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下蹲的瑜伽體式,引發膝關節疼痛?你需要掌握這三個要點!

2020-12-22 大漠身心療愈瑜伽

瑜伽體式糾錯--屈膝下蹲體式

不少瑜伽練習者反應,做瑜伽體式屈膝下蹲的姿勢時膝關節疼痛容易疼痛。

也有不少瑜伽老師認為這是因為在保持體式時,膝關節過曲,小腿沒垂直地面引起的。其實這個原因不僅片面,說服力也太牽強。

具體什麼原因呢?避免和改善屈膝下蹲體式膝關節疼痛,要注意以下三點問題。

一、調整關節一致性

膝關節屬於鉸鏈關節,就像合頁一樣,兩塊骨頭(股骨和脛骨)被韌帶連接和固定在一起。膝關節在我們身體中,只能向一個方向運動,做屈伸的動作。同時膝關節又是承重最大的關節。那麼在瑜伽體式中,如果膝關節位置調整不正確,就很容易破壞膝關節之間壓力一致性,而引起膝關節不適。

所謂關節一致性是指:兩個關節接觸面下兩個曲面曲率相似程度,簡單講就是「吻合程度」。如果關節曲面能夠吻合,就達到了關節一致性。如果不吻合,就會將多數壓力集中在小範圍的關節面上,容易傷害軟骨而造成關節退化。

膝關節面壓力一致

要想避免這個問題,就要善用活動度大的關節,從而保護活動範圍受限的關節。

而我們身體中髖關節的活動範圍比膝關節大,而且髖關節屬於杵臼關節,能夠做屈伸、旋轉動作。

髖關節是杵臼關節

那麼在做一些屈膝下蹲或盤坐等姿勢時,要先從髖關節處做出屈伸或旋轉動作,有助於避免膝關節面壓力不一致,減少膝關節的疼痛和擠壓感。

膝關節面壓力不一致

但是很多練習者在練習屈腿下蹲的姿勢時,往往直接屈膝,而忽視了髖關節處的穩定和動作,在髖關節沒有充分伸展打開的條件下,直接屈膝,脛骨相對於股骨出現扭轉,膝關節面壓力不一致,引發膝關節的疼痛。

從上圖觀察到:戰士二式保持時,髖關節內旋,導致膝關節內扣,脛骨為了維持身體平衡,相對於股骨外旋,不僅在膝關節出現扭曲力,並出現腳底內側足弓塌陷。意味著腳弓沒啟動,重心向腳底內側集中,膝關節內側壓力大於膝關節外側壓力,造成關節面壓力不一致。

調整這種現象的方法:要建立足底的穩定性,善用髖關節處(大關節)的活動性,在髖關節充分外展外旋後,保護受限的膝關節(小關節)。

我們以戰士二式這個體式為例,在練習這個姿勢的時候,把雙腿向兩側打開,調整好雙腳位置後,要從髖關節處外展外旋,再屈膝,調整小腿垂直地面,膝蓋朝向腳尖處。

具體做法:

1、雙腳打開兩肩寬以上距離,右腳外轉,腳尖指向外側,左腳略向內扣5度角。

2、右腳跟抬起,腳趾下壓地面,微屈膝關節。從右側髖關節處外展,伸展髖內側肌肉,啟動右腿外側肌肉和髖外旋肌群,使髖關節外展外旋。

3、髖關節充分外旋後,腳跟下壓地面,大腳趾球壓向地面,啟動大腿前側肌肉上提,伸直膝關節。

4、感覺膝關節穩定後,再彎曲膝關節,小腿垂直地面。大腿內側肌肉向外展,伸展向膝關節處,再啟動腿外側肌肉,向後收緊臀部肌肉,使髖關節更充分外展外旋。

按照以上方法調整髖關節外展外旋(大關節活動)膝關節的位置穩定(關節一致性)後,減少膝關節處的壓力。

二、雙腿之間力量均衡,端正骨盆

保持雙腿站立的體式,不要把過多的力量施加在屈膝的腿上,另一側腿的力量沒充分啟動,會讓屈膝的腿過多受力,也會加重膝關節的壓迫。通過雙腿之間的平衡力,把力量穩定在雙腿、雙腳上。

