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淵源錄·唐族望敕》「疑注」初探

2021-02-12 汪氏通譜資訊

《汪氏淵源錄·唐族望敕》注」初探

裔孫汪代貴

 

凡古徽州第一偉人汪華後裔纂修的汪氏宗譜,其中必有一篇《唐族望敕》譜文:

唐開元考定從前至今族望。

先奉敕旨:四海望姓家,永徽六年考二十六姓與諸姓不同,各得出處遠近。其乾封元年君羨考定,至今依令:武陽李、滎陽鄭、隴西牛、并州郭、上黨陳、河西汪、安定皇甫、中山鮑、河間劉、雁門夏,右件十姓為國之柱;武陽賈、白水張、扶風馬、京南葉、陳留王、馮翊趙、蒙扶水、冀趙蘇、京兆杜、河內苟、梁山鉅、南陽何、嶺南龐、安定胡、高陽許、南陽侯,右件十六姓為國之梁。

敕旨:天下諸州百姓,婚姻不同者價納,不依詔處分者,準敕合徒二年;諸餘可結為婚者一百五十,改之。主者施行。

開元五年四月八日下。

各汪氏宗譜《唐族望敕》譜文後面,有的沒有注釋,有的有注釋,有注釋並作疑注的只有元學諭汪松壽纂修的《汪氏淵源錄》,其注釋全文如下:

○按:唐太宗時,山東崔、盧、李、鄭諸族矜負世望,子孫雖衰,他族欲與為婚姻,必多責財幣,人謂之賣婚。上惡之,貞觀十二年,詔高士廉、韋挺、岑文本、令狐德棻遍責天下譜牒,質諸史籍,考其真偽,進忠賢,退悖惡,先宗室,後外戚,右膏粱,左寒畯,專以今朝官爵品秩為高下,合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為九等,號《氏族志》。高宗時,許敬宗以不敘武后世望請改之,乃命孔志約、呂才十二人刊定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顯慶四年書成,改號《姓氏錄》。時李義府為子求婚於山東之族不獲,恨之,以太宗旨勸帝,詔後魏隴西李氏等七姓十家,子孫不得自為婚姻,仍定天下嫁女受財之數,三品以上納幣不過三百匹,四品、五品二百匹,六品、七品百匹,悉為歸裝,夫家毋得受陪門財。然俗尚終不能禁,往往自稱禁婚家,益增厚價。中宗景龍中,柳衝復請修其書,詔魏元忠、蕭至忠、徐堅、吳兢等及衝修之。會魏元忠等物故,至玄宗先天時,復詔柳衝、徐堅、魏知古、陸象先、劉子玄等討綴,書始成,號《姓系錄》。開元初,詔衝與薛南金復加刊竄,乃定。衝之《錄》以四海望姓為右姓。今詳譜中所載,許敬宗之始請,當在永徽六年立武后時。考諸姓之不同,以為改《氏族志》之本後。書成於顯慶四年六月,乾封丙寅距顯慶己未凡七年,李君羨已誅死於貞觀間,此未詳誰氏。兼此篇訛脫甚多,今姑考大概而闕其疑,以待後之覽者。

汪松壽在注釋中對太宗修《氏族志》、高宗修《姓氏錄》、中宗和玄宗修《姓系錄》原因、時間、參修人以及所載內容進行了考證交待,然後,提出自己的看法:李君羨死於貞觀間(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不可能死後若干年於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考定姓氏排名,譜文中雖未註明君羨何姓,但負責考定姓氏排名的也不會是普通官員,高宗朝叫君羨的官員會是誰呢?另外譜文中的錯誤和脫漏很多,姑且考證個大概,其疑點考證暫缺,以待後人看到後再行考證吧。

汪松壽除了提出「君羨」的疑點外,其他疑點並未一一列出,僅以「兼此篇訛脫甚多」概之。筆者在研習這篇譜文時,確實發現了一些其他問題:

1、譜文以「唐開元考定……」開頭,那麼國之柱首位當是李唐皇族,可是「武陽」是李唐皇族的郡望嗎?

2、為什麼國之柱和國之梁都是「武」字開頭?是否與武氏有關?

3、譜文中有三個考定年份:永徽六年(655)、乾封元年(666)、開元(713始),前後歷經武后幹政、武周、復闢後李唐三個時期。復闢後的李唐,刊定姓氏排名會以武后專政時的考定為準嗎?

