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食品選購,手把手教你看懂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

2020-12-22 低碳飲食情報局

在執行低碳飲食過程中,除了日常食材的選購外,一些包裝性食品的選擇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如何選購包裝性食品呢?這就需要從「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入手了。

怎麼查看營養成分表?

營養成分表主要包含「項目」、「含量」和「營養素參考值」(MRV)。

& 第一列:基礎的營養物質項目

我國相關法律規定,食品必須標註5大核心營養素即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

此外,根據食品的不同,有些還會標註「反式脂肪酸」、「膽固醇」、「糖」、「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信息。

&第二列:各類營養元素的含量

能量的單位是千焦(1千焦=0.2389大卡),標準單位量一般為100g,但也有個別的是根據每份含量進行標識的,如下圖:

這是一盒104克的薯片,但營養成分表寫著:每份食用量30克,通過讓「每份」的數值少於100克,從而使下方的營養含量顯得更少。

其實這盒薯片,你吃的時候要是不留神,不能吃了三分之一就停下來,你吃進去的並不是162.5大卡,而是563大卡。

&第三列:營養素參考值(NRV)

NRV是一個百分比值,指的是產品中所含營養量佔「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每日推薦攝入量」的比例,並不是佔該產品總重量的佔比。

NRV主要依據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每日推薦攝入量(RNI)或適宜攝入量(AI)制定,大致表示當攝入8400k J(2000大卡)能量時宜攝入的營養素含量。

以這個為標準,建議國民每日推薦攝入60克蛋白質、60克脂肪、300克碳水化合物以及2000毫克的鈉。

這個NRV數值,低碳飲食過程中一般不需要考慮,以上圖的薯片為例:

圖中的碳水化合物NRV%是6%,並不是這份食物中碳水含量6%,而是指16.6克的碳水在每日推薦量(300g)中的佔比是6%,這對於低碳的酮學來說,借鑑意義不大。

那如果有的小夥伴死活要計算呢?

那也應該看的是16.6克的碳水(每30克),一整包薯片就是57.55克碳水,低碳飲食中推薦的日碳水攝入量是100克,一盒薯片都吃下去就是吃完了57.55%的碳水,這意味著你今天的碳水含量很快就超標了。

除了以上幾點,還要注意營養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的標註:

下面圖一沒有標註膳食纖維,它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就還有膳食纖維;而下面圖二有單獨標註膳食纖維,那它的碳水化合物是淨碳水,其實是更有利於低碳飲食者進行辨別的。

① 無標註膳食纖維
② 有標註膳食纖維

怎麼查看配料表?

其實單純看營養成分表並不十分準確,比如其中碳水化合物可能包含多種配料,但我們並不十分清楚具體是什麼。

所以,有時在選擇食物時,查看配料表反而更有意義。

看待配料表我們要困難問題簡單化,對於各種奇奇怪怪的添加劑,我們這邊就不做深究了,主要注意以下兩點就行:

1、配料表是有順序的

一般來說配料表越靠前的東西,添加量越多,各種配料都是根據加入的質量或者重量,按照遞減順序排列的。

根據我國法規,各種配料應按製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排列(加入量不超過2%的配料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

也就是說配料含量越靠前,含量越多,佔比也就越大。

2、配料越少越好

在挑選食品時,應傾向選擇天然健康的食材和製作工藝。除去原料和少量輔料,食品配料表中剩下的大部分是食品添加劑。

因此,在食品選擇時,配料表的配料數量,相對更少的會更好一些。

▲某膨化食品,配料很多

相同的食品,配料越多的,意味著各種食品添加劑可能越多。

雖然一般的食品添加劑,不至於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但大量添加劑的食用會增大腎臟的排毒壓力。並且,我們執行低碳飲食更要注意食物中的隱形碳水。

