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舉行 與會人士認為:後疫情時代大消費領域投資進入黃金時代

2020-12-13 東方財富網

  2020年接近尾聲,北方寒冬凜冽,正如新冠疫情衝刷後的世界經濟,而在春意盎然的海南,國內倡導的雙循環背景下的消費新趨勢正在上演。後疫情時代雙循環背景下的電商紅利,消費回流,免稅政策的直接刺激,讓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消費行業煥發生機。截至11月底,A股大消費行業年漲幅高達42%,穩居十大行業榜首。

  12月8日,由證券時報主辦的以「新循環,新消費,新品牌」為主題的「2020中國上市公司消費與投資論壇」在海口舉行,百位消費行業資深人士到場參會。專家和企業高管們就中國企業如何創新消費,引導消費;如何在大消費投資領域乘風破浪等問題展開了討論。證券時報社長助理朱麗在開場致辭中表示,官方預計今年中國消費市場規模有望超過45萬億元,並且一舉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零售市場,我們堅信隨著14億人組成的超大規模市場逐步釋放消費潛力,中國經濟獲得足夠的內需支撐,一定能夠行穩致遠。

  新品牌勢如破竹

  「美妝行業的增長驅動來自於三個方向,第一是主力人群年齡擴張和性別擴張,第二是產品種類擴張,第三是單價提升。」

  全民消費升級時代,直播電商中「捧紅」了很多國貨新銳品牌 。美妝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分析指出,傳統品牌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走完的道路,完美日記、花西子這樣的新銳品牌很短的時間內就走完了。

  華安基金消費行業基金經理陳媛在會上發表的《2021年消費投資機會》主題報告指出,美妝行業的增長驅動來自於三個方向,第一是主力人群年齡擴張和性別擴張,第二是產品種類擴張,第三是單價提升。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數據,11月1日零點至11月12日零點,2020年天貓「雙11」的成交額再創新高,達到了4982億元。其中,美妝成為本屆「雙11」中最為耀眼的板塊之一,而網紅國貨品牌完美日記「雙11」銷售額突破6億元,蟬聯天貓彩妝銷售第一。

  據《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消費者在天貓上消費的商品80%是國貨。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今年的「雙11」,完美日記、花西子、李寧、華為等國產品牌相關搜索熱度同比增長34%。阿里巴巴數據顯示,截至11月1日1時51分,華為、小米等國產電子品牌成交額突破1億元。

  這些品牌的崛起可以看出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對中國本土品牌的認可度已經大大提高。

  阿里雲新零售事業部副總經理王海鋼就品牌數智化轉型升級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並從實踐和案例的角度,為傳統消費企業以及新消費新品牌的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給出建議。其中,就數位化創新紅利,王海鋼認為,在數字經濟時代,要重視新品牌的現象級崛起。據介紹,「雙11」預售期間,超過300個細分新品拿下細分品類第一的成績,品類創新已經成為本土品牌市場規模擴大的重要力量。

  好賽道優勢盡顯

  「投資者首先要關注的就是消費變遷。內循環的背景下,國內消費處在爆發期,中國中免今年的亮眼表現是很好的佐證。」

  好品牌需要好賽道的加持。對於投資而言,「整個大消費領域賽道邏輯非常重要,你處在一個好的賽道,長期趨勢向上、坡度比較長的賽道,這樣龍頭公司長期獲得一個穩定收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大消費組組長曾光在會上指出。

  回顧過去一年A股走勢,消費行業漲幅持續靠前,遠遠跑贏其他行業,並湧現出了一批優質股。特別是食品飲料行業,五年的累計漲幅接近300%,行業排名高居榜首。其次是家電行業,五年收益率超過一倍。曾光認為,大消費領域的投資已經進入黃金時代。

  那麼在消費這塊大賽道上,未來還有哪些機會?

