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帝王之家,奈何喜愛文章辭賦,最後成亡國之君

2021-01-15 訪古尋史

出身帝王之家,奈何喜愛文章辭賦,最後成亡國之君

身為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從嘉從小就是飽讀詩書的,他擅長音律,精通書法繪畫,在詩詞上也有很大造詣。他不像其他朝代的皇子一樣對於皇位存有謀奪的心思,可能相比於皇子,他更想成為一名詩人,一名單純的詩人。所以後世有人稱他為千古詞帝,便是對他作為詩人的一種肯定。可世事難料,他的兄弟可不會認為一個人對大位沒有任何心思,而他的父王,也不想要他做一個平凡的詩人。於是,他在各種機緣推動下,他成了南唐國主——李煜。

到此,李煜的生活可以稱得上幸福美滿了,大權在握,美人在旁。大權就不說了,而美人。繼位時便封了的周后,後來還相繼有小周后,花蕊夫人等。不得不說,李煜在風月上是及其風流且及其幸運的。

李煜為帝時,感慨時可賦詩一首,悲秋時亦可賦詞一曲。他是皇帝中最有風流雅興之人,亦是風流中地位最高者。對於李煜而言,這一時期他的日子可真是舒服啊。

可惜好景不長,在李煜繼位不到五年的時候,宋太祖便滅了南漢,並且在漢陽屯兵。李煜感到驚恐,他害怕下一個被滅國的是南唐,可他不敢真的反抗,畢竟他是個合格的風雅詞人,不是有膽識且果決的合格的君王。

後來,他去除唐號,降自己為」江南國主」,主動伏低,希望宋太祖看到他不願反抗的意識,之後不屑於侵佔自己這一方土地。後來他又主動申請成為宋的附屬,然而未得到同意。過了幾年,在宋太祖的不斷推動下,李煜不得不起兵反抗,,然而兵力太過懸殊,李煜的軍隊一路敗北,直到不可挽回之時,李煜只能投降,自此南唐滅亡,而李煜也被送到京師。

被押送到京城後,李煜被封了違命侯。可在這裡的日子,李煜卻憂愁不斷,而這段時間,卻是他作品的高發期,不同於早前拘泥於兒女情長,花前月下。這時的他格局變大了,詩中也多是國破家亡的悲痛與寄人籬下屈辱,在這個時期,他的詩詞不止數量多,也擁有極高的質量,許多膾炙人口佳句都是這一時期創作的。然而宋太祖可不是一個寬容大度的人,在李煜寫出了《虞美人》之後,宋太祖終於無法忍受,給了他一杯毒酒,結束了這位熱愛詩詞的帝王的性命

