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養老險2020年金投資客戶論壇——「後疫情」時代的養老金如何...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作為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企業年金為代表的第二支柱正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企業年金的企業數量10.2萬個,覆蓋職工人數2669.7萬人,基金規模達2.09萬億元。「守正出新,行穩致遠」,在12月18日舉辦的平安養老險年金投資客戶論壇上,業界深度探討了年金行業發展大勢、資本市場與投資策略展望、宏觀經濟及股票投資等重要議題。

平安養老險是行業內首批養老金產品創新開發者,一直積極推動行業內產品化投資,不斷根據市場需求開拓不同類型的養老金產品。截至目前,公司布局的產品線涵蓋年金投資全範圍,體系完備、鏈條完整,為各類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不同類型產品選項。

養老金如何投資?它如何區分於常規的基金管理模式?平安養老險投資總監李志磊表示,目前平安養老險對於產品工具化改造相對很成功,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針對相關的養老金產品把歸集化管理和工具化進行了一體的設計,最大化保留了基金經理個人風格的同時,也慢慢體現了產品的穩健性。目前來說,平安養老險在投資端提高了科技含量以適應年金的管理模式,保持了行業領先。

開啟養老年金的數位化轉型

當前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正深刻影響和改變著整個金融行業。在「科技賦能」的大背景下,金融投資智能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人工智慧幾乎貫穿了整個投資流程的各個環節,「數位化」無疑是各行各業一個新的賽道,全球保險業正在進入數位化時代,領先的傳統保險集團紛紛開啟數位化轉型。

而養老金管理行業對於科技應用的基本態度就是技術成熟及兼顧傳統。目前成熟的技術手段(A人工智慧,B區塊鏈,C雲計算,D大數據)對養老金管理的難點、痛點,理論上幾乎都會有幫助和可想像的應用,疫情更是進一步加速了保險公司數位化轉型的進程。「

在業內人士看來,養老金管理的數位化轉型在平安養老險已經全面開始。早在疫情期間,企業關心的是年金業務能否正常有序開展。平安養老險彼時就通過各類科技服務舉措保證戰疫時期企業年金業務的穩定,確保企業年金業務正常有序開展。

在中國平安「金融+科技」戰略指導下,近年來,平安養老險更是積極向科技賦能數據化經營轉變,依託於平安集團資源,引入了AI技術、大數據技術、雲技術等。這些科技含量十足的應用,使得平安養老險在投資運營風控、資產配置模型、信用風險控制方面得到顯著的提升。如平安養老險如今可藉助KYZ平臺合作,KYZ包含投資風險智能顧問、智慧發行、智慧建模的三個子系統功能,有效降低了平安養老險相關產品的投資風險同時大大提高了發行效率。

後疫情時代養老資產怎麼投

一直以來,我國養老金體制與資本市場有明顯的依存性關係。隨著人口增加以及老齡化發展,要想養老金體制能夠得到滿意的結果,必然要促進經濟增長,經濟的增長首先就需要有足夠投資,養老金是最大的儲蓄資金來源,這些儲蓄資金需要通過合理優化配置轉換為投資,獲取回報,這一過程也在促進經濟發展與就業。

養老金產品已成為年金市場的投資管理的主要工具。平安養老險產品投資運營部總經理馬靖認為,通過產品化投資,調整年金計劃層面、組合層面的資產配置和投資品種。養老金產品也從單一的權益類、固收類產品,發展到資產類別細分以及個性化的創新型養老金產品。

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後疫情」時代養老金產品該怎麼投?肯定並不是簡單的1+1=2。

平安養老險年金投資部總經理時旻軼表示,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各國央行在疫情發生後實施的大規模的寬鬆政策,帶來了全球債務率的顯著提升,債務率的提升意味著宏觀經濟增長中樞的下移和利率水平的回落。在國內經濟未來進入低增長背景下,優質權益資產仍將成為長期配置的首選。

談及權益投資領域的投資機會,時旻軼認為,在後疫情時代,結構性的機會將層出不窮,養老金產品也將保持高度的敏銳性尋找好的配置機會。一方面,隨著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傳統行業面對疫情的衝擊反而加大了龍頭企業的集中度,後疫情時代面臨著更好的競爭格局。另一方面,疫情後各國推出的財政刺激,也讓企業獲得融資的能力得到加強,無形中加快了行業的技術變革和發展進程。布局應側重於仍受疫情抑制尚未完全恢復的板塊,此外,對應中期國家布局製造強國戰略的先進位造業板塊也值得關注。

