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糧食券申請網站推中文翻譯 助華人順利申請

2020-12-27 海外網

糧食券申請網站推出中文翻譯便利華人申請。(網絡截圖)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市目前有170多萬包括耆老、殘障人士等在內的低收入市民,需要通過營養補充援助計劃(簡稱SNAP)、即之前的糧食券(Food Stamps)生活。為幫華人順利申請政府福利,糧食券申請網站ACCESS NYC日前推出中文翻譯,登錄點選首頁上方正中的「中文」一欄,便可用中文了解申請資格、申請程序等信息,並在線遞交申請表格。

  根據規定,凡是美國公民、持綠卡滿五年者、領取殘障補助的綠卡持有者、18歲以下的綠卡持有者、受虐移民及其父母子女、難民、在美國軍隊服役的外國人及其配偶和未婚子女、假釋進入美國至少一年的外國人、光榮退伍的老兵及其配偶和未婚子女等,都有資格申請糧食券。

  2015年申請糧食券的民眾,收入需滿足以下標準:家中無耆老或殘障人士者,一人之家的月收入最高為1276元,兩人為1726元,三人為2177元,四人為2628元,每加一人月收入上限提高451元;有耆老或殘障人士者,一人之家的月收入最高為1962元,兩人為2655元,三人為3348元,四人為4042元,每加一人月收入上限提高693元。

  紐約市人力資源管理局(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HRA)局長班克斯(Steven Banks)介紹,紐約市移民眾多,其中有不少人都並不知道他們符合糧食券申請資格。在申請網站上提供中文、西班牙語、韓語等多語種翻譯,能幫低收入移民及時、準確地了解福利並享受福利。(劉大琪)

(責編:呂文寶)

