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東南亞物流現狀揭曉,未來的東南亞市場將呈現這3大趨勢……

2020-12-25 雨果網

疫情期間,百業待興,跨境電商行業亦是如此。隨著疫情出現緩和,復工復產之後,賣家訂單開始出現回暖,跨境物流的承載量和壓力也越來越大,甚至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以東南亞市場為例,大量的貨物運輸,加上當地的物流情況,導致跨境包裹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眼看旺季將至,東南亞物流接下來又將呈現哪些特點?賣家該如何提前做好布局?

疫情下,東南亞物流有這些變化

眾所周知,疫情期間,因出行受限導致人們在網上購買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及工作設備的需求增高,如電腦屏幕、桌上型電腦、家庭健身設備和相對大件和笨重的日常必需品。與此同時,人們對於接收包裹的及時性要求也更高,更希望儘快獲知包裹的狀態更新。但是疫情之下,儘管人們對線上的購物需求上漲,可能否及時收到包裹,除了依賴於產品本身的生產,更重要的還得取決於物流運輸是否暢通。

「以東南亞市場為例,東南亞各國政府對當地民眾實施了不同程度的行動限制,並採取了嚴格的安全的措施,這對當地的物流和派送行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能者物流(以下簡稱「能者」)中國區總監韓佩怡觀察到,當地物流主要出現了以下幾點特徵:

第一,根據當地政府的規定和要求,物流企業需錯峰安排派送司機和倉庫人員輪班。由於錯峰輪班,人手不足降低了處理包裹的能力;

第二,由於在家辦公設備需求增多,提升了大體積包裹的佔比,意味著分揀和處理包裹過程更困難,需在每個班次增加操作團隊的人力;

第三,在最後一公裡包裹派送方面,受當地政府區域封鎖措施的限制,物流企業每一次派送可能觸達的片區與客戶數量有限。此外受車輛運送體積和重量的制約,每次也只能處理較少量的大件包裹。於是,物流企業必須增加派送的次數,且部分包裹需要嘗試多次派送後才能抵達客戶手中。即使已經按計劃配備了自動操作流水線,然而整體的效率還是受到一定的影響。

除卻當地的物流配送問題,跨境物流還需面對航班減少,海關關閉、運價上漲和時效變慢等一系列更為嚴峻的限制。能者表示,2月至4月是中國往東南亞銷售產品最困難的月份。正是由於綜上這些因素導致跨境電商賣家與春節前大約6個月相比,銷售額下降了2—4倍。但是隨著整體電商購物的激增,4月份之後,中國賣家的銷量重新出現了大幅增長,與疫情發生之前相比,反而增長了2—3倍!

如何解決東南亞的物流痛點?

前期的物流限制和後期爆發的消費需求,對於物流企業來說都需要有周密的應對策略。「我們留意到,疫情期間客戶對物流品牌和派送服務本身的關注度有所提高。更密集的派送站點,更有個性化的品牌體驗,以及更省心的技術驅動解決方案,才能獲得人們的青睞。因此,比起獨立的應用程式或平臺,通過用戶熟悉的媒介和載體,會給用戶提供便捷的品牌體驗。」韓佩怡說道。

為此,首先,能者促進了在研發中的「能者聊天系統」,通過系統的接入,發貨人和消費者能通過他們首選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來體驗能者物流的服務。

雨果網了解到,能者聊天(Ninja Chat)是一款人工智慧系統,用戶通過接入Facebook Messenger, Telegram, Viber, Line, WhatsApp等當地普遍使用的社交媒體,即可直接查詢、跟蹤和管理他們的訂單。

其次,針對消費者的大量線上購物需求,能者也在第一時間迅速招聘人手,確保人力資源能與瞬間增長的業務量相匹配。同時增加工作班次、適當延長派遞時間,以便把包裹及時送到收件人手中。

最後,由於東南亞當地島嶼眾多,疫情期間被封鎖的小區使得已經不夠完善的東南亞偏遠郊區問題更加複雜。能者作為一家以技術為主導的物流公司,有專門的系統和可擴展的流程,還是確保了大量包裹遞送過程的可視化,從取件到運送跟蹤至包裹送達最終目的地並完成籤收;另一方面,能者一向堅持維護自營車隊來控制派送和貨到付款服務質量,在疫情間也不斷更改流程來應對各種狀況。

能者認為系統的使用,可確保企業能夠動態地調整包裹處理量,從而減少在基礎設施或人力上的投入,提高派送時效。同時能夠更快更有效的培訓操作人員,使流程更為標準化,滿足市場對業務運營的要求。這也許是傳統物流派送公司難以實現的痛點。

