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數位化進程如火如荼,我們的企業應如何構建自己的數位化平臺?
5月21日,全球最大的電子發票平臺Tradeshift聯合創始人、亞太區高級副總裁 Mikkel 一行到訪數字商業平臺百望雲,雙方交流了各自在電子發票領域取得的成就,共同探討了全球發票數位化新路徑。
Tradeshift聯合創始人Mikkel一行與百望雲團隊合影客戶需求是源動力
雖然不同國家的發票樣式各異、意義也有差別,但發票作為連結商務交易的憑證這一基本屬性,卻是共通的。
連結即溝通,溝通即成本。如何減少成本,提高效率,為企業賦能?
2005年,來自丹麥的三位創業者Christian,Mikkel和Gert懷著這樣的願景:「連接世界上所有的交易流程」,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開源的交易平臺,2010年,他們又將公司開到美國,致力於創造全球性的商業平臺,改變傳統的商務模式。
憑藉創新的技術和對市場的深刻洞察,以及真正從客戶出發、為客戶著想的初心,短短數年的時間,其客戶已遍布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Tradeshift也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發票平臺,被美國著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評為「過去十年最有潛力打破市場格局的企業」。
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曾表示,在全球競爭時代,中國企業必須學會整合全球九段資源,學習最優秀的經驗,九段制衡九段,抓住時機,把中國的企業做成世界級的企業。
作為中國第一家以網際網路架構改造傳統財務的SaaS服務提供商,百望雲便是「九段」理論的踐行者。百望雲CEO陳杰帶領的創始團隊具備深厚的行業洞察,深度了解客戶需求,也具備領先的技術能力,但在構建發票數位化平臺的初始階段,仍毅然選擇引入全球化成熟標準指引平臺建設。
2015年12月,百望雲與Tradeshift籤訂MOU,開啟了長期、緊密的戰略合作。百望雲創業初期,Tradeshift派出6名全球頂尖專家,配合百望雲全面引入Tradeshift經過多年技術驗證的PEPPOL標準,結合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構建具備全球化視野、高度契合用戶需求的百望雲電子發票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平臺級服務。
百望雲構建的第一個行業級平臺是中國保險行業電子發票平臺。
保險企業多是全國性大型集團,具備集中度高、客戶分布廣、開票量大等特徵,企業每年在開票、郵寄方面花費巨大的成本,既有改造的基礎,亦有改造的動力。
在與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保信)溝通後,雙方迅速確認需求、落實技術細節,搭建起保險行業統一的增值稅發票管理雲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解決了保險公司實現增值稅發票集中開具的管理需求,將業務數據與發票數據自動化結合,提高了開票效率,規避了人工開票的涉稅風險,而且實現了消費者自助開票、自助獲票的體驗提升。
該平臺全面推進了保險行業數據信息共享和對外交互溝通,也為百望雲積累了豐富的項目執行經驗,為後來阿里巴巴、全國高速公路ETC平臺等多行業上線電子發票系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三年多的時間,百望雲已成為中國電子發票市場的龍頭企業,被工信部賽迪顧問評定為「2018-2019中國電子發票市場開票量佔有率第一。」
融合全球商業平臺
當然,電子發票只是連結商業世界的一個入口,「我們預想未來的商業貿易是一個公平競爭的場所,為世界各地的所有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Tradeshift聯合創始人Mikkel介紹。
而這個全方位的服務,即為企業和供應鏈建立統一的交易平臺,打通支付、交易各種環節,使供應鏈上下遊實現輕鬆、高效的流轉。
與Tradeshift的發展軌跡相似,在打開電子發票這個入口後,百望雲也看到了圍繞發票管理的巨大市場空間,提升效率的需求,體現在方方面面。
以銷項管理為例,電子發票只是解決了開票端的人力成本,改善了消費者的體驗,但如何實現企業全國各網點發票數據的匯總,如何保證紙電票數據的合併報表,減少數字鴻溝,保持稅會一致,對企業財務人員依然是挑戰。
以進項管理為例,海量發票的數位化識別、驗真、認證,與大量項目的對應,及時的報銷或結算,每一項工作完成,都是巨大的人力投入。
特別是針對供應鏈企業特別多的核心企業,供應商數位化水平不一,系統各異,項目周期長、涉及產品多,可以說,協同效率不僅影響了一家企業的效率,還影響著整個行業的水平及該行業在國內外的競爭力。
基於此,百望雲打造了票財稅一體化的SaaS平臺,可為企業提供涵蓋發票管理雲服務、供應鏈協同雲服務、小微企業財稅雲服務、金融科技雲服務的商業全流程數位化產品和服務。
以供應鏈典型企業馬鋼集團為例。作為製造業的核心企業,馬鋼集團上下遊企業多達數萬餘家,管理成本高昂。百望雲在梳理了馬鋼業務系統、數據系統、核算系統 等11個系統後,搭建了一體化中臺系統,通過統一的數據共享接口,將所有供應鏈企業放在一個共享平臺上,實現了馬鋼從採購到應付、從銷售到應收的全面協同。
「供應鏈協同的重點,不僅是提升核心企業的效率,而是幫助核心企業建立起完整的生態系統,提升整個生態系統的效率,從而提升該企業在相關領域的競爭力和國際戰略排位。」陳杰介紹。
