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度消費者指數虞堅:消費反彈局部出現,預計今年快消品市場增長...

2020-12-22 騰訊網

來源:第三隻眼看零售 作者:劉驍華、張思遙

全國性疫情防治進入後半段,零售企業開始重點關注消費趨勢變化、提升門店營收增長等方面。其中典型爭議在於,未來消費者究竟是否會出現報復性消費潮?

這關係到零售商能否藉此彌補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涉及大賣場、購物中心、便利店、社區店等多種業態。據凱度消費者指數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快速消費品銷售額增長5.3%。但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預估,如果疫情在5月份前得到全面控制,2020年該數據至少會有一個點的影響。可見形勢嚴峻。

一些試圖破局者隨即出現,進行強化線上渠道、嘗試直播賣貨、拓展生鮮銷售等布局。他們希望挖掘疫情後的潛在機會點,重新思考戰略規劃、從而提前把握消費者變化、從運營策略、商品組合、供應鏈優化等方面給出解決方案。但也使整個行業格局發生微妙變化,促使併購整合、跨業態競爭、新型消費模式出現,並影響著企業未來發展的行業基調。

為此,掌握消費趨勢變化,理性看待直播帶貨、跨界「賣菜」、乃至「復活」的無人零售等動向,是零售操盤者應對「疫情後」變化的重要基礎。

《第三隻眼看零售》特此專訪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希望藉助其行業觀察者的視角以及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多年數據積澱,從第三方角度給零售企業以參考,嘗試揭露表象背後的本質問題。

報復性消費是個偽命題

中老年到家留存率恐走低

《第三隻眼看零售》:你如何看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居民消費產生的整體影響?對比2003年非典影響,你認為什麼時間會迎來居民消費力觸底反彈?

虞堅:二、三月份受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大。至於四月份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消費者的信心能否恢復,目前來說比較難講。

新冠疫情爆發在春節前後,對消費經濟的影響可能遠大於SARS。SARS發生在3、4月份,時年六月份快消品消費已恢復至雙位數增長,對消費的整體影響比較短暫。但新冠疫情發生在春節前後,這是整個中國消費的一個旺季,對於很多品類銷售來說影響很大。

比如說,我們注意到今年春節的前後2周,相較去年同期整個快消品市場規模下跌接近12%。我個人估計,按照去年整個快消品市場規模5.3%的增長估算,如果疫情在5月份前得到全面控制,今年至少會有一個點的下降。

《第三隻眼看零售》:對於未來居民消費走勢,業內出現兩種判斷。一種對消費持樂觀判斷,一種認為不能對報復性消費抱有幻想,對此你如何看?

虞堅:報復性消費可能是個偽命題。

因為二、三月份對很多品類來說是黃金銷售時間。這段時間過了以後,到四五月份可能會出現一個反彈。但是這個反彈能否大到覆蓋之前損失,甚至帶來新增量,對很多品類來說,其實不一定會發生。當然在這段時間內消費者居家烹飪用的品類以及一些剛需型可以囤貨的產品銷售增長不俗。

如果說報復性消費要出現的話,最有可能是在三個行業內——餐飲、旅遊、娛樂。在快消品裡面,美妝行業可能會出現一定反彈。

總之對於局部市場來說,之後可能有較大的增長機會,但總體上不宜太樂觀。

《第三隻眼看零售》:疫情是一場關於到家業務的大型消費者培育嗎?疫情過後新用戶的留存率預計如何?

虞堅:這個說法從某種程度上是成立的。

原因是,當前到家業務的獲客成本基本上為零。目前也可以看到京東到家、盒馬、每日優鮮這些平臺或者APP,銷量呈爆發性增長。尤其這些平臺在小區封閉時設立很多自提點,讓來往人流時刻看到,就相當於非常有效的戶外廣告露出。

至於留存率方面,年輕客群留存基本不用擔心。但對於中老年消費者來說,他們既是生鮮購買的主力群體,平時又習慣線下挑選,所以這部分的留存率可能較低。

《第三隻眼看零售》:疫情期間,生鮮賽道湧入便利店、水果專業店等各類跨界選手,你認為疫情過後具有何種特質的玩家可能留下?

