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東南亞消費趨勢分析

2020-12-13 雨果網

新冠疫情(COVID-19)的爆發正促使消費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重新配置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從疫情到現在恢復階段,東南亞恢復的速度幾乎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後疫情時代東南亞消費趨勢如何?Lazada跨境BDKA生態高級副總裁席宇在下文進行了詳細剖析!

一、後疫情下,東南亞電商市場概況

1)國內生產總值

全球GDP排名第四,僅次於美國、歐盟、中國。

2)人口規模

約為6.5億,全球人口數量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國和印度。

3)年齡結構

東南亞人口結構年輕化,20 ~49歲人群佔比高45.3%。

4)網際網路滲透率

網際網路滲透率率隨著移動通訊發展顯著增長。

5)人均消費水平

2020年人均年消費支出預測將接近3000美金。

6)基礎設施投入

一帶一路下的海上基礎設施投資高達250億美元。

7)網絡零售市場規模

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將比2015年的50億美元高出20倍。

8)東南亞人均上網時長最長

菲律賓人均上網10小時2分/天,全球第一;泰國人均上網9小時11分/天,位居第三;印尼人均上網8小時36分/天,位居第五。

二、社交媒體在各國的流行程度

三、疫情期間「宅經濟」爆發

此外,席宇還介紹了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變化。疫情的發展引發「宅經濟」席捲東南亞,消費者通過網購在家宅出新高度,購買需求不降反增,除了常規的防疫用品需求大幅增長外,居家辦公產生的「宅經濟」應運而生。以下幾大品類在東南亞十分熱銷。

1)廚房用品

疫情期間,東南亞人民宅家抗疫紛紛紮根廚房,推動廚房相關品類需求暴漲,Bday期間廚房品類增長超過10倍,其中鍋具增長近25倍。Lazada廚房品類年同比增長超過200%。

2)清潔收納

家庭電器購買在Bday期間增加了15倍

宅在家裡辦公,改善家居環境成為關注熱點,推動了清潔品類,收納產品顯著增長。淨化小家電因疫情逐漸熱銷起來,「懶人電子產品」如掃地機器人和吸塵器這類自動化的清潔商品大受年輕一代追捧。

3)健身運動

疫情使得東南亞人民更加注重健康,居家小型健身輕器械因此走紅,人人都希望通過健身增強體質,抵禦病毒。

4)生活娛樂

宅家樂趣多,遊戲機、樂高玩具、樂器、書等身心娛樂需求在疫情期間增長趨勢明顯,緩解居家焦慮情緒,提升宅家幸福感。

疫情以來,Lazada跨境推出了「春風計劃」,幫助跨境商家抵抗疫情影響,從政策扶持、商家賦能、服務升級、運營孵化等多個維度推出利好,幫助平臺跨境商家儘快復甦運營。同時,面對東南亞各國不斷變化的疫情形勢,Lazada迅速調整政策幫商家減負,與商家同戰「疫」。

此外,Lazada四月起籌備了屬於跨境業務的專屬活動,在各個國家陸續啟動,並成為全年的系列活動,將為跨境優選商家帶來專屬的流量曝光,更高的轉化率,助力商家復甦。疫情改變東南亞用戶的生活方式,東南亞電商市場呈現加速線上化的趨勢,東南亞市場線上購物的高速發展也讓跨境商家堅定了對東南亞市場的信心。

上雨果網搜索「跨境資料庫」,領取歐美/東南亞各國市場商機、各大平臺熱銷品報告、跨境電商營銷白皮書!

