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蹲時膝關節咔咔響,上下樓疼痛加重!原因在這裡,你該這樣練

2020-12-22 大漠身心療愈瑜伽

膝關節不適,下蹲時咔咔響,上下樓疼痛加重,這是什麼情況?

如何練習才能得到調整?

膝關節的疼痛不適多因為髖關節不穩定或腳踝關節傾斜,問題集中反映在膝關節。膝關節是受害者,單純練習膝關節是不全面的。我們先通過解剖了解膝關節的功能。

膝關節是由股骨遠端、脛骨和腓骨遠端、髕骨共同構成的一個複合關節。關節囊內和關節囊外韌帶附著,保證關節運動的穩定性;囊內半月板和脂肪組織的填充,以緩衝壓力、吸收震蕩、傳導負載和維持穩定。

我們在上下樓的時候,通過膝關節的屈伸動作。這時候,膝關節前的髕骨會在股骨凹槽中(髕骨滑動軌跡)運行。

髕骨與股骨下端凹槽成了髕股關節面。屈膝,髕骨在滑動軌跡中,相對於股骨,向脛骨粗隆方向運動。伸直膝關節,髕骨在滑動軌跡中,向上移動。就像火車輪子在軌道上行進一樣。

如果髕骨沒在凹槽裡平穩滑動,向外偏移,就會與凹槽的邊緣產生反覆摩擦、擠壓,導致局部關節面異常受力,軟骨下方神經受到刺激而引發疼痛。這樣就形成「髕骨運動軌跡異常」或者「髕股關節紊亂」,出現膝關節前側疼痛。

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髕骨向滑動軌跡外移動的呢?

股四頭肌肌腱是由股四頭肌(股直肌、股內側肌、股外側肌、骨中間肌)合併成的一個肌腱,附著在髕骨上緣。它的作用是伸膝時,拉髕骨向上滑行;屈膝時,限制髕骨向下滑行。

在髕骨內外的兩側,還有支持帶,內側叫髕內側支持帶,與股內側肌相連。外側叫髕外側支持帶,與股外側肌相連。

如果髕外側支持帶過緊,會把髕骨向外側拉,造成髕骨向內側推的力量減弱。

而髕外側支持帶過緊是因為股外側肌或髂脛束過緊。於是下蹲或屈伸膝關節時,把髕骨向滑動軌跡外側拉。

股內側肌附著在髕骨側支持帶上,與股內側肌相鄰的大腿內側肌是內收肌群。內收肌群與股內側肌之間的筋膜粘連、褶皺等現象,將會使髕內側支持帶的緊張,髕骨便向內移。

所以腿內側肌群過緊或大腿外側肌群過緊,都會引發髕內側支持帶或外側支持帶出現偏移,並導致髕骨向滑動軌跡內或外偏移。

上圖: 左 髕骨內移 右 髕骨外移

髕內側支持帶和外側支持帶出現力量失衡或受損,實際和髖關節的不穩定有關係,比如髖內旋導致髖內旋肌群過緊,股骨內旋,脛骨相對股骨外旋,扭轉力便集中在膝關節,髕骨受到股四頭肌力線牽拉,出現偏移。

髖外旋引發股骨外旋,脛骨相對股骨內旋,膝關節承受來自髖關節和腳踝關節的扭轉力。

我們再看脛骨的旋轉引發的膝關節問題:

大腿後面的膕繩肌和脛骨旋轉相關,股二頭肌附著在脛骨的外側髁,收縮時,脛骨外旋;半膜肌附著在脛骨的內側髁,在收縮的時候,脛骨內旋。

膕繩肌收縮,出現屈膝的動作。我們下蹲或上樓屈膝的過程中,如果半腱肌相對股二頭肌過緊過緊,脛骨就會做出內旋的動作,會引起髕骨隨著脛骨的旋轉出現移位。

膝關節疼痛推薦的練習方向:1、調整膝關節正位,均衡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2、強化雙髖和臀肌力量,髖關節得到穩定訓練。3、靈活髖關節,避免膝關節代償。

具體動作:

一、放鬆雙腿內側

坐立,雙腿彎曲,雙腳腳底相對,上身略前屈,雙手按壓雙膝內側。但要啟動大腿內側肌肉力量,穩定膝關節內側,通過和雙手對抗力,緩慢地把雙腿向下推壓。保持5-8個呼吸,為一組練習,反覆兩組練習。