虞堅:諸如便利店等「外行」加入到生鮮市場,過後它是不是能夠仍然留存生鮮業務,這是要打一個問號的。除非它是生鮮加強型便利店,不然它其實並不具備核心的供應能力。

長期來說,生鮮市場是存量市場,雖然市場容量足夠大,但生鮮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能力,特別是供應鏈的能力。企業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還是不要盲目進入這一領域。

同樣,疫情期間社區拼團的火爆可能只是表象。要長期在生鮮市場中建立價值,一定要有核心競爭力。當然,現在很多實體零售巨頭也在嘗試社區拼團,但它背後是有強有力的商品力和服務作為依託。

所以拼團、便利店賣菜等更多是一個表象性的營銷模式,但如要成為被驗證有價值的模式還是不能脫離零售的本質,即能夠通過強大的供應鏈能力更高效地滿足顧客的需求。

自建渠道有流量短板

東南區域整合加速

《第三隻眼看零售》: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過程加速後,全渠道布局也成為成一個趨勢。對於零售企業來說,他們在發展中有什麼難點或者機會點嗎?

虞堅:未來的中國零售業一定是全渠道時代。

但是,不是說所有企業都能做好全渠道,或者說因為你做了全渠道就一定能成功?最終還是要看你是否具有獨特的核心競爭力。現在全渠道的布局已經成為頭部玩家的標配,因此最終還是要看你是不是能夠比別人做得更好、提供差異化服務、以更高的效率達到更高的毛利。

舉個例子,比如Costco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全渠道零售商,它的APP各方面體驗可能很一般,也沒有提供O2O服務,但它依然是一家成功的零售商。全渠道雖然是一種趨勢,但是它不會是衡量企業成功的唯一模式。

《第三隻眼看零售》:在布局全渠道方面,一些零售商一邊在和第三方平臺合作,一邊又自建渠道,你覺得自建渠道是否有必要?

虞堅:還是要看零售企業的目的了,如果它目前的是希望能夠最大程度的去覆蓋消費者,那一定是更需要第三方的平臺支持,根據凱度諮詢的分析,目前第三方的到家平臺預計佔到市場的80%,通過第三方平臺必然可以覆蓋到更多的消費者。自建渠道要以更好地服務客戶為目的,否則沒有必要存在,不要為了自營而自營。

《第三隻眼看零售》:區域性零售商全渠道經營相比全國性巨頭會有劣勢嗎?區域零售企業未來的突破方向在哪裡?

虞堅:中國很多區域性零售龍頭已經走在全渠道發展的路上,甚至可能比一些規模更大的零售商,比如說沃爾瑪、家樂福等,在業態布局要更加靈活,也取得了很多實踐上的成功。未來,區域零售商的突破方向之一是進行跨區域的整合和併購。可以預見,在我國的東部和南部一些地區由於商業零售的基礎更為成熟,區域零售商的整合併購會有更強的動力。

直播賣貨是在做存量

會員喚醒靠深度運營

《第三隻眼看零售》:現階段一些實體零售商的直播賣貨、朋友圈賣貨,目前是在消耗存量還是擴展增量?

虞堅:目前來說大部分的直播賣貨可能還是在爭取存量不被外來的競爭對手搶走。

如果通過直播做到BA(櫃檯營業員)網紅化,輻射百貨商場或者購物中心原有區域外的消費者,則具有產生更大增量的可能。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不同達人直播效果千差萬別,而且直播本身是一個非常擁擠的市場,消費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直播只是一種形式,最終還要回歸到是否能夠有效吸引流量並達成轉化和復購。從長期來說,零售商需要有效通過經營自己會員系統,真正建立跟消費者有意義的連接。

《第三隻眼看零售》:經營私域流量的本質是什麼?企業該如何看待、布局?

虞堅:雖然2019年大家都在說私域流量,但對零售商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以前的零售商其實都做會員系統,會員系統本身可以說是打造私域流量的有效工具之一。在國外,像Costco或者是亞馬遜,都有非常深度的會員運營系統,而目前在中國較為成功的會員系統打造也已經起步。

現在有很多新的數位技術可以去喚醒會員,觸達他們,激活他們。另外,像去年大家講得比較多的收費會員制度。如果這些會員他願意付費,就說明他們對零售商有更高的忠誠度,這可能是更有意義的經營私域流量的做法。

《第三隻眼看零售》:有的觀點認為,無人零售正在「復活」,你怎麼看?

