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優信、螞蟻金服,上市前「姓」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2020-12-16 和訊股票
  讀懂贈語:雷軍和戴琨都輸給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叫彭蕾。

姓氏,是個有趣的東西,它代表著傳承有歷史底蘊,

在資本市場中,姓氏又多了一層意義:市值。

  7月9日,雷布斯成功敲鐘,雖首日破發,但小米集團(A17348.SH)依然收穫了3759億元市值。

  而就在十幾天前,優信(UXIN.O)成功上市,陪著戴琨七年長跑的投資人終於鬆了口氣,雖然優信的市值不足30億美元。

  與前兩者相比,螞蟻金服明顯更加龐大,6月8日,其最新估值為1500億美元,已經超過百度、京東總和。

  三者雖然所處領域不同,在市(估)值規模上也相差巨大,但在「姓氏」上,卻都有相同的執著。

  1、小米,利潤靠硬體,但...

  小米主要盈利來源是硬體銷售,卻在招股書中稱自己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雷軍亦在公開信中表示: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

  網際網路公司,核心是流量、用戶,BAT各自擁有自己的現象級流量入口,百度之搜索、騰訊之社交、阿里之電商,而小米沒有現象級流量入口,只有一個現象級硬體產品——小米手機。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小米出貨6112萬臺手機,國內出貨量5200多萬臺,2017年小米手機銷量9141萬臺,在國內的出貨量是5510萬部,與三年前相差無幾;換言之,小米手機在國內的市場已近飽和,增長高度依賴海外市場,但手機的利潤是有限的,海外市場也必然有飽和的一天。

  若小米將自己定位為一家硬體銷售公司,它未來的想像力很有限。其發展的其他硬體產品,對於日漸飽和的手機市場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其他硬體的市場和更換率遠遠不能與手機相比,小米的天花板依然很低。

  網際網路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領域,每個用戶創造的價值,難以估計,小米有做網際網路的線下流量入口——手機,雖然2011年,米聊已經放棄成為一個全民級App。

  據自媒體秋水筆談:2011年7月28日,雷軍與小米糰隊開會,會議主要議題是應對騰訊的全線壓上。雷軍在會議上坦言,如果小米跟騰訊硬碰硬,能勝出概率接近於中六合彩,但不表示小米沒有機會。雷軍鼓勵員工說:

  「米聊與騰訊的微信真的不一樣,米聊是做手機上的SNS,而不是手機上的IM。」

  對於這個決策,雷軍當時是無比之正確,但今天無比之錯誤。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佔據了我們絕大多數時間,如果小米在手機中大量推廣自身的網際網路服務,確有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的潛質,但現在,無論它怎麼強調,網際網路的屬性依然薄弱。畢竟現象級的硬體產品和網際網路產品還是有區別的,每個小米手機中都會自帶米聊,但大部分人使用的卻永遠是微信。

  在淘寶、京東、百度、微信、頭條、滴滴、美團眾多巨頭的夾縫之中,小米作為網際網路公司的突破口難尋蹤跡。

  即便如此,對於小米來說,它未來必須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不管投資人現在是否相信,它必須讓投資人未來相信,因為資本市場需要。

  2、優信,賺錢靠金融,但...

  優信,靠金融賺錢,但我是電商

  在這部分開始前,先說下雷布斯的另一個布局——小米金融。相比於硬體或者說硬體銷售,金融這個「姓氏」的想像力更弱。

  小米金融涉及供應鏈融資、網際網路小額貸款、支付、理財產品分銷、網際網路保險等業務,換言之:

  其手握數張金融牌照,據小米招股書披露,截至2017年末,小米金融股權估值為人民幣3.8325億元,這個數字雖然和金融科技巨頭沒法比,但看上去似乎還可以,畢竟起步晚嘛,但如果和小公司比......