也是因此,雖然電子發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場格局幾經變幻,但百望雲通過提供全平臺、全場景、全維度的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提升了發票管理效率,降低了企業涉稅風險,受到了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中國500強企業的前十名以及前50強中60%的客戶,均選擇百望雲平臺作為其合作夥伴。
現在,百望雲的客戶已經覆蓋了金融保險、交通物流、鋼鐵煤炭、地產建安、電商新零售、生活服務等15大行業、26個細分行業,惠及3億C端消費者。
全球化的標準是未來趨勢
Tradeshift的客戶遍布全球各地,也因此,對各國的政策均有了解。他們最大的體會是:每個國家幾乎都不一樣!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
「沒有人願意妥協」
「使用我們的解決方案吧」
……
不僅如此,這些系統還各自獨立,幾乎都沒有協同操作的可能性。
基於此,Tradeshift開始在歐盟、美國、新加坡等國推進電子發票的標準建設。
此次來百望雲分享的Mikkel,在標準化道路上可謂經驗豐富。作為歐盟標準委員會委員,他先後主導歐盟PEPPOL(泛歐洲線上公共採購)項目及丹麥電子發票標準和基礎設施(NemHandel)項目,同時,他還積極推動P2P(採購到支付)的國際化標準,並且是全球XML標準的創建者之一。
在他看來,電子發票國際標準的建立,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平臺需具備最大的兼容性,降低接入成本;平臺需具備強拓展性,滿足日新月異的技術變化、需求變化而無需重新設計;平臺要符合數字時代的發展趨勢,當傳統的紙質發票及相應處理流程被完全取代後,平臺仍能引領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在中國,電子發票領域的創新者和引領者——百望雲也正在為推動中國自己的電子發票標準而努力。
通過與Tradeshift的合資合作,百望雲的產品線吸納了國際領先的理念和標準,以網際網路架構為基礎,通過「雲+端」模式,創新了傳統的硬體管理財稅數據的方式,協助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遠洋海運、中儲糧、萬達集團、美團點評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推進發票數位化建設,既保證了系統的穩定性,也加強了系統的通用性,為傳統的發票插上數位化的翅膀,全面提升了效率。
經過四年多的發展,百望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策略,也開始從中國向東南亞進行業務拓展。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中國企業正在加快全球化步伐,中國企業的發票數位化正需要與全球接軌,如何建立具有全球化視野的行業標準,是我們中國發票數位化領域需要去研究和探討的內容,百望雲期待與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汲取全球通用標準的建設經驗,聯手推動屬於中國自己的電子發票標準建設。
百望雲首席戰略官楊正道表示,Mikkel帶來的經驗分享,特別是為企業客戶提供高效服務層面 ,與百望雲正在進行的發票數位化工作非常一致,而中國在C端及B2C端的應用層面,也有自己的特色,雙方有很多可互相交流溝通的內容。
在百望雲發票數位化全球趨勢沙龍現場,來自稅務部門的領導對PEPPOL的安全和監管問題很感興趣。Mikkel表示,在PEPPOL平臺上,是有數字證書的,只有通過安全認證才能流轉。而在保持地區特色和監管要求方面,PEPPOL可採用封裝的方案,將各地的特殊性要求囊括其中,以滿足差異性要求。
來自政府採購部門的代表很關注政府是如何採購電子發票的。Mikkel介紹說PEPPOL只是提供了基礎服務——數字文檔交換包括物流、快遞信息等,Tradeshift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平臺解決方案,幫助政府公開一些招標信息,幫助全球的客戶實現連結。比如Tradeshift幫助中國企業與歐盟政府實現風力發電的採購項目。
來自螞蟻金服的企業代表對Tradeshift的平臺非常感興趣,同時也很好奇其協助搭建的第三方網絡平臺的公信力問題。對此,Mikkel表示,該平臺具有非盈利性,致力於為企業提供高效服務,同時有政府背書,對其公信力進行保障。
來自美團點評的企業代表對Tradeshift的全球化案例很感興趣。Mikkel介紹了Tradeshift在全球的企業案例,特別是幫助企業在多國實現多地的發票合規性,也會與當地的服務商合作,比如在中國與百望雲合作,均是協助企業進行本土化執行落地的舉措。
來自跨境電商的企業代表對發票的真偽問題有些疑惑。Mikkel表示,發票真實主要還是由政府保證,政府方會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於沒有解決方案的國家,還是通過傳統的一式兩份的方式,通過人工比對來保證真實。
數字中國建設正在全面推進,中國在支付領域、社交領域、無人駕駛領域,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財務作為商業交易的基礎環節,其數位化水平,對整個經濟效率均有影響,而其數位化水平,也依賴於整個發票數位化的進程。
百望雲從全球化標準的跟隨者,到中國式創新的引領者,一路行來,以客戶需求為己任,協同創新,積累了豐富的客戶經驗和實戰案例,而在與客戶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更加明晰了未來的產品路線和迭代計劃,這都將是未來中國進行稅務創新的寶貴財富。百望雲也期待與所有客戶一起努力,始終站在稅務信息化的潮頭,共生共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