  曾光在論壇上表示,投資者首先要關注的就是消費變遷。內循環的背景下,國內消費處在爆發期,中國中免今年的亮眼表現是很好的佐證。曾光表示,以中國中免為例,雖然公司是典型的央企,但是符合賽道、格局和質地的三維度模型。從賽道的角度來說,中國的免稅2019年收入達500億元,但是中國人每年的海外購物消費能達到約五、六千億元人民幣左右,國內消費僅佔海外消費十分之一,在內循環以及消費回流的背景下,免稅賽道長期增長空間十分可觀。

  同時,他認為中國本土的製造業企業已經開始具備與國際大品牌競爭的實力,這種情況下A股不斷湧現新的消費行業機會,龐大內需市場提供了企業創新的沃土。以化妝品行業為例,中國的化妝品行業目前來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逐漸提升了製造能力,順應時代變化結合電商模式高速發展。曾光指出,國際品牌雖然品牌知名度比較大,但是他們的傳統優勢在線下,而目前本土品牌對於電商渠道的利用更接地氣,趕上了中國電商發展的黃金期。

  新消費異軍突起

  「短視頻內容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直播帶貨以更強的互動性贏得客戶,基於新技術的發展,加上網際網路消費下沉,新消費成為趨勢。」

  隨著全國消費回暖,大消費主題基金表現可圈可點。華安基金消費行業基金經理陳媛認為,消費行業具有弱周期、防禦性等特點,是長期投資優質賽道之一。復盤2020年展望2021年,陳媛指出,受疫情影響,春節後,白電被小家電迅速趕超,這個時間內,新消費遠遠超越傳統的消費表現,代表性的個股漲幅明顯領先。

  的確,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生活中很多消費場景快速轉移到線上,直播電商、社區團購、網課、在線問診等新的消費趨勢顯現,給消費行業帶來新的方向和新的投資機會。在新消費、新零售的衝擊下,消費行業正面臨著深刻變革。

  新榜副總裁周春雷在《短視頻與直播如何賦能新消費》的演講中指出,過去幾年,短視頻的發展,直播消費成為一個風口,直播帶貨憑更強的互動性贏得客戶,基於新技術的發展,加上網際網路消費下沉,新消費成為趨勢。新榜數據顯示,2020年5月份,美妝類用戶人數5500萬,食品類用戶人數達2.5億。

