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宇哲
圖源丨攝圖網、壹圖網
這是一場疫苗引發的「血案」。
沃森生物,作為一家市值700億的疫苗股龍頭企業,被指賤賣最具發展前景的子公司,如今「賣子」不成,慘遭股價暴跌。
12月4日晚,沃森生物的一則公告使12萬股民炸開了鍋。這則公告稱,沃森生物將轉讓旗下子公司上海潤澤對應的32.6%股權,轉讓價款為11.41億。
目前,上海潤澤正處於二價HPV(宮頸癌)疫苗即將上市及九價HPV臨床前夕的重要節點,此時將其以11.41億元價格轉讓。轉讓完成後,沃森生物所持上海澤潤股權降低至28.5%,上海澤潤不再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沃森生物此舉被投資人質疑「賤賣」資產,引發眾怒。
一邊被投資人追問是否相信因果報應,另一邊沃森生物收到雲南證監局下發的問詢函和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要求說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一石激起千層浪,系列事件直接導致12月7日,沃森生物以跌幅20%封死在跌停板上,較前一個交易日的市值蒸發140億元。
巨大壓力下,沃森生物於12月7日發布公告表示,取消轉讓上海澤潤股權及增資協議的議案。雖然「不賣了」,但沃森生物的「迷之操作」,還是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被認為最具造血能力的「印鈔機」,只賣11.41億?
面對眾多投資者的質疑,12月5日下午,沃森生物召開了電話會,以電話會議形式接受機構調研。沃森生物的參會人員有董事長李雲春,副董事長黃鎮,董事、副總裁章建康,財務總監周華,董事會秘書張荔,投資總監趙金龍等,機構方的參與人員來自財通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千和資本、海通證券等券商和投資機構,共694人。
電話會上,投資者們提出「更換管理層」,表示「我們是真金白銀買你們的股票」,要求「必須給廣大股民一個交待」。
電話會之所以變為「批鬥會」, 最大的爭議點不在於沃森生物「賣或不賣」旗下資產,而在於賣的價格。
根據12月4日的公告,沃森生物將上海澤潤32.60%股權定價為11.41億元,交易完成後,沃森生物的持股比例將由65.14%降至28.50%。對此,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個交易額錨定的是上海澤潤35億元的市場估值「這一估值對標的是行業內的相似企業,我們是參考了市場交易價格。」
而在一些投資者看來,參照二級市場股價,上海澤潤的對標企業應該是目前唯一擁有國產二價HPV疫苗批件的A股萬泰生物,「我們看到萬泰生物的市值近800億,即使去掉其他業務,估值也應該在三、四百億以上。」
近千億與35億,巨大的估值落差,造成了此次事件的最大矛盾點。
據天眼查了解到, 上海澤潤成立於2003年,公司於2013年完成與沃森生物整合,成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主要從事新型重組疫苗的開發,包括二價和九價HPV疫苗,重組腸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樣顆粒疫苗等。
經過多年研發,上海澤潤等來了「黎明」。
上海澤潤研發的二價HPV疫苗於今年6月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具的新藥生產申請《受理通知書》,預計2022年上市銷售;九價HPV疫苗於2017年12月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件,目前處於臨床一期階段,預計2026年上市銷售。
近年,HPV疫苗已成為國內疫苗廠商的必爭之地。有評估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HPV疫苗合計獲得批籤發1018.11萬支,2020 年1-9月國內HPV 疫苗批籤發1108萬支,上海澤潤的HPV疫苗在產品價格和疫苗推廣上具有進口HPV疫苗無法比擬的雙重優勢。
也因此,上海澤潤被認為是沃森生物最具潛力的「印鈔機」,而在這個時間點以低價轉讓部分股權,被投資人形容為「快要下蛋了,把雞殺了」。
除了低價爭議,來自投資者的主要疑問還在於「這次剝離是主動還是被動」「對二級市場的股東是否有基本分配」以及「存不存在利益輸送」。
對此,投資會上沃森生物做出解釋,「股東利益是一致的,出售上海澤潤是為了它能有更好的發展,也是為了化解風險。」擬轉讓上海澤潤部分股權「既考慮了沃森生物的整體發展戰略,同時也考慮了上海澤潤的定位和未來發展」。
沃森生物方面回應,轉讓澤潤生物股權是公司基於現實業務和未來發展的戰略性選擇。 轉讓股權為上海澤潤引入戰略投資者,在獲取發展資金的同時,也藉助合作夥伴之力為澤潤的HPV等項目產品臨床試驗加強專業能力建設、引入更多專業人才、提高公司管理績效,讓項目發展更快更好,未來早日獲批上市,早日創造價值。
