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綜合實力居中國商業地產10強之列的港龍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港龍」)再陷「維權旋渦」。3月28日是「姑蘇港龍城」與業主約定交房的日子,該項目由港龍集團投資開發,毗鄰江蘇蘇州火車站,屬平江新城商圈。
然而,由於部分業主對上述項目「擅改業態、不符交付標準、涉嫌虛假宣傳等」提出質疑,遂與港龍多次交涉並拒絕收房。
3月30日,數百名業主冒雨來到蘇州市政府門前進行維權,期待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對港龍的涉嫌商業欺詐行為進行監管。但港龍方面拒絕承認自己在交房以及宣傳上存在任何欺詐行為。負責協調處理此次事件的蘇州市信訪部門有關人員則稱:「港龍城是很不錯的,我手裡接到的一些信訪投訴連開發商也沒有了(跑路、項目爛尾)。」
對於業主對港龍沒有與阿里巴巴有切實合作的質疑,阿里巴巴集團公眾與客戶溝通部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回應稱,據目前已知的信息,阿里巴巴和港龍集團間不存在對方所描述的合作情況。關於對方侵犯阿里巴巴集團及馬雲合法權益的行為,如調查屬實,我們將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對方的侵權責任。目前,阿里巴巴已向港龍公司發去律師函,要求其停止類似宣傳。
港龍有關負責人則向記者表示,雖然沒有明確的協議,但港龍公司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早已有之,隨後,其向記者出示了其他項目與阿里巴巴公司合作的相關資料。
18萬平方米小商品批發交易中心縮水改業態
早在2011年,蘇州港龍喜臨門打著聯手義烏小商品城的名義推出蘇州·義烏國際小商品城(現推廣名為姑蘇港龍城)。該項目宣傳資料顯示,港龍集團傾力打造的全國大型連鎖專業市場、蘇州市重點項目——義烏國際小商品城作為蘇州大型小商品批發交易中心,與浙江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強強聯手;同時,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同盟;商城集合了購物、餐飲、旅遊、休閒於一體的小商品採購批發交易中心。港龍攜手阿里巴巴,構建18萬平方米小商品批發交易中心,打造國際第7代商貿交易平臺,並告知業主這是獨門獨戶,有獨立產權的實體小商鋪,10年託管運營,年收固定。
然而本該今年2月28日交付的港龍義烏小商品市場商鋪,卻在業主們未接到任何正式通知的情況下被更改為一個商業綜合體項目。不僅如此,拿房的業主表示自己又要被強制籤訂更加嚴苛的霸王協議。
對此,港龍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港龍作出的業態調整是從有利於整個商業發展的角度出發,最終的目的是把市場搞好。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電商異軍突起,原來傳統的、純粹的小商品市場已經不適合蘇州商業市場形勢的發展,所以港龍作出了轉型升級的調整。
「現在在我們業主不知情的情況下我們的業態被升級為商業綜合體,要知道一方面蘇州火車站旁邊的商業綜合體根本不具備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綜合體的招商運營收益率也會遠遠小於小商鋪的。」於2012年購買港龍義烏小商品市場4樓商鋪的劉莉(化名)表示。
而港龍方面則認為,在與業主籤訂的《委託經營管理合同》中有明確的約定,甲方(業主)授權委託乙方(商管公司)對該商鋪進行統一經營業態規劃及負責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規劃,無需徵得業主的同意。
然而,港龍所聲稱的「轉型升級」卻遭致部分業主的不滿。「當時我就是看重港龍在火車站地段、打造全球小商品海洋、小商品集散中心以及高投資回報率等宣傳口號買下港龍義烏小商品市場小商鋪的。」劉莉表示。
對於小商品市場變為綜合體事宜,記者致電蘇州市住建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該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無論是商業綜合體還是小商品市場的商品,在住建局方面的登記資料應該都是屬於商業。而至於港龍方面宣傳與運營招商方面的業態變更,屬於工商局監管的範疇。」
隨後記者多次致電蘇州市工商局方面,截止發稿時,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小商品市場商鋪交房標準存疑
4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蘇州市平江區蘇站路與齊溪街交匯處的姑蘇港龍城(原港龍喜臨門·蘇州義烏國際小商品城)。走過姑蘇港龍城項目「先穩賺再狠賺」的宣傳牌,記者來到了被業主稱為「紙皮商鋪」的義烏小商品城,在該項目其中一棟的一樓,映入記者眼帘的是除了毛牆毛地之外,就是一個個用龍骨石膏板搭起的一些圍擋,走近一看,圍擋上標示著3—1020,3—1010等字眼,也就是一個個鋪號。記者用手敲了敲圍擋用的石膏板,顯示裡面是空心的,而商鋪不少石膏板已經有了一個個破損的洞,露出空心的部分。除此之外,商鋪沒有門,公布區域也沒有裝修,有些消防箱也被石膏板擋住了。沿樓梯而上,記者注意到該小商品市場1~5樓都是如此情況。隨後,記者環繞該項目一周,發現周邊幾棟樓都是類似的毛坯「商鋪」,而這,就是港龍方面催促業主們收房的蘇州義烏小商品市場。
