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看電視,對於孩子們來說,就像進入了一個微觀的、五彩斑斕的世界,那個世界裡的人物形象是鮮活的、可愛的,有致命吸引力的,所以他們能迅速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然而,如果每天看電視的時間過長,並不是一件好事,它對孩子身體以及心理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父母可別不在意。
孩子沉迷電視,黑眼珠「消失不見」
小凱是一個小學生,父母長年在外地打工,他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並和他們一樣成了一個「電視迷」。
戲劇、動畫片、家庭倫理劇……這些他都精通,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記性不太好,前一天看完的內容,隔天就忘乾淨了,每次都由小凱在一旁充當「記事本」,幫爺爺奶奶講之前的故事情節,老人家總是樂呵呵地在一邊說:「凱兒是個好苗子,腦瓜子靈活,以後要考名牌大學哩!」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凱對電視的熱情只增不減,每天放學急匆匆寫完作業,剩下的時間都用來追劇了,直到晚上11點才被爺爺奶奶催促才肯乖乖回房間睡覺。
可長時間這樣,小凱的視力越來越差,有一陣時間還老是說眼睛疼,而且黑眼仁越來越小,都快「沒了」,爺爺奶奶這才心慌起來,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孩子眼睛斜視很嚴重,而且這種情況是無法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而造成這個悲劇的元兇就是「電視」,聽到這裡,爺爺奶奶懊悔不已,可惜孩子的視力已經無法挽回了。
孩子沉迷電視,對身體這個部位傷害很大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職業家庭,父母平時忙於工作,孩子要不就是一個人在家,要不就是由保姆或者爺爺奶奶在一起,他們缺乏精神交流,就很容易被電視所吸引,而長期沉迷其中,對眼睛傷害是比較大的:
1、有研究統計,剛出生的幼兒只有光感,視力十分模糊,看不清東西。大約到了半歲左右時,視力才慢慢得以發育,約為0.2;2歲為0.4;3歲為0.6,等到了5、6歲時,視力才能達到1.0。
美國兒科協會提出建議:2歲以內的孩子不要看電視,這時他們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電視顯示屏通常會帶來較強的光源刺激,孩子容易被吸引進去,進而忍不住長時間盯著光源看,久而久之,可能會對視網膜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2、如果孩子耗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電視上,眼睛長期接受著屏幕中產生的聲光以及快速轉換的畫面刺激,很容易出現用眼疲勞,進而導致眼睛黃斑病變,使其視力下降。
3、有研究發現,如果孩子每天持續看電視的時間超過1小時,對眼睛的傷害就會增加1分,尤其是距離電視屏幕太近或者是喜歡躺著看電視的小孩,甚至可能出現斜視,最終出現跟上文中小凱一樣的悲劇。
其實,長時間看電視,除了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之外,還可能對孩子大腦智力發育、情緒管理能力、脊椎發育等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父母應該怎麼做?
1、父母制定家規,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長
或許有人會說,現在電視普及度高,基本上人人家都有,是不可能完全不讓孩子看的,那麼此時就要注意制定好家規,建議2歲以下的幼兒每天不要超過10分鐘;2歲以上的每天不要超過1小時,而且父母要和孩子們一起遵守約定,這樣也能從某種程度上預防「電視癮」。
2、父母以身作則,幫孩子擺脫「電視癮」
其實,很多小孩沉迷電視,可能是因為在現實世界中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內心空虛,在看電視的時候能得到極大的滿足感或者是父母平時也喜歡看,耳濡目染之下他們也跟著學會了。
所以,作為父母,就要找到源頭,並且以身作則,平時儘量少在孩子們面前看電視、玩手機,親子之間可以多做一些小遊戲,或者出門走走,幫助孩子們擺脫「電視癮」,而且還能促進親子感情。(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