通過探究李唐皇族郡望及《氏族志》、《姓氏錄》、《姓系錄》纂修緣由和經過,上述問題的答案將會一一水落石出。

、李唐皇族郡望

據《唐會要帝號》《舊唐書·高祖紀》《新唐書·高祖紀》《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冊府元龜帝王部帝系》等文獻所載,李唐皇室家世如下:1西涼國君涼武昭王李暠-2西涼後主李歆-3後魏弘農太守李重耳-4後魏金門鎮將李熙-5後魏幢主李天賜-6西魏太尉李虎-7隋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李昞-8李淵。唐朝官方史書中,李唐皇室的郡望為「隴西」,或作「隴西成紀人」(《新唐書》卷一《高祖紀》),或作「隴西狄道人」(見《冊府元龜》卷一《帝王部帝系》、《舊唐書》卷一《高祖紀》)。在繁多的隴西李氏支派中,有四房最為興盛,即:武陽房、姑臧房、丹陽房、敦煌房。李氏宗譜中,武陽房出自西涼國君涼武昭王李暠第七子李豫之玄孫李綱。李綱,為宜州刺史,生三子:充節、充信、充穎。李充節,為隋朝朔州刺史、武陽公,生三子:大通、大辯、大亮;李大亮,為唐朝右衛大將軍、武陽懿公。李充穎,為後周滑州刺史、流江公,生宣州刺史義本,李義本生逈秀,李逈秀,字茂實,武后時為相,生黃州刺史俊。史料顯示,李唐皇族以「隴西李氏」自居,但其非武陽房。

、《氏族志》,又稱《貞觀氏族志》

唐太宗時,舊時門閥望族已經淪落,但仍然擁有很高的社會聲望。崔、盧、李、鄭、王等山東士族彼此互結婚姻,自矜高貴;嫁女於一般族姓必多求聘財,此習俗朝野非議很多,太宗深為痛惡,提出「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建議。貞觀六年(632) ,詔吏部尚書高士廉、御史大夫韋挺、中書侍郎岑文本、禮部侍郎令狐德棻,在天下遍搜譜牒,參照史傳辨別真偽,評定各姓等第,修撰《氏族志》。貞觀十二年 (638),《氏族志》修成,列山東士族崔民幹為第一等。太宗看後極不滿意,指出山東士族「世代衰微,全無冠蓋」,靠以婚姻得財,「不解人間何為重之?」命高士廉等重新刊定,旨示「不須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高士廉等依照太宗旨意重修,修訂後的《氏族志》共收錄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分為九等。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崔民幹被降為第三等。

、《姓氏錄》

永徽六年(655)高宗廢王皇后,改立武昭儀為後。「敕旨四海望族」,考定天下二十六姓新貴高門望族,前十姓為「國之柱」,後十六姓為「國之梁」。當時武后已逐步幹政,為提高武氏地位,樹其權威,授意篡改國之柱首姓皇族「隴西李」為「武陽李」,並將「武陽賈」排在國之梁首姓,柱、梁均以武字當頭,力壓李氏皇族。隨即,武后心腹大臣許敬宗以太宗所修《氏族志》沒有敘明武后本望,李義府也因其家未列入《氏族志》而不滿,二人奏請修改《氏族志》。顯慶初(656),唐高宗詔禮部侍郎孔志約、著作郎楊仁卿、太子洗馬元道及太常卿呂才等十二人重修編錄,改《氏族志》為《姓氏錄》。顯慶四年(659)六月,《姓氏錄》書成,高宗親自撰寫書序,說明類例。「以四后姓、酅公、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僕射為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為第二姓,各以品位高下敘之,凡九等,取身及昆弟子孫,餘屬不入。」《姓氏錄》共收錄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分為九等,五品以上官員全部收入,皇后四家列入第一等。