在非標債權方面,平安養老險直投業務部執行總經理史健忠認為,保險債權投資計劃產品具有較好的發展趨勢,更為安全合規的基建行業受到青睞。史健忠表示,平安養老的風控體系會隨時根據市場的變化做一些前瞻性的調整,極早把風險和預警設定在過程中,加上集團統一的風險管控,保證了整個債權投資的安全性。在監管層面上,包括保險債權投資和股權投資政策都在逐步寬鬆,在提升養老金參與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利於推動其自身的穩健增值。

相關焦點

  • 平安養老險時旻軼:優質權益資產仍是「後疫情」時代養老金配置首選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企業年金的企業數量10.2萬個,覆蓋職工人數2669.7萬人,基金規模達2.09萬億元。平安養老險是行業內首批養老金產品創新開發者,一直積極推動行業內產品化投資,不斷根據市場需求開拓不同類型的養老金產品。截至目前,公司布局的產品線涵蓋年金投資全範圍,體系完備、鏈條完整,為各類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不同類型產品選項。
  • 平安養老險年金投資客戶論壇在北京舉辦
    以"守正出新 行穩致遠"為主題的平安養老險年金投資客戶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辦,全國百餘家養老險大型戰略客戶參會。本次論壇聚焦年金行業發展大勢、資本市場與投資策略展望、宏觀經濟及股票投資等重要議題。作為業內首家專業的商業養老保險公司,平安養老險已深度參與到國家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中。平安養老險黨委書記、董事長兼執行長甘為民表示,基本養老保險方面,平安養老險首批獲得了基本養老基金證券投資管理人資格,加入到養老金投資領域「國家隊」的行列;年金方面,平安養老險目前服務的企業年金團體客戶超2.8萬個,並中標了所有已開標的32個省市的職業年金受託資格及職業年金投管資格。
  • 專訪平安養老險董事長兼執行長甘為民:商業養老險迎發展風口...
    據了解,平安養老險已經成立了銷售、服務、業務、精算和IT多功能專家小組,在系統和產品方面著手準備,系統前期準備已經完成,目前在進一步優化和開發中。「力爭在政策出臺後,第一時間內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甘為民說。
  • 7500億職業年金怎麼運營管理?受託機構之一平安養老險詳解受託之道
    職業年金作為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第二支柱的新生力量,其發展受到各界高度重視。業界預計職業年金基金實帳積累的資金規模約7500億元。由於其帶有強制性,職業年金啟動5年後的規模將達到萬億,並將快速超越企業年金的規模。職業年金參與主體多、帳戶多、運作環節複雜,其運營管理和其他養老金有何異同?
  • 平安養老險:尋求個人商業養老年金保險新突破
    平安養老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當前養老方面的新焦點,平安養老險近期推出 「平安心心相連」產品系列,首期「平安安之心養老年金保險(萬能型)」,已於5月1日正式上線,今後還將進一步提供多樣化的保險產品和健康服務,全面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5億人。如何過上有品質的老年生活正在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 前三季度企業年金投資成績單放榜
    企業年金2020年前三季度投資成績單近日放榜,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企業年金積累基金規模增至約2.09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投資收益1262.75億元,加權平均收益率為6.87%。   在加快養老保障三支柱建設的政策指引下,隨著社保基金、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險等多路養老金規模的進一步充實,將有更多長線資金流入股市。
  • 「險資風向標」管理資產超1.3萬億 黃勇詳解平安養老投資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截止到2020年三季度,公司共服務47萬個團體客戶,2.22億個人客戶,管理資產規模超過了1.3萬億元」。12月18日,平安養老險黨委書記、董事長兼執行長甘為民在平安養老險年金投資客戶論壇上公布了上述管理業績。
  • 前三季度企業年金投資成績單放榜
    作為資本市場舉足輕重的長線資金之一,企業年金的運營情況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企業年金2020年前三季度投資成績單近日放榜,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企業年金積累基金規模增至約2.09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投資收益1262.75億元,加權平均收益率為6.87%。
  • 21大學:平安養老甘為民:養老險公司揚長避短尋找優勢定位
    低利率環境下,保險公司多方尋求積極的投資策略在7月22日舉辦的2020養老金融主題論壇上,平安養老險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甘為民分享了目前在利率下行通道中,養老投資的資產配置策略。美國保險公司一方面開發出了一批萬能保險、投資連結保險等創新型壽險產品,將一部分風險轉移給了消費者,另一方面開展更加精細的資產負債管理和資產配置工作,使資產負債高度匹配,並通過信用下沉、拉長資產久期等方式獲得投資收益溢價。日本保險公司則通過持續調整預定利率,調整盈利模式、加大海外債券配置比例等方式,應對低利率挑戰。英國保險資產配置最典型的特色是股權投資與海外投資佔比較高,可以有效規避本國低利率風險。
