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研究者周國平,把道理巧妙通過獨特的自身體驗納入生活

2020-12-11 LEAD立德領導力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採的著名學者之一。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著有《尼採: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採與形上學》,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善良豐富高貴》,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偶爾遠行》《寶貝,寶貝》

隨感集《人與永恆》《風中的紙屑》《碎句與短章》,詩集《憂傷的情慾》,以及《人生哲思錄》《周國平人文講演錄》等,譯有《尼採美學文選》《尼採詩集》《偶像的黃昏》等。周國平的哲學理論反傳統、反體系,用散文的形式哲學,把哲學的道理通過獨特的自身體驗納入生活,展現生存的智慧和心靈的徹悟,使讀者讀過都能得到領悟,並增長智慧。

早期生活十年:從絕望到希望

1945年,周國平出生在上海市市區,高中時代的生活都是在上海度過的,是個不折不扣的上海男人。1962年,周國平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讀本科。1968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到湖南軍隊農場勞動一年半,後分配到廣西資源縣工作,任縣委宣傳部理論幹事和縣委黨校教員。1978年,周國平前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1981年,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1984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在職讀博士研究生課程,畢業後獲哲學博士學位。2009年,受聘為西南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周國平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學校培育出來的。

北大畢業後在廣西,周國平第一次結婚,他的愛人是北京的高中生,為了避免插隊,她去了西藏。他們當時頻頻通信,在廣西那樣的地方,她似乎是周國平最好的結婚選擇。結婚後,她就從西藏調到了廣西,但遺憾的是由於兩人個性上巨大的差距,周國平第一次婚姻以失敗告終。在湖南和廣西生活的這十年多時間,被周國平看作幾乎是停止的歲月。正當他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深感無望時,恢復高考的消息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1978年3月,研究生招生開始報名,33歲的周國平毫不猶豫地報考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蘇聯當代哲學專業。那年他順利地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離開了廣西的山溝,離開了心事重重的結髮妻子。

女兒妞妞讓他成為真正的男人

兩年之後,1980年的春天,一段戀情再度開始。在周國平的眼裡,這才是他的初戀。當時他是研究生,雨兒是北師大的學生。在自傳中,周國平披露,「雨兒改變了我的生活態度」。當他重新考研回到北京時,已經年過三十,經歷了種種磨難的他,認為生活已經過去了,但雨兒讓他覺得他還能戀愛,全新的生活可以從此展開。戀愛被單位知道了以後,當時的所長找周國平談話,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畢竟別人覺得「糟糠之妻不下堂」。但離婚已經不可避免了。結束了第一次婚姻後,雨兒成了周國平的妻子。周國平43歲的時候,他們有了可愛的女兒妞妞。快滿月的時候,妞妞被發現患有惡性眼底腫瘤。當時周國平和雨兒知道的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切除眼球,雨兒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個盲人摸索著行走,回來不停念叨:妞妞不能沒有眼睛……周國平夫婦沒辦法採取這個殘酷的方法,他們想著還能拖一拖。

妞妞那時候很小,她不明白她的疼是腫瘤造成的,認定她是又被什麼東西磕著了。太疼的時候,她就抓著周國平的胳膊,說:「妞妞磕著了,好爸爸想辦法,想想辦法!」1991年11月7日下午,一歲半的妞妞停止了微笑。妞妞活著的時候喜歡玩書,隨便抓到一本書便會快樂地喊叫:「妞妞的書!」這聲音一直在周國平的頭腦裡迴蕩。面對不幸和苦難,周國平沒有被打垮,而是更加堅韌,他認為一個人唯有經歷過磨難,對人生有了深刻的體驗,靈魂才會變得豐富,而這正是幸福的最重要源泉。3年以後,周國平打算為妞妞寫一本書,就是後來出版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這本書曾經讓很多人為之動容,不是潸然淚下,而是淚如泉湧。而他和雨兒的婚姻也在不久後終結。

女性對他的影響很重要

1997年10月,52歲的周國平與比小他22歲的紅開始了他的第三次婚姻生活,並在其後有了他的第二個女兒———啾啾。如今,周國平說,他過著今生今世最適合他的生活,一種平靜而又充實的生活。周國平說,「從我懂事階段到現在,女性對我的影響都是很重要的,這是無須迴避的。」但他一點都不願意過多地談論他的婚姻。周國平覺得,三段婚姻容易留給別人太多的遐想和猜測。他覺得兩個人只有愛到了想永不分離的地步,才應該結婚。但事實證明即使懷著這樣的心情結了婚,仍不能保證白頭偕老。愛情有太多的變數,不完全是人所能控制的。周國平在《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寫道:「性是肉體生活,遵循快樂原則。愛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則。婚姻是社會生活,遵循現實原則,這是三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婚姻的困難在於,如何在同一個異性身上把三者統一起來,不讓習以為常麻痺性的誘惑和快樂,不讓瑣碎現實損害愛的激情和理想。