同樣以戰士二式為例,當右側膝關節彎曲後,要調整左髖外展外旋,左腿伸直,左腳腳底壓實地面。

具體方法:

1、伸展髖關節,左髖外展外旋,把右側腿所承受的力量,通過髖關節均衡向左側腿。

2、啟動左髖外側肌肉,使左側腿充分外展。並把左髖向下拉壓,調整左、右側髂前上棘同高。

3、同時左腿內側肌肉上提,啟動盆底肌,穩定骨盆;啟動大腿前側肌肉,伸直膝關節;腳尖內旋5度角左右,腳跟皮膚舒展下壓地面,從而限制髖關節過度外旋,並在腳底外側力量均衡移動到大腳趾腳球下,使腳底內側肌肉上提。

三、雙腳腳底根基穩定

任何站立的體式都不可忽略腳底的根基,並且通過根基點啟動腿部肌肉,進而保護關節之間的穩定。

腳底根基點:大腳趾腳球下、小腳趾腳球下、腳跟上。

大腳趾和小腳趾兩個點下推地面的同時,伸展五個腳趾頭,有助於啟動大腿前側肌肉力量,以維持膝關節的穩定。

大腳趾腳球和腳跟內側皮膚下壓地面,同時保持腳弓內側上提,有助於啟動大腿內側肌肉,強化盆底肌力量,進而穩定骨盆。

小腳趾腳球和腳跟外側皮膚下壓地面,伸展小腳趾,有助於啟動腿外側肌肉力量,使髖關節更好地外展。

所以三個根基點的作用不可忽視,處理好腳底的力量,穩定踝、膝、髖關節正位,整個身體的力量協調均衡,而避免單側膝蓋受力。

最後強調:

身體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一個點受力過大,意味著在代償其它的地方發力,於是就需要從細節處,去調整關節之間的正位,以及啟動正確的肌肉力量,保護關節。

要避免屈膝的關節處疼痛,不可只看一點,而忽視其它。體式的細節要通過身體好好體會哦!

