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辦法來了!@所有繳納個稅的人,趕緊看看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臨近年底,很多人都很關心今年的年終獎有多少,不過,一年的收入越高,也就意味著要繳納的個稅越多。 一些人其實並不清楚自己有沒有多繳或者少繳?12月14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一份《徵求意見稿》,將從明年3月啟動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 就是要將你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四項收入合併起來,來計算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簡單說就是按年算帳、多退少補。

什麼是彙算清繳?

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稱之為綜合所得。

根據綜合所得和各項扣除,可以計算出居民個人年度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減去已預繳稅額,來確定居民個人年度應退或應補繳的稅額,就是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 無需辦理年度彙算

《徵求意見稿》明確:納稅人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以及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在400元以上的,有必要向稅務機關進行稅收申報並辦理年度彙算。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 張斌:把綜合所得的項目加在一起,然後再適用一個統一的稅率表,多退少補,實現收入相同的,稅負要基本相同。

同時,納稅人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年度彙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不申請年度彙算退稅的,也無需辦理年度彙算。

值得注意的是,年度彙算的範圍和內容,不包括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和財產轉讓所得;同時,全年一次性發放的獎金、解除勞動關係、提前退休、內部退養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等也不在彙算範圍之內。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4426億元,人均累計個稅減稅1764元,惠及2.5億納稅人。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個稅改革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體,促進了收入分配公平。月均收入4萬元以上的納稅人新增減稅幅度在12.5%以下,月均收入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新增減稅幅度超過67.47%,月收入1萬元以下的納稅人,享受贍養老人、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後,基本無需繳納個稅。

哪些納稅人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1.平時多預繳了個人所得稅,需要申請退稅的納稅人。依法申請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從充分保障納稅人權益的角度出發,只要納稅人因為平時扣除不足或未申請扣除等原因導致多預繳了稅款,無論收入高低,無論退稅額多少,納稅人都可以申請退稅。 2.少預繳了個人所得稅,應當補稅的納稅人。補稅是納稅人的義務。但如上所述,從有利於納稅人的角度出發,國務院對年度彙算補稅作出了例外性規定,即只有綜合所得年收入超過12萬元且年度彙算補稅金額在400元以上的納稅人,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並補稅。有一些常見情形,將導致年度彙算的結果需要或可能需要補稅。

個稅綜合所得彙算 究竟如何算?

根據稅務部門的安排,納稅人可以通過網上自行辦理綜合所得彙算,也可以通過取得工資薪金的單位或代理機構辦理,不過大家都很想知道,個稅多退少補的這筆帳,究竟該怎麼算? 2019年,北京工作的王先生,每月取得稅前工資薪金收入2萬元,全年合計24萬元。王先生就職的公司為他足額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按照這樣的方法,到12月底,王先生預繳了10152元。在工資之外,王先生還從另一家公司取得了5次兼職勞務報酬收入,每次5000元,這部分收入同樣預繳稅款,5次共預繳稅款4000元。

在過去,王先生的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分開繳納個稅,10152元和4000元是王先生工資薪金、勞務報酬所得,分別繳納的個稅。

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之後,王先生2019年度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這四項所得就需要合併計稅。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 張斌:發放這4項收入的單位,它們是不知道你的綜合(所得)收入的,所以我們要建立彙算清繳制度。

按照規定,王先生2.5萬元的勞務報酬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與24萬的工資薪金收入加總,綜合所得收入額為26萬元。在減除各項扣除之後,按年計算,王先生的應納稅額為12424元。

王先生在領取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時,已經分別預繳了10152元和4000元稅款,合計預繳14152元元稅款,因此可以向稅務部門申請退還1728元的稅款。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 樊勇:因為勞務報酬適用的預扣率它是20%,但是工資薪金適用的稅率它是一個累進的,從3到45%不等,所以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差額,需要去申報、去彙算清繳。