相關焦點

  • 看懂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避開「三高」零食
    這裡,就要求爸爸媽媽在選購零食時,除了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選擇正規廠家大品牌外,還要求爸爸媽媽看得懂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下面,我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教爸爸媽媽查看食品外包裝上的標籤,選購到健康零食。看懂營養成分表除了配料表外,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也是爸爸媽媽必須認真查看的標籤
  • 看不懂食品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你交了多少智商稅?
    商品的包裝正面相當於外表,而背後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就是內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飲食,但是很容易被一些包裝上所謂的健康標籤誤導,比如說「綠色食品「、」天然粗糧「、「低脂「……這其中很多所謂的健康食物跟健康其實並不沾邊。
  • 生活必備技能:教你看懂飲料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
    昨天的文章裡,我們教大家如何看懂複雜的配料表,但是看配料表只能知道這瓶飲料有哪些原材料,以及它們的大概排序。但是具體各種營養成分的量是多少,從配料表裡是看不出來的,要評估一個食品的營養價值,還得看營養成分表。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身體挺健康的,所以不必在意食物的營養成分。
  • 超乾貨,食品包裝袋後面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你真的會看嗎?
    但是對自己每天要吃要買的食品,卻一點也不上心,或者有的人雖然很在乎健康,但又沒有正確的分辨能力,天天一聽說這個添加劑那個添加劑就怕得不得了,莫名的緊張,恐懼。 如果你看不懂配料表和食品營養成分表,你逛超市,買東西基本只靠肉眼,拿到包裝翻來翻去只會看個生產日期。
  • 教你解讀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
    所以,今天我著重講講怎樣通過解讀嬰兒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來挑選符合自家寶寶「營養」需求的奶粉。因每個國家的標準不同,我只講國產奶粉的標準。進口奶粉的標準不同,但是原理是一樣的,寶媽們也可以參考。
  • 買食品除了看配料表,還要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如何簡單的看配料表,也知道大家很多東西不太認識,後面我們會針對不同種類的食品進行詳細說明的,所以各位不用擔心。今天,繼續昨天的內容發布,就是為大家介紹另外一個重要的東西,營養成分表。除了配料表之外,我認為最有用的就是營養成分表了。
  • 超市選東西好頭疼,其實很簡單,輕輕鬆鬆掌握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
    提到給孩子選健康的食物,好像聽起來很玄妙,但實際上一點都不,因為現在國家強制要求,在這些包裝食品上都已經標示出了營養成分表以及原材料表,你只要會看這兩個表,任何食物成分都逃不過你的手掌心。,左側標著包括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這5項都是國家要求強制標在食品的包裝上的。
  • 1分鐘教你看懂「食物營養成分表」,讓全家吃得更健康!
    逛超市時,我們會看到大部分食品包裝的背面,都印著『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看懂這些表格,科學選擇零食,才能有效避免『也沒吃啥啊,咋胖了?』的慘劇發生....今天我們就來教給各位『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裡的秘密~能量,是判斷一樣食物是否容易讓我們長胖,最為簡單直接的指標。
  • 給孩子選擇食品一定要看成分表和配料表
    東方網5月16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業內透露,大多國家並沒有專門針對兒童食品的標準,因為這原本就很難分。比如,在中國,大多嬰兒第一個添加的輔食,就是蛋黃,這和成人吃的完全一樣。而且很多食品,根本很難劃出「兒童標準」。  記者了解到,現行有規定的兒童食品標準,只在於部分2歲以下兒童的輔食。
  • 想減肥,要先讀懂食品營養成分表
    對此,蘭大一院臨床營養科負責人、外科學博士袁文臻教授表示,減肥前要先學會讀懂食品營養成分表。 袁文臻教授告訴記者,事實上所謂「無糖」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根據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規定,「無糖」的要求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0.5克,並非完全無糖。