虞堅:無人零售現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非常小,我們之前做過一個分析,無人售貨機在戶外消費市場連1%的份額佔都不到。短期來說,疫情對無接觸的無人零售模式是一個刺激。但是如果只是將無接觸作為一個賣點的話,這不會是長期存在的價值所在。無人零售的核心價值在於能否更有效率地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的需求,比如在實體零售不開門或者人工服務成本很高的情況下。

目前國人使用無人零售的消費者習慣尚未培養起來。我認為疫情過後,無人零售要持續繁榮還是需要解決消費者的痛點。當然,如果從未來的發展空間來說的話,在科技加持下的智能無人零售一定是巨大的,因為目前中國每萬人所擁有的無人售貨機,其實是遠低於日本、韓國等國家。【完】

相關焦點

  • 凱度消費者指數:後疫情時代品牌增長新機遇
    在FBIF2020食品飲料創新論壇的營銷創新分論壇上,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帶來了《後疫情時代品牌增長新機遇》的主題分享。虞堅表示,關於後疫情時代,非常重要的還是回頭看,整場疫情對於中國快消品市場,特別食品飲料市場,對今年接下來或明年會有一些更深遠的影響,這對品牌創新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 凱度消費者指數虞堅:疫情下零售業催生共享員工等新做法
    每經記者:李詩琪 每經編輯:陳俊傑疫情之下,消費零售業受到不小波及。企業如何在疫情影響下「自救」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2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話了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在他看來,中國零售業都在積極應對變化,並沒有「怨天尤人」。
  • 貝恩公司攜手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2020年中國購物者報告》
    ,貝恩公司連續第九年攜手凱度消費者指數,雙方共同針對中國消費者購物行為開展研究並發布《2020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疫情下的「新常態」》。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總體勢頭良好,增速達5.5%,較前兩年穩中有升。與前幾年相比,2019年中國快消品市場出現了若干新趨勢:高端化步伐放緩,部分品類的大眾細分市場出現增長。同時,外資品牌以9.5%的增速領先於本土品牌的7%增幅,多年來首次實現反超。然而,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消費者縮減開支,快速消費品更是創造了同比下滑6.7%的紀錄。
  • 貝恩研究顯示:2018年中國快消品市場消費總額增速達5.2%,增長依然...
    6月20日,國際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聯手凱度消費者指數連續第八年發布《中國購物者報告》,報告顯示,儘管經濟增長出現放緩,但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增長依然強勁。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快速消費品消費總額延續了上一年的反彈趨勢,增速達5.2%,略高於2017年的4.7%。
  • 2018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一:購物者消費升級,市場增長反彈 | 網際網路...
    隨著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消費者群體越來越注重提升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在2017年出現反彈。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今日發布的2018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一《購物者消費升級,市場增長反彈》顯示,2017年中國消費品市場總銷售額增長率從2016年的3.6%升至2017年的4.3%,這是自該系列報告從2012年開始跟蹤中國購物者行為以來,銷售額增速首次超過上一年。
  • 2020中國購物者報告:中國快消品市場雙速增長將延續
    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今日發布《2020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整體銷售額與去年同期近乎持平。長期來看,「雙速增長」將會延續,高端化和追求性價比兩大趨勢將並存。
  • 貝恩:因售價下滑 前三季度中國快消品銷售額同比跌0.1%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快速消費品的銷售額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了0.1%,而2016至2019年,我國快消品市場的銷售額增速分別為3.6%、5.2%、5.2%、5.5%,連續三年保持了5%以上的增長。12月2日,貝恩諮詢公司和凱度消費者指數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簡稱:《報告》)披露了上述數據。
  • 寶潔/聯合利華/立白 誰的消費者滲透率達到95.5%?
    最新凱度消費者指數報告顯示,2015年一眾快消品企業以品類擴展、渠道下沉、地域擴張、發展線上渠道等方式獲取新的消費者,最終寶潔以95.5%的滲透率位列快消品企業榜首,穩住其「霸主」地位;聯合利華則出現負增長;而立白集團則成為電商渠道中消費者規模增長最快的企業。
  • 快消品最新趨勢在這裡
    整理 / 天下網商記者 張斐斐今天的中國消費者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那麼,你的品牌如何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優選?5月8日,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在上海發布行業報告《消費升級下的新零售時代》,總結了快速消費品的最新趨勢。
