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修身成事,《大學》裡有一段論述,可謂發人深省:「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段話正向詮釋了示範帶動的作用,反向則說明無論把目標定在哪裡,都必須從基礎的做起,從自身開始。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如果光有滿腔抱負,而沒有行之有效的改變自身、嚴格要求自身的具體行動計劃,那只能是痴人說夢。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做人做事第一位是崇德修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人一直把「修身」放在第一位,這是有道理的。一個人連「修身」都做不到,又何談「齊家」「治國」「平天下」?
作為一名即將到部隊任職的「準排長」而言,「修身」對於我們來說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我們以貪圖享樂、利益至上的姿態去基層帶兵,我想這是帶不好兵的,戰士也只會囿於等級的約束而聽命於你,而不是真正發自內心聽從你。所以,這是不可取的。但是倘若我們嚴於修身、嚴於律己,能夠時刻以一名黨員幹部的標準來要求自身,能夠主動自覺做到表率帶頭作用,我想戰士是能夠真誠聽命於我們的。所以,我們要時刻牢記《準則》《條例》等黨紀黨規,為不守規矩、不講紀律、不講道德的行為高高亮起紅燈,唯有將道義德行讀深悟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是真正的人間正道。
欲成大事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小成靠智,大成靠德。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則無以成事。修身需先正其心,心術不正談何修身,心志不堅以何修身?所以,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德立,德力而後事成。
責任編輯:任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