相關焦點

  • 危中尋機:透視後疫情時代消費趨勢新圖景
    我們之所以要來探究後疫情時代的人們可能的行為趨勢變化,是因為通常行為的變化都是一個複雜、漸進、連續的過程。,這些營銷專業人士覆蓋網際網路、金融、零售、社區商業、地產、汽車、健康、文娛、諮詢等多個行業,進一步從政策、經濟、人口、社會心態、行為傾向等視角進行深化、補充、求證;濃縮後的行為趨勢假說,通過專業的消費者研究專家轉化成為若干具體的消費行為描述,再通過零點有數的交互系統「答對」對18-50歲的受訪者進行線上數據採集,對消費行為描述的強度進行量化分析。
  • 享築民宿:後疫情時代 「會員制」或成消費趨勢
    8090成消費主體 滋生多元消費需求我國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人們消費能力不斷提高,80和90後消費群體的成長,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應用,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更加注重性價比、簡單舒適,方便快捷,綜上所述,中國居民消費結構正在加速改善、升級,整個社會開始進入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消費升級時代。
  • 疫情下的東南亞物流現狀揭曉,未來的東南亞市場將呈現這3大趨勢……
    但是隨著整體電商購物的激增,4月份之後,中國賣家的銷量重新出現了大幅增長,與疫情發生之前相比,反而增長了2—3倍! 如何解決東南亞的物流痛點? 前期的物流限制和後期爆發的消費需求,對於物流企業來說都需要有周密的應對策略。「我們留意到,疫情期間客戶對物流品牌和派送服務本身的關注度有所提高。
  • 如何打贏後疫情時代消費市場品牌「戰」?
    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郝婧表示:「中國奢侈品市場在後疫情時期率先復甦,本土消費回流和線上渠道消費趨勢愈發凸顯。純線上購買路徑佔比上升到30%,全渠道購物特性開始顯著。」後疫情時代,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呈現七大趨勢Seven post COVID-19 trends emerging in China’s luxury market
  • 如何打贏後疫情時代消費市場品牌「戰」
    後疫情時代,中國本土奢侈品市場成為品牌主戰場。深化消費者洞察,細化購物路徑,並制定差異化打法將成為品牌的制勝之道。波士頓諮詢(BCG)聯合騰訊營銷洞察近日發布《2020中國奢侈品消費者數字行為洞察報告》,提出了逆勢增長的中國奢侈品消費三大典型路徑洞察。
  • 降薪、輪班的後疫情時代,實體消費如何「解封」?
    但受疫情影響而乾癟的錢包、萎縮的市場,是否能在政府補貼和帶頭消費的雙重刺激下煥發新春?非生活剛需的消費,又該如何承接疫情的考驗?備受衝擊的實體店,在後疫情時代的出路何在?開始成為後疫情時代,大家更為關注的話題。考驗:無錢可花和無欲消費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使我國經濟發展遭遇「大考」。
  • 汪濤:從數據看後疫情時代的產業鏈和消費行為改變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本文作者:汪濤(瑞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瑞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近日做客《國民財富大講堂》,圍繞「後疫情時代產業鏈和消費行為的轉變」發表觀點。
  • ...在海口舉行 與會人士認為:後疫情時代大消費領域投資進入黃金時代
    2020年接近尾聲,北方寒冬凜冽,正如新冠疫情衝刷後的世界經濟,而在春意盎然的海南,國內倡導的雙循環背景下的消費新趨勢正在上演。
  • 疫情後健身消費5大趨勢
    文|肖明超-趨勢觀察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線上運動」作為健身的新形態也開始逐步進入人們的視線。疫情的發生使百姓的消費態度和行為悄然發生了變化,無論哪個年齡段的消費者,對健康問題都越來越關注。在這期間,中國健身場景在這次疫情中發生了哪些變化?健身人群是否增長?
  • 貝恩公司與騰訊智慧零售發布報告分析疫情後消費新趨勢
    貝恩公司與騰訊智慧零售發布報告分析疫情後消費新趨勢 全渠道賦能驅動企業新一輪增長□ 本報記者 鄭建玲為了助力品牌及零售企業制勝後疫情時代,貝恩公司日前攜手騰訊智慧零售團隊發布《化疫為機,蓄客儲能:品牌自控流量平臺構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後疫情時代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趨勢