相關焦點

  • 新辦法來了!@所有繳納個稅的人,趕緊看看→
    臨近年底,很多人都很關心今年的年終獎有多少,不過,一年的收入越高,也就意味著要繳納的個稅越多。一些人其實並不清楚自己有沒有多繳或者少繳?12月14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一份《徵求意見稿》,將從明年3月啟動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
  • 新辦法來了!@所有繳納個稅的人,你會退還是補
    新辦法來了!@所有繳納個稅的人,你會退還是補 2019-12-29 11: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所有繳納個稅的人趕緊看看,個稅「多退少補」
    伴隨著新的稅法過渡期政策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實施,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有序實施效應持續顯現,不斷釋放減稅降費效應,工薪階層確實從個稅改革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實惠。原來的媒體曾經報導過,在2019年上半年,累計在全國新增減稅就達10387億元,共有1.15億人不需要再繳納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
  • 還有多少人繳納個稅?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楊散逸】隨著近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的下發,本次個稅改革的核心文件已經出臺完畢。目前比較近的個稅納稅人數信息有兩個,一個是2015年3月9日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接受京華時報專訪時提到:「現在交個稅的人很少,只有2800萬人,佔整個人口總數的不到2%。」
  • 8000工資扣多少個稅 來看看詳細案例吧
    作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必須要繳納個稅,這是光榮的負擔,因為是社會的一份子,怎麼不能給社會做貢獻呢?那2020年新個稅標準是什麼?8000工資扣多少個稅?想要解惑的朋友們,來看看詳細案例吧。8000元工資的個稅繳納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8000-5000)×3%-0=90元,根據最新的個稅規定,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為5000元,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繳納的個稅還是比較少,如果已婚已育,那需要繳納的個稅更少。
  • 2019年,個稅繳納多少?
    2019年是新個稅法實施的第一個年頭。政策回顧2018年12月22日,國務院公開《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以下簡稱《辦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指出,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2018年9月,備受社會關注的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七次大修後的新個稅法正式亮相。
  • 個人股權轉讓款342萬,繳納個稅1014萬元
    5、2018年4月14日,原告王蒙以股價轉讓未取得收益為由,向稅務局申請退還其已繳納的個稅10142537.11元。根據《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條規定,股權轉讓協議已籤訂生效的或受讓方已經實際履行股東職責或者享受股東權益的或國家有關部門判決、登記或公告生效的,都要按規定申報納稅。簡單說,只要股權轉讓完成,即使沒有收到轉讓款也要繳納個稅。
  • 重要提醒 :工資條上這6種補貼不用繳納個稅,快自查!
    許多小夥伴們都享受到了稅改福利~不信看看咱們10月以後的工資單,是不是已經省下了一大筆錢?其實在我們日常拿到的補貼中,還有6種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你知道是哪6種嗎?關於個稅還有一個好消息!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年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方面支出可以抵扣個稅。據悉,暫行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實施。作為個稅改革的一大亮點,「六大專項附加扣除」還將給納稅人繼續減負!
  • 個人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自行申報繳納個稅,快來看看,以免被查
    我們都知道平常在企業任職受僱都是企業作為代扣代繳義務人在為我們進行個稅的申報繳納,所以很多人平常也就不會太注意這方面的問題,認為企業都給代扣代繳就不需要自己再進行另外的申報納稅了。其實並非如此,如果你的收入是下面幾種情況,而沒有自行辦理申報納稅,可能就會被稅務局追查,情節嚴重的甚至被認定為偷逃個稅。1、 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彙算清繳的情況。
  • 各人個稅 -- 新個稅申報表,你會填了嗎?
    2019年1月1日新的個人所得稅正式開始實施,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徵管銜接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56號)(文章結尾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07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
  • 「雙薪」有風險,個稅不僅要補齊還要繳納滯納金,你中標了嗎?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麗的故事:小麗一畢業就進入了一家國企,挑戰金融行業,工作輕鬆,收入卻不少,可謂羨煞旁人。但是小麗本人卻不滿足於此,放不下自己的老本行,於是在xx同城上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每個月利用業餘時間畫畫、設計圖紙就有不錯的收入。
  • 年終獎的個稅怎麼交?詳細解讀和案例來了,趕緊收藏→
    年終獎的個稅怎麼交?詳細解讀和案例來了,趕緊收藏→ 2020-12-17 1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新個稅稅率表 新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個稅公式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11日訊  根據個稅政策最新消息,2019年上班族的到手工資會增多,一起來看看5000起徵點計稅方法。  今年的個稅新政策體現國家的減稅力度非常大,一是起徵點上調為5000元,很多上班族將不需要再繳納個稅了,另外擴大了低級稅率級距,增加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上班族要繳納的個稅大大減少,但是具體的個稅計算方法是什麼呢
  • 2020年薪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年薪制個稅如何計算?(2)
    那麼全年月度應繳個稅[(15000-3500)×25%-1005]×12=22440元   年終一次發放420000元,按(國稅發[2005]9號)政策規定的計算方法計算,應繳個稅為:420000×25%-1005=103995   全年應繳納個稅22440+103995=126435   得到結果是A方案與B方案應納稅額相等。
  • 2021年個稅繳納與有啥不同?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常見問題?
    [導讀]明年的個稅繳納與以往有啥不同呢? 最主要的變化可以從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的一則公告中發現端倪,《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中指出,從2   明年的個稅繳納與以往有啥不同呢?
  • 個人所得稅退稅來了,為什麼會有退稅?繳納的個稅怎麼退?
    這是伴隨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而制定的新規定。為了方便普通納稅人申報彙算清繳,國家的個人所得稅APP從4月1日開始可以接受手機申報,在此之前如果特別急的話,可以去稅務機關現場申報。什麼情況可以不用申報?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退稅的前提有兩個條件:第一,繳納了個人所得稅;第二,符合退稅的條件。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制度為了方便更多的勞動者,國家保持過去的個人所得稅繳納模式不變,但是通過退稅來完善有關稅務政策。
  • 個稅開啟徵管新徵程:個人將自主申報繳納稅款
    從北京市稅務局的手機客戶端上,張明查閱到了歷年在北京繳納個稅的記錄,還發現在工資薪金之外,平常偶爾的勞務收入也相應繳納了個稅。類似張明這樣的工薪階層,由公司代扣代繳個稅情況很普遍:不到特殊情況,對自身負擔的個稅並不清楚。推進綜合稅制改革之後,這種情況有望大為改觀。
  • 個稅繳納細分,財產租賃業務,該怎麼納稅?
    (四)產權所有人死亡,在未辦理產權繼承手續期間,該財產出租而有租金收入的,以領取租金的個人為納稅義務人。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出租非住房,應繳納的增值稅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印花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租賃房屋應按照財產租賃合同稅目,按租賃金額1‰繳納印花稅。個人所得稅:按20%稅率計算繳納。
  • 為什麼5月份的個稅突然增多了?2019新繳稅方式,你看懂了嗎?
    雖然公告中已經明確聲明了計算的具體方式,但是依舊有很多人不能理解新老算法的意義,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關於個稅的新老算法問題。就在近幾天,小編在網上看到了網友的提問和吐槽。該網友表示,在5月份的工資中,個人所得稅的繳納金額突然比前幾個月多出了很多,他十分的不理解,覺得是老闆剋扣了自己的工資。
  • 2020年新個稅計算方法介紹 個稅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
    大家拿到工資條的時候會發現,應發工資和實發工資有些人一樣,有些人不一樣,因為有些人要繳納個稅,所以實發工資少於應發工資,那月薪5000需要繳納多少個稅呢?來看看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吧,看完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