  點牛金融(DNJR.O)和愛鴻森(AIHS.O)是網貸行業公認的兩家袖珍上市公司,業務以網貸為主,累計成交額不過十幾億元,但二者的市值卻遠遠高於小米金融。

  金融是一個缺乏想像力,還有些讓人看不懂的領域。

  優信與小米所屬行業不同,卻一個相似的舉動。優信主要的盈利來源是金融,但卻稱自己是一家電商平臺。

  在報導優信的新聞稿件中,多將優信稱為「中國二手車電商行業第一股」,招股書也提到,優信是中國最大的二手車電子商務平臺。

  然而,無論是淘寶、京東,還是唯品會、聚美優品,沒有一家電商平臺是以金融為支柱業務。同時,網際網路汽車交易行業的主要盈利模式卻是金融,優信也不例外。

  2017年,優信「2C」業務(即優信二手車)的金融業務營收9.44億元,佔2 C業務總營收的80.4%,佔優信總營收的48.4%,然而優信卻要堅持自己是一家汽車電商平臺。

  為何優信一定要將自己定義為電商呢?

  簡單來說,電商屬於網際網路行業,監管弱且具備無限可能性,一個成熟的網際網路產品可能帶來難以想像的利潤,比如「王者榮耀」;而金融已進入嚴監管時代,大部分金融公司的業務都受槓桿率限制,且不是一錘子買賣,很長尾,即使市場足夠大,天花板的高低也要由自有資金及風控決定。

  阿里的50倍、騰訊的44倍、京東的277倍PE都被視作正常,但同樣是搞「網際網路」出身的趣店,目前PE只有4.21倍,想像力上相去甚遠;除了趣店,已經實現盈利,並有易車、騰訊、百度、京東等巨頭站臺,私募融資達百億元的易鑫集團總市值只有202億港元(約合170.32億元人民幣)。

  對於優信電商的「姓氏」,資本市場似乎並不認可,截至目前,優信市值一路下跌至21.5億美元,較峰值縮水30%,「姓氏」何其重要。

  3、螞蟻金服,牌照成堆,但...

  6月8日,雷軍與戴琨還未敲鐘,螞蟻金服已經得到了融資140億美元的「高考」分數。

  140億美元,已經超過了拍拍貸、趣店等9家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總市值,1500億美元的估值超過了百度(BIDU)和京東(JD)的市值總和,成為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依仗的卻不是成堆的金融牌照。

  筆者曾在過往文中表示,螞蟻金服今天的成就得益於戰略的超前,在「姓氏」上的選擇上,螞蟻金服依然很超前。

  小米、優信的「姓氏」,是在需要別人認可的時候,打了一手別人不太認可的牌;

  而螞蟻金服是在不需要別人認可的時候,打了一手同樣「不需要別人認可」的牌:反正我需要你認可的時候你會認可的。

  過去的金融,是監管沒說不讓做,我就可以做;現在的金融是,監管說了你可以做,你才能做。這個道理螞蟻金服第一個琢磨明白了,立好了flag:我以後是要做科技的,金融不是我主業。

  科技的市場有多大?金融的市場有多大,科技的市場就有多大,誰能看到科技的天花板?而且螞蟻金股有足夠的時間完善這個故事。

  雖然螞蟻金服還未上市,但其科技公司的定位已經日漸牢固,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時,螞蟻金服約64%的收入來自於支付連接,23%的收入來自於金融服務,14%來自於技術服務;2016年,技術服務的收入比例上升至17%;

  到了2017年,技術服務的收入佔比大幅上升至34%。

  如果今天的螞蟻金服依然以金融的面貌出現,又能估值幾何?看看銀行股的市淨率,或許會有答案。

  不得不說,HR出身的彭蕾果非常人。

  4、「姓氏」與公司價值

  資本市場的故事是有限的,但因為看故事角度不同,每個人對一家公司價值的判斷都不相同。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文章的一個案例恰恰體現了這點:「Uber2010年成立,最初的盈利模式很簡單:司機與乘客成交額提成20%,2013年營業收入只有2.2億美元,2014年6月初完成了一筆12億美元的融資,如何估值?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金融學教授Aswath Damodaran基於全球汽車服務市場及Uber市場份額、市場潛力,認為Uber值59億美元。2014年6月,參與Uber融資風險資本家 Bill Gurley(Uber董事會成員),給出了Uber250億美元的估值,實際交易估值是170億美元。