  陳媛坦言,新消費的公司客觀上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就是趨勢在哪裡?因為不知道未來空間多大,所以估值體系也不明確。 第二,競爭格局尚未穩定,因此今天看到的龍頭未必是五年之後的龍頭;沒有經歷長期市場檢驗,無法清晰勾勒護城河在哪裡,不太符合經典價值投資理論。此外,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新消費公司市值也較小。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中越經貿投資合作線上研討會」在京舉行
    11月17日,由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越共中央經濟部、越共中央對外部聯合舉辦的「後疫情時代中越經貿投資合作線上研討會」在京舉行。馬建堂強調,今年是中越建交70周年,兩黨合作進入新階段,兩國關係邁上新臺階。兩國資源優勢互補,經貿合作日益緊密,合作空間潛力巨大,已形成多層次全方位合作格局。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際格局的重塑和供應鏈的加速重構,世界經濟復甦仍然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和更大的不確定性。
  • 山行資本徐詩:解碼潮經濟時代的消費投資密鑰
    唯有在供應鏈、品牌、渠道、流量運營等方面都有很強系統化能力的創業者,才有可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新機遇:年輕一代品牌意識覺醒隨著90後、00後成為消費主力,對他們消費心理的洞察研究,成為把握新經濟潮流的基礎。徐詩認為,與父輩們相比,90後、00後的年輕人在消費習慣、消費觀念上出現幾個鮮明特點。
  • 危中尋機:透視後疫情時代消費趨勢新圖景
    我們之所以要來探究後疫情時代的人們可能的行為趨勢變化,是因為通常行為的變化都是一個複雜、漸進、連續的過程。而疫情下推動的行為變化模式,因其突發性與強制性,直接進入了行動期,並維持相當長的時間。這種環境對於創新商業模式尤為寶貴,可以讓新產品新服務有突破習慣傳統行為的機遇,以全新體驗形成新的市場機會。同時,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個體、個體的行為及行為所處的環境之間會有不斷進行的、持續的相互作用。
  • 王小龍:餐飲業黃金時代來臨,10年內中國人餐飲消費遠超美國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百福控股CEO王小龍先生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動,並發表主題為《中國餐飲行業的黃金時代》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他在中國餐飲市場現狀、資本市場表現、投資熱點及案例研究等方面的睿智之言。他認為,未來10年之內,中國本土銷售千億的餐飲公司必會出現,行業空間巨大,投資機會眾多。以下為王小龍先生演講全文:大家早上好。
  • 後疫情時代的酒店投資
    第五個趨勢是從地產配套變成投資工具。過去高檔酒店是商業地產的附庸和配套,我覺得這個現象會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會將酒店作為投資工具。投資酒店是因為可以賺錢,而且是輕鬆賺錢。中國會開始出現一批以投資酒店為職業,為自己謀生和創業的人,還會有「投二代」。最近我跑了很多縣城,很多投資的業態已經越來越少,比如百貨商店等。
  • 新消費時代的投資邏輯是什麼?五位投資人這樣說
    但是後來我們在開始想進入消費領域以後,也是投了一些大家比較能夠知道的品牌,比如說大溪地牛排,我相信很多朋友在淘寶上買過,包括剛才上一場嘉賓超級零也是我們去年投的,我們也是沿著吃喝這條路線投了很多健康零食、功能零食,包括奶茶、炸串,都是這一兩年90後的消費小夥伴們最喜歡的品類。我們在這方面是新兵,也希望今天能跟大家多交流一些,學習一下。謝謝。
  • 中投副總經理兼副首席投資官郭向軍:後疫情時代投資迎來六大變化
    12月12日,在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針對後疫情時代的投資機遇,中投公司副總經理兼副首席投資官郭向軍指出,有六點值得關注的新變化——數位化轉型值得長期布局郭向軍首先表示,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依然是長期趨勢,值得我們長期布局。
  • 徐洪才:消費與投資 驅動經濟增長兩大引擎萎靡不振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6月18日,國內廣受關注的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再度亮相,覆蓋國內100個經濟實力最強城市的《後疫情時代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由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和第一財經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布
  • 匯添富基金鄭磊:洞察力+大格局,把握醫藥投資的「黃金時代」
    「以過去10年的醫療服務板塊為例,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少數優秀公司能夠保持較高的業績增長,這些公司估值從來不低,但長期來看股價也實現了可觀的漲幅。從長期維度來看,估值並不是考察這種優秀的公司關鍵因素,稀缺才是。」做成長股投資,一定要有大格局。
  • 會議回顧|後疫情時代資管行業的競合之道
    12月11日,由中國資本市場50人論壇(K50智庫)聯合金司南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閉門研討會——《後疫情時代資管行業的競合之道》在京召開,對當前資管市場環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未來行業發展之道等熱點進行了分享、探討。