東南亞的未來趨勢和下半年旺季籌備技巧

在經歷了上半年的疫情之後,能夠明顯地觀察到疫情的確削弱了某些行業和企業的發展,但是跨境電子商務不但沒被「打倒」反而更加強大。「我們認為,新冠疫情已成為電子商務和零售業的轉折點,東南亞電子商務也可能發生顯著的增長。目前,東南亞已經是全球電子商務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韓佩怡說道。具體體現為以下3大方面:

1、零售行業對電商現狀的覺醒

即便東南亞各國在疫情緩解後放鬆了行動限制與封鎖措施,但人們的購物習慣和偏好已然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而企業和品牌也逐漸意識到,想要長遠的可持續性發展,僅僅經營實體店已遠遠不夠。企業需要填補線下經營存在的不足,同時發揮線上策略的優勢,分散經營風險,從而保持與新時代消費者購物行為的相關度。此外,品牌故事的傳播,也顯得十分重要。物流作為電子商務與消費者的唯一實體接觸點,便成為了品牌體驗的關鍵因素之一。

2、疫情並沒有改變東南亞電子商務的基本增長軌跡和特徵

雖然疫情加快了企業和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的依賴,供應和需求均有增加,但對於東南亞這樣一個電子商務零售滲透率不到2%的地區來說,其影響是驚人的。照當前的速度來看,東南亞地區很快就要達到或超過谷歌和淡馬錫研究報告所提出的1000億美元的市場目標。

此外,受到東南亞的金融結構和法規的限制,以及當地居民的消費偏好和習慣的影響,東南亞電商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由「貨到收款(COD)」模式驅動的市場。

3、東南亞將成為不少出口導向型企業的出海之地

在經歷了2020上半年的疫情考驗後,許多產業與行業都作出了重大的調整,特別是許多中國的出口導向型企業都摩拳擦掌準備在下半年進行規模出海,其中有不少企業把東南亞作為他們的目的地。

雨果網了解到,東南亞在九月之後會有幾個大電商促銷,稱得上是旺季的開始。在能者看來,下半年旺季來臨前,賣家需要對東南亞市場的特點和目標出海國的消費者習慣與偏好等進行了解,對自身商品品類進行需求匹配,選擇適合自己的國家與市場。布局前,還需要對不同地域的人文、禁忌、節假日和消費高峰節點等作出相應的了解,以便進行選品與鋪貨。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了解目標市場的物流與倉儲安排、清關、配送範圍、時效等,提前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商與物流方案,確保提前預估業務所能觸達的受眾與規模,做好相應的備貨準備。

能者物流開發了多樣化的跨境物流配送解決方案,針對不同目的地定製不同的跨境專線,賣家可以選擇無憂的跨境端到端一站式包裹遞送服務,或是按照實際需要,選擇頭程、清關、末端派送等分段組合方案;此外,能者還特別針對部分國家的消費習慣,為賣家提供可靠的貨到收款服務,免除賣家進行跨境貿易的後顧之憂。與此同時,為幫助賣家在東南亞起步,能者物流近日與智慧建站平臺SHOPLINE聯手推出免費搭建馬來西亞自建站的服務,感興趣的賣家可【點擊這裡】,或掃描下方二維碼,聯絡能者,了解詳細資訊。

