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及今,成大事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除了這些原因,有一個因素也非常重要。曾國藩資質平庸,卻位極人臣,全始全終,被譽為近代唯一的聖人。他的成功對於普通人而言,具有十足的借鑑意義。
曾國藩認為,成大事者,最為重要的品質就是審時度勢,順勢而為。世間萬物自有規律,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道貴制人,不貴制於人也;制人者握權,制於人者失命。
解釋:謀略最重要的是掌握主動權,一旦掌握了主動權,就能主導局勢的走向。一旦喪失主動權,就會處處受制於人,將自己的命運置於他人股掌之中。
「謀」的作用,就是是幫助我們佔據主動權。以謀求勢,以勢定謀,然後謀勢相合,佔據制高點。說話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制高點。居高臨下,進退自如,柄權在握,是防是守全由自己說了算。
一個傑出的領導者,最重要的就是明白形勢,順勢而為,立於不敗之地。
二、抱薪趨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溼者先濡。
解釋:抱著柴草接近火,一定是乾燥的部分先燃燒;往平地上注入水,一定是低溼的地方先浸透。
事物的內因和外因是相互作用的,有其規律可循,找到其中的聯繫,作為切入點,就可以事半功倍。比如遊說別人時,可以多關注一些細枝末節,看對方的神情、肢體動作。動心的人和不動心的人,身體會透露他的信息。對症下藥,有得放矢。
每個人都有擔心的地方,抓住這一點,打消對方的顧慮,自然能收穫奇效。
三、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
解釋:對付不了世上的事情時要躲起來,等待機會;等到時機成熟時,再大顯身手。
成大事者,都能看懂時勢,運用時勢,做時代的弄潮兒。楚莊王在內憂外患中繼位,沉迷聲色三年,不問朝政,一朝得勢,就勵精圖治,任用賢良,誅殺小人,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這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司馬懿在曹爽的打壓下在家養病五年,一旦曹爽離開京城,就發動高平陵之變,佔領洛陽,成為一代權臣,這也是等待時機,一鳴驚人。
時勢造英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萬物皆有規律,強者預知規律,順應規律,掌握規律,順勢而為,故能成就常人難以企及的事業。只要細心體會,用心觀世界,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