相關焦點

  • 歷史上都是怎麼稱呼亡國之君的
    我國歷史上有許多朝代,這些朝代存在時間長短不一,但既然有開國之君,就有亡國之君,那麼歷朝歷代亡國之君的稱號都是什麼呢?這些稱號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朝代的亡國之君的稱號都是什麼,又呈現出怎樣的規律。(由於部分亡國之君有爭議,這裡採取大家普遍認可的君主)
  • 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亡國之君的結局,亡國後待遇最好的是他
    每逢朝代更替,就有開國之君也有亡國之君,今天我就帶大家盤點十個有代表性的亡國之君。一:中國最後一個亡國之君,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1909年到1912年在位3年,年號宣統。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 恥辱感最強的亡國之君,卻被污衊為慳吝之君!
    明末大儒顧炎武說道:「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明朝滅亡,誠令人悲痛,而崇禎帝殉國,更顯此事悲壯。然而,作為自秦朝以後,恥辱感最強的亡國之君。
  • 帶血的宋詞:9位亡國之君被幹掉以後
    對於這些前面的亡國之君的下場,抵達開封的李煜不是沒有聽說,但他只是希望趙匡胤能高抬貴手,儘管都是四十幾歲的過來人了,但他還是像一個懵懂的文學青年一般,喜歡天馬行空的做夢,這種夢境似幻似真,讓一位憂愁的亡國之君迷離彷徨。但還沒對李煜下手,趙匡胤卻在李煜抵達開封的這一年,突然一命嗚呼了。
  • 樂不思蜀 亡國之君的權宜之計(圖)
    成渝「樂不思蜀」出自晉朝陳壽的《三國志·蜀志·後主傳》:「後主舉家東遷,既至洛陽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蜀後主劉禪,歷來被描述成蜀地最大的花花公子和「愣頭青」,史籍和傳說中的他,往往都不理朝政,貪玩好耍,智力低下。「樂不思蜀」這名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劉禪亡了國後,還自得其樂的情形。
  • 中國歷史上有才華的皇帝,趙佶、李煜才華橫溢卻終是亡國之君
    皇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後,認為自己功過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自稱始皇帝。8.隋煬帝——楊廣在現在很多電視劇和小說中,隋煬帝楊廣被描述成一個昏庸殘暴的皇帝,其實在歷史上他南徵北戰,三伐高句麗,建東都、創科舉、開運河,種種事跡都彰顯了他的努力。也正是因為他用力過度,急功近利,間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 同樣是多才多藝的亡國之君,人們為何同情李煜不同情宋徽宗?
    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朝代,一個朝代的衰敗,就會有一個新的朝代興起,每個朝代都會有一個末代皇帝,他們成為了亡國之君,後人對他們的評價一般都是憤恨和遺憾。他們亡國的原因也有很多,有的是因為自己的無用與殘暴,有的是因為奸人的迷惑與指使,有的也是因為前人的敗壞,等他接手時已經無力回天。
  • 嘆息| 史上那些有才華的亡國之君 —趙佶篇
    野史相傳(多後人杜撰)說在老趙出生之前,他的老爹是看過那個曾經的亡國帝王南唐後主李煜畫像的。給他的感覺是,沒有因為亡國而貶低了李煜,相反對李煜很是讚賞,謂之儒雅風度,無人企及,乃十分心儀也。而且他們都是亡國之君,最後的歸宿也都是一樣的悲慘。還有一點就是,他倆男人的通病更重一些—極其好色。我們來看一下老趙亡國前後生活的對比吧。老趙無論在做皇帝的前後,生活上除了玩他的藝術,就是泡妞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這個端王不端呀。
  • 問文藝範兒的亡國之君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物換星移,往事縈懷,流不盡的春江水,道不完的悲愁苦,情真意切,盪氣迴腸。這是南唐後主李煜填詞的《虞美人》。這首自問自答如泣如訴的《虞美人》是李煜填詞藝術的巔峰之作,也是他人生的絕命之筆。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一首直抒胸臆直抵心懷的文學作品,但在講政治的宋太宗趙光義眼裡,卻是南唐後主不甘囚徒生活,企圖復闢、復國、復仇的宣言。
  • 同為有才的亡國之君,為什麼李煜和宋徽宗的後世評價卻大相逕庭?