  • 2017年亞洲保險業競爭力排名公布,平安養老險位列中國壽險八強
    平安養老險是國內首家專業養老險公司,成立13年來,打造了養老險公司全牌照業務平臺;通過科技創新和極致服務,為養老保險行業做出了積極表率。截至2017年9月底,平安養老險累計為202萬團體客戶提供了企業年金及保險服務,正在為35萬團體客戶、1.76億個人客戶提供年金、保險、資管及醫保服務。
  • 市場前景廣闊 基金扎堆布局年金投資
    2020年,有業績統計的145隻權益年金養老金產品中,67隻全年回報超50%,98.6%的產品實現正收益。年金權益投資比例未來將不斷提升,年金投資也成了不少基金公司重點發力的業務。不少基金公司成立了專門的養老金投資部,不斷優化管理架構和投資管理框架。隨著越來越多的年金資金進入市場,年金的投資理念也逐漸成熟。
  • 後疫情時代,國民如何守住「穩穩的幸福」
    但為了促使疫情後經濟復甦、行業回暖,市場政策放得很「寬」,甚至有的國家和地區進入了「負利率」時代,如今要找到既安全又保值的產品,並沒有那麼容易。銀行存款和貨幣基金曾是國民儲蓄的首選,這兩類產品風險極低,且資金存取相對靈活,然而,不到3%的年收益率,資產很難跑贏通脹率。
  • 工銀產業債A : 關於調整適用「養老金客戶優惠費率」的養老金客戶...
    工銀產業債A : 關於調整適用「養老金客戶優惠費率」的養老金客戶範圍 時間:2020年11月27日 13:56:07&nbsp中財網 原標題:工銀產業債A : 關於調整適用「養老金客戶優惠費率>為了更好地向養老金客戶提供專業的投資理財服務,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決定自2020年11月30日起,調整通過直銷櫃檯認/申購本公司證券投資基金
  • 平安養老險甘為民:個人養老保障市場空間廣闊
    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業內通常泛指三支柱建設,分為養老金保障和養老服務保障。其中,養老金保障分別為職工及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二支柱)、商業養老金產品(第三支柱);養老服務保障分為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以及當前正在推行的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 平安好福利屢獲殊榮 「金融+科技」雙輪驅動轉型
    12月6日晚,第十二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暨2017年度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平安養老險獲評「2017年度亞洲卓越養老險公司」,憑藉平安「好福利」App成功摘得「2017年度服務創新獎」。
  • 平安養老險河北分公司——疫情保障不停歇,線上服務全護航
    自河北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日趨嚴峻以來,在平安養老險總部的統籌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平安養老險河北分公司第一時間快速響應政府部門和監管單位要求,迅速啟動理賠應急預案,將服務於客戶的渠道全部轉為線上處理,即時開通全線上客戶服務通道,確保在「零接觸」客戶服務模式下快速、及時、高效解決客戶理賠答疑、保全和契約諮詢等相關問題,開啟「雲」
  • 稅延養老險細則落地:分哪些產品、能否退保、怎麼領養老金?
    據澎湃新聞了解,中國太保正在按照《產品指引》來準備產品並申報,平安養老方面正在準備產品報審的相關材料,太平養老目前已經申報了產品且正在審批中。對於消費者而言,未來應當如何參保,怎樣選擇產品,領取方式又有哪些呢?在參保了稅延養老產品後,能不能退保或更換產品,更換為其他金融產品呢?哪些人可以參保?
  • 未雨綢繆防風險 年金險助力後疫情時代中短期保障需求
    來源:投資時報《投資時報》記者 王悅2020年不同以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範圍肆虐。在國內疫情的陰霾逐漸退散後,中國家庭逐漸意識到抗風險能力的重要價值,健康風險意識和儲蓄意識顯著加強。對於特殊時期客戶需求的變化,險企紛紛推出了契合客戶財務規劃需求的年金險產品計劃,具備中長期保障功能的年金險,解決後疫情時期用戶痛點。年金險助力後疫情時代長期保障需求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面臨巨大危機,也正是經過此次疫情的「洗禮」,人們的危機意識普遍覺醒和提升。
  • 保險資管如何「能力為王」?平安資管張劍穎:堅持長期投資和科技賦能
    複雜內外部環境下,作為超20萬億保險資金主要「操盤手」,保險資管行業將如何面對機遇與挑戰? 近日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平安資管副總經理張劍穎表示,央行資管新規頒布後,各資管子行業的產品政策基本拉平,正式開啟了能力為王的時代。未來,資產管理機構要想獲得核心競爭力,主要靠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和科技賦能。
  • 稅延養老險破冰 月薪1.7萬少繳稅250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養老險」)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說,「從財政部發布的繳費限額來看,月收入超過5000元以上的消費群體參加都可以享受到政策紅利,政策將在中等收入以上的群體中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