婚姻的困難在於,婚姻是一種社會組織,在本性上是要求穩定的,可是作為它的自然基礎的性愛卻天然地傾向於交易。戀愛和婚姻不同,若是戀愛,不喜歡了可以分手,然後再喜歡下一個,但是婚姻不行,婚姻是具有約束力的,婚姻是要求有家庭觀的,意味著責任,意味著你要對伴侶忠誠,意味著你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婚姻裡的事情涉及太多的責任和擔當,一旦做出錯誤的決定,牽一髮而動全身。最後,LEAD人物君想說,時代帶給他苦難,時代也造就了他,周國平的理論和文字給廣大青年產生過很大影響,給正在迷茫的青年智慧和啟迪,開始理解原本生澀的哲學理論,開始嚴肅思考人性、價值和死亡。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不畏困難,擁抱時代,肩負責任,做時代的引路人。

版權聲明:文章圖片、以及部分文字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立刻說」攜手周國平,解密你的人生哲學
    人們常常在探討,什麼是「生活的哲學」、「戀愛的哲學」、「職場的哲學」、「遊戲的哲學」,如今的哲學已不單單只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學科,而是在另一個維度融入了日常的話語,成為普羅大眾所需要的『哲學問題』,並不是做學問,而是認識如何更好的活著以及活著的意義。
  • 周國平大洋彼岸雲開講:哲學不難,就是一種生活態度
    周國平大洋彼岸雲開講:哲學不難,就是一種生活態度 2020-07-27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生的50個關鍵詞,我的哲學聖經
    □文/範佳倩《周國平語錄——人生50個關鍵詞》周國平定價:32.0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他,周國平,不玩複雜的文字遊戲,不追求華麗出挑的表達,不過是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他的人生態度。也許大部分的時間,兩人之間只是一種沉靜的心靈交流,大家更醉心的,是為一個突然激起的思想火花而感動的體驗。的確如此,不需要刻意,無須囫圇吞棗讀得太多,我可以在任何地點捧起《周國平語錄》,我可以選擇在任何我需要他的時候與他談心,僅僅是簡單的一句話,我都能夠感覺到自己被智慧所帶來感動填滿了一整天。
  • 華為閱讀領讀人周國平:幸福是一種能力
    11月22日,作為華為DigiX數字生活節的重要內容,以「聆聽,生活的美好」為主題的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攜手著名學者、哲學家、作家周國平來到昆明分享閱讀、分享哲學,給昆明市民帶來了更美好的數字生活體驗。他認為:「幸福是一種能力,可以通過閱讀來獲取」。
  • 專訪周國平:閱讀經典 尋找自己的靈魂親人
    周國平,中國著名學者、哲學家。上世紀90年代,他以《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一書,漸入大眾視野,其娓娓道來的文學風格和深刻的哲理思辨,形成了獨特的「周氏哲理散文」,集聚了大批的女粉絲。  精神生活是人之為人的高級屬性,人類因此而區別於動物,個人因此而真正作為人而生活。書籍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主要載體,閱讀便是個人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通過閱讀,個人超越時空的限制,與一切時代的優秀靈魂交談,從全人類的精神土壤中吸取營養。  精神生活分為智力生活、情感生活、道德和信仰生活三個方面。
  • 周國平:休閒時間在生活中佔的比重越來越高,是社會的趨勢
    尼採哲學所表達的正是現代西方人在傳統價值崩潰時代的迷途的痛苦和尋求的渴望,這就是尼採哲學的生命力之所在。——周國平健康的生命狀態和高貴的精神追求本文是《南方都市報》對哲學家周國平的專訪,原載「周國平」微信公號。
  •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周國平:看破人生三大問題,開啟不焦慮的生活
    你有沒這樣的體驗感受:不善言辭的你,為了迎合客戶,變得世故實際,硬把自己變成曾經自己最討厭的人;陷入在升職加薪、買房、創業、暴富的欲望中,卻又常常感覺人生迷茫、失控,看不到方向,不知道人生意義為何;如果你覺得內心不夠強大,對周遭的變遷不能夠坦然面對,哲學或許可以幫你修煉思維,看破一切,甚至生死……哲學或許不能為你帶來直觀的財富收益,但卻能帶來金錢買不到的「消除煩惱」,哲學的意義就在於指導生活,更好的生活,不僅是物質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和心理的強大塑造。
  • 對白第6站,周國平告訴你通過自主學習,每人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這次邀請周國平為大家做了一堂精彩的演講:死亡、愛情、成功是什麼?周國平: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家。周國平雖然不善交際,但他喜歡讀書、寫作,這兩樣都可以獨立完成。他為了節省零花錢,都走路上學,省下的錢都用來買書。他博覽群書,他的作文經常拿來當範文,什麼類型的書都看,拓展了自己的視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大眾對內向的人印象往往就是自卑、無能、木訥、失敗者等等。其實性格沒有好壞之分,並不是外向就一定好,內向就一定不好。
  • 感動萬千讀者的「妞妞父親」周國平 只是一個內心平靜的普通人
    上了大學之後周國平的這個習慣一直沒有改,「我有助學金,把學校發的菜票退掉,每頓飯就啃窩頭不吃菜,省錢買書。」如今人們熟知的「國民作家」周國平,實際上是研究尼採出身的哲學學者。周國平研究生畢業後留在社科院哲學所,專門研究哲學家尼採。「我喜歡想一些人生問題,又喜歡寫一些漂亮文章。尼採正是這樣的人,他能將許多大的哲學問題思考得很深,又文採斐然,所以一拍即合。」