對此,港龍回應稱,姑蘇港龍城項目已經取得蘇州市住建部門下發的《商品房交付使用通知書》,目前看到的是第一階段,後期港龍公司負責公共區域的裝修,而具體的商鋪則由經營者自行裝修。
姑蘇港龍城項目前期打出「加盟義烏,攜手阿里巴巴」等口號,而且交房的業主還需要重新籤訂一份霸王委託管理協議和承諾書。這一方式遭致業主劉莉的質疑:「打通做綜合體規劃,事實上已經根絕了委託管理到期後10~30平方米商鋪的獨立經營條件,無法恢復原狀。業主轉賣甚至銀行抵押的可能性也幾乎斷絕。宣傳中所謂的獨立產權商鋪成了空頭支票,變成了變相分割銷售純投資商鋪。」
對此,港龍公司認為,姑蘇港龍城由港龍商管公司進行統一招商、運營、管理,每個業主都不能各自為政,必須考慮全體業主的整體利益。
港龍或涉嫌商業欺詐
「我當時就是看重港龍方面與義烏以及阿里巴巴方面有合作,看重這樣的聯動合作優勢才考慮高價買這樣一個經營小商品的商鋪的,但現在我們懷疑港龍方面也許根本沒有與義烏以及阿里巴巴方面有切實的合作。」維權業主劉莉表示。
在業主為記者提供的與港龍集團方面相關負責人溝通談話的錄音中,港龍方面相關負責人對拿著當初港龍賣鋪宣傳冊的業主們表示,這個廣告是他們做的,廣告的內容也是真實的。
4月10日下午6時,阿里巴巴集團公眾與客戶溝通部相關負責人回應本報記者表示,據目前已知的信息,阿里巴巴和港龍集團間不存在對方所描述的合作情況。關於對方侵犯阿里巴巴集團及馬雲合法權益的行為,如調查屬實,我們將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對方的侵權責任。
對此,維權業主劉莉表示:「原來從一開始買商鋪的時候我們業主就陷入了港龍虛假宣傳的圈套,他們商鋪的宣傳頁上都寫著『商業巨鱷』力薦,配有馬雲的照片,我們中有業主當時就是看重阿里巴巴的實力以及馬雲先生的影響力從而買下商鋪的。現在我們業主跟港龍相關部門負責人索要與阿里巴巴以及義烏小商品城方面的合作協議書,結果跟義烏小商品城的合作目前港龍只提供出一份沒有蓋章的會談紀要。而與阿里巴巴方面的合作港龍方面目前根本沒提供出來。」
「攜手阿里巴巴與義烏商貿城的戰略合作,這種合作和加盟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你說一定要授權書,或者籤訂協議,我現在不能明確答覆你們,後面會給你們解釋的。」港龍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而在面對業主們的追問後該負責人又表示:「我明確告訴你,我不需要他們(義烏商貿城、阿里巴巴方面)授權,我加盟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並不一定有他們授權才能加盟。」
對此,記者採訪了上海凱曼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苗彬,苗彬告訴記者:「對於港龍集團涉嫌借用阿里巴巴與馬雲的虛假宣傳,涉嫌商業欺詐。目前可以初步判定其對於阿里巴巴公司的聲譽造成了一定影響,對於馬雲個人的名譽等權益也構成了侵犯。建議購房者在買鋪之前不能僅僅看企業的宣傳單頁,要追究落實到企業切切實實是否與阿里或者其他的企業有戰略合作協議,否則會陷入開發商的虛假宣傳陷阱。」
4月17日,阿里巴巴方面告訴本報記者,已經向港龍控股集團發去律師函,要求其停止類似宣傳。
同日,港龍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雖然沒有明確的協議,但港龍公司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早已有之,隨後,其向記者出示了其他項目與阿里巴巴公司合作的相關資料。
「我們購買港龍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時候港龍方面的宣傳資料寫著『長三角核心18萬方小商品批發交易中心』等宣傳標語。但是現在卻告知業主姑蘇港龍城只有5萬平方米是做小商品市場,並且港龍方面會對這5萬平方米進行業態升級,也就是原來項目宣傳規劃圖上備註的業態五金類、日化用品類、皮具皮革類以及衛浴類等小商品商鋪在未提前書面通知業主的前提下被改為商業綜合體來運營。」劉莉表示。
而在為業主協調港龍維權事件的蘇州市信訪局領導以及蘇錦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同時在場的談話錄音中,蘇州市信訪局領導則表示:「港龍城是很不錯的,我手裡接到的一些信訪投訴很多都是開發商也沒有了(跑路、項目爛尾)。」
據記者了解,港龍集團與業主之間的糾紛矛盾亦非首次。港龍在蘇州有港龍財智國際、新區港龍城、喜臨門義烏商貿城、港龍樂匯城等多個商業項目。而類似「姑蘇港龍城」大規模業主維權事件在港龍集團其他項目也曾經重現過,資料顯示,去年年末蘇州新區港龍城遭業主維權,位於木瀆的港龍樂匯城也陷入延遲交付的傳聞。更有媒體於去年初報導過港龍喜臨門蘇州義烏國際商貿城存在包租陷阱。對此質疑,港龍方面向記者表示,目前其他項目運營良好,並沒有出現媒體所報導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