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關於南海劃界的歷史描述,官方媒體和民間最常見的說法,多籠統歸功於愛國將領林遵1946年率領的那支袖珍艦隊接收南沙群島與西沙群島。但劃定海上疆域這項工作,真正的主角是內政部的方域司。
而此次隨艦隊參與劃界的方域司人員為鄭資約和曹熙孟。鄭資約為西北大學地理系教授,由中央政府調借,帶領4位學生赴內政部任職。鄭本人被委任為內政部接收南沙群島專員。
1946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成立方域司,著名地理學家傅角今任方域司司長。當時方域司面對的劃界問題,其艱巨難以想像,因為中國當時還完全沒有一個清晰準確的疆域圖, 邊界地區存在大量模糊地帶,甚至是沒有人真正踏足的地帶。而相比陸上疆域巨大待填補的空白,在當時毫無海權意識的國人看來,南海無疑是極不重要的。
雖然方域司只派出2人,但仍顯出超越當時眼光的高度重視,甚至算得上精英盡出。據鄭資約之子,70高齡的鄭仿健先生回憶,鄭資約與傅角今是北師大的同系同學。曹熙孟或為鄭資約任教東北大學時的學生。
除了內政部鄭、曹兩位代表,隨艦隊前往勘察的代表還有空軍總部的蔣孝棠、仲景元,聯勤總部代表戴蕃頊,廣州行轅代表李恩蓀,海軍海道測量局代表劉天民等共計七員,規定均駐宿「中業」艦。「中業」艦艦長李敦謙後官至海軍中將副總司令。李敦謙回憶文章稱,當年他在南京總部由各部門打聽並請教一些前輩們的意見,才知道南海接收案之來由,「是因政府情報得知南沙群島自日軍撤走以後,現為法國所佔據,特令海軍從速派艦前往收復進駐。」
海軍上校林遵受令指揮「中業」與「太平」兩艦之間的行動協調。林遵曾就讀煙臺海軍學校、英國皇家海軍學院,並在德國接受潛艇訓練。1934年回國在中華民國海軍服務。二次大戰後先被派往美國,任中國使館副官,後受派任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駐守長江水域。林遵後來一直被大陸方面宣傳為收復南海的第一功臣。
1946年12月15日, 太平島上全體文武接收官員,齊聚在太平島西端國疆石碑旁,舉行升旗典禮儀式,「太平」艦在海面鳴炮,慶祝國土收復,並拍照留念。(石碑上所刻記的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乃指南沙艦隊登上太平島的時間)。太平島收復後,「中業」艦、「太平」艦分別駛向南西沙群島巡視各個島嶼。並在各島嶼派駐留守士兵和充足軍火,以防備日後外國船艦的強勢登陸。
南海收復行動被廣東省主席羅卓英將軍以「艱險定疆」四字命名,「舉凡登陸勘查測圖建碑諸任務一一完成,從此山河永固並壽南天。」由於內政部等各部門人員完成了考察勘測工作,此後國民政府的製圖、劃界等工作進入集中爆發期。
鄭資約回到內陸後,即與內政部方域司同仁整理實測資料,繪製中國南海地圖,並向行政院呈請核准頒布一系列的地圖。其中包括內政部繪製南海諸島位置圖、西沙群島圖、中沙群島圖、南沙群島圖、太平島圖、永興島——石島圖等以及《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
1947年4月14日下午2點,內政部會議室召開西南沙群島範圍及主權之確定與公布案會議。這次會議為此後的中國南海主權確定了基調和範圍。會議主席傅角今,出席人員包括國防部馬定波,外交部陳澤湘,海軍總司令部林遵、丁其璋,以及內政部的王政詩。根據會議記錄,討論結果包括:
「一、南海領土範圍最南應至曾母灘?二、 西沙、南沙群島主權之公布,由內政部命名後,附具圖說,呈請國民政府備案,仍由內政部通告全國周知。在公布前,由海軍總司令部將各群島所屬各島,儘可能予以進駐;三、西沙、南沙群島漁汛瞬屆,前往各群島漁民由海軍總司令部及廣東省政府予以保護及提供運輸通訊等便利。」
會後,為了使確定的西沙、南沙群島主權範圍具體化,內政部方域司印製了《南海諸島位置圖》。作為現代中國南海地圖的重要藍本,該圖具備以下要點:1.國界線最南端標在北緯4°左右;2.在南海海域中完整地標明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位置和島嶼名稱;3.最關鍵的是,該圖用11段國界線,圈定了中國南海海域範圍,成為如今中國堅持的南海主權九段線的來源。
1948年初,內政部方域司又將此圖收入《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公開發行。
此時的中國百廢待興,看似充滿希望。內政部方域司做了大量工作來確定祖國版圖的界限。通過出書、繪圖等各種方式來確認主權。除了上述地圖,方域司還出版了一套由商務印書館發行,傅角今主編的《內政部方域叢書》。其中,傅角今撰寫的是1948年11月出版的《重劃中國省區論》,鄭資約則編著了1947年出版的《南海諸島地理志略》。
《南海諸島地理志略》記載了南海諸島地質地形、各群島地體構造、地形特徵,氣象氣候、風向、颱風、海流、島嶼灘險志要、動植物、水產、鳥糞、地位價值、歷史回顧、作者本人的考察經歷等。並有大量地體構造、氣象氣候等分布圖。更重要的是,該書附有內政部首次公布的《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
此後,鄭資約獲得了內政部張厲生部長頒發完成南沙群島任務的嘉獎令,並離開了內政部。作為整個南海接收的親歷者和專業人士,鄭資約在當時國民政府的安排下前往各地大學演講,解說中國南海島嶼的歷史和地理背景。此後直到臺灣時期,鄭資約都在為南海主權呼籲。他曾在臺灣師範學院史地系授課。陸續在報章發表《南海島嶼是我國領土》、《我國最南領域》及《固我南疆》等一系列文章,並經常就南海主權接受報章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