  • 想變美變健康,你得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我們在超市選購商品時,會發現幾乎所有食品包裝背面都有一個表格——「營養成分表」。消費者到底如何看懂這個表格呢?營養成分表主要標註了食品中不同營養素的含量和營養素參考值。營養成分表的第三列為營養素參考值%(NRV%),代表的是100克或100毫升或1份食品中的營養成分佔每日需求量的百分比。對於消費者來說,NRV%是營養標籤中最重要的一項,只要看這個百分比就知道吃100克或100毫升或1份食物能為自己一天帶來多少能量和營養。那如何根據營養成分表選擇合適的食品呢?在日常飲食上,我們應該儘量選擇高蛋白質、低脂肪、低鈉的食品。
  • 想變美變健康 你得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我們在超市選購商品時,會發現幾乎所有食品包裝背面都有一個表格——「營養成分表」。消費者到底如何看懂這個表格呢?營養成分表主要標註了食品中不同營養素的含量和營養素參考值。我國主要採用的「4+1」的模式對營養素進行標註,「4」是指核心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1」是指能量,這五大項與我國居民的營養相關問題和慢性疾病密切相關。除此之外,食品廠家還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標示其他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類別。營養成分表的前兩列很容易看懂。
  • 買蠔油時,先看配料表,再看成分表,教你買到好蠔油,收藏起來哦
    能不能上熱門和有沒有點讚數都沒所謂的,主要就是想給大家講一下蠔油怎麼選到質量好的,在此之前,我要跟大家科普一下,關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提到,各種食品配料表的配料應當按照加工食品的時候加入的量進行遞減順序排列
  • 這樣做,讓你1分鐘看懂「食品營養成分表」
    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食品包裝上都印著「營養成分表」,那些這些「營養成分表」給我們透露著什麼信息呢?1、能量:判斷一種食物是否容易讓我們長胖,能量是最簡單直接的指標!2、鈉:我們在挑選食品時,鈉含量要注意兩個標準:(1)成年人每天鈉總量最好不超過2000mg;(2)鈉的NRV%最好不超過能量的NRV%營養成本表中的NRV%是指:100g食品中該營養素的含量,佔該營養素每日攝入量的比例
  • 各位福爾摩斯媽媽都應該知道的寶寶營養食品選購指南
    雖然在這件事上,利慾薰心的商家和廠家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但也從側面反映了,有些寶媽在選購寶寶食品時,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有些東西不是越貴越好,&34;字樣不一定就是適合寶寶吃的,越高大上的包裝和文字說明也許就有你未能發現的貓膩。
  • 你會看食物營養成分表嗎?教你用營養成分表來挑選食物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過,食物食品包裝袋的背面都會印刷一個表,表頭寫著營養成分表。當你購買一種食物時,它自身的能量、所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等都體現在這上面。當我們挑選一種並不十分了解的食品時,最簡單的辦法便是通過營養成分表來選擇。小Ta今天就教大家如何通過營養成分表來挑選食物。
  • 4招教你輕鬆看懂奶粉配料表
    很多媽媽選擇奶粉,比較關注的一個版塊就是營養成分表。而在奶粉中,除了營養成分表中所示的一些可選擇成分,一些特色成分只能從配料表中查看,比如: 益生菌:從配料表中可以看到,益生菌的種類以及添加的含量。值得注意的是,從配料中益生菌的含量表示方式來看,有「添加量不少於」、「出廠時不低於」等標示,有所區別。
  • 4招教你輕鬆看懂奶粉配料表!
    來源:奶粉智庫網站信息第2招:看特色成分很多媽媽選擇奶粉,比較關注的一個版塊就是營養成分表。而在奶粉中,除了營養成分表中所示的一些可選擇成分,一些特色成分只能從配料表中查看,比如:益生菌:從配料表中可以看到,益生菌的種類以及添加的含量。值得注意的是,從配料中益生菌的含量表示方式來看,有「添加量不少於」、「出廠時不低於」等標示,有所區別。
  • 教你看懂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說的是什麼?
    如果仔細看食品的包裝,就會發現營養成分表是一個標有食品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和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百分比的規範性表格。如圖所示是一個的營養成分表:
  • 食品配料表,才是食品「身份證」,一招教你看出是否有「前科」
    食品配料表,才是食品「身份證」,一招教你看出是否有「前科」隨著科技的發展,加工食品種類越來越多,加工的方式也越來越豐富,加上口感更符合我們的味覺體驗,因此也是備受大眾的歡迎。原味食物卻越來越少,加上很大多不便於長時間的保存,容易讓生產者蒙受損失,所以喜好開始偏向於加工食品。人們去商場選購食物的時候,很多時候只是單憑生活經驗,最多也就是看看生產日期或保質期等信息,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便是食品的配料表。食品的配料表被譽為是食品的「身份證」,詳細記錄了食物的「前世今生」。