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螞蟻金服被暫停上市成為了最熱的話題,中籤的股民和沒中籤的股民互相調侃,出了不少的段子。頭條和抖音的以此為素材做的小視頻也不少,有些還很搞笑,業內專業分析的文章也很多。
螞蟻金服的上市也是出現了很多的波折,但一切都要落地,只待上市時,10月下旬的外灘金融峰會上,馬雲的演講被廣泛關注,媒體說他的演講「火花四濺」,不知是否這些言論被進行了一些解讀,引發了各方的思考。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這個論壇上,財政部的一位副部長在馬雲的演講之後也發表了一個演講,這個演講裡面透露的信息實際已經預示了未來要發生的事情。
財政部副部長的講話是從明年全球經濟可能加快復甦,要適時調整金融監管政策的角度出發,提出要防止金融科技誘導過度金融消費。
目前,國家面臨著從疫情中走出恢復經濟的重要時期,財政政策更加積極,金融政策名義上是穩健的,但靈活適度的解讀也讓大家感受到的是暖風頻吹。今年前三季度創紀錄的16.26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使得流動性更加寬鬆,在這個時刻,一方面要採取逆周期宏觀政策應對疫情的衝擊,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增加中長期風險。寬松的貨幣政策起到了短期內穩定市場的作用,但是其負面效應也不容忽視。貨幣增長過快後,其投向與結構就變得至關重要。如果實體與金融背離、就會導致宏觀槓桿高企、資產價格膨脹、政策邊際效益遞減等問題就會接二連三的顯現出來。
財政部的副部長強調,放鬆監管必須審慎有度。隨著疫苗研發取得突破,明年全球經濟可能加快復甦,金融領域容易出現自我循環、放大槓桿、積累泡沫的情況,因此需要適時調整金融監管政策。
「疫情倒逼數字經濟加快發展,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領域廣泛應用,傳統金融業態正在被重塑。」財政部的副部長在演講中提到:要支持金融科技發展,也要堅持「科技向善」,堅持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造福社會的價值追求;也要建立、遵循相應的市場規則,防止金融科技誘導過度金融消費,防止金融科技成為規避監管、非法套利的手段,防止金融科技助長「贏者通吃」的壟斷。這段話應該很清楚地表明了政府的態度。這就有了後來的約談吧!
我看了一些網友的評價,關於這次螞蟻金服的暫緩上市也是眾說紛紜,對借唄與花唄等小額信貸項目的評價同樣是褒貶不一。馬雲本人也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他的創新思維我也很佩服,也正因為創新也和監管不斷地發生衝突。市場是有規則的,因為規則才使市場變得有效。但市場和政府的關係還是微妙的,這次五中全會提出的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說明市場也不可以任性,有針對性的監管還是必須的。
螞蟻金服什麼時候可以再次上市,應該是一個時間問題,但也有人認為會不了了之,這就看這裡的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或者說市場與政府達成了共識,在提倡創新的大背景下,金融創新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是未來國家發展的動力。目前又在談建立新型消費模式,馬上就是雙11了,馬雲的淘寶天貓還是有其貢獻的。
但創新不能違背國家的大政方針,不能脫實向虛,那句「科技向善」還是有很深的內涵的。金融業科技創新是對的,但不能出現金融風險,不能出現新型的次貸,這也是出於數字安全和金融安全的考慮,這是一個應該提到國家戰略高度去考量的問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