在澎湃新聞的報導中,沃森生物做了進一步解釋,根據本次交易約定,沃森受讓後的股權比例僅比大股東少1.4%,幾乎保持了並列大股東的地位。通過交易,沃森獲得11億餘元的投資收益,並且鎖定了HPV產品上市後五年內的銷售權,這部分核心利益仍然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還回應道,如果繼續控股上海澤潤,並持續對二價、九價HPV疫苗的投入,至少還需要再投資10~15億元才可能使得上述兩個產品滿足市場需要。而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司打算將資金投入到mRNA新冠疫苗等產品的研究上,力爭明年上半年建成一定規模的新冠疫苗生產基地。同時,沃森生物將積極拓展包括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在內的已上市的七支疫苗產品的海外市場,爭取更多海外市場份額。
深交所發關注函七問,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眾怒」之下,此次事件驚動深交所和雲南證監局。
12月6日下午,深交所向沃森生物發關注函,主要涉及接盤方等7個問題。要求說明本次交易轉讓上海澤潤控制權的合理性,以及轉讓股權比例的確定依據,本次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損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行為。
深交所指出,據評估報告顯示,面臨巨大的待接種存量和每年的增量適用人群市場,預計上海澤潤HPV疫苗未來將為沃森生物帶來較大收益。請公司結合上海澤潤HPV、手足口病疫苗的研發進展,市場需求以及同類產品銷售盈利情況,說明收益法評估的計算過程及其合理性,並結合同行業公司、同類交易的市場價值和評估方法,分析評估方法的確定過程及其合理性。
同時,沃森生物披露公司收到雲南證監局問詢函。雲南證監局要求公司說明當前上海澤潤股權轉讓、增資和債轉股等交易,是否會導致公司此前籤署的相關協議各方發生違約責任等等。
深交所關注的第一個問題,是此次交易中的接盤方。
12月4日的公告中,沃森生物擬向淄博韻澤、永修觀由,轉讓上海澤潤的32.60%股權。同時,淄博韻澤擬以1.10億元向上海澤潤增資,以認繳上海澤潤新增註冊資本2865.79萬元。
深交所提出,為什麼選中淄博韻澤、永修觀由作為上海澤潤的股權轉讓對象?不僅要求披露接盤方的具體情況及主要財務指標,還要求沃森生物說明,是否與淄博韻澤、永修觀由存在關聯關係或其他利益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淄博韻澤成立於2020年11月19日,主要合伙人為寧波向成創業投資合夥企業、西安泰明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永修觀由於2019年6月25日成立,主要合伙人為上海觀由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杭州泰格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繆迪、黃麗玲等22名合伙人。而股權穿透後可以發現,上述兩家公司背後的重要股東均為國內另一知名上市公司泰格醫藥。
這讓人想起沃森生物在2018年曾棄子嘉和生物,2018年6月21日,沃森宣布,將其持有的嘉和生物8.6455%股權轉讓給康恩貝,交易對價約3億元。2018年6月27日,沃森生物再度宣布,擬向HH CT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HH CT)轉讓其所持有的嘉和生物註冊資本約1.85億元對應的股權。通過一系列股權交易,HH CT累計持有嘉和生物50.04%的股權,成為新的控股股東。康恩貝以25.34%持股比例位居次席,而沃森生物的持股比例降至13.59%,成為第三大股東。
在沃森生物針對嘉和生物和上海澤潤的兩次資本運作中,背後都閃現高瓴資本和「泰格」的身影。
2015年4月,沃森生物與泰格醫藥之間曾有過業務合作,沃森生物曾宣布攜手泰格醫藥設立醫療健康產業併購基金。
針對沃森生物管理層與接盤方之間是否存在利益糾葛,沃森生物在12月8日晚,發布對深交所創業板關注函的回覆公告中稱,不存在關聯關係或其他利益安排。
此外,沃森生物在回復關注函中指出:本次轉讓有利於上海澤潤與上市公司的戰略推進與長期發展,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行為;本次股權轉讓後公司仍然鎖定HPV疫苗等產品的經銷權,有效保障核心權益。
整個事件的最近進展是,12月7日,沃森生物發布公告,取消轉讓上海澤潤股權及增資協議的議案。
被外界稱之為「認慫」之後,沃森生物對做出這一決定表示,該公司重視投資者意見,並積極與投資者進行溝通,為更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經董事會審議通過,暫不將《關於籤署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議案》提交2020 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目前雖然審議暫時取消,但根據央視記者的報導,沃森生物管理層認定公司發展的總體戰略方向並沒有改變。
可以理解為,經歷一系列事件,上海澤潤仍前景不明。
HPV疫苗前景大好,有望打破壟斷局面?