相關焦點

  • 紐約華人預約疫苗遇困難 稱過程複雜無中文翻譯
    中國僑網1月13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紐約全市已開放多個疫苗接種中心,但預約過程複雜而且沒有中文翻譯,不少華人表示在預約時遇到困難。 紐約市,75歲或以上耆老、教師、公共運輸員工、超市員工等符合資格的民眾從當地時間11日起可以進行接種疫苗的預約。
  • 美國奧克蘭啟動外送大餐計劃 有中文翻譯華人可申請
    美國奧克蘭啟動外送大餐計劃 有中文翻譯華人可申請 2020-05-22 14:51:05 華人可申請,有中文翻譯幫忙。  外送大餐計劃的要求為:65歲或以上,或年齡在60到64歲,被疾控中心(CDC)定義為高危人群;60歲或以上,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不需住院治療,但需隔離;60歲或以上,接觸過病毒,不需住院但要隔離;獨居或與另一名符合計劃條件的成年人一起生活;目前沒有接受州或聯邦營養援助計劃幫助,比如糧食劵、老人送餐計劃(Meals on Wheels)等。
  • 紐約市政府網站翻譯頻出錯 議長成「揚聲器」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僑報網9月29日報導,紐約市政府29日啟動新的官方網站。新網站的亮點之一是可以把內容翻譯為100種以上的語言,包括中文,但仔細一看,中文翻譯可能因為直接採用 google直譯,大量文句不通順,還鬧出許多笑話,例如,議長(speaker)柯魁英被翻譯成「揚聲器」,劉醇逸被直譯為「劉約翰」。
  • 美媒:美國紐約推出中文版福利申請網站 方便華裔使用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管理糧食券(SNAP)等福利的美國紐約市人力資源管理局(HRA),於2017年7月推出一站式福利申請及管理的「ACCESS HRA」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APP)後,近日為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分推出繁體及簡體中文版,方便華裔民眾使用。
  • 美國維吉尼亞州白卡申請收入放寬 更多華人可申請
    美國維吉尼亞州白卡申請收入放寬 更多華人可申請 2019-01-31  「這對不少在社會底層掙扎的華人打工族是個好消息!」維吉尼亞州費郡衛生局多元裔顧問趙惠普日前參加了維吉尼亞州衛生廳的說明會,提醒華人同胞:「2019 最大的改變就是合乎低收入的標準放大近三倍,以前沒法拿白卡的,現在有希望了。」曾在華盛頓投資開設中餐館多年的趙惠普也特別提到,過去綠卡拿十年才能申請白卡,現在改為五年,深知中餐館打工族的不易,苦口婆心就怕同胞讓權益睡著了。
  • 助小商家申請補助 紐約法拉盛商業改進區開中文熱線
    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部分小商家損失慘重,紐約法拉盛商業改進區(Flushing BID)已把華裔商家可申請的三項補助的相關說明置於官網,同時提供中文申請簡介,數日來吸引不少商家遞送申請。
  • 紐約長島納蘇郡官方文件提供中文版 助移民更好生活
    中國僑網3月2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為幫助當地英語能力不好的民眾和政府人員溝通,美國紐約長島納蘇郡(Nassau County)郡長(County Executive)蘿拉·庫倫(Laura Curran)日前要求轄區內各部門政府機構,除了提供英文的官方文件外,還需提供包括中文在內的六種語言版本
  • 911倖存者可獲免費醫療 華人申請健康計劃寥寥可數
    911倖存者可獲免費醫療 華人申請健康計劃寥寥可數
  • 紐約華人新移民家長與學校溝通 可要求翻譯協助
    迪曼歌向華人家長介紹家長權益。(美國《世界日報》/鄭怡嫣 攝)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美國紐約皇后區第25學區學監迪曼歌表示,家長在前往子女學校及市教育局辦公室時,可攜帶一張紐約市教育局的「I Speak Chinese」(我說中文)卡片,要求得到語言協助。
  • 紐約市幼兒園申請1月13日截止 中文系統全面上線
    教育局表示,中文申請系統全面上線,華人家長提交申請時無需為語言障礙而感到擔憂。  生於2012年、紐約居民即可  紐約市2017年至2018年幼兒園申請現已全面開始,提交申請截止日期為 2017年1月13日。
  • 參政意識提高 紐約華裔報名選務及翻譯者漸增
    參政意識提高 紐約華裔報名選務及翻譯者漸增
  • 紐約市新官網中文翻譯笑料多 議長譯成「揚聲器」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紐約市政府29日啟動新的官方網站。新網站的亮點之一是可以把內容翻譯為100種以上的語言,包括中文,但仔細一看,中文翻譯可能因為直接採用google直譯,大量文句不通順,還鬧出許多笑話,例如,議長(speaker)柯魁英被翻譯成「揚聲器」,劉醇逸被直譯為「劉約翰」。
  • 紐約法拉盛舉辦華人家庭論壇 對多方面疑問進行解答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由紐約市市長社區事務部(CAU)、市教育局、市長移民事務辦公室(MOIA)聯合主辦的法拉盛華人家庭論壇17日於法拉盛舉辦,約百名學生和家長到場聆聽講座。市府專員與家長面對面交流,對家長在個別教育計劃(IEP)、初高中入學指南和中文翻譯服務等方面疑問進行解答。紐約市長移民事務辦公室副處長林採籬(Sonia Lin)表示,市府幾個部門攜手非營利機構在現場準備中英文資訊,包括2020年紐約市初高中入學指南、幼兒班和學前班入學手冊以及語言翻譯服務等。
  • 申請紐約大學的條件
    申請紐約大學本科條件為GPA3.6+分、SAT1300分-1500分、ACT29+分、託福100+分,申請碩士條件為GPA3.30+分、託福100+分、雅思7+分、GMAT700+分、GRE3150+分。
  • 《紐約時報》中文網站今日正式上線 欲進軍中國市場
    《紐約時報》中文網站於今日正式上線,同時《紐約時報》還開通了新浪、騰訊、搜狐等官方微博(不過到目前為止只有騰訊微博可以訪問,新浪搜狐微博可能是由於審核等問題並未正式開通)。據《紐約時報》官方透露,目前該中文網站還處在測試階段,他們會在後面的幾個月陸續完成各項功能的調整,其發言人稱《紐約時報》中文版將向中國讀者提供免費新聞服務。《紐約時報》希望通過推出中文版來讓「灰色女士」(Grey Lady該報的綽號)有機會在中國這一全球增長最快且最可能賺錢的網際網路媒體市場分一杯羹。
  • 紐約大學的申請條件一覽表
    出國留學的同學對於十分喜歡的美國紐約大學是一定想要了解和申請的,就算是美國focus了世界上很多排名前列的大學,對於很多同學來說申請紐約大學難度還是很大的,但是美國紐約大學對於大家而言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 紐約中文救護車服務受歡迎 已服務1200件華人個案
    紐約中文救護車服務受歡迎 已服務1200件華人個案
  • 英國中文駕照筆試將止 新規生效前華人爭「闖關」
    英國中文駕照筆試將止 新規生效前華人爭「闖關」 交管部門配置了19個語種的同聲翻譯,其中包括廣東話;而其它外語使用者,如中文普通話,則可以要求配備經官方認可的譯員,當場翻譯。  法律實施後,少數民族歡欣鼓舞,申請駕照人數逐年提高。據統計,2011年150萬報名參加駕照筆試;使用外語同聲翻譯的有57,361人,約佔4%,請翻譯員現場幫助的有6530人,佔總報考人的0.5%。然而,其中不少人後被發現有舞弊嫌疑。
  • 紐約華人駕校的故事
    紐約華人駕校的故事         很多華人移民來到美國紐約,第一個印象就是「車多」。        有些華人剛剛來到美國,往往一開始過不了語言關。如何能夠在短期之內學會交通法規、熟悉考試路況,順利通過考試,拿到駕駛執照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頭疼的事。        有人需要考車,那麼駕駛學校自然也就應運而生。翻開各大華文報紙,各種駕校、駕照包辦的廣告滿眼都是。而打開華商年鑑,華人駕駛學校的目錄就多達30多個。
  • 如何申請上海紐約大學
    如何申請上海紐約大學 2012-10-18 10:30 來源:文匯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