(文/雨果網 吳桂真)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東南亞消費趨勢分析
    新冠疫情(COVID-19)的爆發正促使消費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重新配置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從疫情到現在恢復階段,東南亞恢復的速度幾乎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後疫情時代東南亞消費趨勢如何?Lazada跨境BDKA生態高級副總裁席宇在下文進行了詳細剖析!
  • 從海關通關分析:東南亞塑料資源回收利用現狀與未來趨勢
    何國慶,2019年12月6日在日本東京舉辦的「AsiaReplas2019第1屆亞洲塑料資源循環促進大會暨亞洲塑料資源循環促進協會成立大會」,發表主題為「東南亞國家塑料資源回收利用的現狀與未來趨勢」的演講。
  • 東南亞物流行業報告2019
    執行摘要在電子商業急速發展,國際貿易、國際投資迅速增長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大環境影響下,東南亞物流市場已蓄勢待發。本報告將市場細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進行詳細分析: 1. 倉儲和履行中心; 2. 交通設施; 3. 最後一英裡配送; 4. 跨境物流。
  • 東南亞華人社團橋梁作用的趨勢發展
    在東南亞,中國與東南亞地區政治、經濟關係等的合作蒸蒸日上,東南亞華人社團的作用有所調整,呈現出特色專門化趨勢。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為集中的地區,一般來說,海外華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形成華人社團。東南亞地區華人社團眾多,除起到了對當地華人一定的保護幫助作用外,長期發揮了溝通祖籍國與其所在國之間的作用,並充當雙方聯繫的橋梁。
  • 掘金東南亞市場,中國商戶如何未雨綢繆?
    新冠疫情爆發後,越來越多的東南亞消費者轉投無接觸式居家購物,傳統經濟向電商轉型的趨勢加速推進。過去幾個月,不僅區內龍頭電商平臺Shopee和Lazada銷售額大增,規模相對較小的本土電商平臺,如印尼的Tokopedia和越南的Sendo也迎來銷售爆增的黃金時期。
  • 東南亞70%人口線上化,Shopee三季度蟬聯東南亞購物類App榜首
    2020年東南亞網際網路經濟規模達到1050億美元,到202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突破3090億; ●整體電商規模再度上調:2020年,東南亞整體電商規模達620億美元,較去年上漲63%,2025年預計將達1720億美元,與之前相比,預期市場規模再度上調12%; ●電商在東南亞被廣泛普及:2020年,東南亞地區超三分之一的線上交易由新興網際網路消費群體產生
  • 東南亞光伏市場現狀及前景
    東南亞市場現狀及前景東南亞仍是光伏新興市場,但其累計光伏安裝容量預計今年將達到12.6GW,於2024年將增長近三倍,達到35.8GW。大型光伏項目將在未來5年內佔主導地位。隨著光伏項目的經濟性越來越受到關注,分布式光伏也將有所發展。WoodMac預計,到2024年,小規模太陽能將佔新增產能的32%。越南兩個太陽能細分市場——地面光伏和漂浮太陽能發電能力——新FIT電價將保持在每兆瓦時70.9美元和76.9美元,這將有助於吸引投資者,因為拍賣大幅壓低了大多數替代太陽能市場的價格。
  • 東南亞情報站 | 2018九大市場趨勢預測:Uber退出東南亞、電商持續...
    )】1月14日報導 (編譯:燈桀)2018年東南亞創投圈會發生什麼大事呢?本文總結了2018年東南亞市場的九大趨勢,你覺得呢?Uber或將退出東南亞市場在一定程度上,Grab的技術可能會好得多,而且消費方式可以更有效率。 簡而言之,Grab可以用他們擁有的資源取得更多的成就。儘管如此,這並不能阻止軟銀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 為了公平起見,Grab在很多領域都有所改進。 在市場份額方面,除了印度尼西亞,Grab成為Uber(和其他所有人)中的勝者。
  • 東南亞打車軟體Grab推出貸款服務,正式進軍金融市場 | 東南亞創投...
    大公司 阿里「十八羅漢」之一彭蕾將接管東南亞電商Lazada 阿里巴巴集團於上周宣布將向東南亞最大電商平臺Lazada投資20億美元,彭蕾將出任Lazada CEO職務,繼續推動Lazada的發展戰略。這一最新舉措意味阿里在Lazada的總投資達到40億美元。
  • 聚光燈下的東南亞:金融科技市場蓄勢待發
    素有「網際網路女皇」之稱的Mary Meeker在Code Conference上發布的2019年網際網路趨勢報告中提到,「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實踐正越來越多地被海外同行借鑑。」今天中國的金融科技無疑已受到世界關注,從BATJ到網際網路巨頭或金融科技公司布局海外市場,無一例外將目光鎖定在了東南亞。
  • RCEP協議籤訂對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都有哪些影響?
    東南亞市場迎來全新紅利期,未來趨勢搶先看 近幾年,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的發展勢頭猛烈,尤其在今年的疫情之下。行業人士指出,RCEP給當地市場和企業帶來生產力的同時,也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物流服務商進入到該市場當中,不斷完善當地的物流服務體系;當地物流商也將面臨業務量激增的局面。在此情況下,只有賽道上的正規物流商共同遵守和維持市場的秩序,才能將「盤子」做大。