雙腿內側放鬆後,把雙腿向兩側打開,回勾腳趾,腿後側伸展,大腿前側肌肉啟動,上身前屈,拉伸大腿內側。保持5-8個呼吸,為一組練習,收回後,略放鬆,做兩組。

二、拉伸腿外側肌肉

藉助瑜伽椅子,一隻手扶正椅子,左腿在前,屈膝,小腿垂直地面。右側腿向後伸,腳底外側著地。注意擺正髖部,隨著身體重心向下沉,拉伸右腿外側。保持5-8個呼吸收回,稍放鬆,做兩組。

坐立,一條腿伸直,另一條腿彎曲,繞過下面伸直的腿,腳踩地。用對側手肘抵住膝關節外側,立直脊柱。通過肘抵膝,伸展腿外側。

三、拉伸大腿前側肌肉

前側腿彎曲,小腿垂直地面,後側腿伸直,沉髖向下。大腿前側過緊,可以在髖下放一個瑜伽球,雙手下各放一塊瑜伽磚,立直脊背,保持呼吸。吸氣,啟動大腿肌肉和盆底肌,稍保持;呼氣,髖向下沉到自己的身體極限。大概8個呼吸後,放鬆。

感覺髖部能放鬆後,拿開瑜伽磚和瑜伽球,雙手放在前側腿上保持多組呼吸。

四、拉伸腿後側

藉助瑜伽椅,一條腿伸直放在椅子上,腳趾回勾。上身緩慢前屈,深吸氣,脊柱延展,呼氣,向前屈,腹部逐漸貼近腿前側。保持5-8個呼吸後起身,反覆兩組練習。

五、強化腿內側和腿外側肌肉力量

背部靠牆下蹲,保持在自己雙腿力量能控制的高度位置。雙腿內側夾球,腳尖和膝關節朝向正前方,小腿垂直地面。腳趾張開向上翹,啟動足弓力量上提。吸氣放鬆腹部,呼氣收腹的同時,盆底肌和腿內側力量啟動,保持5個呼吸後,起身,根據個人體能反覆三--五組組練習。

同樣採用上述姿勢,雙腿用彈力圈固定,啟動髖外側肌肉力量。下蹲保持五個呼吸,根據個人體能,反覆三組到五組練習。

六、強化髖關節力量

前側腿彎曲,小腿垂直地面,腳尖和膝蓋朝向正前方,啟動髖外側肌肉力量,支撐腿力量穩定住,髖不可傾斜。另一條腿向後伸,腳尖觸地,再向前伸,腳尖觸地。反覆多組練習,換另一側練習。

藉助瑜伽椅輔助,立直脊柱,一條腿向後伸,腳趾回勾,腿伸直,前側小腿垂直地面。啟動臀肌和髖外側肌肉穩住,骨盆擺正。吸氣,稍保持,呼氣,腿向後伸,髖下沉。保持五組呼吸,起身,做另一側。

逐漸降低身體重心,後側腿彎曲,腳趾勾地,膝關節離地,骨盆左右擺正,不可傾斜。前側小腿垂直地面,立直脊柱。保持大概五個呼吸,起身,量力而行,可反覆多做。

七、強化臀肌力量

側臥,下側腰離地,手支撐地面,左右髖部垂直,啟動小腹內收。屈髖45度,屈膝90度,腳跟對正臀部,腳趾回勾。上側腿外展抬起30度角左右,稍保持,再落下,反覆20組。

側臥,保持上述姿勢,上側腿伸直,外展30度角(起始)。從髖關節處外旋,腳尖朝向外側,轉動到極限,稍保持。再回到起始位。反覆轉動20次後,放鬆。

側臥,保持上述姿勢。屈髖屈膝,雙腳併攏,上側腿從髖關節處外旋到極限,保持一下,再放鬆。反覆20組。

側臥,屈髖屈膝,上側腿抬起30度角(起始位),從髖關節處開始,向內旋,雙膝併攏,保持一下;再從髖關節處外旋,雙膝分開,保持一下;再回到起始位,重新開始。反覆20次,放鬆。

俯臥,腰椎延展,啟動小腹內收,臀肌啟動,雙腿向後伸展,腿後側力量啟動。從髖關節處外旋到極限,雙腳跟併攏,腳趾朝向外側。臀肌啟動,雙腿反覆起落20組。

提醒:

1、上述練習可按照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性練習,在擺正骨盆,啟動臀肌和髖關節穩定的基礎上,進行身體姿勢練習。