    我今天跟各位匯報的主題是後疫情時代,商業銀行數位化如何轉型?我今天匯報四部分內容:首先,自我介紹。我07年畢業以後先是在中國銀行廣東在中山市網點工作,然後再到分行、省行,14年來到北京北漂,現在在總行,之前在網絡金融部即網際網路金融,後來專門從事大數據、人工智慧包括現在是專門做區塊鏈的工作,這是我個人的情況。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基於我的個人經歷以及總結和思考。
  • 東南亞華人社團橋梁作用的趨勢發展
    隨著時代政策、科技等因素的發展,華人社團橋梁作用在不同領域有所消長。在東南亞,中國與東南亞地區政治、經濟關係等的合作蒸蒸日上,東南亞華人社團的作用有所調整,呈現出特色專門化趨勢。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為集中的地區,一般來說,海外華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形成華人社團。
  • 後疫情時代,藝考的「消費降級」與「轉型升級」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2020年,很多家庭的收入都會受到影響,經濟復活和發展,不僅是國家和政府所要考慮的問題,更是一個「家庭」一個「人」所要考慮的問題。後疫情時代,對於藝考生們來說,該不該繼續自己的藝術夢想,是一項艱難的選擇,對於藝考培訓機構來說,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變機。
  • 韓都衣舍:後疫情時代下的2020-21秋冬女裝系列流行趨勢
    基於服裝市場發展和後疫情時代消費趨勢研究,韓都衣舍年輕時尚設計院重磅發布《2020-2021秋冬女裝系列流行趨勢》報告,為疫情後的秋冬時尚穿搭提供參考。Z一代崛起 韓流時裝引領世界潮流在2020年秋/冬季中,隨著數碼技術的發達,時尚潮流浮現出反映90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一代的傾向和生活方式的趨勢。被稱為"Z一代"的這群90後,逐漸成為時尚消費主力軍。
  • Vanguard:後疫情時代某些趨勢已顯而易見
    來源:新浪財經近日,Vanguard全球首席經濟學家Joe Davis撰文表示,儘管後疫情時代的某些趨勢顯而易見,但目前而言,還有一些影響尚未可知,並指出這些問題需要引起關注。  以下為《線索Clues》對原文中譯版的摘錄:後疫情時代的經濟構想美國數學家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有一個著名的數理推斷:在一場西洋棋比賽中,可能的移動步數下限約為10^120,也就是10後面跟著119個零!
  • 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的挑戰、趨勢與對策
    [摘要] 新冠疫情的暴發極大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各種短期社會行為並對全球治理提出挑戰。對於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治理格局的趨勢分析,不能僅圍繞疫情本身進行,而要結合人類當前全球治理演化的歷史性趨勢和短期疫情危機反應共同考慮。
  • 後疫情時代的麥當勞啟示錄:等待報復性消費,不如提供真心優惠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表示,今年後兩個季度消費會有所增長,但消費增速不會超過GDP的增速,下半年不會出現報復性的消費。因為在前兩個季度中國的老百姓主要依靠儲蓄渡難關,在當前收入恢復增長的情況下,老百姓並不會把錢全部花掉,而是首先補充上半年花掉的儲蓄。餘永定的判斷頗為客觀地反應了後疫情時代的消費局面。
  • 多多參謀:疫情期間的拼多多商品消費指數趨勢調研報告
    受疫情影響,中國用戶的消費行為和網際網路使用發生了諸多變化;多多情報通根據疫情影響下用戶在拼多多平臺的消費指數趨勢做出了以下分析,以通過用戶研究,洞察疫情對水果生鮮、服飾箱包、家紡家具、美容個護、汽配摩託、數碼電器、虛擬商品等幾個典型類目的影響,為拼多多商家及市場各方提供概覽性參考。
  • 後疫情時代下 金融科技如何助力無接觸消費?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後疫情時代下,金融科技如何助力無接觸消費?11月11日下午,由21世紀經濟報導、天津銀行聯合主辦的「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金融科技主題論壇在北京召開。今年疫情改變的不僅是人們的生活習慣,還有消費習慣。
  • 後疫情時代 掛麵行業如何面對?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了解,克明、中糧、金沙河、今麥郎青島海科佳等50多家掛麵行業企業家和專家參加了此次線上研討會,對後疫情時代,中國掛麵行業對於疫情中出現的熱度,有哪些可以延長,可以通過創新得以提升;在未來,如何讓掛麵這一傳統行業實現與網際網路更深層次對接,找到新的增長點;用傳統方式穩住固有消費者的同時,再去挖掘和培育年輕消費群體;圍繞營養、美味、區域等,掛麵行業可以做很多創新,實現產品的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