據天風證券預測,我國HPV疫苗市場空間巨大,最高或達1200億元以上。
HPV疫苗市場前景巨大,因為HPV即人乳頭瘤病毒,可以引起生殖器疣、皮膚疣、乳頭狀瘤和宮頸癌等,其中90%以上的宮頸癌與HPV感染有關。目前HPV疫苗是全球唯一可以預防該病毒侵害的疫苗,而我國作為宮頸癌高發國家,發病率居世界第二。
自HPV疫苗在國內上市以來,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累計批籤發量達到2732.28萬瓶/支。結合目前國內HPV疫苗的主要應用人群以及人口普查數據,可以測算出目前國內HPV疫苗的需求人群規模在3.3億人次左右,剔除已經接種的約1000萬人次,則國內存量需求缺口還達3.2億人。
面對HPV疫苗的一片藍海,國內疫苗廠商奮起直追。
國產疫苗入主前,國內HPV疫苗市場幾乎被默沙東壟斷。2018年默沙東的4價和9價HPV疫苗在國內上市即佔據70%的市場,2019年更是超過80%。
雖然中國製藥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但疫苗領域是相對差距較小的細分領域。而在HPV疫苗領域,早有多家公司耕耘數年。
這其中,便有萬泰生物和上海澤潤。
據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國產二價HPV疫苗臨床試驗進度最快的是萬泰生物旗下的廈門萬泰滄海生物和沃森生物旗下的上海澤潤。
萬泰疫苗的二價HPV疫苗項目早在2002年啟動,直到2020年4月,萬泰生物作為國內第一個二價HPV疫苗上市,終於打破國內HPV疫苗外資壟斷的格局。
據了解, 截止2020年11月17日,萬泰滄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憑藉價格優勢擠佔了葛蘭素史克在二價疫苗領域的霸主地位 ,佔據了國內HPV疫苗市場近17%的份額;而默沙東憑藉其在四價、九價疫苗領域的壟斷,市佔率超過80%。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HPV疫苗競爭並不激烈。國內獲批上市的只有默沙東、GSK和萬泰生物的HPV疫苗。
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近年國內企業在HPV疫苗領域的研究布局較為積極。同時,國產疫苗萬泰生物的上市備受追捧。今年前三季度,其營收、淨利潤分別為15.99億、4.71億,但市值卻超過800億。
HPV疫苗目前共有三種,分別是二價、四價、九價。「價」代表疫苗可預防的病毒種類,即「價」數越多,可以預防的HPV類型就越多,保護越全面,同時價格越高昂。目前,2價HPV疫苗,預防率在70%左右,而9價疫苗,預防率則能夠達到90%。
從全球市場來看,2價HPV疫苗於2010年在美國上市,2016年便因銷量過低,退出美國市場。
從國內產品供給結構來看,目前HPV疫苗市場主要被四價和九價疫苗佔領,二價HPV疫苗的市場佔比已經從2017年的76%降至2020年的不足21%,2018年九價HPV疫苗上市後,四價疫苗的批籤發量佔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截止2020年11月17日佔比為44.02%;而九價疫苗的市佔率則一路提升,從上市第一年的17.06%增長至56.36%。
可見,九價HPV疫苗是當前市場最有力的競品。
回到沃森生物此次事件,其在回應中指出「未來HPV疫苗競爭激烈,盈利能力不行」。具體來看,上海澤潤2價HPV疫苗預計2022年上市,不排除屆時高價疫苗產品增多,呈現替代低價疫苗的趨勢。而在9價HPV疫苗研發來看,上海澤潤還處於I期臨床試驗,目前處於臨床三期的國產疫苗已有5家,上海澤潤並未有太大優勢。
對於沃森生物未能成行的「賣子」事件,很難憑猜測進行論斷,未來上海澤潤HPV疫苗的市場表現如何,亦未可知。
但可以預見,未來十年全球HPV疫苗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世界衛生組織啟動的《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中提到,到2030年,90%的女孩在15歲之前完成HPV疫苗的接種。結合過去10年國內新生兒出生人口數量,未來10年的新增需求將達8000萬左右,按照人均1000元的接種費用計算,市場規模在800億左右。
國產HPV疫苗的機會來了,接下來還會有哪些故事?沃森生物能否扳回一城?不如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