2、力量向上集中在骨盆周圍,膝關節位置擺正,避免代償。

3、如果膝關節不適,沒有練習經驗,找專業老師指導練習。

相關焦點

  • 膝蓋疼痛,休息時減輕,上下樓時加重是怎麼回事?
    膝蓋疼痛,休息時減輕,上下樓時加重是怎麼回事?有些中老年人無明顯誘因出現了膝關節疼痛,尤其是膝前部疼痛較為常見,有時有反覆的關節腫脹,甚至膝關節不能伸直。其實這些中老年人多患退行性關節炎髕骨軟骨症。患者常自述膝蓋疼痛,休息時減輕,活動後尤其是上下樓梯時疼痛加重。什麼原因引起髕骨軟化症?1.
  • 生命在於運動,那運動時膝關節咔咔響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膝關節出現咔咔的響聲的情況並不少見,有不少人在跑步、下蹲、上下樓梯時,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膝關節咔咔響,在醫學上的名稱是彈響。膝關節的彈響有時是清脆的聲音,有時候是鈍鈍的響聲,而不同的響聲,可能代表的意思或疾病都是不同的。並且,彈響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 膝蓋彈響務必做好熱身 深蹲時注意體會主要肌肉的發力感受
    江西讀者問:我有時候做深蹲時,膝蓋有咔咔的聲音,但沒有痛感,是怎麼回事?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副教授蘇浩:下蹲時,膝關節咔咔響(彈響)可能是生理原因,即關節間的氣體排出,也可能是下蹲時間太久。另外,膝關節由滑車關節和髕骨組成,下深蹲時出現響聲還可能是關節,尤其是髕骨面受到了磨損。
  • 天氣轉涼,膝蓋不好的人,該不該運動?
    但是有些人並不願意去進行戶外運動,至於原因,不外乎就是「膝蓋不好」。因為我們日常常見的運動都需要膝蓋的大量參與,而這些膝蓋不好的人為了防止病情加重,所以會選擇不去運動,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嗎?■膝蓋不好,該不動還是運動?
  • 關節疼痛畸形,骨關節炎來得悄無聲息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和類風溼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一樣,造成人體關節疼痛或其他症狀,對於人們日常生活質量造成巨大的影響。不少患有骨關節炎的中老年人經常出現膝蓋痛、腰背痛的症狀,尤其上下樓或者下蹲時感覺疼痛加劇,行動極其不便。
  • 下蹲時,膝蓋「咔咔」響,正常嗎?多半是身體發出的暗號,別大意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在平時都非常注重運動,這樣能夠幫助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及免疫力,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但是在平時,有很多人進行下蹲運動時,往往會伴隨出現膝蓋咔咔響的情況,而有些人存在這種現象,認為是不是肢體的關節部位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就此放棄了運動。
  • 屈膝下蹲的瑜伽體式,引發膝關節疼痛?你需要掌握這三個要點!
    瑜伽體式糾錯--屈膝下蹲體式不少瑜伽練習者反應,做瑜伽體式屈膝下蹲的姿勢時膝關節疼痛容易疼痛。也有不少瑜伽老師認為這是因為在保持體式時,膝關節過曲,小腿沒垂直地面引起的。其實這個原因不僅片面,說服力也太牽強。
  • 你下蹲困難還感覺下肢有麻木感,可能是這裡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一到冬天,好像繫鞋帶和穿襪子都沒有之前那麼乾脆了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冬天穿的衣物過於臃腫但你在下蹲困難的同時還感覺下肢有麻木感●當體位改變時,尤其是久坐以後站起來會有下肢的疼痛,有一些患者還會出現腳的麻木。梨狀肌損傷原因及自查方法梨狀肌損傷原因1、坐骨神經和梨狀肌損傷變異。梨狀肌位於臀中肌下方,起自骶骨前面外側部,肌束向外經坐骨大孔出骨盆腔。
  • 膝蓋疼痛蹲下就起不來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下蹲的時候膝蓋老是疼?
    膝蓋疼痛蹲下就起不來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下蹲的時候膝蓋老是疼? 膝蓋疼痛,蹲下起不來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之一,而老年人膝蓋疼,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患上了膝關節骨關節炎。 什麼是膝關節骨關節炎?
  • 下蹲時,膝蓋出現「咔咔」聲,正常嗎?當心,或是身體的求救信號
    多運動對身體好,因此不少人會增加自己的運動量,而在運動的時候,特別是下蹲的時候,會發現膝蓋有咔咔的聲響,有些人沒有,有些人比較嚴重,就會因此而放棄運動,擔心是不是關節出了身體問題。那為什麼下蹲時膝蓋會出現咔咔的聲響?一起來了解一下。
