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6月7日訊(季然)7日上午,高考語文科目考試已經結束,今年的作文再次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為此,本網記者採訪了石家莊市一中的盧冀川老師,就今年的作文題目做了點評。
今年高考作文依然採用故事性材料。故事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船主,他親自登門道謝,給救了自己孩子命的修船工以報酬;一個是修船工,他刷漆時順手把船底的洞補上了,救了孩子們的性命。
「作文題歷來在全面考查考生的語文素養、能力上佔據重要位置,河北省2012年高考語文試卷的作文,相對於往年的較早進入新課改區的新課標卷作文來說力爭保持了相對穩定。」盧冀川老師說。
立意角度多元化
不管是「船主」,還是「修船工」,兩個人的角度均可立意,這符合新材料作文的特點——作文立意角度多元化。從船主的角度來看,他知恩圖報,心存感激。另外,船主明知有洞不補卻去刷漆,立意為「主次不分釀災難」、「表面文章與致命疏忽」也無可厚非。這還可以看出船主對有漏洞的船沒有採取措施,從「責任與事故」立意也應算基本符合題意。
從修船工的角度來看,他不但做了分內的事——刷漆,還「順手」做了分外的事——補洞,恰恰是這「順手」的「小事」,卻挽救了一船孩子的生命。我們可以從修船工的角度有如下立意:一、勿以善小而不為;二、「舉手之勞」與「成人之美」;三、要有「主人翁責任感」;四、「小愛」與「大德」;五、「雷鋒精神」;六、「盡善才能盡美」。如果寫「良知」、「職業道德」、「細心」與「粗心」、「細節關乎成敗」、「善有善報」也算基本符合題意。
從船主和修船工關係的角度最好寫「責任」或「要有風險意識」,寫成「人性本善」也應該算基本符合題意。
考查方式穩字當頭
從材料上來看,這道題跟近五年課標卷一樣,沒有採用理解較有難度的「寓言式」材料,而採用理解起來相對容易的「故事性材料」。同時,試題又力爭克服2011年的新課標卷「中國崛起」這一話題過於寬泛,可寫角度過多、過大,最終導致部分考生無所適從的弊端,雖說沒什麼新意,但也算穩妥。
在作文的要求方面,跟2011年完全相同。這次作文依然沒有審題的門檻兒,真正做到面向全體考生,讓每個考生都有話可講,有利於更好地區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於實現分層級考核的目標。從文體選擇的角度看,考生可記敘、可議論、可描寫、可抒情,也可以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這樣,有利於展示考生的實際寫作水平,更充分地體現高考的選拔功能。
題目現實意義彰顯
新課標明確指出,寫作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過程,寫作教學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新課標還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自然,高考作文命題也應以「人」即考生為終極關懷對象,也應引導考生做「健康」的人,寫「健康」的文。以人為本,體現人文精神,以感悟為手段,發掘情感體驗,是高考作文命題的基本思路;以理性為目的,培養創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質量的一個標準。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人一直在經歷精神的洗禮和道德的拷問。「最美拾荒婆婆陳賢妹」「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老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用他們的雙手給人間大愛加上最美的註腳,而「佛山小悅悅事件」、「毒膠囊事件」又在一次次敲打我們的良心,這些人和事隨著媒體的放大,也應該對「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學子有所觸動。面對這一趨勢,廣大考生必須積極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分析研究現實問題的能力,激發寫作欲望增強自己與當下社會現實真誠對話的能力。這既能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多方面積累材料,也能鼓勵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提高思辨和審美能力,還能引導他們在表達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這些做法必將對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中學作文教學也會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