、《姓系錄》,又稱《姓系錄》、《大唐姓系錄》

神龍元年(705),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武則天退位,李唐復闢,中宗復位。景龍中(708),柳衝奏稱太宗時所修《氏族志》頒行已數十年,世庶升降隆替已多變化,與書中所記不盡相合,有礙婚嫁、銓選、授勳、定爵,請予改修。唐中宗準其奏,命與魏元忠、蕭至忠、徐堅、吳兢等人依據《氏族志》重加修撰,廢止武后專權時所修《姓氏錄》。不久,因魏元忠等人相繼去世,修撰中途擱置。唐玄宗先天年間(712-713),又詔柳衝、徐堅、魏知古、陸象先、劉子玄等人繼續修撰,名為《姓系錄》,共200卷。開元二年(714),復詔柳衝與薛南金進一步刊定《姓系錄》,頒於天下。新修訂的《姓系錄》撥亂反正,清除了武周時期的殘餘影響,「武陽李」還原為「隴西李」,恢復了李唐皇族在官修譜牒中的尊榮地位。

在李唐皇族郡望和三個官修譜牒的探究中,已經回答了前面提出的三個問題,不再贅述。但新的問題又來了,既然復闢後李唐刊定姓氏排名不可能以武后專政時的考定為準,那麼,《唐族望敕》是一篇偽造的譜文嗎?亦或有其他緣由?

古人修譜在採用舊譜文時,根據自己的需要或特定時期的要求,修改、增刪舊譜文內容是常有之事。若《汪氏淵源錄》已佚,我們便不知汪松壽在《唐族望敕》按文的最後還有一段疑注,因為後世譜書中《唐族望敕》都未引用這段疑注;若《新安文獻志》已佚,我們便不知很多汪氏宗譜《越國公行狀》有三處刪改;且不一一例舉。筆者認為,《唐族望敕》不可能是偽作,應是一篇永徽六年朝庭頒發的敕文,汪氏後人在纂修宗譜時將考定和頒發時間修改成了開元年間。理由如下:

1、《唐族望敕》若是偽作,譜文中的首姓一定是「隴西李」,不會是「武陽李」,也不會出現雙武開頭的情況,這足以反向證明這是一篇真實的敕文。顯慶四年《姓系錄》書成,武氏列為一等,敕文中二十六姓不含武氏,所以敕文頒發時間為正文中「永徽六年考……」當年最為合理。

2、吳王汪華於武德四年主動歸順李唐,受朝庭褒獎並加官進爵,汪氏後人均以此為榮。武周退位後,李唐重回正朔,此後汪氏重修宗譜面對這篇武氏攬政時頒發的敕文,該如何處置呢?棄而不用肯定捨不得,修改文首考定時間和文末頒發時間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

3、為什麼敕文頒發時間會修改為開元五年四月,而不是其他時間呢?這又關聯到汪氏宗譜中另一篇譜文《唐汪氏族譜序》,作者為渡江後十九世孫汪芬。序文後段載:「開元初,詔柳衝等復加刊竄姓系之錄,於是乃定柱石之宗,而我汪氏著望河西,故自此聲馳江左。勅旨以開元五年四月八日下,而吾譜適成,因記其事,冀萬古傳芳,千齡不朽耳!」其文意無法確定開元初的河西汪就是國之柱,但後世修譜人想坐實修改後的《唐族望敕》,故有意將兩篇譜文進行關聯。《唐族望敕》頒發時間被修改為開元五年四月便不難理解了。

總結:《唐族望敕》是永徽六年武后攬政時頒發的一篇敕文,武周退位李唐復闢後,汪氏後人在修譜時,復以李唐為正統,故將敕文頒發時間修改為開元五年;汪松壽關於「君羨」的疑注,或先改貞觀後改開元所致,或出於他由,但證據缺乏,不敢妄論。「史闕文,事旁羅。張本原,庶無頗。」本篇初探由於所引史料有限,部分史料來自度娘,加之筆者才疏學淺,內容或有錯漏。另外文中部分內容細節源於推導,不一定完全準確,真實情況究竟如何?「以待後之覽者。」