  為什麼估值差異這麼大?因為這位教授把Uber定位為汽車租賃服務行業。這是一個傳統行業,全球汽車租賃服務市場規模1000億美元左右。這位教授基於計程車服務業的市場規模和Uber市場份額、市場潛力等假設得出59億美元估值。只有計程車服務市場規模達到3000億美元,或Uber市場份額能夠超過20%,才能達到170億美元的估值。這個行業不可能達到這個規模。而Uber的投資者基於共享經濟理念,把Uber定位為出行行業,可以不斷延伸和衍生汽車服務,所在市場規模預期在4500億—1.3萬億美元之間,只要佔據2.5%的份額就可以達到170億美元的估值,參與Uber投資人認為自己是穩健估值。當然,其他投資人可能認為是風險估值。相比投資人的估值,紐約大學金融學教授對Uber是保守估值。」

  Uber的業務和體量,不會因為金融學教授和風投的觀點不同而發生變化,變化的只不過是二者眼中,Uber的「姓氏」:汽車租賃或是出行行業。

  然而就因為姓氏的變化,二者估值卻相差111億美元。這就是為什麼小米要是網際網路公司,優信要是電商公司,螞蟻金服要是科技公司。

  姓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那應該姓什麼呢?

  在我們的課本中,有一句話被反覆提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科技無論是以網際網路的形式落地還是以實體行業的形式落地,做的都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事情,核心都是挖掘用戶價值,相比於已經近乎飽和的傳統行業,科技、網際網路是屌絲翻身的唯一機會。

  對於螞蟻金服來說,金融的市場有多大,科技的市場就有多大。

  其他行業亦然。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讀懂新金融。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趙豔萍 HF094)