相關焦點

  • 久坐出現各種疼痛,那是坐姿不合理,試試這個瑜伽體式
    學習合理的坐姿顯得尤為重要,瑜伽裡有個幻椅式可以很好地糾正你的坐姿。幻椅式是瑜伽體式之一,練習者像坐在椅子上,因此而得名!表面上看,這個體式很像是坐在一個虛幻的椅子上,做這個體式時,你會感覺大腿肌肉收緊,背部肌肉收緊,所以,這個體式並不輕鬆。通過這個體式的鍛鍊,可以有效強化背部肌肉。
  • 下蹲時膝關節咔咔響,上下樓疼痛加重!原因在這裡,你該這樣練
    膝關節不適,下蹲時咔咔響,上下樓疼痛加重,這是什麼情況?如何練習才能得到調整?膝關節的疼痛不適多因為髖關節不穩定或腳踝關節傾斜,問題集中反映在膝關節。膝關節是受害者,單純練習膝關節是不全面的。我們先通過解剖了解膝關節的功能。
  • 膝超伸讓你變成蘿蔔腿?這三式瑜伽每天練習,讓腿型更好看
    除了會讓我們的小腿變形變得又粗又彎還會使大腿前側的肌肉越發的突出顯得更加粗壯,由於膝關節的過度突出身體為了保持平衡狀態,腿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逐漸形成難看的x型腿或者o型腿,當然這只是影響美觀,但「膝超伸」的危害覺不僅僅是腿型不漂亮哦。還會引起腰椎、關節的疼痛。這種症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劇。
  • 瑜伽戰士二式膝關節容易內扣,是在替踝、髖關節背鍋
    瑜伽戰士二式膝關節不要內扣,要調整膝關節朝向腳尖處。這句口令是不是很熟悉?但是很多人照做了,膝關節卻更疼了,逐漸發現,不同身體條件情況不同,口令解決不了體式練習的問題,口令只是程序化的話術。落實到練習本身,你得了解身體情況,找到解決方法。
  • 辦公室工作頸肩不好,有相應的簡單瑜伽體式可以練習嗎?
    因此白領們更加需要瑜伽,這個健康傳教士,來將他們從苦海中拯救出來。接下來小密將為各位詳細的介紹幾個體勢,做完這一套瑜伽體式後,可以很有效的緩解頸肩疼痛,還大家一個健康帥氣的身體。↑白領們的上班時間往往都比較長,下班後的時間都很珍貴,那麼不妨就趁著上班時間,開個小差,練會兒瑜伽。
  • 膝蓋總是咔咔響,可能是2種原因造成的,3個教你動作保護膝蓋
    練習瑜伽時,也許很多人會遇到這個經歷,在做瑜伽體式過程中,屈膝下蹲膝關節出現「咔咔」的聲音。有的人聽到也許會覺得好奇有的人卻很害怕。其實除瑜伽練習外,我們在日常生活,膝關節彈響在大多數人身上都有發生。比如久坐、下蹲後起身、包括上下樓梯,膝關節發出彈響聲,嚴重者還會感到疼痛。那麼什麼是彈響膝呢?膝蓋活動時,是因為關節滑液不足而造成的彈響。它一般分為兩種,生理性彈響和病理性彈響。
  • 多做6個瑜伽體式,氣色更好,顯年輕
    下面分享的6個瑜伽體式,一周練習3-5次,能夠有效刺激雌性激素分泌,改善體質,延緩衰老,讓氣色更好,看起來更顯年輕。體式1:女神式體式要點:雙腿分開大概一條腿的距離,雙腳向外展開與地面呈45度角,下蹲姿勢,雙臂上舉超過頭頂,保持8個呼吸體式2:蹲坐式體式要點:屈膝下蹲,雙腳分開略比髖寬,腳尖外展,膝蓋向旁側打開可容納上身,上身向前微屈,雙手向前伸,手肘稍微彎曲
  • 8 個瑜伽體式幫你溫柔的開髖!(動圖)
    8個瑜伽體式打開「千年老胯」不做開髖困難戶!一個靈活的髖部,可以改善瑜伽體式的練習效果,有效的改善雙腿血液循環,緩解背部疼痛,排毒養顏的效果更是驚人,所以,開髖很重要。>蹲坐式山式站立,雙腳分開略比肩寬腳尖外展45°,雙手在胸前合十慢慢屈膝下蹲,大臂外側與大腿內側互抵臀部找向地面,脊柱向上延伸
  • 三個小動作教你緩解膝關節疼痛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在下降,尤其是作為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膝關節常會出現以疼痛、行走、下蹲困難、骨質增生為主的一系列臨床症狀,甚至會影響生活和工作質量。那麼,日常生活中有沒有簡單實用的方法可以緩解膝關節疼痛呢?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功補。
  • 4個瑜伽體式拯救低頭一族的你,別讓手機與電腦毀掉你的肩頸