  • 海口多款網紅奶茶漲價,邁入「30元時代」
    吃火鍋、喝奶茶被戲稱為疫情復工的「精神支柱」,海底撈漲價後,沒想到復工後的第一杯奶茶似乎比年前也貴了一些。有網友感慨說:「還沒開始報復性消費,結果等來報復性漲價......」通過小程序記者發現奈雪的茶產品價格也有1元漲幅,多款茶品進入「30元時代」。海口友誼陽光城內的喜茶。陳文聖攝海口日月廣場內的喜茶。
  • 平安養老險2020年金投資客戶論壇——「後疫情」時代的養老金如何...
    在「科技賦能」的大背景下,金融投資智能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人工智慧幾乎貫穿了整個投資流程的各個環節,「數位化」無疑是各行各業一個新的賽道,全球保險業正在進入數位化時代,領先的傳統保險集團紛紛開啟數位化轉型。而養老金管理行業對於科技應用的基本態度就是技術成熟及兼顧傳統。
  • 羊城論劍:後疫情時代,中國汽車的發展機遇在哪裡?
    廣汽匯理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阿米爾·朱拉普奇(Amir DJOURABTCHI)先生發表題為《十年相伴匯力前行》主題演講後疫情時代,數位化、智能化在汽車消費中發揮著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數位化轉型也正在成為汽車服務以及汽車金融服務機構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 洲際酒店集團:把握後疫情時代消費需求 與中國市場共成長
    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周卓瓴表示,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持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改變,中國酒店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洲際酒店集團已在中國深耕36年,未來還將繼續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 今年五一小長假,近郊遊成為許多人的熱門出行選擇,洲際酒店集團旗下酒店的預訂量在五一假期達到了近期的小高峰。
  • 降薪、輪班的後疫情時代,實體消費如何「解封」?
    正常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復,讓疫情抑制的消費欲在人們心中「膨脹」起來。面對摩拳擦掌的「火鍋精」「奶茶精」們,全國各大門店不僅設立了健全的測溫、消毒、登記等監督措施,也實行了戴口罩進店、錯位就餐、分散人群等防護程序,監督與防護並濟。以北京地區為例,在多數餐廳同行顧客三位以上會建議分桌,部分餐廳甚至實行一人一桌;在人群較為集中的購物商廈,理貨員也會時刻提醒大家注意保持距離。
  • 中信協同智庫之資本市場高峰論壇在海口舉行「中信聯合艦隊」攜手助推自貿港建設
    論壇上,中信銀行海口分行國際業務部業務人士結合海南自貿港政策和金融業發展現狀,介紹了中信銀行FT帳戶融資、內保外債、跨境資金池等特色業務。中信銀行總行、中信證券等相關領域專家先後圍繞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海南區域的發展機遇等主題發表了觀點。最新的全球併購市場分析和融資服務方案分享是此次論壇亮點之一。
  • 逾八成券商看中「消費」主題 四領域投資機會獲高頻推薦
    四大邏輯支撐消費主題突圍通過梳理發現,券商看好「消費」主題的邏輯主要基於以下四點:首先,政策紅利釋放,賽道競爭再升級。招商證券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將有一系列的政策沿著「雙循環」政策思路出臺,較多細分領域將在此背景下獲得加速發展。消費升級時代到來,消費者更注重品質和品牌消費。
  • 數字經濟時代,財稅領域投資方向及前景展望
    眾所周知,投資機構是最具有預判性和前瞻性的,接下來的時間,和四位資深的投資人也是高燈科技股東代表聊一下財稅行業的發展前景,請各位投資人介紹下自己的機構和大家認識一下。王明宇:大家可能知道,我們歷史上的投資方向都是以大消費為主。五年前,我們會更偏向某一個方向,比如科技創新、生物醫藥、創新性消費等領域。
  • 後疫情時代 中國—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能否持續?
    (聚焦東博會)後疫情時代 中國—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能否持續?中新社南寧11月29日電 題:後疫情時代 中國—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能否持續?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在疫情導致全球貿易萎靡之際,中國與東協貿易卻逆勢上揚,東協超越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後疫情時代,中國—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能否持續?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簡稱東博會)期間,這一問題成為與會者的焦點話題。
  • 後疫情時代,東南亞消費趨勢分析
    新冠疫情(COVID-19)的爆發正促使消費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重新配置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從疫情到現在恢復階段,東南亞恢復的速度幾乎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後疫情時代東南亞消費趨勢如何?Lazada跨境BDKA生態高級副總裁席宇在下文進行了詳細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