  • 貝恩:因售價下滑,前三季度中國快消品銷售額同比跌0.1%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快速消費品的銷售額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了0.1%,而2016至2019年,我國快消品市場的銷售額增速分別為3.6%、5.2%、5.2%、5.5%,連續三年保持了5%以上的增長。12月2日,貝恩諮詢公司和凱度消費者指數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簡稱:《報告》)披露了上述數據。
  • 2019年中國購物者報告出爐 三大趨勢引領快消品市場發展
    高端化 小品牌 新零售2019年中國購物者報告出爐 三大趨勢引領快消品市場發展□ 本報記者 鄭建玲全球知名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攜手凱度消費者指數,日前在北京發布了2019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一《三大趨勢引領未來
  • 國貨佔據70%國內快消品市場,哪幾家洗衣液品牌秒殺外資?
    中國本土品牌雄踞70%快消品市場,貢獻82%銷售增長比,顯示國貨日益為本國消費者接受。以大熱品類洗衣液市場中品牌受歡迎指數為例,TOP7榜單中,除了汰漬和奧妙,其餘藍月亮、立白、超能以及衛新和威露士都是國貨,國貨陣容堪稱華麗。
  • 2020年中國購物者報告:快消品市場前三季度銷量增長2% 平均售價...
    總經理、本次《報告》的聯合作者虞堅表示,這些新興的渠道已經成為零售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增長帶來新的機會。不僅銷售額較去年翻番,在快消品、服飾和電子產品的整體銷量中,直播電商渠道佔比達到7%;頭部直播平臺,例如淘寶、快手和抖音,更是取得大幅增長。
  • 港媒稱內地人消費"高檔化":漱口水成今年增長最快消費品
    參考消息網9月13日報導 港媒稱,漱口水是內地增長最快的消費品,反映出中產階級消費者的需求正重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零售格局。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12日報導,今年上半年,內地的漱口水銷量飆升了70%,成為凱度消費者指數公司跟蹤關注的106種消費品當中的銷售先鋒。
  • 最前線|凱度消費者指數:3月汽車零售下滑 18%,食品飲料下滑 8%
    凱度消費者指數最新報告顯示,一季度中國城市快速消費品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7%,但三月市場已經出現初步回暖,增長率回歸到了0以上。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經濟數據也顯示,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一季度同比下降19%。
  • 凱度消費者指數:2025年快速消費品全球網購市場將達1300億美元
    上海2015年7月8日電 /美通社/ -- 凱度消費者指數 (Kantar Worldpanel) 今日發布了「加速布局電商渠道在快速消費品市場的增長-2015」報告。報告中預測,2025年快速消費品全球網購市場將達到1,300億美元。未來10年網購的市場份額在快速消費品市場有望翻一番。
  • 凱度:2017 年誰贏得了更多中國消費者
    ©2016 央視市場研究           數據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  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表示:「我們最新的研究表明,在消費升級和網際網路技術驅動的新零售時代在今年擁有過億的城市家庭的21家企業中,中國企業達到12家,他們招募新消費者的速度更快。不過在2017年中國市場中仍然僅有寶潔公司觸及到中國90%以上的城市家庭,因此對於所有上榜企業來說,仍然有很大的空間繼續提高消費者的觸達。」
  • 凱度消費者指數最新報告: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持續向好
    凱度消費者指數最新報告: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持續向好來源:聯商網2020-09-16 18:45近日,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了最新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8月14日的過去12周,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1%,主要受購買頻次的提升所驅動。下線城市增速超過上線城市,而東部地區繼續引領市場增長。與此同時,隨著疫情的緩解和盛夏的到來,上線城市戶外消費的衰退情況開始出現觸底反彈的跡象。
  • 凱度:2016年中國購物者報告
    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公司的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銷售額僅增長了3.5%,創下五年來的新低。但這一數據背後掩蓋了一個重要的特徵:儘管經濟環境整體蕭條,但有一些品類和單品能保持較快的增速,這凸顯了中國快速消費品和其他消費行業在快慢迥異的兩種增速下的運行軌跡。
  • 2019年直播規模增長3倍,追求性價比趨勢因疫情加速
    貝恩公司和凱度消費者指數聯合發布《2019年快消品市場趨勢和疫情後的新常態》(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整體中國快消品市場的趨勢年度增速大概是5.5%,較前兩年來說應該說是一個穩中有升的狀態,而2020年第一季度受到疫情的影響,快消品同比下降了7%,除了衛生或健康相關的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