  • 周國平個人簡介
    [摘要]周國平,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散文家、作家,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採的著名學者之一。周國平 資料圖周國平,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
  • 周國平:大學裡對我影響最大的那個男生,他的爸爸叫郭沫若
    而如今,當年如饑似渴捧讀周國平的那些文藝青年,都已邁入中年,周國平也老了。最近,周國平回首時代風潮,細說人情冷暖的私家回憶錄《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精裝新版面市。他說:本文節選自《歲月與性情》,記述了周國平在北京大學求學時期與同班同學郭世英的交往經歷。
  • 周國平: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就是幸福的(圖)
    1月9日,著名學者、哲學家、作家周國平應浦發銀行邀請來到南昌,就「超越財富,尋找幸福」這一主題和大家分享幸福哲學。他說,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生活。幸福本身是兩個充滿哲理的字眼,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剛開始人人都以為可以得到,但到了最後卻沒有一個人可以肯定自己已經得到。這點就連常年研究哲學的周國平也不例外。
  • 周國平:不做應試教育的同謀
    周國平 故問社 前天「明知故問」故問社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採的著名學者之一。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代表作品《人與永恆》《周國平人生哲思錄》《守望的距離》等。
  • 周國平的三段婚姻,讓我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談到周國平,我覺得大部分女性都應該比較熟悉。雖然他讀的專業是哲學方面的,但寫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談論婚姻、愛情和孩子。所以他的書有眾多的女性讀者。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所以,後來敏子就到了廣西,和他一起生活。
  • 周國平:教育最大的失敗
    這當然要求家長自身具備較高的素質,從而能夠在課外閱讀、興趣培養、藝術薰陶等方面給孩子以影響和指導。二是給應試教育減負,以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功課壓力,家長至少不應該再加壓,在課外給孩子加上各種培訓班、補課班的重負。家長自己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應試成績,也會使孩子在心理上輕鬆不少。
  • 中國人生哲學:日常的生活哲學!
    中國哲學來源於生活,古代先人上觀天,下觀地,中觀人;遠觀山色,近觀人情,中觀自己。在追問人與天地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中尋找意義和道理,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和活著。以上兩個易經道理就是講因果報應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易經像這樣貼近生活的道理還有很多。
  • 請多讀點哲學,少喝點雞湯
    作家周國平說:「如果你希望自己或者孩子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那麼,哲學恰恰是有用的。」 因為哲學是因好奇而發,以思考為工具去追求真知的。它能給人開闊的眼光、聰明的頭腦和智慧的生活態度。
  • 讀往丨專訪周國平:魯迅當年為何會誤讀尼採?
    尼採堅信人生應是一枚太陽,只有把光明投射給世界,才能獲得自身的價值。對於被高考剝奪了青春與感受的年輕人,對於被學校格式化的孩子們,尼採就像是一道閃電,劈開了「只能如此」「必然如此」籠罩的生活。 誰願在庸庸碌碌中渡過今生?誰願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被無邊的沉寂所吞沒?或者把自己變成圖紙上的一筆,隨意畫上,又被隨意擦去?
  • 周國平問:誰說「人之初,性本善」?
    周國平問:誰說「人之初,性本善」?1.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眼睛看到本質……其實表明了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世界的外在運轉與變化,也有一些人看到了真理、美、生命、心。2.如果不覺醒,哲學就只是邏輯,信仰就只是姿態,經典就只是文獻,教育就只是培訓,生活就只是遭遇,一切都仍然是外於自身的……與第一句相似,不同的是突出了大部分人的意志,就是那些短句的最後二字。3.誰說「人之初,性本善」?你見過小孩子殘忍地虐殺小動物嗎?他們能把小鳥活活玩死。
  • 讀書計劃分享室第一期——分享周國平《只有一個人生》
    1,為什麼閱讀這本首先講一下我為什麼閱讀這本書呢,我知道這本書是今年過年在家的時候,看了白巖松主持的對白,在第二季中請了周國平老師來講他的周國平哲學啟蒙課——死亡愛情成功是什麼?我一直以來很想去知道到底死亡是什麼,就想通過閱讀本書知道我們為什麼而活,如何去過好自己的一個人生,也想知道周國平老師是如何看待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