相關焦點

  • 江西汪氏蜜蜂園有限公司關於汪氏產品的鄭重聲明
    近期流傳的有關江西汪氏蜜蜂園有限公司系列產品,尤其是汪氏蜂膠軟膠囊(倍力康)涉嫌非法製售、添加違禁藥物、責令下架的傳言,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先後派出了質檢、衛生、工商等部門到江西汪氏蜜蜂園有限公司調查取證。
  • 發揚中華文明,傳承汪氏家風—2020重慶汪氏優秀學子表彰大會
    重慶汪氏宗親會在墊江舉行汪氏優秀學子表彰大會,對在2020年度高考中,被國家985、211以上的重點大學錄取的汪氏優秀學子代表進行表彰和嘉獎。重慶市汪氏宗親會常務副會長、財務部長汪清明;重慶市汪氏宗親會常務副會長汪治才;以及重慶汪氏族人和優秀學子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
  • 輦顯村汪氏考
    、汪氏一世祖、也稱汪氏始祖,得姓始祖。所以,汪氏宗親常說「潁川得姓三千載」就是這個原因。二、汪氏遷移早期的汪氏一直生活在北方。三、輦顯村汪氏的由來輦顯村泰如家有一本汪氏家譜,是輦顯汪氏宗譜的簡化版,是根據宗譜把他家自己的直系先祖的部份摘抄,現在把這種家譜叫做單線譜。家譜記載:「六十八世 念五公 三子 六一 三乙 四十 遷居績溪十都登源輦顯 原稱岑峴」。
  • 汪氏蜂蜜果凍 向消費者道歉
    新快報訊(記者 林晨 實習生 李敏英 韋金豔) 日前,汪氏蜂蜜果凍因為黴菌超標20倍被國家質檢總局列為「質量較差」產品,並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撤架。昨天下午,汪氏蜂蜜果凍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遠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公司已於13日下午通知所有經銷商停止銷售蜂蜜果凍,並願意就此事向全國的消費者道歉。
  • 四甲汪氏獎勵汪君豪金榜題名清華大學
    溫州市沙城四甲汪氏宗族今年高考四甲汪氏俊才汪君豪同學考取清華大學,為宗族爭光。汪氏宗祠為勉勵優秀,特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及頒發獎學金,鼓勵其再接再厲,勉勵族人青少年學子向他學習,再出更好成績。四甲汪氏族長授大紅花
  • 汪氏越國公年譜
    點上面「汪氏大家族」加入汪氏大家庭
  • 汪氏蜂蜜喊冤違規銷售質疑 曾因套號被處罰
    ,江西汪氏蜜蜂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汪氏)發表聲明連聲喊冤。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此前,汪氏名為「汪氏倍力康蜂膠」也因套用「巢牌汪氏蜂膠軟膠囊」的批號違規銷售,並被依法處罰和召回。     汪氏蜂蜜兩產品共用一個批號 涉嫌違規銷售     江西汪氏蜜蜂園有限公司生產的巢牌汪氏蜂膠軟膠囊和汪氏蜂膠軟膠囊,兩種產品竟然共用一個保健品批號。不僅如此,巢牌汪氏蜂膠軟膠囊包裝上標示的總黃酮成分含量,竟與國家標準含量相差兩倍。
  • 汪氏家譜大全! 權威發布!汪家人必看!
    清朝中葉以後,汪古氏、洪袞氏、洪果氏等,多改漢姓為汪氏、淮氏。源流三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汪芒國,取自姬姓魯國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譜中都能得到印證,後訛為夏、商時期的汪罔國名。
  • 貴戶宗親會為汪氏優秀學子發放獎學金
    2020年8月22日,岡邑汪氏貴戶宗親會在汪氏宗祠舉行汪氏優秀學子表彰大會表彰大會由秘書長汪建軍主持,汪連清、汪明高、汪輝分別為汪逸陽、汪卉、汪恆頒發了汪氏優秀學子榮譽證書,並向他們每人頒發獎學金2000元,汪楚清、汪建軍等為汪紫奕、汪午、汪言、汪苗頒發了汪氏優秀學子榮譽證書和每人獎學金1000元。
  • 汪氏蜂蜜兩產品共用一個保健品批號 涉嫌違規銷售
    江西汪氏蜜蜂園有限公司生產的巢牌汪氏蜂膠軟膠囊和汪氏蜂膠軟膠囊,兩種產品竟然共用一個保健品批號。不僅如此,巢牌汪氏蜂膠軟膠囊包裝上標示的總黃酮成分含量,竟與國家標準含量相差兩倍。消費者李先生投訴稱,他在超市買了一盒汪氏蜂膠軟膠囊,可將其保健品批號輸入國家藥監局資料庫查詢後,發現竟為另一款名為巢牌汪氏蜂膠軟膠囊的產品批號,根本不是自己購買產品的保健批號。   隨後,記者在北京一超市的汪氏專櫃看到這兩款產品均在貨架上有售。其中,巢牌汪氏蜂膠軟膠囊售價為449元,汪氏蜂膠軟膠囊售價為223元。