  • 練完腿後膝蓋感到疼痛,是哪塊肌肉出了問題?
    對於我們這些經常訓練的人,膝蓋在訓練中受傷是經常出現的情況,這導致你不得不停止訓練,嚴重的甚至會進行手術。本文一隻肌將和你討論一種特定運動類型的膝蓋問題-膝蓋的肌腱疼痛。大多數人不知道這種疼痛發生時該怎麼辦,更不用說一開始就預防它。
  • 滑膜炎疼了七八年,我媽用廚房的食材再加一妙方,疼痛積液都沒了
    滑膜炎的發病年齡比較的廣泛,不同年齡人群患滑膜炎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1、年輕人患有滑膜炎多數和劇烈的活動,經常的關節受壓等原因有關,而且運動過量,運動不當也會導致滑膜炎發生,一般表現為急性滑膜炎。 2、老年人群更容易患慢性滑膜炎,但主要以膝關節滑膜炎最為常見,患者主要的表現為活動困難。
  • 全身遊走性刺痛是癌症兆嗎 遊走性疼痛的原因
    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偶爾,磕了碰了引起身上的疼痛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有人會說,全身遊走性疼痛是癌症的預兆,這個說法是真的嗎?引起遊走性疼痛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遊走性疼痛遊走性的疼痛一般多數發生在類風溼性關節炎或者風溼性關節炎。
  • 膝蓋關節疼痛擦紅花?用錯了,反而會加重病情!
    說到膝關治療,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熱敷 或是喜歡自己擦擦「紅花油」 認為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對於這種慣性思維 熱敷用錯了,反而會加重病情!
  • 為什麼有些人下蹲時,膝蓋會發出「咔咔」的聲音?是關節壞了?
    ‍最近身邊有朋友問:自己在下蹲的時候,膝蓋會發出咔咔的聲音,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關節壞了?要不要治療尼?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應該會遇到過。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今天就來普及一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下蹲時,膝蓋發出咔咔的聲音,有5個原因,對照一下,看看你屬於哪一個?
  • 不論男女,下蹲時,膝蓋出現咔咔響聲,是怎麼回事?如何緩解?
    在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在下蹲的時候,突然感覺到膝蓋出現咔咔響聲,尤其是長時間沒有下蹲的人,猛然間下蹲,這種響聲,會更加強烈。不禁很疑惑,這樣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很多人會想到出現了異常響聲,說明身體有了問題,事實上,如果只是一次出現響聲,倒也不需要太擔心,這樣的情況,屬於生理性響聲,帶來的影響並不大,就如同一些人在掰手指的時候,也會出現響聲。
  • 闢謠∣深蹲是膝蓋殺手,精釋3個深蹲時膝蓋疼痛的原因,如何解決?
    但是很多人害怕深蹲,因為深蹲時或深蹲結束後,膝蓋疼痛,所以完全避開深蹲。貓老師健身再次強調,並不是深蹲讓你的膝蓋受傷或疼痛,而是因為在深蹲之前膝蓋或身體動力鏈的其他部位(例如:臀部或腳踝)出現了問題,導致深蹲時膝蓋疼痛,所以一直以來深蹲都背著「膝蓋殺手」的鍋。
  • 膝蓋疼痛難忍,走路打軟腿是怎麼回事?可不要忽視了這種疾病
    創傷是引起髕骨軟化症的重要原因,膝關節急性創傷、膝部撞擊傷、髕骨急性脫位或微小骨折的積累均可引起髕骨軟化症。如果你感覺到膝關節髕骨後疼痛明顯,特別是在下蹲起立、上下樓或走遠路後加重,而且還有打軟腿的現象,那你就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患上髕骨軟化症了。雖然髕骨軟化症是一種慢性勞損傷,但是患上這種疾病後,保持膝關節絕地的制動也是不可取的。
  • 左側手臂疼痛是心臟驟停的徵兆!別傻傻的當成骨病了!
    在我國,每年有54萬人發生心臟驟停,居全球之首,每天約有1500人死於心臟驟停,平均每分鐘就有1個人發生心源性猝死;更恐怖的是,約七成突發心臟疾病的患者沒趕得及到醫院,就逝去了寶貴了生命……疼痛通常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警告,告訴我們這裡出了問題。但也有例外,因為有一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可不是這樣!
  • 媽媽骨轉疼痛加重該如何是好
    媽媽是去年六月份確定骨轉的,做過放療,一直打唑來膦酸,後面無效就打了伊班磷酸,打了伊班磷酸前半個月疼痛加重,後半個月疼痛緩解很多,聽了病友說地諾單抗效果好,換了地諾單抗,目前已打了第二針,可自從打了地諾單抗以來,媽媽就一直持續疼痛加重,我很不解也非常懊惱,如果當時沒有打地諾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