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調整了臺灣高中畢業生憑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聯考知本家認為,該標準呈現出如下特點:
1、臺灣學生憑藉學測成績免試申請大陸大學的門檻再次降低,對部分臺生而言確實是一個利好消息。
2、需要明確的是,單科達至「均標」只是申請的「資格門檻」,並非確定的「錄取門檻」,例如:北京大學接受「均標生」免試申請,但實錄卻都是在「頂標級」優中選優……但聯考知本家預言,對於內陸地區大學的收生門檻一定是在先期低於沿海地區高校的,「均標」考生如不嫌棄地域問題,可以放手一試。
3、對大學而言,得依教育部規定「自行確定所依據的學測科目門類、科目數量及相應成績標級要求,並可增設筆試或面試」,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性,可以去粗取精,好中選優,保障生員「招得進,跟得上,可畢業」。
4、對學生而言,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目前從學測體系進入大陸高校的考生,由於知識背景不同,中途流失率非常之高;接下來繼續降低收生門檻,學生一定要清醒認知「福禍相依」的辯證關係,在進入大陸高校之日起就不可懈怠,否則很容易因學業跟不上而「自毀前程」,最終面對進退兩難的尷尬。
總之,本次教育部為了因應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學測「五選四」的大改制,看似倉促出臺實則另有深意的桴鼓相應,在欣喜之餘更應審慎對待!
附:教育部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憑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原文
為進一步便利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為臺灣學生來大陸學習創造更多機會,教育部近日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憑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
自2019年起,具有臺灣居民居住證或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和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參加當年學測,語文、數學、英文考試科目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臺灣高中畢業生可直接向大陸高校申請就讀。高校依據申請學生的學測分科成績及相應標級進行錄取,所依據科目數不超過四門。根據各校招生計劃,各校自行確定所依據的學測科目門類、科目數量及相應成績標級要求,並可增設筆試或面試。
受理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的高校範圍為已備案的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的高校,臺灣高中畢業生可通過相關高校網站和內地(祖國大陸)面向港澳臺地區招生信息網(網址:www.gatzs.com.cn)查詢招生簡章,直接向高校提交申請,並按照招生簡章要求提供相應學測科目成績、考試報名序號或準考證號。
來源丨教育部
燕園——中國名校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