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習近平希臘行:助「一帶一路」建設、中歐關係走好走順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電 題:習近平希臘行:助「一帶一路」建設、中歐關係走好走順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陳康亮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希臘的國事訪問劃上句號。中國學者認為,此次訪問取得的多項成果不僅推動中希關係邁上新臺階,也將為「一帶一路」建設、中歐關係帶來新利好。
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訪問期間,中國與希臘發表了關於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雙方表示願通過比雷埃夫斯港口等合作項目推動落實兩國政府間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希臘地處陸海相連、歐亞非相通的重要地點,是「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亞歐海陸聯運新通道的關鍵節點。特別是比雷埃夫斯港被視為「歐洲的南大門」,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往中東歐的門戶。中遠海運集團成為比港經營者後,該港已躍居全球發展最快的貨櫃港口之一。
圖為比港的鐵路貨場。中歐陸海快線就是以比港為樞紐,通過鐵路向歐洲內陸運送貨物。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考慮到希臘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的支點國家,與之加強合作對推動中歐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深化合作,提高互聯互通水平,推動經濟全球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也表示,中希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有助於深化貿易投資、基礎設施等具體領域務實合作,亦是在表達兩國對全球化、多邊主義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共同支持。
助推中歐關係深化
中希在聯合聲明中稱,雙方將共同推動和深化中國—歐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共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雙方認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是中歐關係的有益補充,希方對正式加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感到滿意,願在該機制內發揮積極作用,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希臘既是歐洲國家,也是歐盟成員、歐元區成員,中國與希臘加強合作不僅有助於推進中國與中東歐合作,也將輻射整個中歐關係。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黃平表示,從經貿投資數量上看,與中國和西歐、南歐、北歐的合作水平相比,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規模僅為「零頭」。在此情況下,與中東歐加強合作,是打造更加平衡全面的中歐合作關係的題中應有之義。而在全球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情況下,中歐關係走好、走穩、走順,不僅對中歐雙方至關重要,對世界也具有重要意義。
11月7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觀眾欣賞希臘館的表演。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加強貿易投資合作
中希投資、貿易等多領域合作也得以加強。雙方籤署了《中希重點領域2020-2022年合作框架計劃重點項目清單(第二輪)》,涉及能源、製造業、交通基礎設施、環保等領域共14個項目。
此外,聯合聲明還提出,願深化農業政策、研究和食品安全等領域的雙邊合作,促進希臘符合中方要求的優質農產品對華出口。
近年來,隨著收入增長,中國民眾已不滿足於「吃飽」,更要「吃好」。而農業正是希臘優勢產業之一,橄欖油、奶酪、蜂蜜和葡萄酒均聞名於世,近年來該國也在大力拓展這些產品出口海外。
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希臘參展商帶來的果汁、酸奶等食品吸引了不少中國採購商和專業觀眾駐足。希臘一家乳業公司的國際市場商務總監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參展僅兩天,該公司已收穫數個訂單。
據中方統計,今年1-5月中國自希臘進口食品、農產品金額僅3383.2萬美元,兩國擴大農產品貿易仍有不小潛力。分析人士認為,這不僅能夠豐富中國消費者的餐桌,為其提供更多新鮮美味的食材,也將使希臘經濟切實受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