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二維材料廉價礦物電催化劑大電流產氫相關研究...

2021-01-10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新聞網7月29日電 7月24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劉碧錄、成會明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在線發表了題為「大規模製備廉價礦物基二維材料大電流產氫電催化劑」(High-Throughput Production of Cheap Mineral-Based Two-Dimensional Electrocatalysts for High-Current-Density Hydrogen Evolu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開發了一種大通量製備二維二硫化鉬(MoS2)漿液電催化劑的方法,所製備的二維二硫化鉬基電催化劑具有良好的電解水產氫活性,在1Acm-2的大電流密度下所需過電壓僅為412mV,並呈現出良好的穩定性。同時,該方法可以拓展至以低成本礦物自然資源為原料來製備電催化劑,是目前已報導製備速率最快、成本最低的方法之一。該工作對二維材料的工業應用以及低成本大儲量礦石等自然資源的高附加值應用開發具有較大指導意義。

大通量製備二硫化鉬基漿液型電催化劑的過程

當前,利用電解水方法製備氫氣是可再生能源轉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之一。電解水制氫技術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其高能耗與高成本。因此,開發和使用高效廉價電催化劑,是實現電解水產氫技術大規模工業應用的前提。鉑基催化劑是公認最有效的電解水產氫催化劑,然而鉑的低儲量導致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大規模工業使用。近年來,開發高效和廉價的大電流產氫電催化劑以及其規模製備方法,成為發展工業化電解水產氫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基於研究團隊前期對二維材料規模製備(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0, 7, 324)及大電流密度電解水產氫催化劑設計(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269)的工作基礎,本文進一步提出了大通量、可放大規模化製備二維材料大電流產氫電催化劑的方法。所製備的二硫化鉬基電催化劑在驅動1000mAcm-2的電流密度時所需的過電壓僅為412mV(0.5 M H2SO4的酸性體系中)與440mV(1.0 M KOH的鹼性體系中)。

大電流密度下二維二硫化鉬電解水產氫性能

此外,該催化劑在大電流密度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表現出優異的電解水性能。為進一步驗證並推廣該製備策略,團隊採用低成本鉬礦自然資源為原料製備電催化劑,測試表明所製備的礦物基電催化劑具有良好的電催化性能以及放大生產能力,其中所用的鉬礦成本僅為鉑價格的十萬分之一,有望推動該低成本高性能電催化劑的工業化應用。研究顯示,該製備方法是目前最為高效的二維材料電催化劑製備方法,其製備速率優於已報導結果1~2個數量級,所得電催化劑是目前大電流密度下性能最佳的催化劑之一。以上研究結果對二維材料的產業化應用,以及低成本礦石自然資源的高附加值應用具有指導意義,相關策略還有望進一步拓展至其他材料及反應體系中。

以廉價鉬礦為原料製備的催化劑及其電解水產氫性能

該製備方法及所得催化劑的性能與現有催化劑的對比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2017級碩士生張弛、2017級博士生羅雨婷,論文通訊作者為劉碧錄副教授,論文作者還包括2018級博士生譚雋陽、餘強敏博士、2018級碩士生楊豐寧、2018級博士生張致遠、楊柳思博士及成會明教授。該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深圳市工信局、科創委和發改委等部門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121-8