  • 深耕東南亞電商市場,shopee如何快速崛起?
    同時它也有望在未來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這都將使得更多的資本投向東南亞地區,形成良性循環。1.3 社會(society)文化層面東南亞網民概況:截至2018年6月,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六國的網際網路用戶數超過3.5億,相較於2015年增長9000萬用戶。
  • 行業資深大賣家:為什麼要做東南亞電商市場
    雨果網:東南亞幾大市場各有各的特點,從人口結構、宗教信仰、消費習慣等方面簡單介紹一下東南亞幾大市場的特色。另外西馬人使用智能機上網佔比更高,而東馬人更偏向於使用臺式機或平板; 印度尼西亞手機覆蓋率達124.3%,數量僅次於中國、美國、印度,成為全球第四大移動市場。有最盛大的齋月大促、古爾邦節、10.10購物節,這點可以把握住。消費者信用卡佔有率低,現金為主要支付手段,其次,為ATM轉帳以及移動銀行應用。
  • 東南亞的第一個「天貓」為何誕生在Lazada?
    數字經濟一日千裡,東南亞市場也在快速蝶變。Molly 告訴品玩,儘管電商在泰國零售總額的滲透率只有3%~5%,大多數消費者還不太習慣上網購物,但她也注意到,有一部分消費者對價格不是特別敏感,希望消費更好的服務和品牌;而泰國的大眾群體,在消費健康等產品時,也偏好尋求值得信任的平臺。Lazada集團聯席總裁兼商業事業群負責人劉秀雲(花名:爾丁)也觀察到了同樣的趨勢。
  • Shopee東南亞市場怎麼樣?
    根據App Annie報告顯示,2018年、2019年Shopee為東南亞購物類App下載量第一,也是東南亞主要市場冠軍。Shopee的整體流量呈現每年逐步上升的狀態,上線三年已經成為東南亞與臺灣領航電商平臺。Shopee每個月都會有大型促銷活動,作為剛剛申請到帳號的賣家,經過三個月的孵化期,比如正好遇到九九大促則將會分到較多流量。
  • 疫情下的東南亞電商——蝦皮、Lazada與政府面臨的困境和舉措
    東南亞國家也正在經歷同樣的困境。 在這個令人困惑的時代,每個人都焦慮不安。小編整理了這篇文章,從政府針對電商行業的舉措開始考慮,考慮到公眾的日益增長的需求,然後是諸如蝦皮、Lazada等品牌的舉措,以幫助你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更好地維持業務發展。 疫情期間東南亞電商的現狀 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東南亞的民眾也都是居家隔離,通過網際網路尋找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產品。
  • 風口下的東南亞物流市場:Deliveree獲1450萬美元A輪融資,戈壁領投
    得益於本輪融資,Deliveree 將主要用於拓展市場,以及和更多 B 端企業合作。在國內用戶早已習慣京東、順豐的物流速度時,東南亞地區的物流服務卻成了電商發展的掣肘因素:一方面,東南亞多群島國家(如菲律賓、印尼等),整體交通基建設施又很落後;另一方面,傳統的物流公司比如新加坡郵政(阿里控股)、DHL 等由於競爭態勢遠不如國內激烈,存在客單價高、服務管理以及配送時間缺乏保障等問題。
  • Shopee 劉江宏:東南亞電商市場未來可期
    1月11日,36氪聯手元璟資本,在上海的氪空間裡舉辦了一場私密閉門線下沙龍。我在東南亞,無論是在新加坡也好,菲律賓馬尼拉也好,我在線下看到的熱賣品都是中國產的。這給了我一個非常強烈的認知:中國的產品在東南亞是會非常受歡迎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數字來了解一下這個市場。東南亞的人口是6億,是中國的一半,也是非常龐大的人口。印尼2.6億人口,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很有潛力。
  •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呈現八大發展趨勢
    快遞行業全新的 3.0 時代,技術要素作為新的生產力工具,與快遞行業實現深度融合,快遞將服務範圍延伸到大物流領域,傳統生產組織和用戶服務方式發生變化,科技將持續推進企業核心商業模式創新。順豐發力特惠擴流量,京東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二是國通、全峰、快捷、如風達等二、三線快遞企業受到衝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陸續被淘汰出局,速爾受母公司友和道通影響處於生死邊緣,優速在資本推動下被壹米滴答併購,唯品會旗下品駿快遞終止業務。二三線快遞快速退場已成定局,前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三是平臺型企業加強對快遞物流領域的滲透介入。
  • 對2019年東南亞市場的十大預測
    每個市場都有獨特特點,而Go-Jek有很強的印尼基因,適應到其他市場並不容易。目前Go-Jek在嘗試給予本地管理層更大的自主權,如果能夠實現會很有意思。然而在各種股東利益和競爭壓力下是否能夠執行好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3、Go-Jek在印尼做了一個很全的產品線,已經有很大的複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