相關焦點

  • ATM中的「M」是指小米、美團點評還是螞蟻金服?
    網傳有好事者根據網際網路巨頭或獨角獸企業的市值(估值)、經營模式及發展前景做分析,從而得出「ATM」的說法,除原來就佔據頭部的阿里、騰訊,新晉的「M」是指今日剛剛上市的小米,或是同樣即將在港交所上市的美團點評,還是同樣蠢蠢欲動的螞蟻金服?
  • 螞蟻金服暫緩上市說明了什麼?
    這幾天螞蟻金服被暫停上市成為了最熱的話題,中籤的股民和沒中籤的股民互相調侃,出了不少的段子。頭條和抖音的以此為素材做的小視頻也不少,有些還很搞笑,業內專業分析的文章也很多。螞蟻金服的上市也是出現了很多的波折,但一切都要落地,只待上市時,10月下旬的外灘金融峰會上,馬雲的演講被廣泛關注,媒體說他的演講「火花四濺」,不知是否這些言論被進行了一些解讀,引發了各方的思考。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這個論壇上,財政部的一位副部長在馬雲的演講之後也發表了一個演講,這個演講裡面透露的信息實際已經預示了未來要發生的事情。
  • 螞蟻金服暫緩上市,馬雲失去的不僅是240億身價,更重要的是這個
    馬雲真正做到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當然,也有人說,現在淘寶上有很多假冒偽劣的商品,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淘寶上應有盡有,涵蓋了我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也給我們帶來了更方便的購物體驗。最近退休之後的馬雲再次走上了焦點,這一次是因為螞蟻金服上市被約談。 淘寶讓這個世界上的生意變得如此簡單,也承擔起了賣家和買家在交易過程中的風險。就這樣,支付寶應運而生。據相關了解,馬云為了推出支付寶,甚至還冒了「坐牢」的風險。事實證明,馬雲這一次賭對了,支付寶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支付寶現在已經是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了,直接打通了買家和賣家之間的制約擔保環節。
  • 螞蟻金服上市之後, 馬雲會成為世界首富嗎?
    阿里巴巴的馬雲的過去,螞蟻金服是馬雲的現在,阿里雲是馬雲的未來。可以看到,螞蟻金服對於馬雲的重要性,一旦上市,就極有可能成為中國的首富。現在的話估計要調高這個數值,在A股上市,螞蟻金服很可能估值在7000億人民幣以上。而雷軍的小米估值可能會受到中國手機市場萎縮以及印度手機市場發展的影響,如果前景良好,我覺得估值應該在1100億美元以上,甚至可以達到1300億美元。
  • 螞蟻金服稱尚無上市時間表
    原標題:螞蟻金服稱尚無上市時間表   螞蟻金服要上市了?針對有媒體報導稱「螞蟻金服計劃A+H兩地同時上市」的說法,螞蟻金服回應本報記者表示,沒有上市時間表。   近日,有媒體稱螞蟻金服上市團隊已於近日開始在港接觸部分機構投資人,中金以及瑞信實際為螞蟻金服提供上市前期的服務,並已經做了不少準備工作。
  • 螞蟻金服暫緩上市,馬雲被四部門聯合約談,背後意味著什麼?
    前天晚上傳來一個重磅消息: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這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再結合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的發言,似乎重重迷霧籠罩著中國的金融市場,今天廷邦就為大家揭開這背後的真相!馬雲的言外之意暗示現在的金融市場沒有體系,更談不上風險管控。國家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已跟不上創新,螞蟻金服與銀行的合作已是優勢互補,勢在必行,這也正是螞蟻金服與四部門交鋒的根本所在!
  • 蟻金服打新股需要什麼條件?螞蟻金服申購條件介紹
    螞蟻金服A股打新是在科創板打新的,相信很多關注股市消息的人都知道,那麼想要申購這支新股票,我們就要先開通科創板的交易權限,具體需要什麼條件很多股民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 馬雲「四處開炮」,螞蟻金服暫緩上市
    11月3號,上海證券交易所突然發布一則公告,暫緩螞蟻金服上市。而在馬雲演講當天,正是螞蟻金服的上市前夜。既然螞蟻集團上市在即,為什麼馬雲還公然開炮,處處樹敵呢?首先我們要清楚是在什麼場合之下馬雲"敢"說出寫這話。從當天的視頻全過程中來看,首先由王副主席發表致辭!以及四大銀行的負責人還有各個政商界的頂級大佬。
  • 對比PayPal、螞蟻金服,誰更值錢?
    螞蟻金服上市傳聞再起,同樣從電商企業分拆的PayPal早在2015年就在納斯達克完成上市。如今PayPal市值927億美元,遠高於eBay的407億。螞蟻金服當前估值已經達到1500億美元,未來同樣有機會超越阿里巴巴。今年以來,螞蟻金服就不斷傳出上市的消息。4月12日,彭博報導,螞蟻金服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金額至少達到100億美元。
  • 螞蟻金服暫緩上市,這個女人的損失比馬雲還要大
    螞蟻金服的上市推遲後,阿里也受到了牽連,股價一路下跌,馬雲的身價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從半個月前的654億美元的身價,跌到了現在的507億美元,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馬雲的錢就少了近150億美元。但是螞蟻金服上市,馬雲並不是最大的直接獲利者,而是阿里的十八羅漢之一的彭蕾,據股權穿透可以了解到,馬雲持有螞蟻金服的股份為8.8%,而彭蕾持有的股份竟然高過了馬雲,達到了9.8894%。