  • 江西汪氏蜜蜂園涉嫌虛假廣告罪被立案調查 官網已關閉
    近年以來,江西汪氏蜜蜂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汪氏)數次在官網及其他網絡銷售平臺發布虛假廣告遭多次行政處罰。今年,江西汪氏又被舉報多個廣告違法。目前,記者從新建區市監局了解到,「江西汪氏」因涉嫌虛假廣告罪被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區分局立案調查。截至發稿前,記者發現,「江西汪氏」官網已關閉。
  • 【汪氏賢者(58)】汪育林:耗費兩年編成修譜軟體 累並快樂著
    瀏覽更多汪氏書籍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汪氏通譜家園繁瑣的編程,八百個日夜!
  • 2018汪氏公益助學計劃在行動,助力家族貧困學子,期待您的加入
    天下汪氏出徽州,古歙,正是因為越國公汪華保境安民,促進了山越與中原漢文化的大融合,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徽州人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如今赫赫有名的獨特徽文化體系,消息一經傳播,受到全國各地汪氏宗親的廣泛關注!汪氏公益助學計劃孕育而生
  • 唐越國公傳揭示了汪氏宗族在唐代的輝煌歷史
    後世汪氏子弟卻誰也沒有見過。明初,曾有汪氏譜書提到,五代時汪芬後人汪道安,「世掌越國公詔誥」,如此說來,至少在傳說中,這件對汪氏來說極為重要的文獻是有可能留存於世的。敕命文字起首有「奉天承運」一句,有研究認為,這是自明代起才出現的制文套語,但在紙色、字體、印章、印色等其他重要因素均與初唐紙質文獻特徵類似的情況下,僅憑這一點,是否就能斷言這是後世仿冒的呢?是耶非耶,實在值得深究。
  • 走進汪氏蜜蜂園 探秘蜂蜜的生產——南昌義工陪伴留守兒童快樂過...
    正值六一兒童節,南昌小蜜蜂志工協會的義工們帶著自己的孩子與留守兒童組成一家三口,以「走進江西汪氏蜜蜂園,探秘蜂蜜的生產」為主要內容開展了一次有趣的社會實踐活動,城鄉孩子共度六一,在喜慶的節日中收穫「甜蜜」。
  • 消費者購買的「汪氏蜂蜜」,竟有2個不一樣的生產日期?
    近日,江西南昌市民劉女士在南昌市廣場東路的一家蜂蜜專賣店買了兩罐「汪氏蜂蜜」。這兩天打開一瓶準備食用,沒想到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這兩罐蜂蜜是劉女士4月24號在汪氏蜂蜜園廣場東路店買的,當時兩罐一起購買的話,活動價是133.50元。
  • 特寫:汪洋講短話解古語 「汪氏幽默」逗笑全場
    中新社北京7月9日電 題:汪洋講短話解古語「汪氏幽默」逗笑全場  中新社記者 蔣濤 董子暢  「我把話講短一些,以節省開幕式的能源消耗,為減少碳排放作出貢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9日在北京一席「短」話逗笑全場中美代表。  當天,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在北京舉行。汪洋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汪家人快來看看,為什麼說天下汪氏出徽州?
    請點上面「汪氏宗親總群」加入汪氏家族!
  • 南木哥後裔汪氏研究會 2019年第二次會議紀要
    2019年3月3日,南木哥後裔汪氏文化研究會在多巴盈吉利豪酒店召開了今年的第二次會議,會議研究了今後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參加會議的有副會長汪國虎、汪明榮、汪昌祥,秘書長汪森林、汪彥、汪鐸、汪秀玲、汪國彪,特邀嘉賓汪增榮、汪生才、汪鵬、汪雲,會議由會長汪千主持。會議就針對主要的工作任務,形成如下紀要。
  • 寧夏抽檢12種蜂蜜產品 "汪氏"等4個品牌不合格
    4個不合格樣品依次為:江西汪氏蜂蜜園有限公司生產的「汪氏」牌蜂蜜、武漢市武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枸杞枇杷」蜂蜜、(中美合資)甘肅耐克特蜂產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五味子」蜂蜜、臨湖早市銷售的散裝蜂蜜。    據寧夏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蜂蜜大體分為純正蜂蜜和調製蜂蜜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