    不可否認,南唐國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都是傑出的藝術家,都曾創造出了豐富的文學藝術作品,而且這二人的職業還都是帝王,只不過前者為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小國王,後者為大一統帝國的帝王,因此也導致了後世對他們評價的不一樣。
  • 劉禪和孫皓,同樣都是亡國之君,為何待遇卻相差甚遠?
    蜀後主劉禪與吳主孫皓,雖同為亡國之君,但孫皓的待遇卻遠不如劉禪。據《三國志》記載,蜀國滅亡後,劉禪全家被司馬昭遷到魏都洛陽。又以魏帝曹奐的名義,封劉禪為安樂縣公,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不僅如此,蜀國的宗族和臣民也大多封侯。
  • 中國歷史第一位亡國之君,後世只要提到昏君暴君,就拿他做代名詞
    既然夏朝是中國歷史第一個朝代,那中國歷史第一位亡國之君就是夏朝末代君主,他就是史稱的夏桀。 夏桀最寵愛的美女名叫妺喜,就是周邊一個叫有施國的部落的美女,長得美豔動人,當夏桀得知有施國有這樣一位美女,立刻發兵攻打有施國,把妺喜搶過來給自己淫樂,所以後世說是妺喜勾引夏桀導致夏朝亡國,這樣給妺喜安上罪名,對妺喜實在不公,歸根究底都是夏桀自己的問題。
  • 一代詞人,才華橫溢,可惜生在帝王家
    作為帝王他登基之後不問朝政,不諳世事,被權臣玩弄在鼓掌之間,偏聽偏信親小人二元大臣,他自削國號,面對強敵,他又不思進取,向勁敵服軟,連年納貢,想憑藉長江天險,苟且在一角,但是此時的天險卻被趙軍用赤壁鐵索連州的方法,使長江猶如平地無險可守,趙軍勢如破竹,直到打到首都金陵,他卻毫不知情,依舊聽信讒言,臨陣斬殺兩位大將,趙軍攻城之日他也就成了亡國之君
  • 亡國之君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挑一句都是千古名句,無人能超越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歷史上那些亡國之君,哪個下場最慘?其中一個陪人打馬球被馬踏死
    第三:宋欽宗趙桓在北宋後期,國家積貧積弱,金國虎視眈眈,做皇帝就成了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趙桓,北宋的最後一任皇帝,在金軍南下時宋徽宗把皇位甩給了趙桓。趙桓當政僅僅一年零兩個月,開封城破,趙構就帶著一些大臣逃亡臨安建立了南宋,趙桓被俘。
  •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國之君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國之君。從九五之尊的天子淪為降虜階下囚,從錦衣玉食、歌舞昇平到顛沛流離、軟禁摧折,李煜被毒殺於開封,趙佶病死在五國城。政治上完全失敗,但李的詩歌卻流傳至今,深受同情,深受歷代帝王的推崇。宋慧宗與薄金書畫,詩書畫印度在新形勢下的文人畫的一個。
  • 李煜午夜夢回,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正所謂「國家不幸詞家幸」,因為當了亡國之君,李煜才成為千古詞帝,他的驚豔代表作,均是淪為階下囚之後所寫。
  • 歷史上的五大重瞳子,三個霸主,一個神經質,一個是亡國之君
    所謂重瞳子,是指「一目兩眸」,簡單的說就是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在現代可能是「白內障」,但是在古代可不是這麼認為:古代相術認為重瞳是一種異相、吉相,象徵著吉利和富貴,往往是帝王的象徵。史書上明確記載具有重瞳子的人屈指可數,除去上古時期的倉頡和虞舜不提,以重耳、項羽、呂光、高洋、李煜五人最為有名,這五人都是帝王,其中三個霸主(重耳、項羽、呂光),一個是神經質的皇帝北齊高洋,還有一個南唐後主李煜是位屈辱的亡國之君。看來所傳說的重瞳子是帝王的象徵還是很有道理的。
  • 同樣是亡國之君,為何蜀後主劉禪是公爵,吳主孫皓只是個侯爵?
    作為漢朝的亡國皇帝漢獻帝也被曹丕封為山陽公。畢竟奪了人家的天下給他封賞一個空頭公爵這種買賣很划算的。不過,這三國之主的爵位卻有區別,其中魏帝曹奐是陳留王,蜀帝劉禪則是安樂公,而吳國國君孫皓僅僅是個侯爵,是為歸命侯。首先說安樂公劉禪,他的蜀國是第一個被滅的。當時司馬家還沒有代魏自立,雖然掌控了實權,但名義上還是魏國,所以這個安樂縣公是曹奐封的。
  • 大秦賦:明明勝利在望,卻甘做亡國之君,你以為昌平君只是傻嗎
    大秦賦:明明勝利在望,卻甘做亡國之君,你以為昌平君只是傻嗎《大秦賦》看到結尾,發現最精彩的情節不是嫪毐的孩子被摔(因為根本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