生了消費者廣泛觸及房源信息的門戶網站MOVE。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與APP的廣泛應用,中國居住服務業在2014年起進階移動化。以愛屋吉屋上線、搜房從線上向線下擴張、鏈家等從線下向線上進軍為關鍵節點,線上線下流程接駁的O2O模式走入歷史舞臺。報告分析,移動化階段房源和人的數據相較均呈現量級提升,房源信息維度顆粒度遠超PC時代,消費者與經紀人行為數據被廣泛記錄,為下一智能化階段打下基礎。而在美國,基於地理位置(LBS)找房服務的E2E(End to End)模式則出現在2009年,中國居住服務業從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開始加速趕超。
此後,中國居住服務領域探索出全新的發展路徑。2018年4月,從鏈家網轉型而來的貝殼找房成立,開放積累的大量數據能力,利用VR、AI等綜合數位化技術拓展垂直領域的多場景應用,促成多方協作,重構交易流程,國內居住服務進入智能化應用階段。智能化時期,國內產業網際網路平臺逐步追平美國。短短2年內,貝殼找房已具備全球領先的VR算法和採集能力,並向日本上市房產科技公司GA出口該項技術。
數位化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極大地提升社會生產力。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表示,在數位化背景下,企業生產經營方式、政府治理方式、居民生活方式將繼續發生重大變化。數位化轉型可能使世界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誰先抓住機遇,就有可能脫穎而出,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話語權。
探索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方法論
根據聯合國《數字經濟2019》報告,2018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佔GDP的15.5%,全球數字服務出口額約2.9萬億美元,過去15年數字經濟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2.5倍——居住服務數位化無疑是充滿想像空間的大市場。然而,傳統行業如何進行數位化轉型,居住服務的數位化之路又有何蹊徑,這是行業眾多參與者一直在思索的命題。
據《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了解,《報告》以貝殼找房為案例,專章分析了居住服務業的數位化轉型的四步方法論:第一步,深入產業,洞察業務,提煉業務關鍵要素,搭建指標體系;第二步,在資源和技術約束下,集中資源,策略性取捨;第三步,標準產品化,數據積累,反哺業務;第四步,產品智能化,重構流程。
回顧企業發展來路,貝殼找房的數位化歷經了「垂直生長」。與消費網際網路不同,產業網際網路的轉型必須建基於對產業的深刻洞察。依託鏈家十多年的深耕經驗,貝殼找準「房-人-流程」三大要素,並以此為目標逐個數位化突破。
據貝殼找房相關負責人介紹,貝殼找房以超過6億元投入,撬動房源的原始數據積累。早期,通過人工挨家挨戶數樓、拍照,對數據與證據進行對比。後期,依靠GPS定位儀實地跑盤,拍攝並記錄樓棟、單元號、樓層、房間號等,並進行人工核實。隨著VR技術的應用,房源信息突破二維、靜態形式,貝殼自2018年開始全面升維房源數據,目前已累計掃描重建超過646萬套VR房源。
攻克「房」的數位化後,貝殼開始啟動更複雜的「人」的大數據積累。據了解,截至2020年5月,共積累3.4億條、1307維的用戶數據,用以刻畫身份、性別、年齡、職住、設別、瀏覽頻率、商機頻率等。
而這些數據則成為向「流程」智能化躍升的基礎。據悉,貝殼找房通過AI模型構建了447億條三元組構成網狀的知識圖譜,包括60類維度、24億條級別覆蓋商圈、房屋、地標、學校、客戶、經紀人推理關係的知識體系,及294類維度、52億覆蓋權屬、價格、籤約、帶看、屬性、地理位置的知識關係網絡。
從外部來看,貝殼找房正在進行「橫向開放」。其通過以樓盤字典、A+、貝殼分、小貝助手等為代表的大數據與數字工具搭建了行業新型基礎設施,面向經紀人、店東、品牌、政府進行全行業開放和輸出。
不僅如此,交易數據的溢出效應與業務延展性使以貝殼為代表的交易平臺開始撬動全居住服務產業鏈的數位化。據了解,貝殼找房已連接34家銀行與評估機構,向其開放在線能力評估數據,提升房屋評估與房屋抵押貸款效率。在家裝領域,通過VR+AI裝修產品實現消費者的裝修需求前置挖掘,上線施工平臺(被窩家裝)重新定義家裝行業流程,並實現工程進度的可視化,提升消費者家裝服務體驗。
整體來看,居住服務業企業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仍面臨戰略認知、資金儲備、人才和組織、數據孤島等挑戰。《報告》指出,為推動產居住服務業數位化,一方面需企業在堅定數位化戰略決心基礎上,借力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輕投入轉型;另一方面,政府政策也可為轉型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