    小李是個23歲的本科畢業生,工作一年的時間,就開始頸肩不舒服,當時痛得上不了班,後來,姐姐過來看她,說她身體太弱了,讓她練習瑜伽,沒準能改善頸肩不適的問題。後來,她在辦公室堅持練習了2個月,發現身體輕鬆了不少,肩頸不適問題也沒有再犯,看來姐姐說對了。沒時間去健身房的白領一族,不妨來練習這4個瑜伽體式,可緩解疲勞,減脂塑形。
  • 常練這 6 個瑜伽體式,腰背居然再也不痛了!
    如何緩解腰背疼痛?1、改善坐姿,避免久坐坐立時保持背部直立,可以選用護腰墊放在後背。建議大家每2小時起身活動一下,避免久坐造成肌肉緊張僵硬。3、避免彎腰搬重物需要彎腰拿重物時,可以選擇屈膝下蹲,避免過度彎腰,減輕腰椎負荷。提重物時,要避免脊柱受力不均導致扭傷。
  • 8個陰瑜伽體式,簡單又高效,讓緊張的身體得到完全放鬆
    8個陰瑜伽體式,簡單又高效,讓緊張的身體得到完全放鬆很多女性在月經前期臉上都會起小痘痘,或者來潮期間痛經,經量過多過少經期時間不穩定。其實輕微月經不調不用吃藥就能緩解,今天為大家推薦一套陰瑜伽體式,經常練習能有效地調節內分泌系統,幫助體內排毒養顏,讓緊張的身體得到完全放鬆。1、簡易坐前屈體式詳解:盤腿坐在地面上,上半身前傾,手肘彎曲小臂體前撐地。維持動作3分鐘,頭部直立,雙腿打開並抖動放鬆。
  • 膝關節保養攻略:學會這3招,避免膝蓋早衰!
    當負荷慢慢累積,開始超過膝關節承受能力時,我們會開始覺得膝關節容易疲勞或酸痛。尤其是如果本身膝關節承受能力就低的話,這件事情會更容易發生!幸運的是,人體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如果一直忽視疲勞和疼痛等身體信號而繼續運動,會讓累積到的負荷超過自我修復的速度,很容易造成膝關節的磨損,出現膝關節損傷。
  • 要常練習2個瑜伽體式,增強腰部基礎力量
    要常練習2個瑜伽體式上班族多多少少對健身都有一點了解,不僅是為能夠保持好身材,更重要是為了挽留健康,因為上班族或多或少因為工作的原因,都有一點腰肌勞損或者腰間盤突出等腰背部疼痛的疾病,雖說這是一個看似不那麼嚴重的疾病,但是疼起來也是忍受不住要人命的。
  • 膝關節-你必須掌握的特殊檢查(三)
    上期膝關節穩定性-必須掌握的骨科特殊檢查(二)重點介紹膝關節韌帶及其它穩定結構的測試,本期文章重點介紹膝關節半月板及股髕關節的測試。
  • 膝關節退化不容小覷,這幾個動作可以自行檢測,且行且珍「膝」!
    膝關節可能對於你來說可能只是個代步的,但隨著年紀的增加,您會不會經常在日常走路或者上樓梯時膝蓋發出陣陣的疼痛感,或者在蹲下起身時發現膝蓋會發出聲響並伴隨著劇烈的疼痛。 如果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在你身上,你的膝關節可能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
  • 4個簡單瑜伽體式,幫你改善脖子僵硬,讓你頸部變得更細長
    我們今天就分享4個瑜伽體式,它們操練起來比較簡單,還不受場地的限制,只要有一塊瑜伽毯,就能輕鬆做起來。瑜伽體式三:牛面式這個動作能夠幫助白領們拉開緊繃的肩頸,促進血液流通順暢,恢復肌肉的彈力。1)身體保持坐姿,保證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在背部相扣。2)使身體兩側的肋骨向內收縮,胸腔向上提升。
  • 經常崴腳疼痛難忍?6組動作,讓腳踝更靈活,進入瑜伽體式更輕鬆
    相信大多數人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運動健身中都會有過「崴腳」的經歷,而我們對於「崴腳」的態度常常是覺得休息一下就好了,也不是什麼特別需要注意到事情,我也是如此,總是覺得自己是不小心崴了腳,下次注意就行了,殊不知後來在進行瑜伽體式練習中,發現自己有好多體式無法順利地進入,皆因雙腳靈活性差,詳細一點的講就是腳踝過於僵硬,導致許多體式無法標準流暢的完成。
  • 瑜伽體式練習的六大原則
    瑜伽體式練習,要注意這些原則,會幫你更好地掌握體式,並且改善身體。如果身體習慣性的不良站姿,會導致關節之間位置偏移,引發一側關節韌帶過緊,相對應另一側的關節韌帶過於虛弱,過緊的關節面之間的距離縮短,關節面上的軟骨容易磨損,久而久之出現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