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資管副總經理張劍穎
疫情衝擊與經濟下行周期下,資產收益率下降,優質資產荒、違約風險如影隨形;同時市場變化加快,資管新規倒逼金融市場加速改革,險資新政頻出。複雜內外部環境下,作為超20萬億保險資金主要「操盤手」,保險資管行業將如何面對機遇與挑戰?
近日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平安資管副總經理張劍穎表示,央行資管新規頒布後,各資管子行業的產品政策基本拉平,正式開啟了能力為王的時代。未來,資產管理機構要想獲得核心競爭力,主要靠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和科技賦能。傳統業務模式的突破創新以及精細化運作,加上新業務領域的拓展,或為保險資管產品的創新發展迎來新機遇。
截至2019年末,平安資管資產管理規模3.27萬億元。
牌照紅利時代已過去,大力發展第三方業務
張劍穎認為,如何在新環境下保持競爭優勢,保險資管公司應該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在服務保險主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綜合能力,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不斷提升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二是以保險資管產品為載體,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繼續挖掘傳統能力優勢的同時積極拓展新的業務空間。
在她看來,第三方業務對保險資管來說非常重要,不僅增加規模與利潤,更是能夠激發一個公司的活力與市場競爭力,只有市場化才能激發公司不斷提升和自我革新。
近年來,保險資管行業第三方業務不斷發展,業務佔比持續提升。截至2019年末,保險資管行業的第三方資金總計4.93萬億,佔比26.05%。不過,這一現狀與國際管理水平(第三方業務佔到資管公司規模的至少四成)仍有差距。
根據《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保險資管已獲準面向合格個人投資者發售產品,在投資者資質方面,將基本養老金、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明示為產品投資者。
張劍穎認為,養老資金管理需求和保險資管能力適配。隨著個人養老金融需求激增,養老金規模高速擴張。養老金與保險資金在資金性質、負債特點以及絕對收益要求等方面都非常類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是中國資產管理市場上獨有的具備長期資金管理經驗的機構,具備管理規模大、風險管理能力強、業績長期穩健等特點,尤其在資產配置和跨市場全品種投資上具備獨特的投資優勢。
她表示,對於新的業務領域,公司會在政策允許的框架下謹慎嘗試,會充分考慮風險收益匹配情況和客戶承受能力。目前公司產品線已經有一些成熟的投資策略和產品,適合養老目標的投資需求,未來可以視情況對第三支柱及高淨值客戶開放這類產品線。同時,保險資管公司的長期絕對收益投資能力與社保基金、地方養老、年金、第三支柱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的需求高度匹配,將積極與各類型金融機構合作,促進養老類資金配置更多保險資產管理產品。
此外,張劍穎認為,保險資管公司要抓住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契機,積極吸引海外資金投資中國。她介紹,平安資管是目前在中國境內受託海外資金投資管理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客戶包括海外的主權資金、養老金以及大型資管機構。「海外機構看好中國市場,想投中國債券或者股票,需要找一個投資理念相同,文化匹配,溝通無障礙的資產管理機構進行合作。選擇委託人時,海外機構看中的是專業能力和平臺實力,同時還有文化沉澱、國際化程度以及科技水平。」張劍穎說。
權益類投資提前布局,堅持長期投資
張劍穎表示,平安資管在股票投資上一直秉承價值投資理念和穩健風格,偏好估值合理,有良好基本面支撐的行業和個股。「這與公司管理的資金屬性密切相關。我們管理的大部分資金是保險資金,這些保險資金大多數來源於長期的傳統保險產品,資金久期長且對資產配置的要求高,這決定了公司在做資產配置時更多考量的是資產負債匹配和長期複合回報。」她說。
對於今年大熱的醫療、科技類股票,張劍穎表示,平安資管在相關行業深耕細作時間比較長,看好5G等新一代的基礎設施建設,科技、醫療、消費等領域也是關注的方向。在這些行業估值尚低時,公司就已涉足其中並作長期投資打算,正是因為公司的這種長期價值投資策略,即使市場階段性有波動也不會對投資有太大幹擾。
「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讓我們不會被短期的波動影響」,張劍穎舉例,「今年春節後股市開盤最初幾天,市場上瀰漫著拋售情緒,但是公司研究後認為是對疫情的恐慌情緒造成了短期超跌,並不影響A股市場的長期向好趨勢,不僅在市場劇烈波動中保持了定力,還對看好的行業進行了一定的增持,事實證明我們是對的。保險資金作為長期資金,投資策略、投資目標和考核都是長期的,這必然會反映到投資風格中。」
信用風險更趨複雜,科技賦能輔助判斷
固收資產是險資最重要的投資品種之一。近年來債券、非標資產違約風險快速上升,保險資金如何防範應對違約風險?
張劍穎表示,保險資金天然具有追求長期、穩健投資回報的特性。對於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而言,信用風險的提前識別及預防是核心競爭力之一。早在幾年前,平安資管判斷經濟進入新的周期,就開始圍繞「信用風險管理」尋找升級的解決方案。
「與以前相比,現在信息的多元度急劇增加,不僅信息數量更大、層次更複雜,有些信息視角還是全新的,這種情況下完全依賴人力和傳統經驗是有邊界的,藉助科技手段就越發變得重要。」張劍穎說,平安資管2018年正式確立了向科技型資管公司轉型的戰略,自主研發了KYZ智能債券投資一體化平臺,這個平臺通過多種模型可以精準進行信用風險評估和預警,再加上公司原有的信評分析師及信用風險管理專家團隊的實時交互與融合,數據處理效率與精準度比原來只依靠傳統人工分析要大大提升。
張劍穎表示,保險資管長期管理大體量資金,自然會沉澱一些文化和風格,比如說更加穩健,更加重視資產配置,更注重絕對收益,這些特點不僅會反映在業績上,也會反映在對客戶的各種服務上面,自然會吸引一批喜歡這種風格的客戶。中國的大資管市場需要各種類型的專業資產管理機構百花齊放,用自己專業的特點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更好地助力資本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未來,平安資管將繼續發揮保險資管的能力特色,在始終服務好保險主業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到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大發展中,為社會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專業價值。「她說。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