供稿: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

編輯:曲田

相關焦點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劉碧錄、鄒小龍團隊發文探討二維材料大電流產...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劉碧錄、鄒小龍團隊發文探討二維材料大電流產氫電催化劑清華新聞網1月18日電 1月17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劉碧錄、鄒小龍、成會明團隊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在線發表了題為「調控結構及表面化學製備pH普適大電流產氫電催化劑」(Morphology and Surface Chemistry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發文提出二維材料的巨磁光克頓-穆頓效應
    清華新聞網7月31日電 7月24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劉碧錄、成會明團隊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安德烈•蓋姆團隊合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在線發表了題為《二維材料分散液的巨磁致雙折射效應及磁控變色》(Giant magneto-birefringence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劉碧錄團隊在黑磷材料的可控制備及性質調控...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劉碧錄團隊在黑磷材料的可控制備及性質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清華新聞網3月4日電 二維材料因其優異的電學、光學、力學和磁學性質,以及其在電子、光電子和自旋電子器件等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近年來引起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成會明、劉碧錄團隊提出「溶解-析出」方法...
    清華新聞網6月2日電(通訊員 蔡正陽)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以下簡稱TBSI)成會明、劉碧錄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溶解-析出」機理生長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的普適方法。二維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Cs)因其優異的電學、光學、力學和磁學性質,以及其在電子、光電子和自旋電子器件等領域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化學氣相沉積(CVD)是生長二維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 清華綜述:CVD生長二維材料,可控制備、高質量材料及生長機理
    二維材料具有高遷移率、帶隙可調、大比表面積和原子級厚度等優點,在電子、光電子、傳感器、柔性器件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材料的可控制備是二維材料應用的前提,化學氣相沉積(CVD)是製備二維材料的重要方法。
  • 酸性電解水析氫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團隊在酸性電解水析氫(HER)催化劑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電解水有了低成本高活性雙功能催化劑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李越研究員課題組在分級異質結構Ni3Se4@NiFe水滑石納米片的製備及其全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日前發表在《納米視界》上。該研究工作為開發低成本、高活性的雙功能電解水催化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設計思路。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王曉浩林立偉團隊在《科學·機器人學》發文...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王曉浩林立偉團隊在《科學·機器人學》發文報導可高速運動的耐擠壓柔性機器昆蟲清華新聞網8月6日電(通訊員 張旻)8月1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王曉浩/林立偉團隊在《科學·機器人學》(Science Robotics)上發表題為「可高速運動的超魯棒類昆蟲柔性機器人」(Insect-scale
  • 「創新達人」張海民:讓「廉價」材料變成高科技環保能源催化劑
    張海民向記者介紹說,氮化碳作為一類典型的二維非金屬半導體光催化劑,具有成本低、物理化學性質穩定、來源豐富、易於大量合成等優勢,是做光催化研究的明星材料,目前已被應用於光催化領域,如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光解水產氫、產氧和有機物選擇性光催化合成等方面。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醫學實驗室即將建成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醫學實驗室即將建成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2016-9-24 肖玫麗  在美國伯克利要20年才能建成的學院,在深圳,或許只需要三年。  正在開展的2016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上,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精準醫學與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共同主任Gerard Marriott教授作為對話嘉賓,參與探討「精準醫療國際協同創新」。  Gerard  Marriott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透露:「學院成立兩年,今年是第二年招收博士,第一年招收碩士。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在用於脈診的可穿戴傳感系統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在用於脈診的可穿戴傳感系統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10月11日電 10月4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中心林立偉、王曉浩課題組、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先進位造學部董瑛課題組在材料學國際知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利用可穿戴壓電駐極體傳感系統實現基於脈診的健康狀況評估
  • 東華大學在光催化 分解水產氫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張青紅教授團隊在製備廉價高效的可見光光催化劑以及光催化分解水產氫領域取得新進展,以《MXene為前驅體製備碳摻雜TiO2並與g-C3N4耦合作為可見光光催化劑用於光催化產氫》(Ti3C2 MXene-derivedcarbon-doped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成立學術倫理審查委員會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為促進科研項目健康發展,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日前設立學術倫理審查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簡稱IRB)。據介紹,該委員會主要職責包括:監督參與者的研究,確保研究符合有關國家、地方的法律法規;審查基本學術道德,以確保研究、論文發表等符合有關規定和準則;確保研究設計的合理性、科學實驗的完整性,同時確定研究中受試者風險以及是否有助於知識的推廣。
  • 在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學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概況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採用華為遠程教育解決方案,可隨時進行遠程教學活動、召開日常辦公溝通會議、方便與全球各大高校進行遠程學術交流,極大的提高了遠程教學及溝通的效率。  背景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簡稱TBSI)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清華大學與加州伯克利大學於2014年聯合成立,致力於培養全球科技領袖和未來企業家。
  • RISC-V國際開源實驗室將依託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建設
    RISC-V國際開源實驗室將依託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建設清華新聞網6月14日電 (通訊員 馬小帥 陳超群) 當地時間6月12日, 圖靈獎得主、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大衛·帕特森(David Patterson)在瑞士宣布,將依託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TBSI),建設RISC-V國際開源實驗室(RISC-V
  • 《微尺度》(Small)出版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專刊
    清華新聞網4月22日電 4月16日,《微尺度》(Small)專刊《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Nano/Microscale Materials Research at Tsinghua University」)正式出版。主封面以納米材料構築的清華大學二校門為設計元素,展示了清華大學在微納尺度物質科學研究的新進展。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國際顧問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國際顧問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清華新聞網7月23日電(通訊員 馬小帥  攝影 餘飛慧)7月17-19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以下簡稱TBSI)國際顧問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惠州舉行,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學界權威和業界領袖應邀參加,一同聽取TBSI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兩位學生獲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
    清華新聞網8月11日電 8月2日至6日,全球電力行業國際頂級會議——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協會年會(IEEE PES General Meeting)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TBSI)智能電網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楊侖和陽天舒同學均獲得此次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
  • │Fe-N-C催化劑中Zn原子對電催化性能的影響
    北航材料學院2017級博士生李永成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尚家香教授和水江瀾教授為本工作的通訊作者。參與此項工作的還包括王福合教授、博士生胡日茗、陳志斌、萬鑫。尚家香教授從事材料微觀機理研究工作,包括利用第一原理和分子動力學方法進行電子結構和原子結構的材料研究工作。在金屬及合金的表面、界面氧化以及二維材料的電催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結果。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畢業可拿雙碩士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黃付平)近日,記者從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了解到,清華大學與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籤署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雙碩士學位項目協議,學生有機會通過2年半到3年時間,同時獲得清華大學的工學碩士學位和加州伯克利大學雙工程碩士學位。這是伯克利歷史上第一個在海外舉辦的雙碩士學位項目,也是目前唯一運行的此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