  • 君正集團,螞蟻金服+疫苗,這泡沫什麼時候吹破?
    7月20日,螞蟻金服官宣要上市科創板,據傳當時整層樓都是歡呼雀躍的聲音,網友稱那是財富自由的味道。市場對於螞蟻金服概念是非常熱捧的,任何和螞蟻金服沾上邊的都飛了起來。這不僅讓我想起2018年的獨角獸概念,具體個股啥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自己回頭去翻。 那究竟是不是螞蟻金服上市的受益者呢?
  • 螞蟻金服上市在即,馬雲就金融創新發言
    近日,螞蟻金服上市的消息頻頻出現,引發熱議。就在1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在上海確定了螞蟻金服的上市定價。如此大規模IPO的首次在紐約之外的地方定完成價,尚屬首次,這在5年前甚至3年前想都不敢想。同時,馬雲在峰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內容包括金融監管與創新、金融的本質、數字貨幣等。
  • 螞蟻金服宣布上市,5000名員工一夜暴富:選擇,比能力重要!
    媒體報導,馬雲的螞蟻金服集團即將上市,市值或將高達3萬億元。這意味著,阿里及螞蟻員工可能將誕生5000個千萬富翁,500個億萬富翁!有內部員工爆料,說上市消息傳開後,螞蟻金服整層樓都在歡呼!記得23年前,馬雲創業失敗,跟他的手下說:「你們要是跟我回家二次創業的話,工資只有500塊,辦公室在我家那,而且做什麼還不清楚,我只知道我要做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網站
  • 螞蟻科技退出,支付寶全資掌管螞蟻金服,上市計劃還繼續嗎?
    12月1日,天眼查APP顯示,螞蟻金服(杭州)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出現工商變更,原股東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退出,由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接力全資持股。而就在4個半月前,螞蟻金服運營主體原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才剛剛更名「螞蟻科技」,劇情如此反轉,相信與11月初螞蟻金服暫緩上市的消息有關。
  • 螞蟻金服收入結構曝光:技術服務收入成支柱,聯合貸佔大頭
    話說,八姐前兩天就曾爆料說,螞蟻金服也許要上市了,計劃是在內地A股和香港H股同時上市。而這幾天,八姐也聽說,螞蟻金服在與投資機構、二級市場重要基金的溝通中,也向投資機構披露了公司發展的一些重要信息。根據八姐獲得的信息,與大家想像得不同,螞蟻金服支付交易的收入佔比已經下降,而技術服務類的收入佔比在快速上升,並將成為未來主要的收入組成部分。
  • 螞蟻金服上市員工成千萬富翁!阿里還有兩張王牌 市值超7500億
    但是這並不影響巨頭上市的腳步,上個月京東、網易回歸港股上市,隨後國內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回歸A股科創板上市,就在前兩天螞蟻金服宣布將在科創板和港交所上市。7月20日下午,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以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消息公布後,螞蟻集團整棟辦公樓都沸騰了,這也被網友稱為是財富自由的聲音。
  • 小額貸款公司起家的螞蟻金服上市前遭遇滑鐵盧,黃奇帆早有預言
    在隨後的幾年,除了螞蟻金服,蘇寧、百度、京東、小米、樂視、滴滴、美團、美的、海爾等紛紛在重慶註冊成立小貸公司。2015年底,重慶成為首個出臺地方網貸政策的城市。而在黃奇帆卸任市長一職的2016年,重慶的小額貸款餘額已排名全國第一。到2017年,重慶又成為國內首個小貸餘額突破千億的省市,也是獲批網絡小貸牌照數量最多的地區。因此重慶被稱為「網貸之都」。
  • 九卦|對螞蟻金服的近距離審視,一個金融從業者的再思考
    關於螞蟻金服的事件,我也和朋友們進行了角度各異的交流,就如同美國大選的紛紛擾擾,「你想看見什麼,你就會看見什麼」,螞蟻事件對我們來說也一樣。在今天的文字裡,我試圖站在一個金融從業者的角度,用一些淺顯易懂的語言、中立地來還原螞蟻背後的一些真實情況,至於螞蟻金服後續將會怎樣,交給各位看客自行評論吧。
  • 螞蟻金服增資控股國泰產險獲批 保險「棋局」落下重要一子
    雖然已成為眾安保險的第一大股東,但螞蟻金服在保險業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昨日,臺灣上市公司國泰金控發布公告稱,其大陸子公司國泰產險獲螞蟻金服增資事宜正式獲批。增資完成後,螞蟻金服將實現對國泰產險的控股,其保險「棋局」落下重要的一子。
  • 螞蟻金服變身「馬雲今服」,看馬雲於國於民有利有害?
    螞蟻金服上市被臨時叫停,變身「馬雲今服」,馬雲於國於民有利還是有害?左岸橋西有個同事,她家閨女的男朋友,準確點說準女婿,是螞蟻金服的高管。前一段時間,螞蟻金服謀劃上市,小兩口就計劃在杭州買一套大房子,然後把同事接過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